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興,劉秀採取了哪些政策以恢復民心、穩固政權?

燕說歷史 發佈 2024-04-11T11:54:54.168050+00:00

25年六月,劉秀在鄗縣(今河北柏鄉縣北)稱帝,國號漢,年號建武。十月,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建立政權後,首先致力於消除各地的割據勢力。29年,統一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33年,消滅了割據隴西的隗囂,36年,消滅了割據巴蜀的公孫述,最後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25年六月,劉秀在鄗縣(今河北柏鄉縣北)稱帝,國號漢,年號建武。十月,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建立政權後,首先致力於消除各地的割據勢力。29年,統一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33年,消滅了割據隴西的隗囂,36年,消滅了割據巴蜀的公孫述,最後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東漢初年,功臣眾多,37年,劉秀大封諸侯王和列侯,功臣封侯者365人,外戚、恩澤45人,大者數縣,小者數百戶,各得享其衣食租稅之利。

但在政治上,劉秀不給功臣實權實職,剝奪他們的兵權。功臣除了任邊將的以外,多在京城以列侯奉朝請,只有鄧禹、李通、賈復等少數開國元勛得與公卿參議大政,但他們深知劉秀"不欲功臣擁眾京師",因此都不積極參與朝政,虛位而已。

劉秀特別注意從士人中選取人才參加到官僚系統中,認為這些人熟悉典章制度,懂得治國安民之術,又便於駕馭。對那些拒絕與王莽合作又有社會聲譽的士人,劉秀更極其推重。他以特禮相待隱居不仕的嚴光(嚴子陵),表彰名節,以便天下歸心。

東漢初年,由於長期的戰亂,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土地荒蕪,人口銳減,國庫空虛,財源枯竭。劉秀為使社會生產儘快得到恢復和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奴婢問題自西漢中期以來一直是主要社會問題之一。為了遏止奴婢問題惡性發展,使政府控制更多的勞動力,也為了在消滅割據勢力的鬥爭中爭取民心,從26至38年間,劉秀先後六次下達釋放奴婢的詔令,三次下達禁止虐殺奴婢的詔令。詔令規定,凡屬王莽以來吏民被沒為奴婢而不合西漢法律的青、徐、涼、益等地吏民被掠賣為奴的,王莽以來因貧困而鬻妻賣子為奴的一律免為庶人。

主人抗命拘執不放的,按西漢的"賣人法"和"略人法"治罪。殺奴婢者不得減罪;殘害奴婢的按法律治罪,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之刑罰。這些詔令對改善農民處境,緩和階級矛盾,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有利的。

東漢政府用減免租稅的辦法鼓勵農業生產。劉秀即位之初就實行了十一之稅,不久又恢復了西漢三十稅一的舊制,以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東漢政府還獎勵生育,以增加人口,規定凡生兒育女者,免1至3年算賦。

流民問題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流民的大量存在影響政府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徵發,也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東漢政府的對策是:第一,用賜爵的方法來穩定自耕農的社會地位,防止其流亡。

如在54年,劉秀宣布"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已流亡者,只要重歸故土或就地定居,向政府登記戶口賜爵一級;其二,「假民公田」,即把國有荒地、苑囿及山林川澤借給流亡農民耕種,在3至5年內不收租稅,甚至還貸給種子、糧食和農具,使這些人成為國有土地上的佃農;其三,通過賑濟和減刑戍邊來安置流民。

通過上述措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東漢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主要表現為農耕工具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和南方經濟的較快發展。農耕工具的改進,主要有一牛挽犁的短轅犁的推廣,全鐵犁鏵的大量使用,還有一些新型農具的出現,如四川樂山崖墓石刻中所見的曲柄鋤,四川綿陽和牧子山崖墓中出現的大鐮刀等,表明了當時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黃河修治是東漢初期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西漢末年,黃河決口,河水灌入汴渠,泛濫數十縣。東漢初年,國家無力修治,黃河以南的兗、豫百姓深受其害。明帝時,水利專家王景和王吳,用堰流法修治浚儀渠。

