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訪華帶了一個神秘「黑匣子」,總理看後,作了生平最後批示

喫不飽的小阿飛 發佈 2024-04-27T17:51:51.213495+00:00

以大欺小,恃強凌弱是為人所不齒的,不過資本的掠奪是不分黑白的。隨著時代潮流的風起雲湧,綜合國力成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一大因素,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受到各國列強的剝削,致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屈辱處境中。

以大欺小,恃強凌弱是為人所不齒的,不過資本的掠奪是不分黑白的。隨著時代潮流的風起雲湧,綜合國力成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一大因素,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受到各國列強的剝削,致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屈辱處境中。

在列強堅船利炮的一次次打擊下,清政府的信心土崩瓦解,數萬國人被迫背上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稱號。

幸好惡劣的時局下一部分國人覺醒,提倡改革,隨著國家制度的改變,科學技術得到發展,中國綜合國力有所增強。等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終於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也從革命經驗里總結出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中國十分重視發展自身科技,周總理人生中的最後一個批示對中國科技的發展影響深遠,而這一批示也和1972年尼克森訪華事件有關。

尼克森來訪

二戰後,固定多年的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中國與蘇聯的關係惡化,相對應的,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倒是有回暖傾向,1972年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就是中美關係的一項破冰之舉。

尼克森訪華是在1972年2月21日,但是在他來到中國的幾天前,美國的一架運輸機率先降落在首都機場,機內所運輸的是一個貨櫃,貨櫃內裝的是活動型的衛星地面站,在中方的幫助下,這個衛星地面站便被安置在了首都機場。

報紙報導尼克森總統的專機降落,他身後的美國國防部安全軍官黑格手上拎了一隻黑皮箱,報紙中稱之為「黑匣子」,與幾天前到達的衛星地面站相呼應,這個「黑匣子」就是微型活動衛星地面站的終端。

肩負著接待尼克森的任務,周總理不可能注意不到這個「黑匣子」,在二人交談中,尼克森指著這個黑皮箱,隨口說道,他來到中國起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被這個黑匣子記錄儲存,再上傳到太空中的通信衛星,把相關信息傳遞迴美國。

周總理顯然對此事十分重視,面上不顯,但是事後卻找來相關人員諮詢關於「黑匣子」的事,周總理得知了這個黑匣子的妙用,也不得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通信衛星這件事感到遺憾,在之後和尼克森的相處里,周總理便有意無意地表達出自己對黑匣子的青睞。

有了這些鋪墊,在後來的一次晚宴里,周總理再一次談到了黑匣子,尼克森聞弦音而知雅意,當即提出把這次帶來的衛星地面站留給中國,周總理笑了笑,說還是應該由中國把這個衛星地面站買下。

這件事便說定了,尼克森訪華之旅到達尾聲時,首都機場的那個衛星地面站便被中國買了下來,交給了北京電信管理局。

學生來信

因尼克森訪華而登報的「黑匣子」和衛星地面站使無數中國人為之震撼,這其中就有三個年輕人。這三個年輕人都是北京郵電學院的畢業生,當時的他們默默無聞,但後來都取得了一番成就,這三人一個叫黃仲玉,一個叫林克平,一個叫鍾義信。

現在中國有了衛星地面站,但還缺一顆通信衛星,黃仲玉一直十分期待,但距離尼克森訪華已經過去了兩年,仍然不見成果。

到底是熱血年輕人,黃仲玉主動找到郵電部部長鍾夫翔,向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提倡為了通信安全不受制於人,中國應當發展自己的通信衛星,而不從外國購買。英雄所見略同,鍾夫翔部長大為贊同,當即請他組織一個關於通信衛星的聯合調查組。

於是,黃仲玉就找來鍾義信和林克平,三人一起討論,事情有了眉目,但關鍵的難點在於怎麼引起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最後他們打算給周總理寫一封信,闡述他們的方案,林克平是鍾夫翔部長的秘書,他提出把這封信和機要文件一起送過去,就能保證到達周總理的手上。

最後批示

1974年5月19日凌晨,周總理看到了這封由三個年輕人簽名的群眾來信,據工作人員在後續回憶中表示,周總理把這封信通讀了一遍,十分激動,放下信,周總理就問起了留在中國的那個衛星地面站。

秘書回答,這個衛星地面站現在的確還在北京,但有人反對從外國購買衛星地面站的事,尤其前段時間,還有針對此事的告狀信。

周總理聽完秘書的回答,感慨萬千,當即拿起紅藍鉛筆,寫了一個批示,原文如下:

「閱後批交計委、國防科委聯合召開一個有關部門會議,先將衛星通信的製造、協作和使用方針定下,然後再按計劃分工作出規劃,督促進行。妥否請酌。」

這就是十分著名的「5.19」批示,這也是周總理經手的最後一個批示。此事過後11天,1974年6月1日,周總理住進了305醫院,沒能再回到辦公室。

周總理的「5.19」批示,引起的國家對衛星通信發展的重視,更點燃了無數科研人員的熱情。

1975年3月31日,中國正式開啟發展通信衛星工程,也被稱為「331」工程,這之後,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歷經九年的風霜雨雪,在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澆灌下,努力終於有了結果,中國自己的通信衛星研究成功,東方紅二號順利發射!

小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可以說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雖然由於時代原因,我們沒能趕上世界科技大發展的潮流,輸在了起跑線。

但憑藉著我們的勤奮刻苦,努力鑽研,相信無數像東方紅二號一樣的科研突破會不斷湧現,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為國家實力的提升創造機會。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口號什麼時代也不會過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