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人物誌——鄭和:7下西洋,大明第一航海家的胸懷

文典紀史 發佈 2024-04-27T19:03:32.780094+00:00

#歷史開講#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中國的航海技術,在古代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很早,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針。後來,人們將指南針運用於航海事業,造船技術也不斷改進。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中國的航海技術,在古代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很早,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就發明了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針。

後來,人們將指南針運用於航海事業,造船技術也不斷改進。三國時期的吳國的造船技術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到了明朝,我國的航海技術越發成熟,同時由於明朝初期的國力強盛。出海遠洋,展示國威,成了當時皇帝非常看重的一件事。

因此,也就成就了鄭和的人生,30年的漂泊人生,在洶湧的海浪中,他的人生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鄭和——小荷才露尖尖角

鄭和的人生是跟隨著燕王朱棣的,本來也就是小小的服役人員,早年據歷史記載,應該是明平雲南之戰中,被明軍捕獲的俘虜。

後來,陰差陽錯,被調入了燕王朱棣的府邸中服差役。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鄭和在這次戰役中立下了功勞。

這也就成了他改變人生命運的轉折點,鄭和本姓並不姓鄭,後來明成祖朱棣賜姓為「鄭」

還是鄭和有長遠的眼光,選擇對了主子,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告終。這位「小太監」搖身一變,成了皇宮裡的人,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馮氏。

而他,「三寶太監」的精彩人生還沒有開始,這只是他的起點,他更廣闊的人生是在碧藍色的大海中,在航行的大船中。

鄭和——七次下西洋

鄭和很早就在朱棣身邊了,對於鄭和的人品、才能、性格,明成祖都是非常了解的,再加上「靖難之役」中,鄭和立下了功勞,朱棣更加器重鄭和了。

率領船隊下西洋,宣揚國威,鄭和是不二人選。後來的事實也的確證明了朱棣的想法,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第一次下西洋,在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鄭和出任正使,王景弘做為副使,帶著兩萬餘士兵,浩浩蕩蕩出使西洋,向著無限未知和可能出發。

載著希望,載著信心,共62艘船的大船隊正式出發,從蘇州劉家河,經過福建,再從福建揚帆起航,繼續向南進發。

這次的登陸國家是在爪哇,歷時一年,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這個時候,東、西爪哇正在內戰,幾百士兵也不幸被殺,為了補償,爪哇國以黃金上貢。

隨後到了三佛,這裡海盜猖狂,鄭和又展現了自己的軍事領導才能,剿滅賊寇五千多人,抓捕海盜首領。

後面又陸續經過蘇門答臘、錫蘭等南亞國家,都受到了當地皇帝或者國王的熱烈歡迎,有的還建立起石碑,表示紀念。

兩年之後,在永樂五年,這支船隊返回故國,帶來了很多沿路的奇珍異寶。明成祖對此也是大加賞賜,第一次下西洋帶著希望的果實和喜悅,順利返航。

沒過多久,上級又安排了第二次下西洋的任務,回國後的十幾天,鄭和又收拾好行李,整裝待發。

這次主要拜訪了占城、爪窪、錫蘭、古里等國,鄭和專程去了錫蘭,對錫蘭的山佛寺進行布施,立碑為文,現保存在斯里蘭卡的國家博物館中。

前兩次的航行都是比較順利的,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第三次率領船隊啟航,這次再次訪問錫蘭山國的時候,遭遇了埋伏,阻斷了鄭和歸路。

鄭和以勇氣和智慧,指揮軍隊突襲成功,好在是有驚無險,在永樂九年(1411年)船隊順利回國。

隨後的幾次遠航,時間大都為兩三年,而且鄭和也是馬不停蹄。返航沒多久,又開始了新的航行。

終於在永樂二十年(1422年),鄭和率船隊回到中國,隨行的有各國的使者前來進貢。

從永樂三年到永樂二十年,短短十七年的時間,鄭和就帶領船隊遠航出行了六次,其足跡踏遍東南亞各國。

每次出行,浩浩蕩蕩的大船隊,看著威風無限。到達每一個地方,也基本上受到了當地的歡迎,但仔細想想,背後是很辛苦的。

光從時間跨度上來看,十七年,六次長途跋涉,對人的身體的消耗就是非常巨大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在海面上漂泊,怎麼會有在陸地上舒服。

再看看每次的任務,鄭和遠航可是帶著任務在身上的,不是為了旅遊觀光的,是要講授佛法,宣傳明朝,希望他們對明朝朝貢。

最大的問題,是未知性,每一次出行都是生死未卜的。可能海面上一場風暴,你就葬身海底了,美國的巨輪「鐵達尼號」都能沉入海底,何況是幾百年前的船呢?

