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醫務人員做副業搞兼職?這就安排上:護士陪診記

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發佈 2024-04-27T06:20:38.924759+00:00

陪診記:大城市的就診期望(夢想)與小城市的現實碰撞。前言去年八月,國家衛健委發文,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兼職兼薪獲取報酬。全國醫護積極響應,紛紛出謀劃策:婦產科開月子會所,新生兒科賣奶粉尿不濕,骨科定做拐杖輪椅,連中醫科都想自製阿膠糕了……摩拳擦掌,好不熱鬧。

陪診記:大城市的就診期望(夢想)與小城市的現實碰撞。

前言

去年八月,國家衛健委發文,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通過兼職兼薪獲取報酬。


全國醫護積極響應,紛紛出謀劃策:婦產科開月子會所,新生兒科賣奶粉尿不濕,骨科定做拐杖輪椅,連中醫科都想自製阿膠糕了……摩拳擦掌,好不熱鬧。

時間進入了2023年,三月份的第一天,護士A也在網上接了個兼職——到xx醫院陪診。

前期溝通

因為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沒經驗,自己心裡也有點虛。護士A提前一天就與患方取得聯繫,想提前做好工作,以免就診時手忙腳亂。

她以為的是患者是個老年病人,無家人陪診,自己需要幫對方掛號、帶Ta找醫生,完成檢查。但後來經過電話聯繫,得知聯繫人是患者的媽媽,患者是個10多歲的小學生,之前做過手術,現在準備複查一下,找個醫生再複查一下。

患者家屬問A,因為患者是學生,時間寶貴,陪診能不能一路綠燈?

做不到。陪診就是「陪診員」,跟著看病。xx醫院的就診流程是什麼,跟著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那麼,這個陪診就沒什麼意義了。你有事的話,你就回家吧。

護士A:我既然接活兒了,陪就陪到底吧。

提前功課

醫院的建築布局,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深刻的體會,尤其是大型的三甲醫院,就像個迷宮。

因為第一次到xx醫院陪診,對醫院門診部的就診流程、建築布局不熟悉。醫院門診14:30上班,A提前13:20就到了醫院,提前做好就診攻略——踩點。

患者家屬在網上掛了3個號。A現在網上搜索一下xx醫院的就診程序,把她擬就診的4、6樓都跑了一遍,找到患者就診的診室,化驗室、放射科都轉了一圈。

各個樓層樓層拍拍、問問,諮詢工作人員:取號怎麼取?

取號機上能掃出來患者信息,但出不了碼。因為這邊就診的程序是插入就診卡或身份證,現場取號。

跟患者家屬約的地點是門診大廳一樓會合。但患者家屬後來直接就上了4樓診室門口,一打電話:我們已經在診室門口了。

陪診經歷

患者及家屬直接上了4樓:我到了,你回家吧!

既然接單,肯定不能就這樣半途而廢。

到了4樓,看到就診的患者及家屬都在診室門口擠著,這個患者媽媽很老練,排的是第一個號。坐診醫生一來上班,她就擠進去了。

第一個診室複診、拍片(拍片室機器故障,需要排隊拍片,患者及家屬沒時間等,還要上課,準備晚上再來拍片)。接著又去看了一個免疫風濕科,坐診醫生查看了患兒的皮損,說是不像是本科的病,建議她們去皮膚科看看。

還有一個號,患者家屬決定不看了,患兒還要去上學,晚上放學再來拍片。於是,下午四點多,這次陪診就算是結束了。

存在問題

1、xx醫院的就診管理存在缺陷和問題:診室無專門的分診護士。就診的病人都擠在門口,上一個看完,下一個就往裡擠。

2、「過號不等」。預約排號的患者,上一個看完接下一個,不會給就診的病人預留時間,所以患者家屬理想中的「陪診」:我約好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就是我的綠色就診通道。這一點,在xx醫院根本無法實現。

3、意想不到的是,趕上醫院的門診拍片室有個機器壞了,拍片的病人較多,需要檢查的要在這裡排隊。這也是一個特殊情況,無論是患者家屬,還是陪診員,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除非陪診員天天泡在這家醫院,把這家醫院門診各個診室、輔助檢查科室的情況,都摸個門兒清)。

陪診感悟

1、患者家屬有過大城市「陪診」的經歷,她以為本市的「陪診」也能像大城市的陪診那樣,預約好時間,醫生等病人。為了給孩子節省時間,才要求「陪診」。

2、因為是第一次陪診,特殊情況,缺乏相關經驗。對患者及家屬是一個經驗教訓,對陪診人員也是一次鍛鍊。

3、陪診沒達到患者家屬預期,也不是患者家屬「買」錯了,而是本地的醫院就診配套服務跟不上,更不是陪診員的能力跟不上。

4、通過護士陪診的實戰經歷,總結經驗,增長見識,鍛鍊溝通能力(你不走出去陪診一次,永遠不知道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5、希望醫院門診就診流程更加完善,開展陪診工作更完善,讓患者就醫體驗更順利更美好。

這就是一個護士做副業搞兼職的陪診真實經歷,你有過做副業搞兼職的經歷嗎?留言裡一起分享、聊聊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