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唐朝凌煙閣及其圖像的功臣們

景秀穎逸 發佈 2024-04-27T06:05:13.284975+00:00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凌煙閣,是唐代為表彰功臣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是唐朝身為人臣的最高追求。643年,唐太宗讓閻立本畫了長孫無忌、魏徵等二十四個開國功臣的像,陳列在凌煙閣中。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凌煙閣,是唐代為表彰功臣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是唐朝身為人臣的最高追求。643年,唐太宗讓閻立本畫了長孫無忌、魏徵等二十四個開國功臣的像,陳列在凌煙閣中。唐太宗還親自作了贊文,由褚遂良題寫閣名,以示對這些大臣的隆重表彰。此後,唐代宗、唐德宗、唐宣宗、唐昭宗等皇帝也相繼在凌煙閣續畫功臣。繪像凌煙在唐代幾乎是身為人臣的最高追求,凌煙閣自建成之後便作為一個象徵著功名的政治符號盤桓在唐人心頭,其影響直至五代以後。

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凌煙閣功臣

趙國公長孫無忌(? — 659 年), 字輔機,河南洛陽人,長孫皇后之兄。617年,李淵起兵太原, 跟隨李世民, 多次立下戰功。637年,與房玄齡等人編寫《貞觀律》。先太子李承乾被削去儲君之後,長孫無忌推薦晉王李治成為儲君。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遭武氏寵臣許敬宗以謀反罪名誣陷,削爵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縊身亡。

河間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淵堂弟。李淵在太原起兵後,負責經略巴蜀。在李靖的幫助下,分別在621年收降割據江南的蕭銑,624年消滅降唐後又反叛的輔公佑。玄武門之變後, 因保持中立,不得李世民寵信,逐漸退出權力中心, 在家以美女歌舞為伴。640年,突發疾病不治而亡。

萊國公杜如晦(585年— 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出生於隋朝的一個官宦之家, 是唐太宗的主要謀臣之一。唐太宗為秦王時,設十八學士, 杜如晦是十八學士之首。618年—620年,唐太宗在征討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時,為唐太宗運籌帷幄,判斷軍勢,將各地割據勢力全部消滅。房玄齡能出主意,但出了主意後若杜如晦不在場,他總要說等杜如晦來再決定吧,因此有「房謀杜斷」之說。

鄭國公魏徵(580年 — 643年),字玄成,鉅鹿曲城人。早年參加瓦崗起義,不得重用618年,歸降唐朝。曾被竇建德俘虜並為其所用,竇建德兵敗,復歸唐。先是太子李建成的近臣, 當太子洗馬。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被殺,李世民愛其耿直留用。他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諫臣,即使可能得罪皇帝也敢說真話。

梁國公房玄齡(579年 —648年),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房玄齡善謀, 卻不善斷。他的主意是否可行,總要聽杜如晦的,因此有「房謀杜斷」之說。

申國公高士廉(575年— 674 年),名儉,字士廉,渤海蓨縣人,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親舅舅。長孫兄妹父親早逝,靠高士廉撫養成人。因得罪隋煬帝楊廣而被發配嶺南,直到李靖滅蕭銑之後才得以回歸。善於處理政務,唐太宗贊他心術正,當官不結黨,臨難不改節, 不足之處是不敢冒犯天顏直諫。

鄂國公尉遲敬德(585年 — 658 年),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人。原為劉武周部將,620年,劉武周滅亡後投靠李世民。開始除李世民外,其他人都不相信尉遲恭真心投降,後來有單騎救主之功,才得以鞏固地位。626年,參與玄武門之變,並親手殺死齊王李元吉。643年,致仕還家,閉門不出, 得以善終。

衛國公李靖(571年—649年),字藥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陝西)人。其兄李端、舅韓擒虎均為隋朝名將。620年,助李孝恭經營巴蜀,滅蕭銑和輔公佑。626年,拒絕參加玄武門之變。629年,俘獲頡利可汗,消滅動突厥。635年,率軍打敗吐谷渾。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是諸多將領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軍功的人。

宋國公蕭瑀(575年— 648 年) ,字時文,蕭皇后的弟弟。因反對煬帝出征高麗被貶。唐太宗登基後,因和房玄齡、杜如晦等重臣不和,而且還多次開罪於李世民,因此仕途一直不順, 但他卻從不「改過自新」,照常我行我素。

