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的朝貢貿易具體指什麼?古代海外貿易是怎樣的發展歷程?

蕭魏講歷史 發佈 2024-04-27T06:21:06.238662+00:00

在歷史名詞的解釋上,朝貢一般是指藩屬小國攜帶本國的特產向宗主國進貢以示臣服,進而換取宗主國的賞賜和庇護,以這種方式來維繫宗主國和番邦之間的聯繫的一種形式。

「八方來貢,萬國來朝」

這是很多人在史書中和影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的場景。那麼朝貢體系到底是什麼呢?在歷史名詞的解釋上,朝貢一般是指藩屬小國攜帶本國的特產向宗主國進貢以示臣服,進而換取宗主國的賞賜和庇護,以這種方式來維繫宗主國和番邦之間的聯繫的一種形式。

朝貢貿易的形成和發展

自商、周開始,就已經形成了這種藩屬國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宗主國朝貢的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其所分封的各諸侯國能夠與周王室發生聯繫的唯一途徑,也就是定期進行朝貢。雖然在那個時候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各諸侯國卻還是維持了這一表面上的藩屬關係。

到了漢唐時期,這種朝貢體系逐漸擴大到周邊的一些小國,中國作為宗主國憑藉強大的國力輻射周邊,為了讓更多的國家心悅臣服,統治階層採取了較為開明的海上貿易政策,將這種朝貢體系進一步的進行鞏固。這就使得宗主國和藩屬國、以及更遠的那些對華夏文化仰慕的國家之間的聯繫更加的緊密。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歷史長河中,既有兩漢、兩晉、唐宋、元、明清等這樣聲名遠播的統一王朝,也有諸如南北朝、五代這等雖然占據中原、但其實統治範圍及歷史地位遠遠不及這些大一統王朝的朝代。在幾千年的歲月里,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分分合合,但所有入主中原的統治者們都會自詡為華夏正統,天下共主的中心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中國從兩漢開始,對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就逐漸開始擴展,其中以漢字和儒學這兩種文化對於東亞、東南亞各國的影響是空前的。諸如我國現在周邊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在古代他們有的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有的則是因為醉心於博大精深的漢文化而甘願臣服於中原王朝。

這些國家和地方政權為了表達對於強大的中原王朝的敬畏、並希望得到庇護等,往往是通過朝貢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臣服之心。而這些小國來到天朝上國朝貢時,帶的東西並不能讓天朝的統治者們感興趣,但是為了彰顯宗主國的慷慨和博大的胸懷,回贈和賞賜的禮品遠遠超過這些藩屬所朝貢的價值。

所以其實是一個典型的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但是一直以來這些統一王朝的統治者們卻樂此不疲,即便是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將這項「恩典」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原先的朝貢行為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貿易形式,藩屬國在朝貢中得到了遠超貢品的大量賞賜,諸如茶葉、瓷器、絲綢等,賺的是盆滿缽滿。

朝貢貿易的形成

事實上,早在漢武帝時期,史書上就有記載當時一些海外番邦頻繁派遣大規模的使團來訪。這些所謂的「外國友人」一到繁華異常的長安就走不動道了,在這裡一待就是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期間白吃白喝白拿,讓當時的漢武帝也是頭疼不已。

漢武帝時期在經營和饋贈西域各國禮物上的花費不計其數,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賞賜各國來使的身上。如此之大的費用讓漢帝國的財政不堪重負,卻讓那些所謂「仰慕華夏文化」的蠻夷番邦的使團們賺的盆滿缽滿。以至於在漢武后期,為了削減在朝貢上的支出,一向君臨天下的漢武帝也不得不規定使者不得無故前來長安朝拜。

到了隋唐時期,隋煬帝楊廣曾經為了彰顯自己天朝上國的榮耀、以及自己作為大隋皇帝君臨天下的霸氣,曾特意將洛陽粉飾一番。楊廣的闊氣讓無數來訪的外國使者和商人無不被眼前的「盛世繁華』所吸引,爭先恐後的要與大隋做生意。

此後的唐朝雖然依然延續了中華文明對於周邊國家的巨大影響力,但是這個時候朝貢體系遠遠沒有此前如此的光鮮亮麗,更多是文化和制度上的輸出。這個時候唐朝與周邊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像是一個國家內部之間的商品往來,更加合理也更加穩固。

明朝朝貢貿易的發展

到了朝貢體系最為明確的明朝,朱元璋明確了將十五國列為永不征討的對象,寫入祖訓,告誡子孫這些蠻夷國家如果不主動挑釁,不許征伐,並確定了厚往薄來的朝貢原則,引得東亞各國爭相朝貢。當時日本國內的一眾大名們甚至為了爭奪對明朝朝貢的合法權,還爆發了海戰,可見朝貢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到了明朝,這種朝貢貿易是經歷了一些非常曲折的過程。「放牛娃」朱重八自從建立起了明朝之後,制定了很多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政策,其中有一項就是「海禁」。老朱為了消除來自殘元勢力,對於海上活動的限制極為嚴苛。

他當時規定:

寸板不許下海

後來還頒布了「遷海令」,不允許沿海的漁民打魚、生活,而且這種極為嚴苛的「海禁」政策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時間,讓生活在沿海的人民非常不滿、民怨四起。與此同時,老朱如此嚴厲的海禁政策也讓活躍了千年的海外朝貢體系戛然而止。

