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時期,尤利安是如何在斯特拉斯堡戰役中獲勝的?

雲山文史v 發佈 2024-04-27T19:25:14.166680+00:00

#歷史開講#羅馬帝國時期,尤利安是如何在斯特拉斯堡戰役中獲勝的?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在光復科隆後,尤利安意識到他現在面對的是兩支日耳曼人部落:阿勒曼尼人與法蘭克人,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他與法蘭克人簽了和平協議,在簽訂協議之後,尤利安前往阿格迪庫姆的冬季營地越冬。

羅馬帝國時期,尤利安是如何在斯特拉斯堡戰役中獲勝的?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在光復科隆後,尤利安意識到他現在面對的是兩支日耳曼人部落:阿勒曼尼人與法蘭克人,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他與法蘭克人簽了和平協議,在簽訂協議之後,尤利安前往阿格迪庫姆的冬季營地越冬。尤利安與法蘭克人簽署的和平協議表明尤利安具有一定的戰略思維,他明白以他有限的兵力,同時與阿勒曼尼人和法蘭克人為敵是不明智的,逐個擊破方為上策,通過這個協議,尤利安暫時穩住了法蘭克人。

尤利安的戰略

現在,他能夠專心集中精力對付阿勒曼尼人了。在越冬期間,為了減輕運送補給的壓力,尤利安分散了他的部隊,他把大部分部隊派往馬塞勒斯的駐紮地蘭斯進行越冬,這是因為蘭斯遠離前線,獲得補給的難度與風險相對較低。

然而,在分散兵力後,尤利安身邊的兵力僅剩不到萬人,阿勒曼尼人認為這是個消滅羅馬副帝的好機會,他們包圍了尤利安所駐守的城市桑斯,尤利安再一次向軍民展示了他優秀的指揮能力,他親自指揮布置防禦工事並不斷為部隊鼓舞士氣,最終,阿勒曼尼人在圍攻一個多月未果後,只能撤退。

在尤利安被圍困的一個月里,高盧軍隊的主將馬塞勒斯手握兩萬以上的軍隊,卻始終沒有派兵救援副帝,對於此事,究竟是因為他的膽怯還是出於其他原因,歷代史學家均看法不一。

在阿勒曼尼人撤退後,尤利安寫信向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檢舉馬薩勒斯在他被圍攻期間不派兵援救,皇帝聞訊後立即將馬塞勒斯撤職,派來一位名叫賽維魯斯的將軍代替他的職位,這位將軍與尤利安相處地很好,後來尤利安為他的調離感到傷感。

在滿足了尤利安撤換主將的要求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制訂了一個作戰計劃:他命令巴爾巴提奧將軍率由3萬人組成的軍隊從義大利境內的雷蒂亞出發,自南向北進軍,與尤利安的軍隊在斯特拉斯堡會合,以兩支羅馬軍隊對阿勒曼尼人形成合圍的「鉗子」之勢,將蠻族徹底殲滅。準備就緒後,兩支軍隊按照既定計劃行軍,這時,一支蠻族部隊正在向南進軍,意圖攻占盧格度努姆,被羅馬軍隊擊退,準備撤退。

巴爾巴提奧造成的阻礙

在得知消息後,尤利安立即派出三支騎兵隊南下去堵截這支敗退的蠻族軍隊,巴爾巴提奧此時也已率軍從南部趕到,不難設想,如果二者合力,必能將這支蠻族部隊盡數剿滅。然而,巴爾巴提奧卻放走了大多數蠻族,使這些人成功逃回了萊茵河沿岸。事後,他將責任推卸給他的三名下屬,將這三人革職。

巴爾巴提奧顯然對尤利安截斷這支蠻族部隊退路的計劃造成了阻礙,不知是他指揮失誤還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暗中授意。尤利安率軍出發,目標直指萊茵河西岸的蠻族,一支蠻族軍隊逃到了萊茵河中間的島嶼上,尤利安派伯納波蒂斯率軍登島作戰,並要求巴爾巴提奧提供船隻和補給品,卻遭到了後者拒絕。

