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馬季為何對王謙祥說:別拍電視劇了,咱們得堅守著相聲啊

蘭石讀書習字 發佈 2024-04-26T07:59:42.870941+00:00

王謙祥、李增瑞都是相聲大師馬季先生的徒弟,他們拜師時間為1984年。馬季的前幾個徒弟,按照拜師順序排行分別是: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王謙祥、李增瑞。

王謙祥、李增瑞都是相聲大師馬季先生的徒弟,他們拜師時間為1984年。

馬季的前幾個徒弟,按照拜師順序排行分別是: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王謙祥、李增瑞。

王謙祥是馬季的第五個徒弟。

其實按照王謙祥的父親原來的打算,他是想讓兒子拜到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門下的。

另外據知情人透露,當年相聲前輩郭榮起先生也曾有意收王謙祥為徒,不過最後也未能如願。

這都是怎麼回事呢?請朋友們繼續閱讀。


王謙祥,1948年出生於天津。

王謙祥的父親在天津永安堂藥鋪上班,他經常到藥鋪對面的中國大戲院看戲,慢慢就成了超級票友,不但能唱京劇還會說相聲。王謙祥的父親還喜歡交朋友,他和不少曲藝界的名人都是好朋友。

王謙祥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曲藝。新中國成立初期,王謙祥跟隨父親到了包頭。王謙祥不到10歲就跟著父親上台說相聲,還說得像模像樣。

1960年初,京劇名家劉雪濤到包頭演出,王謙祥的父親和劉雪濤是盟兄弟,所以就帶著王謙祥去後台看劉雪濤。

寒暄幾句之後,王謙祥的父親就對劉雪濤說:「我看這孩子是說相聲的料兒,您回北京了看看,如果有機會了讓他學相聲吧。」

劉雪濤回到北京不久,就聽趙世忠說北京市曲藝團要招收學員,劉雪濤馬上就寫信通知王謙祥到北京考試。

王謙祥來到北京住進劉雪濤家裡,經過考試,王謙祥順利地進入北京曲藝團學員班,和李金斗、李增瑞成了同班同學。

學員班的兩位指導老師譚伯儒、王長友都是相聲大家、相聲前輩,他們除了相聲技藝高超,在教學上更是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在兩位老師的精心培育下,王謙祥等人進步很快,掌握了不少傳統段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相聲界一向講究口傳心授,講究師道尊嚴,可譚伯儒、王長友是相聲前輩,雖然教王謙祥等人學相聲,卻不能成為他們的師父。

李金斗是學員班最早拜師的一個,他在1961年就拜到王長友的徒弟趙振鐸門下,成了中國相聲第八代傳人,為「明」字輩。

而王謙祥、李增瑞卻遲遲沒有拜師。很快就進入非常時期,相聲界拜師的這個傳統也被廢除了。

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相聲名家郭榮起從天津到北京演出,他看了王謙祥、李增瑞的相聲,非常欣賞王謙祥的學唱。

郭榮起在後台拉著王謙祥的手說:「小子,你有嗓子,在台上也有相。你有空了上天津,別住外頭,就住我家裡,我給你說幾塊活(相聲段子)。」

郭榮起是相聲大家,是第五代相聲傳人,為「壽」字輩。郭榮起話里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收王謙祥為徒。

王謙祥腦子聰明,他當然聽出了郭榮起的話外音。不過他知道郭榮起輩分太高,按相聲輩分,郭榮起比比侯寶林還高一輩呢。而自己只是相聲界的一個小字輩,怎麼可能高攀上郭先生,所以他根本就沒敢去天津。

後來王謙祥說起這段經歷的時候非常後悔,他後悔的不是沒能拜郭榮起為師,而是後悔怎麼沒去天津找郭榮起,如果能跟郭先生學幾段傳統段子也好啊。

一直到1984年,王謙祥、李增瑞才拜到馬季先生的門下。


馬季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成了相聲界的一匹黑馬,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以後,在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四位指導老師的精心傳授下,他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就成了全國觀眾喜愛的青年相聲演員。

