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去英雄不自由,大唐中興名將李光弼的最後一戰

宇俊星 發佈 2024-04-28T11:46:59.235049+00:00

最後一戰763年時安史之亂的最後一年,名將大多化為枯骨,高仙芝、封常清被玄宗賜死,哥舒翰潼關戰敗晚節不保,李嗣業在鄴城被叛軍重創而亡,郭子儀在乾元2年759年後就被朝廷雪藏。神通將軍李嗣業在平叛中戰死,標誌叱吒西域安西軍輝煌的終結762年代宗繼位時,官軍和叛軍都已經疲憊。

最後一戰

763年時安史之亂的最後一年,名將大多化為枯骨,高仙芝、封常清被玄宗賜死,哥舒翰潼關戰敗晚節不保,李嗣業在鄴城被叛軍重創而亡,郭子儀在乾元2年759年後就被朝廷雪藏。

762年代宗繼位時,官軍和叛軍都已經疲憊。關中、河洛、河北、兩淮這些地區雙方不斷拉鋸,人口流離失所,戶口減半。

這一年李光弼加封臨淮郡王,不久後畫像置於凌煙閣。獲得了唐代文臣武將的最高殊榮。這一年他收復了許州,殺死叛軍數千人,活捉叛軍將領二十二人。史朝義派軍隊進攻宋州,李光弼打敗並趕走了他們。同年僕固懷恩策反了多位安史叛將,8年的平叛終於要進入最後的時刻。

李光弼沒有參與對史朝義的最後一擊,因為朝廷緊急安排他南下江南。江南爆發更加動搖大唐統治的事件——袁晁起義。
  浙東袁晁在台州反叛,建年號叫寶勝,將二月作為正月,攻打擄掠各州縣。由於河北、江淮、關中屢遭戰火。這時的江南是大唐的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錢袋子。代宗即刻下令李光弼率領朔方軍的精銳南下完成他人生的最後一戰。

當年的領導,太子李豫做了皇帝,繼續默認太監和文官壓制有功的武將。不久李光弼鬱鬱而終,死在徐州。

他沒有寫回憶錄,不知道這最後一戰結束後時他是何等心情。但肯定有百感交集和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感慨。

35年前的他從軍報國。那時的李光弼朝氣蓬勃,雄姿英發。那時的大唐上國氣象、萬國來朝,海納百川。漢人胡人皆可為同僚。黑齒常之、阿史那杜爾這些為大唐建功立業的藩將激勵著李光弼。

8年前叛亂爆發,一心為國的李光弼率領朔方軍在井陘口、在常山郡、多次阻擊安史叛軍。更是以少量兵力固守太原,讓叛軍無功而返。

由於第一時間郭子儀帶領朔方軍擁護李亨繼位。朔方軍的一系將領扶搖直上,李光弼獲得了面聖的機會。這是歷代藩將夢寐以求的。不過此時的大唐天子已經不是李世民。這批藩將的命運也會和盛唐時的阿史那杜爾們截然不同。

肅宗的思量

肅宗李亨雖然在太子之位上不顯山露水,但是多年如履薄冰的遭遇讓他練就了極深的城府。從馬嵬驛兵變看得出,如果肅宗是這場政變的真正幕後指示人,那麼他首先要聯合玄宗的心腹陳玄禮。再借用番使鬧事,把禁軍煽動起來。最後誅殺楊國忠和其黨羽。一環緊扣一環非常考驗皇子對於時局,人心的處理。水平絕對不低於玄宗。

在靈武登基後儘管得到了朔方、安西等邊軍的支持。但是肅宗並不完全信任邊軍,這個也好理解,安史之亂的破壞太強,對大唐是山崩地裂的震撼。玄宗西逃時除了近支皇族,很多李唐貴胄都沒帶。唐肅宗的兒媳婦沈氏,日後唐德宗的親娘就在這場混亂中失聯。這次逃難經歷也給了肅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時年肅宗46歲、代宗30歲、德宗14歲)讓他們終身難以信任邊將。

邊軍太強,中央太弱,朝廷必須重建直屬中央的野戰軍。所以肅宗在至德元年就命令房館在關中招募良家子進行訓練。

肅宗最好的做法是讓新軍編入邊軍,讓邊軍帶著。哪知道第一戰就把這批軍隊投入到解放長安的戰鬥中。這一戰唐軍上下行動堪稱弱智教科書。

首先是時機不對,756年叛軍在關中到河北上千里的路徑上奔波已顯出疲態,這時吊著叛軍而不是硬著和叛軍決戰更好。即使做出了打長安的部署,也要等朔方軍安西軍到了有了全力再打。結果這4萬多新兵就被趕鴨子上架了。要知道長安的叛軍有10萬人,還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最後新軍還攤上了個二傻子領導瞎指揮。

