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索隱-8:名媛詩社《清芬閣》,黛玉惜春柳樹祠

看見身邊的陽光 發佈 2024-04-26T17:47:34.709906+00:00

之前說到李紈影射密之二位姑姑,黛玉有石兄的影子。《石頭記》大觀園中詩社的原型又是哪個呢?方家不走人家路,女中三節明世人在明末清初,隨著民族文化的復興,出現了才女群體和女性意識啟蒙。

之前說到李紈影射密之二位姑姑,黛玉有石兄的影子。《石頭記》大觀園中詩社的原型又是哪個呢?

在明末清初,隨著民族文化的復興,出現了才女群體和女性意識啟蒙。社會上出現女性兩大知識群體①家族女性詩社,這類多是家族中母親才女成為教育子女的啟蒙老師,姊妹親戚成堆學習四書五經寫詩作畫等②青樓名妓,大家熟悉的秦淮八艷和南京十二妓,這些女性多與當時大名鼎鼎的男性文人墨客關係密切,他們的社團還帶有政治色彩,如侯方域的商丘雪苑社及金陵的復社就是學生運動團體,思想有一定進步性。這些女性詩社藝術檔次較高。方以智就是金陵四公子之一,復社主要成員。彼此感情深厚。侯方域娶了李香君為妾,李香君人稱冷香君,冒辟疆娶了董小宛為妾,錢謙益娶柳如是,吳梅村和卞玉京的愛恨情愫。她們詩詞歌賦都有憂國憂民的成分。

但在家族詩社中被稱為「名媛詩社」的不少,其中佼佼者就數桐城桂林鳳儀坊詩社「清芬閣」。這名字是不是有點熟悉,那就是了大觀園薛寶釵的「蘅蕪清芬」閨閣處。

密之的母親吳令儀就是才女外祖父吳應明翰林院修編,傳奇性人物。維儀是著名的女詩人,和明末少有的續宋白描派畫家。她組織方家及親戚家女性成了詩社,名叫「清芬閣」留有《清芬閣集》。其成員主要是方孟式、方維儀、方維則姊妹與方維儀弟媳吳令儀及其胞姐吳令則姊妹共五人,她們常常於方維儀的「清芬閣」吟詩作畫,互相唱和,形成桐城最早的「名媛詩社」。

方維儀十六歲而寡,歸家孀居,常與堂姐方維則一起作詩繪畫,著有《撫松閣集》。其中,方孟式、方維儀、方維則的詩詞為家國傷感抒懷,又都為國為家守節,故名為「方氏三節」。朝廷贈孟氏為一品夫人,賜國祭。孟式著有《紉蘭閣集》

方維則嫁生員吳紹忠,著有《松茂閣集》。吳紹忠故去時,方維則年僅十六歲,守志不嫁。

除詩壇五姊妹外,其他較為著名的還有方御、陳舜英、張瑩、吳坤元、張令儀、方筠儀、張淑媛、方靜儀、方若徽等人,她們都有詩集傳世。

張瑩:兵部尚書秉貞女,方中履室,方以智大兒媳。著《友閣集》。

方御,桐城人。檢討方以智女,李極臣室,著《旦鳴閣集》

陳舜英,「字佩玉」,江蘇溧陽人,相國陳名夏女,桐城方中通室,方以智二兒媳。著有《文閣詩集》一卷行於世。

張令儀,字柔嘉,宰相張英的三女,文和公三姊,姚湘門室。其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戶曉。

吳坤元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璞玉」,一字至士。吳道謙女,潘金芝妻。十歲即能詩文。早寡,孀居一閣,吟詠不輟方筠儀,桐城人,左文全室。早寡。工詩,著《含貞閣集》。。兼能畫。有《松聲閣集》、《添愁集》。

方筠儀,桐城人,左文全室。早寡。工詩,著《含貞閣集》。

方靜儀又名方靜,字畹香,號友蘭。方默公女。嫁於同邑許容庵。幼承家學,繪畫能出新意,自成風格。花鳥人物,活潑素雅,神態畢現。詩文有《友蘭閣》、《饋余集》等

方若徽,清安徽桐城人,字仲蕙。方維甸女,汪元炳妻。工琴,善書畫,尤精篆刻,一時名人印章多出其手。有《閒雲閣詩鈔》

密之經歷如同林黛玉。母親吳令儀出自名門望族,西遊記作者吳承恩之後人,明翰林院修編之女,會詩畫,是密之的啟蒙老師。密之8歲時母親病逝,後回到京城,由兩姑方孟氏、方維儀收養,視為己出。密之也就成了詩社中一員,雖是男孩待遇如同賈寶玉。密之文學藝術水平極高與參加詩社有一定關係。

詩社中佩玉,璞玉可不就是「寶玉和黛玉「的意思嗎?有鳳來儀的鳳儀坊,省親別墅的「廷尉第」如今的「瀟灑園」還有「在陸山莊」,北園的「凹凸方氏龍窩」及附近的杏花村,是不是讓人聯想到大觀園中「杏簾在望」和凹晶館、凸碧堂,這就是李紈住處。而稻香村,大主山,不得不讓人想到合肥的「稻香樓」……

最後來看看薛寶釵的柳絮詞,經典之句:「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如同那蓬萊浮山石刻的「穿雲徑」意思一致。

海棠詩社中稻香老農(李紈)為社長,菱洲(迎春)、藕榭(惜春)為副社長。其中稻香來源於合肥稻香樓,菱洲暗示安慶的菱湖,藕榭-人似蓮藕,質本潔來還潔去之意。惜春暗指作者妹妹方子耀,雖然丈夫和小妾葛嫩娘抗清被殺,她並沒有學她大姑投河自盡。

《石頭記》就是浮山石刻記,也就「石史」。大觀園中的海棠、桃花詩社影射的就是現實中作者家族桂林鳳儀坊的「清芬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