1978年,馬季擔任中央廣播說唱團團長,成了當時相聲界的領軍人物。

而當時王謙祥、李增瑞只不過是北京曲藝團普通的相聲演員,在全國還沒有太大的影響,馬季在他們心中是高高在上的相聲大家,他們只有仰望的份兒,根本不敢想著要拜馬季為師。

一直到馬季從說唱團團長位置上退下來之後,王謙祥、李增瑞才有了拜馬季為師的想法。

馬季的學生廉春明知道了王謙祥的想法之後,是自告奮勇:「沒問題,我給你們搭這個橋。」

在廉春明的帶領下,王謙祥、李增瑞來到了馬季家裡給馬季鞠躬。

馬季非常隨和地讓兩個人坐了下來,還親熱地說:「你們倆我認識,相聲說得挺好,行。」

王謙祥兩個人頓時消除了緊張感,雖然他們是第一次見面,可他們還是興奮地聊起了相聲。

王謙祥、李增瑞要走的時候,馬季一直把他們送到樓下,還吩咐他們:「明兒自己來,別讓人帶著了。」

過了一段時間,王謙祥和李增瑞就拜到了馬季門下。他們只是給馬季三鞠躬,也沒有給師父拿什麼禮物。

馬季倒是給他們了兩份見面禮,馬季為他們倆新創作的兩段相聲,一個是《笑的探討》,一段是《無名者》。

這兩個段子都是馬季為王謙祥、李增瑞量身定做的,後來這兩個段子他們演了20多年。

據王謙祥在電視節目中說,拜馬季為師之後,侯寶林先生還挺不高興的。

原來王謙祥的父親和侯寶林是一個頭磕地下的盟兄弟,當初他和劉雪濤說的就是將來讓王謙祥拜到侯寶林門下。不過他這個想法一直沒告訴王謙祥,所以王謙祥一點也不知道。

就這樣陰差陽錯,王謙祥成了馬季的徒弟。


王謙祥拜到馬季門下之後,跟隨馬季學到了不少東西:一定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既要會表演,也要會創作;藝術貴在創新,要深入生活,創作精品。

王謙祥還跟隨師父學會了低調做事,樸實做人。

馬季後來成立了一個馬季相聲作品演出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巡演,王謙祥、李增瑞也是這個小分隊的主要成員。

1987年8月,馬季等人在湖南演出,順便參拍了電影《笑破情網》的拍攝。

在後期配音的一天半夜,馬季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被緊急送到了長沙的一家醫院住院治療。

馬季的徒弟不敢怠慢,就把馬季的病情匯報到了北京。當時馬季是全國政協委員,經過文化部協調,就派阜外醫院的專家徐義書主任坐飛機到長沙去參加搶救工作。

徐主任到了醫院,很快就對症下藥,穩定住了馬季的病情。當時幾個徒弟分工,王謙祥除了負責陪同徐主任出入病房,還負責徐主任在長沙的食宿。

到了第七天晚上,王謙祥陪同徐主任吃飯,徐主任微笑著說:「謙祥,今天晚上咱倆可以回賓館睡覺了。」

王謙祥有些不解地問:「徐主任,咱們今天怎麼就可以回賓館?」

徐主任解釋道:「你師父七天是一個危險期,今天他的症狀很平穩,這個關算是過去了。」

王謙祥陪同徐主任到賓館休息,沒想到半夜醫院又來電話,請專家趕緊去醫院。

當時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計程車還很少,私家車幾乎沒有,再加上又是半夜,王謙祥非常著急,怎麼才能讓徐主任儘快趕到醫院呢?

王謙祥看到賓館院內有一輛小貨車剛裝完貨,準備發動,他馬上跑過去,對司機說:「師傅,我們有一個演員在醫院搶救,您能不能把我們的專家送到醫院?」

司機冷冷地說:「對不起,我得給人送貨,送晚了,我的飯碗就沒了。別說一個演員,就是大領導來了,我也得去送貨。」

王謙祥還不死心:「師傅,我師父馬季在醫院……」

司機一愣:「馬季?說相聲的馬季?」

王謙祥趕緊回答:「對,說相聲的馬季!」

司機馬上說道:「那你們趕緊上車。就是老闆把我辭了,我也得先送你們去醫院。」

徐主任到得及時,馬季總算轉危為安。

幾天後,馬季已經完全康復。王謙祥等人陪著馬季聊天,王謙祥興奮地說:「先生,敢情說相聲還可以救命啊!」

馬季不明所以,微微一笑:「兄弟,說說是怎麼個情況?」

馬季和徒弟在一起非常隨和,他從來都沒有把徒弟當晚輩,而是把他們當朋友、當同事,他一直管徒弟們叫「兄弟」;馬季的徒弟們則從來不喊「師父」,而是一直稱馬季為「先生」。

王謙祥把那天半夜的情況一說,大家都樂了,馬季也樂了:「前一段時間你不是還說,說相聲不掙錢,準備去拍電視劇嗎?」

王謙祥不好意思地說:「拍電視劇確實比咱說相聲掙得多,可我想通了,我還得好好說相聲。」

馬季點點頭,認真地說:「相聲現在確實不太景氣,不過我堅信,只要咱們這一幫人堅守著相聲,相聲就不會完。」

王謙祥趕緊表態:「先生,您放心,我會一直說下去的。」

(全文完,感謝閱讀。碼字不易,歡迎朋友們點讚、關注@蘭石讀書習字​、轉發、留言,批評指教,謝謝。)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