幸運的是,此時正值夏季,萊茵河一些水位較淺的區域可以涉水而過,伯納波蒂斯最終擊潰了這支蠻族部隊,他們不得已撤退到萊茵河東岸。在這次軍事行動期間,巴爾巴提奧同樣也沒有給尤利安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

在將一支蠻族軍隊趕回萊茵河東岸後,尤利安迅速撤回領地,命軍隊在阿勒曼尼人入侵高盧的必經之路上重建防禦工事,並派軍隊駐守在塞弗恩和特伯納的要塞,這是進入高盧中部的重要通道,阿勒曼尼人若想入侵高盧,這裡是戰略必爭之地。與此同時,巴爾巴提奧也開始行動,他率軍沿萊茵河北上,欲與尤利安會合。

然而,他遭到了蠻族的伏擊,在簡單地抵抗之後就放棄了戰鬥,撤退並丟棄了大批補給,最終翻越阿爾卑斯山,一路撤回了他的起點:雷蒂亞。身為統帥,做出如此荒唐的舉動卻未被懲罰,不得不使人懷疑他的這一行為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皇帝授意的。

巴爾巴提奧的撤軍不僅使尤利安只能孤軍作戰,同時還助長了阿勒曼尼人的囂張氣焰,阿勒曼尼7個部落組成聯軍,推選出克諾多瑪進行指揮,他認為這是消滅羅馬副帝,將羅馬軍隊趕出高盧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命令手下的各部族酋長全數出動,阿勒曼尼人傾巢而出,渡過萊茵河,在斯特拉斯堡附近集結了3.5萬人的軍隊,準備將副帝所統帥的羅馬軍隊一舉消滅。

贏得斯特拉斯堡戰役

斯特拉斯堡戰役爆發於357年8月,這是晚期羅馬帝國在西部面對日耳曼人時取得為數不多的大勝之一。按照與尤利安同時代的史學家阿米阿努斯記載,交戰雙方兵力對比是:羅馬軍1.3萬人,阿勒曼尼人3.5萬人。這支由克諾多瑪領導的阿勒曼尼聯軍是在357年7月左右臨時組建起來的,而威姆認為這個阿勒曼尼聯盟組建於356年冬季。

當時尤利安正在猛攻萊茵西岸的阿勒曼尼人的定居點,迫於壓力,阿勒曼尼人組建了這支聯軍,距離斯特拉斯堡戰役的時間僅有一個多月。開戰前,手握強大兵力的克諾多瑪派出使者對尤利安發出最後通牒,命令尤利安「立刻離開他們用勇氣和利劍贏得的土地。」

尤利安扣押了使者,面對強敵,他此時再一次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以及傑出的軍事頭腦,他認為這支阿勒曼尼聯軍人數雖眾,但卻是各部族臨時組建起來的軍隊,並不足為懼。於是他決定出城迎敵,與阿勒曼尼人在野外進行會戰。

黎明時分,尤利安率軍前往斯特拉斯堡,在與敵軍相距不遠處,他下令紮營,想讓士兵休整一晚,次日再戰,但士兵們卻一致反對,他們想立刻與敵決戰。尤利安答應了士兵的要求,決定即刻開戰。此時他的對手克諾多瑪已經在等候羅馬軍隊的到來。尤利安將軍隊分為兩路縱隊,由於人數處於劣勢,他將步兵分散的間隔較大,以保持陣型有足夠的縱深。作為主力的羅馬軍團被部署在中央,輔助部隊則部署於兩翼。

在左翼的盡頭,是賽維魯斯將軍統帥的精銳軍團,所有的騎兵則被部署在右翼的盡頭。副帝本人則率領由弓箭手和200名騎兵組成的衛隊列於兩路軍隊的中間。阿勒曼尼人方面,克諾多瑪將步兵部署於中央,騎兵部署於左翼,使騎兵與羅馬右翼的騎兵對陣。

此外,為了防止騎兵不敵羅馬騎兵而敗退,他還將一些輕裝步兵也混入本方騎兵的隊伍中,組成步騎混成隊伍。他將右翼交於他的侄子塞拉皮奧指揮,並隱蔽於叢林中,意圖進行伏擊。如同在360多年前的奧古斯都統治時期,日耳曼人首領阿米尼烏斯全殲三個羅馬軍團的做法一樣,在叢林中伏擊是日耳曼人的慣用戰術。

