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綜述:西方狹義哲學三大特點

張文舉的元宇宙 發佈 2024-04-27T17:37:36.889121+00:00

觀點/狹義哲學 整理/張文舉 配圖/張文舉這是西方哲學綜述的第五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通過哲學思維的分科起源,和古希臘大量與近代科學思維相似的觀點例證,提出凡是不產生狹義哲學的地方,都不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系統文化。

觀點/狹義哲學 整理/張文舉 配圖/張文舉

這是西方哲學綜述的第五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通過哲學思維的分科起源,和古希臘大量與近代科學思維相似的觀點例證,提出凡是不產生狹義哲學的地方,都不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系統文化。

本文將從狹義哲學的思維特點,進一步說明哲學與科學本質關係。

狹義哲學的三大特點。

本文共計6097字

閱讀時長約10min

第一特點,追究終極

我們一般人看待任何事物,是就我們眼下的具體對象,進行多因素分析來處理問題的。

比如一個陶瓷燒的杯子,一個瓷杯燒的好不好,諸多因素影響它。

最初的瓷土質量好不好,研磨這個瓷土的粉碎程度高不高,質形好不好,折色和上面的繪畫好不好,燒窯的時候火候把握的是否到位等等,這些因素都在影響一個瓷杯是不是燒得好。

比如感冒。

也是多因素造成的感冒,不僅僅是著涼了,或者病毒感染了。

一場流感病毒過來,有人得,有人不得,有人輕有人重。

為什麼?

因為先天免疫素質是有差異的,而且當時是否受寒,因為受寒會導致抵抗力臨時下降,原來正常寄居的病毒會突然變成致病病毒。

當時的身體狀況,焦慮程度,當時的運動狀態。

各種因素都可能對感冒造成影響,多因素分析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科學研究為什麼要建實驗室?

就是把所有多因素屏蔽在外面,一回只掉進來一個因素,在其同條件對比下,研究每一個因素對這件事情的作用量。

把這一個因素研究清楚,把它甩出去,再把另一個因素再調進來,進行孤立研究。

但是,即使把所有的因素都在屏蔽實驗室中單項做了研究,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因為各因素排列組合是一個無窮大的數字。

