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火力重錘,M12自行火炮

自由h喝 發佈 2024-04-27T13:56:59.212885+00:00

美國陸軍在一戰中採用的155mm GPF火炮,是原產於法國的最棒的進口武器之一。155GPF射程遠,整體易於維修且可靠有效,但是炮的重量相當沉。

對於玩過某款遊戲的人應該是比較熟悉這款武器。美國陸軍在一戰中採用的155mm GPF火炮,是原產於法國的最棒的進口武器之一。155GPF射程遠,整體易於維修且可靠有效,但是炮的重量相當沉。考慮到這些因素,它日後成為首批自行火炮的候選絕非偶然。


1939年開始,美軍高層深刻認識到自行火炮在機械化作戰中的作用,因此在1941年6月,軍械部認可了使用坦克底盤安裝155毫米榴彈炮的構想。

於是在1942年2月,兵工廠生產出一台以M3格蘭特中型坦克為底盤,搭載155毫米火炮的自行火炮原型車-「T6自行火炮」,並送往阿伯丁試驗場進行試驗。同年7月份,T6自行火炮經過測驗後被命名為M12自行火炮,隨後開始正式投產。

M12自行火炮的主炮為有M1917型、M1917A1型、M1918M1型155毫米火炮三種,都是法國GRF火炮的美製版本。這些火炮可以發射被帽穿甲彈,高爆彈以及煙霧彈,其中高爆彈最遠射程可達18400米,穿甲彈在900米左右距離上穿深可達119毫米。因為155毫米火炮威力較大,所以發射時的後坐力需要放下後部的助鋤來緩解。

由於155毫米炮本身占用較大車內空間,因此發射作業基本上需要乘員下車操作,並且在翻修後也僅能攜帶10枚炮彈及發射藥筒。不過軍方將M3格蘭坦克底盤加以改裝,設計出了專門運輸彈藥的M30彈藥運輸車,可以攜帶40枚炮彈和發射藥筒。

M12自行火炮早期採用M3坦克底盤,後改用部分M4坦克的零部件和系統。在瞄具周圍有一圈19毫米的裝甲防護板,車體方面正面厚達50毫米,其餘部分均為20毫米。

M12自行火炮自重26噸,安裝一台萊特R975 RC2型引擎,馬力為340匹。懸掛方面繼承了原先坦克上的垂直渦輪型彈簧懸掛系統,能較好適應野外環境。M12自行火炮行駛速度為38千米/時,在道路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達到56千米/時,有作戰記錄顯示其最遠行軍距離達到320千米。

M12自行火炮產量僅有100輛左右,早期用來訓練人員或作為庫存。後來在諾曼第登陸前夕,有74輛共計6個炮兵營的M12自行火炮被翻修後送往前線,被用作師級支援火力。

一般情況下前線的M12自行火炮的作戰距離保持在800米到1600米之間,在諾曼第等戰役期間,軍隊十分滿意M12自行火炮表現出的機動性和間接、直接火力打擊威力,並賦予其「金剛」的綽號。在攻克齊格菲防線時,M12自行火炮還打出了擊穿2.5米厚混凝土牆壁的紀錄。

不過因為M12本身屬於實驗性質的武器,其火炮多為數量稀少的庫存的美製法國炮,武器壽命較短。到了戰爭後期,軍方認為M12正在過時。於是1945年,工廠在其基礎上改裝了M4坦克底盤,安裝新式155毫米M2榴彈炮,新火炮代號T83,這就是後來M40自行火炮的原型,該型火炮在戰後被用來替換退役的M12自行火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