然而,賽維魯斯將軍敏銳地發現了埋伏在叢林中的敵人,下令士兵停止前進。耐心並不是欠缺紀律性的日耳曼武士所具備的品質,他們抑制不住攻擊的衝動,他們衝出叢林,攻擊賽維魯斯的軍團,斯特拉斯堡戰役正式開始。塞拉皮奧的軍隊過於激進的衝鋒導致阿勒曼尼聯軍的陣型大亂,尤利安得到左翼被襲擊的報告後,親自率領衛隊前去督戰,左翼的羅馬軍隊看到副帝親自到來後,士氣大振,他們奮力將敵人擊退。

此時,雙方的主力部隊開始在中央戰場交戰,在互投標槍之後,雙方開始衝鋒。此外,羅馬的右翼騎兵也展開了攻勢,沖向阿勒曼尼人的左翼騎兵,在等待羅馬騎兵衝進陣型之後,埋伏在騎兵中的阿勒曼尼步兵用長槍刺傷了他們的坐騎。

許多羅馬騎兵紛紛跌落戰馬,被輕易殺死,羅馬右翼的騎兵開始向己方戰線的方向敗退,阿勒曼尼騎兵展開追擊,羅馬的右翼輔助部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第二列縱隊的步兵上前迎戰後,才勉強穩住了陣腳。

正在左翼督戰的尤利安在得知本方右翼告急後,又在衛隊的保護下從部隊左翼奔赴右翼,他策馬疾馳到潰敗的羅馬騎兵部隊面前,用言語激勵他們。督促他們回到戰友身邊繼續作戰,而不是在戰友奮戰的時候拋棄他們。

羅馬騎兵在副帝的鼓舞下重新回到戰場,獲勝的日耳曼騎兵眼見不能突破羅馬的左翼,於是開始轉向,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前往右翼與塞拉皮奧的軍隊會合。

在戰局僵持不下之際,克諾多瑪命中部的主力部隊組成錐形戰陣,向羅馬中部主力軍團發動猛攻,中部的羅馬重裝步兵組成盾牆陣進行抵禦,但在面對狂暴的日耳曼武士的不斷猛攻下,羅馬軍隊的中央被沖開了一個缺口,蠻族繼續猛攻,沖向羅馬的第二線隊列。

這時,被突破的羅馬第一線隊列開始從兩側包圍蠻族,而蠻族前進的道路則被羅馬軍隊的第二線隊列所封鎖,蠻族發現拼盡全力也無法突破羅馬的第二道戰線,而其後方的退路又被羅馬的第一道戰線所阻擋,不斷攻擊他們的側翼與後方。

與此同時,羅馬軍隊左翼的賽維魯斯將軍也擊敗了埋伏在叢林中的敵軍,全線受挫的阿勒曼尼人再也無法堅持作戰,他們開始潰敗,尤利安下令全軍追擊,一路追到了萊茵河邊,蠻族死傷無數。在追擊中,羅馬騎兵捕獲了這支阿勒曼尼聯軍的首領克諾多瑪,慌不擇路的蠻族逃兵向萊茵河逃去,大量士兵溺死在河中。

斯特拉斯堡戰役以羅馬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阿勒曼尼人傷亡過萬,其中6000多人戰死,而羅馬方面僅陣亡243人。這場戰役的大捷極大地提高了尤利安在高盧軍隊中的聲望,士兵們高呼著他們統帥的名字。在這場斯特拉斯堡戰役中,尤利安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與臨危不亂的大將風範。

在面對軍力遠多於己方的蠻族軍隊時,尤利安能夠合理的排兵布陣以揚長避短。本方兩翼遭到攻擊時,他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線穩定軍心,在騎兵潰散時,他及時趕赴騎兵面前,用言語激勵他們,鼓舞他們重返前線繼續作戰,在敵軍敗退時,他果斷下令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羅馬能在這場戰役中獲勝無疑有尤利安這位統帥很大的功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