在多因素分析下,任何問題都永遠得不出真正確定的見解和結論。

所以哲學在當年追究的時候,就不承認多因素討論問題的方式,是一個可以解決的方式。

他在存邏輯遊戲上要求必須追究第一因,也就是終極之因。

第一因就排除了因果論,因為第一因就沒有第一果。

我們知道因果這種鏈條,因轉出果,果又成為因轉出下一個果。

在因果鏈條上討論問題是要出嚴重偏差的,第一因的討論就是找終極原因。

這叫第一因探討方式,第一因探討方式有兩種方式。

第一,在本體上找第一。

也就是在外部世界中探求第一,這就是典型的本體論。

第二,找邏輯極點。

也就是在存邏輯遊戲上找存邏輯的那個啟動點。

歐幾里得從公設公理和定義出發,他為什麼從不正自明的那個最簡單的點,最終討論非常複雜的問題。

是他要找見邏輯上的奇點。

所以追究終極包含有對象的終極,比如神學哲學是繼承神學追究第一因的思路。

因為神學是追究終極人類最原始、最粗糙的簡單模型的開端。

這也就是為什麼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上曾經對神學、科學和哲學做過一個說明。

他說神學和哲學都是探討終極原因的,這就是神學和哲學的一致性。

而哲學和科學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使用的都是理性這個工具。

但是科學是探討具體問題的,所以科學在這個地方和哲學、神學有區別。

而神學的不同點,是它使用的工具是信仰要素。

這個區分方式雖然太簡單,但是它大致說明了哲學思的第一特徵,是他繼承了神學追究終極的這個思路。

這是哲學不同於一般學問和一般科學的關鍵點。

如果我們講邏輯奇點,也是追究終極的一個關鍵部位,這個邏輯極點是漂移的。

人類不斷的追問,其中就包括這個邏輯極點的前移。

比如歐幾里得當年做幾何學,它是設定一切幾何現象是發生在平面上。

歐幾里得那個時代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空間是一個曲面。

直到十八十九世紀,西方數學界出現一個著名人物叫黎曼。

黎曼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在曲面上建構的。

那麼如果這個世界在奇點上,也就是在歐幾里德推導的邏輯起點上,就發生了一個移位,從平面到曲面的移位,整個邏輯學或者說幾何學建構就會被全面顛覆。

所以在黎曼幾何中,兩點之間是做不了一條直線,第一公設就不成立空間。

是一個曲面,而且三角形內角之和在平面幾何上大等於180度,在曲面幾何上大於180度。

那麼整個幾何學的建構就全部重新開始,這叫邏輯極點前移。

黎曼幾何後來構成愛因斯坦相對論時空彎曲的數理表述基礎。

不斷地追究終極,而且追究邏輯極點。

終極的漂移構成哲學思脈的縱深開端,因為科學就是哲學的繼承。

因此,科學在本質上是追究終極的,我們一般人使用的其實是應用科學,真正的哲科是不求實用的。

牛頓當年研究他的經典力學,萬有引力學說、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他是追究終極的,他是要追問上帝操縱這個世界的方式。

牛頓在把他的著作經典力學著作完成以後,居然後半生花了近乎十年左右的時間研究鍊金術。

成為歷史上的笑談。

他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是當他認為他把上帝操作世界的方式搞清以後,他的下一個問題是要搞清上帝製造宇宙的材料。

於是他做了多年的鍊金術的研究,最後以失敗告終。

最後,英國人為了照顧他,讓他出任造幣局局長,發點小財,過好養老的日子。

我們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真正的科學大家也同樣是追究終極的,幾乎跟神學、哲學追究的方式完全一樣。

而我們一般人所受到的科學訓練,大多是工程科學訓練,或者叫應用科學訓練,也就是工程師水平上的訓練。

這才使我們脫離了哲科思脈原本的追究終極的那個境界。

由於我們學習科學,較多的在學以致用的角度上進行。

因此導致我們的科學教育,距離真正意義上深刻的哲科終極思維產生距離。

科學就是哲學的繼承。

作為狹義哲學的第一大特點,追究終極,而且追究邏輯基點。

終極的漂移構成哲學思脈的縱深開端。

第二大特點,邏輯反思

哲學的第二個特點,廣義邏輯反思。

什麼叫反思?

是指用思想反過來思想。

用思想反過來考究感知本身是什麼。

用思想拷問思想,用思想拷問感知叫反思,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的開端。

我們現在讀古希臘主國內的注本,大多都說它是樸素的唯物主義。

這個表述是不對的,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對精神和感知的直接追究。

也就是心這個東西還沒有成為一個問題,所以沒有唯物主義這一說,因為唯物一定是相對唯心,它才能存在。

那麼人類早年一定都是樸素的唯物主義或者直觀主義。

因為我們根本想不到,我們的感知本身是需要琢磨的。

所以古希臘自然哲學,他直接追究本體,直接追究對象。

這種直接追問對象的做法叫把思施加在外物上,這叫直思。

古希臘哲學時代到比達格拉斯用數來解釋萬物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一個萌芽,我們所說的萬物其實只不過是一個邏輯形式。

到了柏拉圖,他已經明確把它總結為理念,說我們的世界的本源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個理念。

我換一句話說,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個感知模型。

當然柏拉圖當年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這個時候心這個東西,也就是主觀理念這個東西,已經浮生。

到亞里士多德,他已經做出形式邏輯。

但是認識論問題,也就是唯心主義仍然沒有走上前台。

是因為那個時候古希臘人,還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感知是有規定性的。

四根說的那個典型的古希臘哲學家叫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曾經對知是什麼,感知是什麼有過一個很典型的表述。

他說我們的感知都是真空的孔道,外物放射出一種東西,它取了一個名字叫流射,現在可以把它理解為信息;

外物發出流射,或者我們今天理解為外物發出信息,通過我們真空的孔道進入我們的意識。

他說這個真空的孔道有一個特點,叫同飲異斥。

就是相同的東西它就吸引,不相同的東西它就排斥。

比如他說我們的眼睛裡面有水和火兩個孔道,那麼通過火的孔道,我們看到了亮的對象,通過水的孔道,我們看到了黑暗。

我們的感知是真空的孔道通道,那麼我們當然就是客觀的認知世界。

世界發出流射,這些信息進入血液,在血液中通過心臟混合而形成我們的知識。

這跟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看法完全一樣。

我們中國人自古講心裡想,跟這個表述是一模一樣的。

只是我們沒有像恩培多克勒那樣把它表述為一個哲學追問。

我們的感知是什麼,它是有規定性的呢,還是一個真空的孔道,它的真空的孔道是怎樣律行的,或者是怎樣接受信息的?

