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對這些問題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果家巖 發佈 2024-04-26T17:43:15.797076+00:00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如果你想快速地掌握儒學的精髓,《論語》可能不如這句話來得直接。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這是他對儒學思想的總結。如果你想快速地掌握儒學的精髓,《論語》可能不如這句話來得直接。

司馬光認為,「名」是最重要的。什麼是「名」呢?就是公侯卿大夫等不同身份。「名」決定了人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為什麼「名」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呢?因為有「禮」的約束

司馬光以為,「禮」是人類社會能夠服從一個統治者統一管理的原因。但實際上,「禮」並不是原因而是結果。人類社會無論有無「禮」,都會形成寡頭統治。這是群居動物天生就有的特徵。

羅伯特·米歇爾斯提出了「寡頭統治鐵律」,指出即使最民主化傾向最強的組織也難以擺脫寡頭統治。不僅如此,在孩童、猴子、狒狒、猩猩等群體中也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

既然如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故事就難以避免。司馬光希望每個人都能各安其位、各盡其責、不越雷池半步。這樣一來,上下級之間就容易管理了。

可是如果有人不甘心自己低人一等呢?如果他問:「我為什麼不能當皇帝?」該怎麼回答呢?

司馬光只能引用儒家聖人周文王和孔子說過的話來解釋:周文王給《易經》排序時把乾卦和坤卦放在第一位,並非偶然。孔子解釋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

儒家認為,《易經》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它是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聖人在不同的時代創作完成的。司馬光認為,《易經》中的乾卦和坤卦分別象徵天和地,它們之間有著尊卑有序的關係。他認為人類社會也應該效仿自然界,讓貴族和平民各自安於自己的地位

這種觀點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把社會秩序和自然法則等同看待。只有遵從自然法則的社會秩序才是正確的、合理的。

但這種觀點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它忽視了人類社會中變革的可能性。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革命、改朝換代、建立新制度的事件。這些事件如何解釋呢?司馬光只能歸咎於人們不遵守「禮」,造成了混亂。

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統治者暴虐,百姓苦難,大家還要順從嗎?難道不能反抗嗎?儒家尊敬的商湯王和周武王不都是革命者嗎?他們難道不值得敬仰嗎

司馬光對這些問題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