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一個怪物崛起的過程

攪史君 發佈 2024-04-25T09:29:34.950096+00:00

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父親是一名海關官員,常年酗酒,脾氣暴躁,希特勒在童年時期經常受到父親的嚴厲懲罰和斥責;

阿道夫·希特勒 – 這個名字曾經引發著無盡的爭議和恐懼,他是二戰時期最殘暴和可怕的獨裁者之一。在他成為德國國家元首之前,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底層老百姓,曾為自己的夢想狂熱追求。然而,當他的野心和極端主義思想被點燃時,他成為了一位惡名昭彰的領袖,統治著一個帶著深深創傷的國家,並在全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烙印。

阿道夫·希特勒於1889年4月20日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小城鎮布勞瑙。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父親是一名海關官員,常年酗酒,脾氣暴躁,希特勒在童年時期經常受到父親的嚴厲懲罰和斥責;母親只是一名家庭主婦。兩個人經常吵架。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他的弟弟就夭折了。這些經歷或多或少都對他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他在成年後變得十分自閉和孤僻。希特勒的家庭並不富裕,他的父母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他的童年時期,希特勒並沒有表現出非常出色的學術成績。他曾就讀於當地的小學和初中,但在學業上並沒有取得顯著的成就。希特勒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中寫道:他的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對老師和學校的教育制度感到不滿。

儘管希特勒在學校里並不成功,但他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了一定的才能。他對音樂、繪畫和戲劇都很感興趣,特別是在繪畫上面,希特勒表現出了一定的天賦。然而,家裡並沒有人支持他走藝術家這條路,畢竟眾所周知,宇宙的盡頭是考公,他的父親阿洛伊斯已經為希特勒制定了「完美」的職業規劃,他將成為一名像他一樣的公務員。或許是命運使然,或許是喝了太多假酒,在希特勒13歲那年,他的父親突然死於心臟病發作,此時的希特勒知道,他必將成為一名為世人熟知的藝術家,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選擇自己的道路。

1907年,希特勒只有18歲,經過了5年的技術打磨,希特勒毅然踏上了前往維也納藝術學院求學的路程。維也納這座城市在當時是歐洲的主要文化中心,文人的聖地,沒來過這裡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藝術家。希特勒自信到極點的人,他深信以自己的水平來考維也納藝術學院,灑灑水啦。也許是上帝沒睡醒,他在1907年和1908年先後兩次報名參加了維也納藝術學院的入學考試,但兩次都被拒絕了。據一些資料顯示,專家們認為他的繪畫技巧並不太好,未能在考試中表現出足夠的獨創性。

這兩次失敗給希特勒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痛,太痛了。自負的他完全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他失敗了,不,不可能,絕不是因為我缺乏天賦,而是那幾個老師錯了。希特勒沮喪且憤怒,多年後在他《我的奮鬥》一書中,他將那一天描述為他一生中最糟糕的時刻之一。這次的失敗,希特勒沒有告訴任何人,連親人都沒有,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種恥辱。他開始在維也納街頭流浪,沒有目標,沒有目的,只有躺平。為了賺取一些錢幣,他有時候會賣畫片和明信片等小生意為生,但這些收入不足以維持他的日常開支,晚上睡公園長椅是常有的事。那一年,希特勒20歲,他無家可歸...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數年,在這期間,希特勒逐漸陷入怨憤,他相信且認為當初的失敗是由於猶太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阻撓。這種不滿和憤怒逐漸轉移到了對德國和奧地利的政治和社會狀況,他開始閱讀名人的著作和刊物,包括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他也開始在維也納街頭演講,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他最終成為納粹主義的支持者和領袖,與《國民教育者報》密切相關,這是一份極右翼的報紙,他宣揚民族主義、反猶主義和反共主義等思想。這份報紙成為希特勒領導納粹黨的主要宣傳媒介,對他的政治觀念和以後的行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一年,希特勒24歲了,一個改變他命運的大事件即將到來。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法國、俄羅斯和英國組成的「協約國」開戰。希特勒雖然是奧地利人,但他加入了德軍。他希望為德國的國家和民族利益而戰。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暴力衝突中,希特勒表現出色,先後兩次獲得鐵十字勳章。一次二級勳章,第二次是一級勳章。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當他從領導手中接過這枚勳章的時候,久旱逢甘霖,那種感覺,從頭到腳的滿足!這是希特勒有生以來第一次得到認可,他對德國民族主義和軍事力量的信仰正在無限膨脹。在戰爭時期,鐵十字勳章是德國最高的軍事榮譽之一,這兩個勳章也為他帶來了一定的榮譽和威望,這對一個青年士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好景不長,1918年11月11日,德國簽署了停戰協議。戰爭結束後,希特勒作為一名德國軍人,於1919年回到了德國。這對希特勒來說是一場悲劇:又要回到以前的日子了嗎?沒錢?沒家人?沒榮譽?流浪?掛壁?這種落差感讓希特勒一度感到迷茫和失落。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也處於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之中。這種失落感並沒有困擾希特勒太久,很快的他就加入了德國工人黨(DAP)。

這是一個反對政府和猶太人的極右翼政治組織,成員主要由工人和失業者組成。當時的德國處於經濟蕭條和政治動盪的狀態,工人階級和貧困人群對政治體制感到失望和不滿,這種社會環境為納粹黨的崛起提供了土壤。希特勒加入工人黨後最初是擔任演講者,就是宣傳部,畫大餅。他的演講風格使用強烈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以及激動人心的口吻和情感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和共鳴,通過危機感和恐懼感來動員聽眾,這種演講方式在當時很新穎,屬於降維打擊了,吃瓜群眾都沒見過這種東西,很容易就被帶入其中。希特勒很快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和支持。

