「日本犯錯、韓國埋單」,尹錫悅的「代賠」方案能否解開韓日「心結」?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4-10T18:43:55.980252+00:00

3月6日,就二戰強征勞工對日索賠問題,韓國政府正式公布解決方案,決定擬由韓方設立一個公共賠償基金,從韓國私人領域籌措資金對韓國勞工受害者進行賠償。

3月6日,就二戰強征勞工對日索賠問題,韓國政府正式公布解決方案,決定擬由韓方設立一個公共賠償基金,從韓國私人領域籌措資金對韓國勞工受害者進行賠償。

「第三方代賠」方案出台後,日本、美國表示歡迎,韓國在野黨卻斥責政府「背叛歷史」。

有評論認為,韓日兩國或將就這一糾纏多年、阻礙關係和解的最大爭端接近達成協議。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兩國政府間可能會達成協議,但是,徹底解開兩國歷史癥結很難一勞永逸。此外,一旦越過勞工賠償這道坎,韓日關係可能加速回暖,其帶來的影響也值得警惕。

迂迴讓步為哪般

周一,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宣布韓國政府解決二戰強征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賠方案。

按照這一方案,針對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2018年作出的判決,韓國政府擬由行政安全部下屬、2014年成立的「強制動員受害者基金會」,從韓國私人領域籌措「自願」捐款,向已經打贏對日索賠官司的15名受害者以及後續其他勝訴受害者支付賠償。

朴振表示,該方案旨在解決韓日兩國之間歷史遺留問題,以便「克服不幸的歷史」,「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

韓日兩國輿論認為,這一採取迂迴路線的解決方案顯示出,儘管頂著國內反對壓力,尹錫悅政府依然力爭通過解決韓日之間的最大問題來改善兩國關係,以及擺脫歷史束縛、走向未來的強烈意志。

多年來,二戰強征勞工賠償問題是橫亘在韓日關係之間的「硬骨頭」,也撕開了兩國關係全面惡化的裂口。

二戰期間遭日本強征的韓國受害勞工及遺屬多次發起訴訟向日方索賠,但日方一直拒絕賠償,理由是兩國1965年簽訂了《韓日請求權協定》,「已解決」索賠問題。

2018年,韓國大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韓日請求權協定》不妨礙強征勞工受害者起訴企業,判令兩家涉事日企賠償原告。

但兩家日企均拒絕服從判決,面臨在韓國資產被清算以強制執行賠償的風險。

對於韓國大法院的裁決,日方認為「違反國際法」,並出手報復。2019年7月,先是對3種出口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原材料施行管制,後於同年8月把韓國踢出出口管理優待對象國。

韓方隨後也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就日方制裁向世貿組織(WTO)告狀、威脅中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等。

去年5月,尹錫悅政府上台後,致力於修復韓日關係。在日方看來,能否解決勞工賠償問題是改善兩國關係的前提。

為破解這一難題,韓國方面動足腦筋,包括去年7月成立民官協商機制、與日方展開多輪磋商等,甚至主張以「大妥協」來解開癥結。

如今,韓方終於拿出一份「大妥協」的解決方案。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認為,為推動韓日關係和解,尹錫悅政府不惜在勞工賠償問題上向日方「全面讓步」,有其現實邏輯和利益盤算。

首先,這基於保守派政府的認知。與文在寅的進步派政府不同,隸屬保守派的尹錫悅政府總體親日親美,他們把日本視為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合作夥伴,而不是威脅。

其次,出於安全的需要。尹錫悅政府希望藉助日本力量應對朝鮮核導威脅。日本擁有先進衛星及「宙斯盾」驅逐艦,與韓國能形成優勢互補。

再次,出於經濟的考慮。日方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原材料,不利於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尤其是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產業鏈面臨重組的背景下。

第四,服務於外交戰略。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外交政策轉向全面加強韓美戰略同盟。在美方壓力下,改善韓日關係已是加強韓美同盟的題中應有之義。此外,韓國志在成為全球樞紐國家,這也需要日本的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指出,尹錫悅之所以向日方放下身段,有著多重考量。一是藉助外交上的突破,鞏固自身脆弱的執政地位。二是因應國際格局的變化。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引發韓國對東北亞安全的擔憂,與日本交惡不利於韓國應對地區安全挑戰。三是迎合美國的需求。在韓國調整對日關係過程中,美國作為幕後推手,一直在施加影響。「對美國來說,實施印太戰略遏制中國以及處理半島問題都需要韓日關係擺脫歷史問題的干擾,儘快走向和解。」

「代賠」方案引爭議

據日本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日韓正在探討「一攬子」方案解決兩國之間的勞工賠償「懸案」。目前,兩國正在工作層面匯總雙方論點,將通過政府間磋商迎來最後收尾。

那麼,韓方周一發布的方案能否推動爭端得到解決?