我們中國人沒有這樣仔細的討論,但在朦朧中,我們的看法跟培多克勒沒有任何區別。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唯物反應論。

古希臘那個時代,新理念、邏輯都已經展現,它成為後來追問感知、研究感知是什麼的前導,他一定隨後要生出一個問題來。

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的感知不是真空的孔道,如果我們的感知本身是有規定性的,怎麼知道所獲得的知識不是主觀加工的產物,不是客觀對象的原樣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感知是什麼,如果我們沒有考究過感知是什麼,我們就沒有資格追問對象。

因為無法判斷所說的對象是客觀對象,還是你的主觀對象。

因此,當古希臘追問外在本體,展開直思的時候,他隨後必然引出的是反思,也就是唯心的認識論的追問。

是唯物的認識對象問題的必然後繼追問問題。

也就是說,認識論問題和唯心主義問題,是唯物主義必然導出的高級問題。

當哲學開始追問感知本身是什麼,當哲學開始用思想拷問思想的時候,哲學進入第二個縱深階段,我們把它叫反思。

我們人類接收外部信息只有五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此外,我們沒有任何其他通道。

抵達外物,那麼我們的這五大感官,他們全都是有自己明確規定性的。

比如我們的視覺,占據我們人類採集外部信息的80%左右。

但是視覺是什麼?

它只是一個感光器官,任何對象如果它不發光,不反光,不遮光,它對視覺來說,它就不存在。

我們視覺通過感光獲得的是是明亮。

光是能量,叫光,量子光並不是明亮。

光打在任何一個物體上,它這個物體都不會產生明亮的感覺。

光刺激視網膜,視網膜把它轉化為生物電,通過傳入神經進入室中鼠,視神經中樞把這個光能量錯覺成明亮,然後讓我們對對象有一個在感光方面的輪廓。

明亮本身就是對光子能量的曲解。

而且我們的視覺只看到宇宙光譜中的十萬分之一,也就是我們視覺只能看見400納米到720納米的波長的光波,這個狹窄曲段以外的光波我們一律看不見。

百納米以下是紫外線、X線、伽馬射線,720納米以上的長光波是紅外線,這兩端以外還有成萬倍的光譜,一律不在我們人類的視覺範圍以內,而且這個世界是沒有顏色的。

我們所說的顏色實際上只是對光波波長的錯覺。

在我們所能看見的320納米的光波中,我們可以把它至少分辨為150種以上的顏色。

世界是沒有顏色,顏色只是波長通過適中書產生的錯覺。

可見,我們剛一張開眼睛,我們就扭曲了這個世界,我們把光亮子扭曲為明亮,我們把光波長錯覺為顏色。

而且這個世界也是沒有聲音的,我們所說的聲音其實是外界振動波,這個能量通過空氣震盪傳在外耳耳膜上,外耳耳膜的震盪傳導到內耳,轉化成生物電,通過傳入神經進入聽中樞。

聽中樞把這個震盪能量錯覺為轟然作響的聲音。

如果我們的眼睛就是一個光譜儀,如果我們的耳朵就是一個震平儀的話,那麼這個無聲無色的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那個東西可能才是真實的世界。

也就是說,我們剛一接觸外部信息。

我們立即就把它扭曲處理了。

我們在接收外部信息的瞬間,所謂外部信息,已經變成主觀信息。

我們所感知的永遠是我們的主觀世界,而不是客觀世界,請各位深刻理解。

我們的感知不是為求真而設定的,而是為求存設定的。

我們為什麼要把320納米的光波,分辨為150種顏色的錯覺,是因為如果我們要直接處理光波,它會變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光波是連續的,是一個無極變量。

從400納米到720納米,它是沒有任何區隔的,而我們卻要把它分辨為完全不同的色差。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是一個多麼危險的事情。

我們做猴子的時候,要在秋天在一片黃葉之中,要摘取一個微微發紅的桃子。

遠遠要能夠看見那個微微發紅的桃子,深藏在一片發黃的樹葉中,黃色和紅色在波長上只有幾納米或者幾十納米的差度,如果不能把它截然去飛聞不同的色差,猴子一定會餓死。

比如看到一條五花蛇,如果現在才開始計算它的波長,那麼腦子得像教室這麼大,可能都來不及處理。

而瞬間把它錯覺為不同的色差,馬上就能夠確認一個分辨關係,我們把它叫失變求存模型。

因此,我們只有錯覺這個世界,才能有效維護們的維護生存。

因此,我們的感知不是為求真設定的,而是為求存設定的。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的嗅覺、味覺,總該是真知吧?

