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破題「農業強省」新目標:創新強種業,深度融「三鏈」

新華社 發佈 2024-04-27T13:10:46.792206+00:00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3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創新強種業 深度融「三鏈」——河南破題「農業強省」新目標》的報導。春回大地,中原8000多萬畝小麥迎來返青季。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3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創新強種業 深度融「三鏈」——河南破題「農業強省」新目標》的報導。

春回大地,中原8000多萬畝小麥迎來返青季。伴隨農時到來,「農業強省」衝鋒號響徹中原——黃河岸邊的「中原農谷」加快建設,淮河之濱的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加快產業融合,各地施工隊與千萬農戶一起走入農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不負農時,不負時代。作為農業大省,站在新時代歷史坐標,河南在2023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農業強省」新目標,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原畫卷正徐徐展開。

翻身強「種」,打造創新高地

春到中原,與鄭州隔黃河相望的「中原農谷」一派繁忙景象。在「中原農谷」核心區的河南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師寨鎮路莊村,數十台作業設備活躍在田間地頭,新修的農田公路延伸向連片成方的麥田,各種地埋管線平鋪田野。

「先正達夏玉米研發中心試驗基地建成投用,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正在開展小麥品種選育及品種展示,中農發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和河南大學抗逆改良試驗基地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為確保農谷建設進度,核心區超高標準農田建設必須在3月底前完工。」新鄉市農業高新技術發展促進中心肩負「中原農谷」核心區項目建設重任,大年初二開始,中心副主任袁合林便一直奮戰在項目建設一線。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強農首要強「種」。作為農業大省,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育種大省、繁種大省和用種大省,但不是種業強省。新時代呼喚新作為,2022年4月,聚焦種業,目標定位國家農業創新高地的「中原農谷」建設方案出台。

為了打好種業「翻身仗」,河南把「中原農谷」作為農業強省重要工程,3名省領導掛帥「中原農谷」建設領導小組。根據方案,總規劃1476平方千米的「中原農谷」沿中原腹地的新鄉市黃河北岸建設「一核三區」,核心區依託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示範基地,以種子、種苗、種畜(禽)為主攻方向,打造以種業為突出特徵的農業創新高地和農業科技新城;東、西、南等三區則分別建設以糧油加工、小麥和大豆良種繁育以及水稻和食品加工為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

科技是種業創新的根基。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是「中原農谷」核心區裡的「核心」。從申請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到「中原農谷」規劃出台,數年磨一劍。如今,在「中原農谷」的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3棟嶄新的實驗大樓和4150畝田間試驗田投入使用,350畝科研區二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一名國外知名的育種專家在看完中心的科研條件後,不僅全職入駐,而且把家都安在了農谷。」來自河南省農科院的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運營負責人張磊說,河南小麥產量全國第一,油料、食用菌、畜牧業和蔬菜、中藥材生產都居全國前列,這是河南做大做強種業的優勢。「目前,生物育種中心科研團隊已有37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審定,83個品種正加快參加各類實驗。」張磊說。

產業是種業創新的支撐。按照河南省部署,「中原農谷」2025年要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台,2035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科研試驗示範基地集群和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並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企業。

在「創新先行」指引下,河南種業「翻身仗」初見成效。2022年底,河南秋樂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不僅填補了河南種業上市企業零的突破,同時成為我國2012年以來唯一上市的農業種業企業。2023年春節剛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下,河南種業集團完成初步組建。這意味著一條覆蓋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到產業化的河南農業強「種」創新鏈初步成形。

農「鏈」融合,蘊蓄強農動能

氣溫回暖,淮河之濱的綠色農田一望無際。位於河南鄲城縣的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內,城中是小麥、玉米精深加工區和科研區,2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廠房林立,城外則在統一規劃的高標準農田上,布局了小麥、玉米、脫毒甘薯等現代農業示範區。從種植、加工到科研,完整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鏈條讓鄲城這座豫東小城充滿活力。

作為河南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布局,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承載著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探索傳統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業科研、加工與種植「三鏈」融合等重任,與「中原農谷」遙相呼應。

2022年9月,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揭牌。「按照國務院的批覆,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總面積約118平方千米,其中,15平方千米核心區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區;103平方千米的示範區,包括現代農業展示區和科研試驗區。」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籌委會副主任韓金銀說。

新年伊始,伴隨河南建設「農業強省」的春風,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也步入快車道。在示範區的現代農業展示區,11萬畝超高標準農田建設大部分已經完工;科研試驗區內,整齊劃一的試驗田裡,26個作物新品種正在大田實驗。

農「鏈」深度融合,讓農業科技企業看到新空間。「目前,我們已經流轉了2萬畝耕地,正和示範區的科研機構對接,探索與加工企業深度融合的農業生產模式。」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建說。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乳酸生產企業,每年可生產乳酸系列產品近18萬噸,消耗近30萬噸玉米。申建說,以前,企業科技攻關主要集中在玉米精深加工環節,與農業種植環節的科技研發互動較少,「現在與示範區科研機構對接,從玉米生產端選育新品種、創新種植模式,每粒玉米澱粉含量提高1個百分點,我們就能每年增效上千萬元。」

「目前,示範區已集聚起規模以上企業79家、25個省級以上科研平台,38家企業與全國40餘家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小麥、玉米、甘薯三大產業正形成覆蓋研發、種植、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的全產業鏈條。」韓金銀說。

良田固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流轉的3000畝地,趕趕工期,3月底前將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不僅旱澇保收,還節本增效,預計麥季每畝增產超100斤、增收200元。」在河南商水縣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種糧大戶邱守先流轉的農田裡,工人們忙著挖渠、鋪管道、埋線路。

施工隊忙春耕,是2023年中原農業春耕春管新氣象,也是河南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例縮影。以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強的小麥,每年向省外調出原糧及其製成品約600億斤……肩負糧食安全重任,站上「農業強省」新起點,連續6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的河南提出,到2025年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400億斤以上。

良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2022年,《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現有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上,計劃用三年時間,投資500億元建設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畝均投資不低於4000元。據測算,建成後,每年可增加糧食產能30億斤以上。

邱守先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感受深刻。2014年開始包地的他,因為農田設施不健全,曾備受澆地、排澇之苦,不僅辛苦而且掙不到錢。如今,他承包的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內,不僅基礎設施完備,還用上了病蟲害監測、智能灌溉、智能物聯網等科技裝備,手機上就能完成田間管理。今年,嘗到甜頭的他將包地規模從2100畝擴大到了3000畝。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河南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不久前,河南在2023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質改造,全年要完成535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務,並新建4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讓更多「靠天田」變成「高產田」「智慧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