分析人士認為,兩國政府間可能會達成協議,但是最終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仍存在不確定性。

其一,「代賠」方案在韓國國內遭遇激烈反彈。

由於賠償金由韓企自發籌措,而不是被告日企直接參與,部分韓國勞工受害者對這一方案表示強烈反對。

在野黨也痛批該方案是「投降外交」「背叛歷史」。

詹德斌指出,在部分受害者看來,韓企取代日企作出賠償後,賠償主體發生變化,含義也會不同。日方不僅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還負有道義和歷史責任。政府只是把問題金錢化,沒有尊重受害者的感受和道義訴求。

呂耀東認為,尹錫悅政府這一方案無異於「日本犯錯、韓國埋單」,被韓國社會視為極不光彩。儘管有一定可行性,因為韓國一些親日財團考慮到與日方的生意往來,會積極籌措賠償款,但是社會輿論壓力也會給操作帶來阻力。

其二,政府方案涉及法律爭議。

詹德斌指出,韓國政府的決定其實是推翻了韓國最高法院的裁決,此舉是否具有合法性仍存在法律爭議。未來不排除引發法律爭端,比如受害者可能就這一問題繼續起訴。

其三,歷史問題的解決絕非一勞永逸。

詹德斌指出,尹錫悅政府推出的解決方案只涉及部分勞工受害者,並不包括其他尚未起訴的受害者。從長遠來看,韓國政府能否賠償所有勞工受害者,兜攬全部責任仍是未知數。而且,一旦政府換屆,前政府的方案能否繼續執行也要打上問號。慰安婦問題就是前車之鑑,朴槿惠政府達成的協議被文在寅政府拋棄。

韓日將重歸於好?

在韓國宣布勞工賠償問題解決方案後,日本方面作出較積極的反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韓方解決方案表示歡迎,稱這一決定有助於恢復日韓之間的「健康關係」。日本政府將允許國內企業向韓方基金會捐款。

岸田政府還表示,對於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侵略行為,將繼承前幾屆內閣所闡明的立場。這一表態被日媒解讀為暗示岸田政府將繼承包括「反省和道歉」的談話內容。

日本媒體稱,兩國考慮以解決強征勞工問題為契機,為關係重回正軌依次採取措施。

據悉,韓國將暫停在WTO對日本出口管制提出的爭端解決程序。日本政府計劃取消對韓國實施的半導體材料出口限制,並將韓國重新列入可信賴貿易夥伴「白名單」。雙方還考慮商討重啟日韓首腦每年一次互訪的「穿梭外交」。

隨著韓國率先眨眼,雙方準備鬆開拳頭,是否意味著兩國就此打開心結,重歸於好?

詹德斌認為,如果能邁過勞工賠償這道坎,在尹錫悅任內,韓日關係可能駛入快車道。可以預見,雙方在政治、經貿、安全等領域的糾葛也將迎刃而解。

但是,「韓國國內即韓日矛盾內部化將是韓日關係回暖的最大變數。」詹德斌說。從表面上看,韓日政府在化解矛盾,但矛盾其實被轉移到韓國國內。總體而言,尹錫悅的「解法」並未受到韓國輿論廣泛認可,甚至會更加激起韓國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緒,這將對尹錫悅順利實施「面向未來」的對日政策構成一定牽制。

呂耀東表示,韓日關係看似有望修復,但也只限於政府層面,很難下沉到社會層面。由於韓國社會反對聲音難消,慰安婦、強征勞工等歷史問題仍是「夾生飯」,尹錫悅的方案無法徹底解開兩國之間的歷史癥結。

再放遠視線,進入21世紀以來,韓日關係起起伏伏。「受外部環境,尤其是美國因素影響,韓國的對外政策一直處於搖擺狀態,並無明確、穩定的長期性政策。」呂耀東說,韓日關係能否跳出波動的曲線仍待觀察。

分析人士還提醒,隨著韓日政府間關係有望改善,後續影響值得警惕。

一方面,東亞安全形勢面臨變數。

在美日韓三邊關係中,韓日關係「短板」一旦得到修補,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同盟體系將得到鞏固。「這意味著未來三方的安全合作、外交協調將進一步加強,將對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造成很大影響。」呂耀東說。

詹德斌也認為,韓日如果走近,美日韓合作自然會強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聯合演習以及軍事情報共享,一定程度將激化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並將改變亞太地區的力量均衡態勢。

另一方面,警惕歷史修正主義泛濫。

呂耀東指出,尹錫悅政府的做法是在歷史問題上放水,拿歷史問題做交易,將使日本歷史修正主義泛濫,並外溢到國際社會,造成歷史虛無,進而可能對二戰後奠定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產生負面衝擊。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廖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