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文化|從甲骨文到簡體字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發佈 2024-04-10T22:56:16.683482+00:00

回溯千年,古老的漢字承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伴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以及眾多書寫者探索的步伐,漢字字體也在不斷演變,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通用的簡體字。

  回溯千年,古老的漢字承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伴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以及眾多書寫者探索的步伐,漢字字體也在不斷演變,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通用的簡體字。

  在商代,除了甲骨文,金文也為時人所用。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一種文字,因其往往出現於禮器的鼎和樂器的鐘,所以又稱鐘鼎文。此前有學者認為,甲骨文是比較特殊的俗體字(日常使用的簡便字體),金文大體是正體字(鄭重場合使用的正規字體)。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劉源提出,甲骨文與金文正體的區別,主要是刻寫產生變化,以變體稱之較為客觀。甲骨文為刻寫方便,其變化規律重在簡化、變圓為方、變曲線為直線、變粗筆為刻畫輪廓。從變體的角度,可以進一步明確甲骨文各組類典型字體特徵,修正此前字體分類的細節問題。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施「書同文」政策,大力推行小篆,這是漢字發展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文字規範化運動。此後,大一統的文化觀念深入人心,後世雖經聚散分合,卻從不曾割斷以漢字為代表的共同文化傳統,中華文明賡續始終如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胡平生提出,在已發現的秦代簡牘中,嶽麓秦簡、里耶秦簡以及鄭家湖秦牘通常被認定為隸書,或稱「秦隸」「古隸」「草隸」等,其實這些簡牘應是書寫潦草的小篆,也是後世隸書的基礎和淵藪。

  小篆雖然是秦王朝規定的標準字體,但小篆曲線多,書寫起來較為複雜。於是,一些下級官吏開始簡化小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新的字體——隸書。這個過程在漢字發展史上被稱作「隸變」,也標誌著近代漢字的誕生。在已出土的漢代簡牘中,存在不少異寫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松長認為,從字體演變的角度出發,隸書的草化和楷化是異寫字產生的主要原因,這是隸書以《熹平石經》定於一尊之前的自然現象。

  早在3000多年前,神秘的甲骨上就曾出現同一個漢字的簡體和繁體不同寫法。在2000多年前的敦煌漢簡上,也可找到許多形體與今天相同或相似的簡體字。在綿延流長的名家書法中,在不同年代的字書、碑刻中,簡體字的身影也隨處可見。從遠古的刻符到甲骨文、金文,從篆書到隸書,再到楷、行、草,簡化一直是漢字演變的總趨勢。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就將漢字簡化確定為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據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吳振武介紹,簡體字與草書關係密切,是草書楷化的結果。1952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當年下半年即擬出《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第一次稿。毛澤東同志審閱該稿後提出,擬出的700個簡體字還不夠簡,做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出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1956年,國務院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這是對千百年來流行在民間的簡體字的規範,也是新中國文字改革工作的第一項成果。(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班曉悅 段丹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