69年,王景、王吳又率幾十萬人修治黃河和汴渠。他們在自蒙陰到千乘(今山東利津)海口1000餘里的地段內,勘察地形,疏通水道,建造堤防,在汴渠上十里設一水門,控制水流,終於使河汴分流,消除了水患。自此以後的800多年間,黃河沒有改道。

東漢時期還修建了許多水渠和陂塘,著名的有汝南的鴻隙陂(今河南平輿北),廬江(今安徽壽縣)的芍陂,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的蒲陽陂,會稽的鏡湖等。這些工程規模都很大,一般可灌田幾千頃乃至幾萬頃。

西漢末年就出現了水碓,東漢時普遍使用,加工穀物的效率要高出手工舂米近百倍。東漢末年出現了提水工具翻車和渴烏,用於引水灌溉,大大節約了人力。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水利的興修,東漢的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墾田面積不斷擴大,人口增多。

和帝時,墾田面積達到7320170頃。人口也增加到5300多萬,接近於西漢時期的最高水平。由於東漢豪強地主隱匿的土地人口遠多於西漢,所以東漢實際的墾田面積和人口數當超過西漢時期。

東漢時期,原來經濟發展落後於中原的江南地區開始發展起來,人口增加較為顯著。如荊州地區,由西漢時的374萬增加到627萬;揚州由321萬增加到434萬;益州從455萬增加到724萬。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漢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水平。

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冶鐵業有較大發展。東漢初,南陽太守杜詩推廣水力鼓風的水排,「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這項技術,歐洲是在1100年後才開始應用的。

河南鞏縣鐵生溝遺址已用煤來冶鐵,東漢時期鐵器種類增多,銅兵器完全被鐵兵器取代。鐵鍋、鐵釘、鐵剪、鐵刀等漢代器物大量出土,說明當時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鐵器。

紡織業產品種類繁多,技藝精湛。河南、山東一帶紡織業尤為發達,四川的"蜀錦"、會稽的「越布」,馳名全國。紡織品的種類有錦、緞、綾、羅、紗、絹、綢、帛等,當時內地的紡織品還銷往西域,「絲綢之路」上有許多東漢時期的遺物。

造紙術的改進和推廣使東漢時期的手工業大放異彩。根據近年考古發掘證實,我國在西漢時代就已經發明造紙術。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文景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紙質地圖。紙由植物纖維製成,表面光滑平整,上面用細墨線條繪製著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這張麻紙殘片與此前發現的「灞橋紙"及居延、扶風等地發現的紙不同,不僅年代更早,而且紙質細緻。

1990年,在甘肅敦煌與西安之間的一座漢代郵驛遺址中,又出土了很多生產於西漢宣、元時期的麻纖維紙,其中4件用墨寫了文字,還有邊緣清晰的整張麻紙出土。

漢和帝時,宦官蔡倫總結勞動人民的經驗,開始用樹皮、麻頭、破布等原料造紙。這種紙造價低廉,質量優良,適於書寫,非常受歡迎,「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倫的功績在於他在造紙原料和方法上的革新,使得紙的大量生產成為可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為人類科學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偉大貢獻。

由於大地主田莊的普遍存在,自然經濟特點突出,東漢的商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但隨著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農業、手工業的發展,東漢的商業也有所發展。劉秀下詔恢復了五銖錢,結束了王莽時期貨幣混亂的局面,這為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東漢城市中設有「市列」或「列肆」,是當時的市場,其中有許多店鋪,商品種類繁多,如糧食、鹽、鐵器、紡織品、皮毛製品等日常生產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一些珍貴物品和中外名貴藥材,也在市場上交換。都城洛陽和其他城市如長安、成都、宛、臨淄、邯鄲等,都是繁榮的商業都會。

東漢時,中原地區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商貿交往也很頻繁。東漢政府在邊境地區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合市"或"互市",促進了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