褒國公段志玄( ? — 642 年),齊州臨淄人。隨父客居太原,參加李淵起兵,驍勇善戰,治軍嚴謹,多次立下戰功。626年,玄武門之變,和尉遲敬德一起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634年,率領邊軍與契苾、党項等部落兵馬征討吐谷渾,擊破吐谷渾。

夔國公劉弘基( 582 年— 650 年),雍州池陽人。隋煬帝攻高麗時,故意犯罪,被關進監獄來躲兵役。李淵起兵後,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貶官。臨死前,遺命只只給其子每人留良田五頃,奴婢 15 人,說: 子女們若賢, 就不在乎給他們留下多少財產;若不賢,守住這點田產也可免受飢餓了。

蔣國公屈突通(557年—627年),複姓屈突,雍州長安人。原本是隋朝大將,鎮守長安。613年,平定楊玄感叛亂。617年,李淵攻破長安後,自殺未遂,後投靠李淵,參與了唐朝一統天下的歷次重大戰役。在消滅王世充時,戰功第一。

勛國公殷開山(?-622年),名嶠,字開山,雍州鄠縣人。李淵舊部,參加了進攻長安的戰役。在進攻薛舉時大敗,被貶為庶民,後在李世民手下攻滅薛氏有功,又重新得到重用。參加了李世民指揮的各次重大戰役,在進攻劉黑達時得病身亡。

譙國公柴紹(588 — 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人,李淵的女婿。李淵起兵時,他正在長安,差點被殺。參加了唐一統天下的大部分戰役,立下大功。

邳國公長孫順德( ? — 627 年),長孫無忌兄妹的叔叔。 隋煬帝出征高麗時,為躲避兵役而投奔李淵。626年,參加玄武門之變,追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餘黨。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貶官。

鄖國公張亮(? — 646 年),鄭州滎陽。原為李密部下,降唐後,得房玄齡等人推薦入秦王府。善於處理行政事務得到李世民信任。揭發侯君集謀反和隨軍出征高麗有功。646年,被告謀反受誅。

陳國公侯君集(? — 643 年),豳州三水人。 唐太宗主要謀臣之一,同時也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之一。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任主將消滅高昌,戰功顯赫。在李世民幾個兒子爭權奪利的鬥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死李世民讓太子奪權, 事泄被殺。

郯國公張公瑾(594年—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原為王世充部下,降唐後,受李靖的推薦而入秦王府。626年,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629年,上奏朝廷認為可以討伐東突厥。630年,協助李靖滅亡突厥。

盧國公程咬金( 589 — 665 年),又名程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斑鳩店人。 原來是瓦崗軍首領,後為李密部下。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世充為人,和秦叔寶一道降唐, 入秦王府, 跟隨李世民征戰。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唐高宗時出征賀魯, 屠殺已投降的平民, 被免官。

永興公虞世南( 558 — 638 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人。原為隋臣,宇文化及江都兵變, 被脅北返。宇文化及被滅後歸竇建德。竇建德敗降唐,入秦王府,從此盡心輔佐李世民,被李世民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

邢國公劉政會( ? — 635 年),滑州胙城人。李淵留守太原時的舊部,跟隨李淵起兵,是首義功臣之一。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破太原時被俘,但忠貞不屈,還尋找機會將劉武周的情報送給李淵。劉武周滅亡後被救。

莒國公唐儉( 579 — 656 年) ,字茂約,并州晉陽人。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為世交。 參與了李淵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之一。因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有大功,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唐太宗一面派唐儉為使說降突厥,一面派李靖進軍。李靖俘獲頡利可汗,唐儉在亂軍之中逃生。

英國公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 曹州離狐人。原為瓦崗軍大將, 隨李密歸唐。跟隨李世民四處征討,屢建戰功。不受李世民拉攏,未參與玄武門之變。629年,與李靖西破突厥。後輔佐唐高宗,率軍攻高麗。

胡國公秦叔寶( ? — 638 年), 名瓊,字叔寶, 齊州歷城人。原為隋將來護兒部將,後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歸順李密,得到重用。李密失敗後,投王世充,因不滿王世充為人,與程咬金等人降唐, 入秦王府,作戰勇猛,功勳卓著。626年,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事後待遇與史書記載玄武門之變有功的功臣相比遠遠不及。