到了朱棣時期,距離他老爹頒布的「海禁」政策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朱棣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被稱為「永樂大帝」,是因為他有著不同於其他帝王的胸懷的。朱棣一方面不願打破父親朱元璋所制定的「海禁」政策,一方面卻也用另一種方式來化解這種矛盾。

於是在永樂三年,朱棣派遣歷史上智勇雙全的「三寶太監」鄭和率領一支足有萬人的龐大艦隊從南京出發,開啟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鄭和下西洋」。鄭和先後「七下西洋」,他的這一偉大壯舉不僅鞏固了建立和鞏固了自公元前三世紀開始就形成的朝貢體系,而且還將朝貢貿易這一特殊的海上貿易進行了拓展。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說在明朝以前,朝貢貿易還只是宗主國宣揚天朝上國的一種手段,那麼到了明朝朱棣統治時期,朝貢貿易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鄭和下西洋不僅向西洋各國宣傳了大明帝國的強盛和高度的文明,更是向他們這些「蠻夷」輸送了大量珍貴的玩意。

朝貢貿易在明朝的發展

朱棣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滿了豪氣。但是這位靠著「靖難」上位的皇帝卻也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他派遣鄭和率領萬人艦隊下西洋,雖然野史說他是為了探尋建文帝的下落,但事實上還是以天朝上國自居,渴望向海外各國宣揚他的偉大功績。

朱棣時期的明朝國力強盛,強大的經濟實力足以支撐其心中「萬國來朝」的雄心壯志。鄭和在每次下西洋返程的途中,沿途各國都會派遣數量不等的使團跟隨其前往中國朝貢,這其中不僅有使者,甚至還有不少幾位是本國的國王。這些國家每次派遣使者來華都能賺取大量的物品,而他們自己所能提供的所謂的貢品其實只是一些在明朝皇帝眼中微不足道的東西。

說白了,這種朝貢貿易完全是建立在明朝政府的補貼上,是一種極不對等的貿易關係。如此不對等的貿易,讓朱棣時期積累下來的明朝財政也逐漸開始緊張起來,到了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這位皇帝就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朝貢貿易給大明王朝帶來的巨大財政危機。

朱瞻基緊急叫停了鄭和下西洋的步伐,使得盛極一時的朝貢貿易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但是這種貿易形式在明朝還是一直延續了下去,不過也在後來給強盛的大明王朝帶來了幾乎亡國的危機。這其中明朝與瓦剌和日本之間就因為朝貢貿易發生了極大的衝突,前者甚至還差一點就讓強盛的大明滅國。

明朝與他國的朝貢貿易

明朝與蒙古部落之一的瓦剌部保持著相對和平的狀態,後者是典型的「馬背上的民族」,雖然各個驍勇善戰,但是經濟水平過於落後。瓦剌部除了能夠有不計其數的良馬,幾乎沒有能滿足部族使用的物品,甚至連最簡單的鍋碗瓢盆這些都造不出來。

瓦剌部落就想和明朝在邊境做生意,用他們的馬來換取本部落所需的日常物品。但是大明到了朱祁鎮時期財政已經開始緊縮,無法再像初期時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瓦剌的良馬,這就使得瓦剌部落極為不滿。說白了,瓦剌部落期待的是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而明朝更多考慮的是政治因素。

最終兩方無法談攏,瓦剌主動挑起了戰爭,此後又因為奸宦王振和不知天高地厚的朱祁鎮,使得明朝在土木堡之戰中精銳全滅,幾乎滅國。這場戰爭事實上就是瓦剌部不滿自己在貿易中所處的不對等地位,希望通過戰爭這種最原始、直接的方式逼迫大明重啟朝貢貿易。

而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朝貢貿易依然還在繼續,但是其中的危機卻愈演愈烈。日本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就遣使來華,雙方正式開啟了朝貢往來,但是日本至始至終就不像其他國家一樣對大明臣服,他們所看到中的無非是明朝豐富的物產資源而已。

兩者之間一方面想要達到「萬國來朝、君臨天下」,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這種朝貢貿易讓國內各勢力都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這種朝貢貿易其實自開始時就有著很大的矛盾衝突,以至於後來大明王朝的統治者們意識到了這種貿易制度給自己帶來了非常不利的一面,開始對朝貢貿易加以限制。

但是大明王朝的這種政策的改變顯然讓日本無法接受,後者在明中後期縱容倭寇侵犯明朝邊境,甚至與商旅和海盜勾結,給明朝海防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在前期實施了較為寬鬆的對外政策後,又回到了朱重八時代,實施嚴格的海禁。但是倭患卻至始至終沒有被徹底剿滅。

事實上,在元明清三朝,朝貢貿易一直都是把「朝貢」放在首位,目的就是維護一種儒家理想狀態下的封建等級制度。但是隨著國力的衰微,特別是到了清朝後期,這種不對等的朝貢貿易已經被完全摧毀,而這種貿易其實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暴露出了很多的矛盾。

結語:

朝貢貿易反映了中國在對外政策上的變化,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儒家思想的體現。這種體制對於中國外交思想影響巨大,具有很明顯的局限性,可是說就是中國在古代歷史中國力變化的一種最直接的體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