1920年,在希特勒的協助下,德國工人黨改名為納粹黨(NSDAP),這是一個更加具有極右翼和民族主義色彩的政治組織,他們提倡極端的反共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納粹黨認為猶太人是德國的敵人,所有的腐敗和不好都是猶太人帶來的;還主張重建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以恢復德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在納粹黨中,他很快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希特勒有很強的演講能力,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激發人們的情感,使聽眾信服。他的演講深受黨員和支持者的歡迎,很快就成為了黨內的領導人物之一。

1923年的德國政治環境極度動盪,經濟危機和政治混亂使得右翼勢力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希特勒及其納粹黨也希望利用這種情況奪取政權。在這種背景下,11月8日,他帶領了一隻由納粹黨成員組成的隊伍和他的支持者們在慕尼黑一家名為布朗豪斯的啤酒館裡召開了一個集會,號召人們加入他的政變計劃奪取政權。然而政變的計劃最終失敗了,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們在市中心遇到了警察和軍隊的反抗,雙方發生了激烈的交火。隨後政府軍隊鎮壓了這次政變,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黨成員被逮捕。

1924年12月,希特勒在監獄中度過了他的32歲生日,獄中的生活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獄中,他思考並重新制定了納粹黨的戰略和組織架構,放棄以暴力手段奪取政權,就是利用自己的演講能力,將重點放在選舉和民主制度上。啤酒館事件後,納粹黨和希特勒的行為被廣泛報導並受到某些政治力量的支持。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獲得了假釋並重新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自由後,希特勒利用他的個人魅力和納粹黨的組織力量,開始在德國各地進行演講和集會。又迅速重新組織納粹黨,加強黨內的集權和紀律,任命了海因里希·希姆萊為黨的全國領袖,同時對黨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建立了新的武裝組織-黨衛軍(SS)和突擊隊(SA),以確保納粹黨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希特勒在獄中寫下的書《我的奮鬥》成為了納粹主義的經典著作之一,並為他在全國範圍內獲得更多支持者和追隨者提供了基礎。在納粹黨的幫助下,希特勒成為了一位受歡迎的演說家和政治領袖,在他的演講中,他經常講述他對德國的願景,其中包括重建德國、擴張德國的領土和國際影響力,以及打擊德國的敵人。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黨成員繼續在德國政治舞台上活躍。他們文武雙全:突擊隊使用暴力手段在德國各地打擊政治對手,排除異己:另一方面又在全國各地舉行演講和集會,並提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政策。比如創造就業機會和提高工資水平,這些承諾在群眾中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到1933年,納粹黨已經成為了德國議會的最大黨派,由於在議會選舉中贏得了絕大多數,希特勒順理成章獲得了任命為總理的權利。在他掌權後的第一個月,就發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廈遭到縱火,希特勒把這次襲擊歸咎於共產主義者,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在此後的幾個星期里,希特勒使用緊急權力令取消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和工會自由等基本自由。還將德國的政治、司法、警察和軍事機構徹底納粹化,任命了他自己的追隨者擔任關鍵職位。通過策劃一系列針對對手的鎮壓,確保了他在政府中的絕對權力。

1934年8月,納粹黨的高級領導人們在一次會議上授予希特勒元首的頭銜,成為了德國的統治者。作為元首,希特勒掌控了德國的一切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他的治理方式是集權和專制的,他擁有最終決策權,並通過政治警察來維持對反對者和猶太人的鎮壓。

1935年9月,希特勒頒布了《第三帝國國籍法》,這項法律的頒布,是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重要里程碑。它取消了德國猶太人的公民權和平等權利,並將他們定義為"國外血統"。在這之後,希特勒政權開始大規模迫害猶太人。1938年11月,希特勒下令發動"水晶之夜",這是一次對猶太人的惡性襲擊和屠殺,導致了數百人死亡,數千人被捕。此後,猶太人被迫強制勞動,被集中到貧窮、擁擠和惡劣的條件下的隔離區,不斷受到歧視和迫害。1941年,希特勒下令實施最終解決方案,即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屠殺全部的猶太人。這一決定導致了約600萬猶太人的死亡,這場人類歷史上的悲劇是二戰期間最令人痛心的事件之一!

上帝要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也是在下令屠殺全部猶太人的這一年,希特勒做出了這輩子最具毀滅性的決定。在占領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後,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入侵,這個事件被稱為"巴巴羅薩行動"。希特勒認為蘇聯是一個需要征服的國家,入侵蘇聯也標誌著德國欲開始在東歐進行種族滅絕計劃,然而,儘管德國在一開始依靠優越的軍事實力和先進的武器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但在蘇聯的頑強抵抗和其他盟國的幫助下,德國在東線戰場遭受了失敗,並在1945年5月宣布投降。

隨著盟軍反擊的腳步逐漸接近柏林,希特勒和他的情人伊娃·布勞恩決定在自己的地堡中自殺,他將自己的屍體焚毀以避免被盟軍俘獲。希特勒的死亡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也意味著德國的失敗和國家的破碎。他的暴行和種族滅絕的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之一。我們應該記住他,這不僅僅是為了警醒人類不要重蹈覆轍,也是為了銘記那些因他的獨裁統治付出生命的無辜犧牲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