唐代宗廣德年間的凌煙閣功臣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使唐朝自鼎盛走向衰敗。763年,史朝義兵敗逃被殺,持續將近八年之久的戰亂終告結束。同年,唐代宗為褒獎平叛功臣,詔令圖像凌煙閣。

據史書記載,這年共有兩次圖像事件。第一次有僕固懷恩、李光弼、李懷仙、李抱玉、郭英乂、辛雲京、侯希逸、田神功、孫志直、白孝德、令狐彰、李寶臣、薛嵩、田承嗣、張獻誠 、魚朝恩、程元振、仆固瑒、高彥崇、渾日進、李建義、李光逸、楊崇光、李懷光、張如岳、白元光、溫儒雅、拓拔澄泌、高暉、盧欽友、 成惟良、曹楚玉等三十二人圖像凌煙閣。由於地位特殊,單獨列出,有意給以特別嘉獎。只可惜這次所圖八人有名姓可考的只有李适和郭子儀二人。

唐德宗貞元年間的凌煙閣功臣

唐德宗當政時期,藩鎮割據禍端顯露。789年,唐德宗感慨帝業艱辛,為感謝功臣們的豐功偉績,在凌煙閣進行了一次從唐初到當朝的大型圖像功臣活動,共二十七人。但這二十七人的姓名並無準確記載。其中,姓名有記錄的有褚遂良、李晟、桓彥范、劉幽求、郭子儀、馬隧、蘇定方、郝處俊、張萬福、李惟簡、柏良器等十一人。

唐宣宗大中年間的凌煙閣功臣

唐宣宗時期,宦官與藩鎮相互勾結,操縱朝廷,又因黨爭不斷,內政混亂。848年,唐宣宗以集體褒獎唐代歷朝功臣的方式標榜忠賢,收攬人心,將李峴、王珪、戴胄、馬周、褚遂良、韓瑗、郝處俊、婁師德、王及善、朱敬則、魏知古、陸象先、張九齡、裴寂、劉文靜、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恆彥范、劉幽求、郭元振、房暐、袁履謙、李嗣業、張巡、許遠、盧弈、南霽雲、蕭華、張鎬、李勉、張鎰、蕭復、柳渾、賈耽、馬隧、李暐等三十七人圖像凌煙閣。

唐昭宗光化至天復年間的凌煙閣功臣

唐末,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898年,唐昭宗為感謝錢謬助兵抵禦楊行密圍困之難,在凌煙閣為其單獨圖像。901年,宦官劉季述幽禁唐昭宗,孫德昭、董從實、孫承誨等人誅殺劉季述,捕其餘黨,解救唐昭宗,唐昭宗感激流涕,將三人圖像於凌煙閣。904年,在洛陽新建凌煙閣,將梁王朱全忠(朱溫)畫像放置在凌煙閣。

在唐人的心目中,凌煙閣不僅僅是一座圖畫功臣像的樓閣,更是與功名利祿密切聯繫的一座殿堂。功成名就的極致便是圖像凌煙。凌煙閣也化作功名利祿,盤桓在唐人心上。唐人對於凌煙功臣的褒讚、對於繪像凌煙的嚮往,集中體現在唐代的詩歌中,如

楊巨源的《薛司空自青州歸朝》

天眷君陳久在東,歸朝人看大司空。

黃河岸畔長無事,滄海東邊獨有功。

已變畏途成雅俗,仍過舊里揖秋風。

一門累葉凌煙閣,次第儀形漢上公。

白居易的《題舊寫真圖》

形骸屬日月,老去何足驚。

所恨凌煙閣,不得畫功名。

《全唐詩》中的《贈遠》

辛苦關西車騎官,幾年旌節客河蘭。

金泥舞虎精神暗,銀縷交龍氣色寒。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莫勞雁足傳書信,願向凌煙閣上看。

此類詩歌在同時代作品中還有很多,此不枚舉。除此之外,凌煙閣還作為功成名就的代名詞,頻繁出現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

參考文獻:

[1] 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相關問題研究

[2] 論唐代凌煙閣的功能與地位

[3] 唐代詩人的「凌煙閣」情結

[4] 唐代凌煙閣功臣研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