那就又搞錯了,我們為什麼品嘗水果是甜的?

不是水果客觀是甜的。

而是因為必須把它內含的能量,品嘗為甜味這種舒適的感覺,你才會去吃它。

大家知道,水果中包含葡萄糖,它不是以葡萄單糖的方式存在的,葡萄單糖在生物界,在自然植物界存量是非常之低的。

我們人類獲得的能量來自於三個方面,葡萄糖也稱碳水化合物,然後脂肪,然後蛋白質。

為什麼把葡萄糖叫碳水化合物?

是因為一個葡萄糖分子由六個碳、12個氫、六個氧構成。

水是氫二氧12個氫加六個氧構成六分子,水再加上六個碳元素。

由於是這樣的一個組合關係,因此把葡萄糖或者所有的糖類物質叫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大多是以雙糖形式存在的,也就是兩個葡萄糖分子構成一個糖分子。

由於水果中和植物中的甜素碳水化合物,人體可以利用的這個能量多以雙糖形式存在,因此我們在進化的過程中才會把雙糖體會為明確的甜味。

那麼後來我們培植了糧食,人類過去是找不見澱粉的。

因為澱粉存在在草籽之中,澱粉裡面含的葡萄糖量要比雙糖多得多,可是我們為什麼今天吃澱粉沒有任何味道,吃米和面是沒有甜味的。

是因為吃它只有幾千年的時間,在進化過程中,沒有對它作為能量分辨產生味覺感受。

我們為什麼吃肉會覺得比吃水果香?

是因為精瘦肉里都含有18%的脂肪,而脂肪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一倍以上。

一克碳水化合物只包含四大卡能量,而一克脂肪包含九大卡能量。

因此,吃肉就覺得非常的香,是因為它含著更高的能量。

為什麼聞大便是臭的?

不是大便里天然就有臭素。

而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必須把它修飾為一種非常不舒服的味覺,或者氣味的感覺。

因為大便是你已經把能利用的能量利用完了的殘渣,如果你還不把它修為是一種不舒服的感受,就會回去又吃大便,吃了也是白玩兒。

因此聞大便一定是臭的。

蒼蠅為什麼總是不斷的在大便上爬動?

是因為大便里還有蒼蠅可以利用的能量,所以蒼蠅聞大便一定是香的,否則他整天在大便上爬什麼。

可見香、臭、甜這些感覺不是物質中天然具備這種味素,而是你從榨取能量的角度,在億萬年進化的過程中,必須把它設定為舒適或不舒適的感覺分類。

但凡是苦的東西,一定是對人體有害的東西。

不是說他客觀有苦素,而是由於在億萬年進化的過程中,如果不把隊友機體造成損害的東西品嘗為是苦的,就會被自然選擇淘汰。

只有在感受的設定上,把對有機體造成戕害的東西,體會成一種不美好的排斥性感受反應,你才能夠獲得生存的資格。

所以,苦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上一定造成損害的東西,都必須把它設定為苦味。

但凡是苦的東西,都一定是有毒的東西,因此,吃苦瓜還是要小心為好,至少不能大量食用。

因此,所有藥物首先是毒藥。

今天人類締造了大量的化學品,它是強烈的損害劑,可它卻表現為無色、無嗅、無味,為什麼?

是因為自然界中不存在這個東西,我們在感官進化中,就沒有對他做分辨性處理。

於是他今天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戕害。

感覺本身是有規定性的,它是按照對有機體保護尋求能量資源來設定的,而不是按照求真設定的。

因此,在接收任何信息的一瞬間,一定要把它錯覺為一個最簡潔、最節省生物能量的反應方式,來處理這個信息。

因此,所說的世界永遠是主觀世界,而不可能是直接表達的客觀世界本身。

最後

總結了狹義哲學的特點。

第一,追究終極構成哲學私脈的縱深開端。

第二,邏輯反思。當用思考、拷問、感知,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說的世界永遠是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客觀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