好不容易,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目的地的國家和百姓,也是有可能帶著攻擊性的,他們也會想要侵吞船上的財物,組織軍隊,攻擊鄭和的船隊。

還有語言溝通的問題,風俗禮儀的習慣,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碰見一個就已經夠頭疼的了,鄭和遇見的可是冪次方的疊加。

很難去想像,鄭和七下西洋,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難,才能每一次都平安且有收穫地帶領船隊回國。他就是這支船隊的定海神針,有了他,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鄭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成祖朱棣駕崩之後,明朝的航海事業也就此停擺,鄭和船長的職位也就擱置下來了。

後來,鄭和被派去鎮守南京,負責修繕南京宮城。漂泊一生的鄭和,終於可以在南京城好好休息,頤養天年了。

也許,鄭和是屬於海洋和冒險的,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受命,開始準備第七次下西洋,這也是最後一次,他唯一一次沒有能回到祖國。

從龍江關出發,在沿途修建了銅鐘,希望各國能夠和平友好相處,不要互相侵擾,這一次的船隊人數高達兩萬多人。

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在返航的途中去世,歷史記載應該是在今天的印度卡利卡特,時年62歲。

鄭和的一生,基本上都漂泊在海洋上,最後也是在歸航途中去世,沒有能夠回到家鄉。

而他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大明朝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的船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力量。

鄭和自己也為國家做出了功績,這幾次的航行還是本著和平外交的理念去的。在鄭和下西洋之前,明朝也才建立沒幾年,內部也是剛剛穩定下來。

而中國周邊的環境是不太安定的,東南亞各個國家之間互相猜疑,互相攻擊。不太平的外部環境,對明朝也是不友好的。

所以,這次出行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調解這些國家的矛盾,同時希望這些國家能夠朝貢自己,維護明朝的國際形象。

鄭和的船隊也的確是做到了,在登陸的國家,調解矛盾,平息了各國之間的衝突,在這個過程中,也樹立了明朝的威望。

科學家李約瑟曾經評價過:「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計前仇,慷慨大方。」

鄭和每次的船隊都是浩浩蕩蕩的,好幾萬人,這陣勢誰看了都要尊敬幾分。而這樣,無疑也起到了震懾倭寇的作用。

當時,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勢力是很猖狂的,經常過來騷擾附近的居民,海上的海盜勢力也是經常作惡多端。

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在途中遇見海盜,都實施打擊追捕。而無形中,也是主動鎮壓倭寇,提醒他們不要太過分。

雖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從政治上的,但是政治總是和經濟掛鈎的,在船隊航行過程中,展開了許多貿易活動。

朝貢貿易是主要的貿易形式,這也是明清時期我國與周邊國家主要的貿易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周邊的小國家對明朝承認宗主的地位。明朝的政治地位也就順帶得到認可和提高了。

據相關數據統計,明成祖在位的期間,鄭和下西洋到達的亞非國家使節共來華318次,平均每年15次,熱鬧非凡。

有的國家國王都親自率團前來,還有三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都希望能夠安葬在中華,明朝也是都厚葬的。

除了這種朝貢貿易之外,也是有官方的貿易的,只是占少數罷了。中國船隊隨行也帶了許多中國的特產,比如瓷器、絲綢等,在當地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當地的人也會用自己特產的物品,與中國進行交換。這樣一來二回,彼此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物品之外,中國的儒家思想、天文曆法、農業技術。醫術都得到了傳播,我們也非常高興與其他的國家進行交流。

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一點,是開闢了航海線路,為後來西方的航海家打通了亞非之間的航路。

其次,掌握了許多海洋的科學數據,策劃了一些海洋地圖,這比歐洲要早好幾百年,有利於我們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今日回顧

浩蕩的船隊遠航,推開海面的波浪,一波又一波。站在現在的港口,我們可以想像到幾百年前的盛況。

那個時候,我們的造船航海技術,遙遙領先於歐洲國家。但是在後面的發展中,我們卻落後了,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今天,海洋資源依舊非常豐富,海洋實力的強大,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考量。我們要加強海軍實力,加強海洋資源的開發。

在前人的基礎上,我們一定會走得更加有信心,也會走得更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