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講堂丨憂國憂民范仲淹,首創義莊濟族人——夜聽宋韻(80)

上城發佈 發佈 2024-04-10T19:15:05.994038+00:00

兩宋文明在中國歷史上有它的獨特韻味。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無論是物質世界的光彩奪目,還是精神世界的審美意趣,宋文化總讓人感到意味深長。讓我們跟著《夜聽宋韻》,回眸兩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兩宋文明在中國歷史上有它的獨特韻味。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無論是物質世界的光彩奪目,還是精神世界的審美意趣,宋文化總讓人感到意味深長。讓我們跟著《夜聽宋韻》,回眸兩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伊始,中華文明的歷史和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與善結下了不解淵源。先秦時期儒家的仁愛、大同思想愈加完善了中華文化的價值和理念基礎。漢魏以後逐漸形成了善德文化,悲憫之心與體察百姓困苦成為考察歷代統治者執政能力的標尺,因此德政成為古代文人治世追求的最高境界,相應的社會化的慈善制度也受到推崇。然而國家福利成為系統性的制度,則完成於兩宋時期。據宋史記載:宋朝中央政府相繼設置了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和慈幼局等慈善機構,形成一套覆蓋了「從搖籃到墳墓」,囊括了「生老病死」的救濟體系。

如今,人們去探尋這套體系的推動者時發現北宋名臣范仲淹對救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既是他憂國憂民的政治情懷,同時也是他慈善思想的明確反映。尤其是他首創的義莊制度,更是造福後世,也成就了他在中國慈善史上的崇高地位。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三月,「慶曆新政」夭折後范仲淹被朝廷貶斥地方為官,一路輾轉從鄧州赴杭州任知州時,他已61歲高齡,一生為官三十餘年,五上五下,無數次地顛沛流離,遷徙任職,卻至今還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居所。親朋好友都勸他在杭州給自己造個養老的府邸,他卻說:「我都一隻腳踏進棺材裡的人了,又何必鋪張浪費。」一次范仲淹回到了故鄉蘇州。看到族中貧苦的親友不棄志氣,努力向學的事跡後,他做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他拿出為官多年的積蓄在蘇州購買了四千畝田地,為了公平起見,這些田地只租給范氏以外的人耕種,所收的租米用以贍養范氏族中老人,資助求學童子。還在蘇州靈芝坊購買了一座占地約二百畝,三面環水,風景優美的莊園,聚族而居。莊中還興辦有「義學」,為有求學之心的族人進行幫扶,史稱范氏義莊。從此誕生了歷史上第一個多功能的私家慈善機構。

義田贍族圖,出自清朝《聖諭像解》

為了保證義莊實現長遠、健康的發展,持續不斷地造福後世子孫。范仲淹於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十月親定《義莊規矩》,規定義莊要設立管理人,負責經營管理,管理人有權處理義莊事務,不受他人干擾。對於如何資助族人,則規定:不論貧富,均予發放,五歲以上的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給白米三斗;再婚婦女不歧視,也予發放。宋朝盛行厚嫁之風,義莊還有一項規定,就是資助族人婚嫁,嫁女支錢三十貫,娶婦支錢二十貫。在義莊制度的庇護下,貧窮的范氏族人避免了流離失所、遷徙他鄉的命運。外出仕宦的族人回歸故鄉後,往往都願意協同這項制度,還不斷推陳出新,資助賢達,不知不覺為家族培養了更多的精英成員。

范公亭(圖片來源:學習強國)

就這樣,這個由范仲淹首創的「義莊制度」於公元1050年開始一直運作至民國時期。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公約。今天,去往孤山,沿白蘇二公祠右側拾級而上,半山坡處可見一四角方亭,亭楣上刻有「范公亭」三字,這裡是杭州人民為紀念范仲淹所修。范仲淹在杭州任職時間雖不足兩年,卻將他的仁慈情懷遺愛千年。時光悠悠,溟水淼淼;錢塘故地,范公風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