領兵的房琯是一個不知兵的文官。756冬,唐軍來到咸陽西側的陳濤斜跟安史叛軍在這裡作戰,房琯湊了2000輛牛車當兵車。這些牛車一開戰就被叛軍的鑼鼓和濃煙嚇得四處亂竄,把己方的陣型也攪的稀爛。

不到一天唐軍四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

肅宗新組建的禁軍一戰送完,這皇帝確實太懂政治但是太不知兵了。

人事即政治

李光弼在安史之亂的高光時刻有很多。首先是據守太原,保住了山西。後匯合唐軍主力在收復洛陽後追擊一路逃竄的安慶緒。直到官軍鄴城慘敗時,李光弼也是僅有的能帶領主力完整撤退的將領。

隨後唐軍退回河洛地區,郭子儀因為戰敗背鍋,李光弼出任朔方節度使。安史叛軍再次南下。雙方進入了耗時耗力的僵持階段。此間李光弼在河陽戰勝了士氣正旺的史思明,但是不久因和僕固懷恩配合不佳在邙山敗北。

自從唐軍在香積寺和陝州擊敗叛軍後就屢屢進入先揚後抑的狀態。本來形勢大好,可以在鄴城把安史叛軍一波送走,但是肅宗不設置總指揮,讓9節度相互節制,又空降太監魚朝恩監軍。最後唐軍被史思明逆風翻盤,唐軍丟棄了大量物資和民夫。此戰後安史之亂進入又臭又長的垃圾時間。

河陽之戰後,唐軍本來形勢也不錯。洛陽雖然陷入敵手但是真的不著急收回。肅宗又是強令李光弼、僕固懷恩和叛軍野戰。由於前期精銳消耗的太多,唐軍已不是叛軍對手。大戰之前李光弼和僕固懷恩不對付,太監魚朝恩和李光弼不對付,最後大軍沒有背靠邙山列陣被史思明擊敗。再次收復洛陽失敗,好倒是唐軍熬到安史叛軍再次內亂,史思明被殺又占據了優勢。

人事即政治,肅宗屢屢在軍力占優的情況下下派太監插一腳。就是防止朔方軍的將領做大,好巧不巧這時朔方軍的兩個軍頭一個是契丹人一個是鐵勒人。在李亨看來就是隱形的安祿山史思明。他出於政治制衡只能派信得過的太監魚朝恩監軍。

神策軍

肅宗第一次組建隸屬中央的野戰軍失敗後並沒有放棄。759年9節度戰鄴城失敗後,有一支來自西北的邊軍(原來駐紮在西北姚州,後被吐蕃占領),沒有隨唐軍大部隊退守洛陽和山西,而是直接退入了陝州。

前文屢屢提到的太監魚朝恩在陝州改編了了這支沒有「故鄉」的邊軍,並加入了陝州留守的士卒。改編後這支邊軍原來的將領伯玉入朝,魚朝恩成了這支邊軍的實際領導者。由此這支邊軍升級為禁軍。從此太監執掌禁軍,成為了李唐中後期皇權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結合著肅宗此前多次太監監軍的舉動可以看出,「深謀遠慮」的肅宗早就在安排安史之亂後對於朔方系將領的「打壓」。所以就政治水平來說,安史之亂時期的肅宗、代宗都是老謀深算的玩家。762年肅宗病死,曾經李光弼、郭子儀的上司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豫同志繼位,繼續堅持老爹的政治路線。朔方系的將領依舊非常憋屈。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郭子儀的老謀深算不同,世人對李光弼的評價是,「工於謀國而拙於謀身」,即他對戰局和國家大事的足智多謀,但對自己卻考慮得很少,或者是欠考慮,在對朝廷的打壓上他只用一個「躲」字,想以此來化解所有的災難。

身處高位的他也明白沒有皇帝的默許,太監怎麼能三番四次的找武人的麻煩。那個和藹可親的小領導,李豫也成了腹黑的君王。但不同於僕固懷恩腦子一熱反了,李光弼還是一直恪守忠君愛國的底線。

但即使是李光弼也對朝廷有所保留,他開始聽宣不聽調。

因為發生了來瑱事件。駐守襄陽的節度使來瑱在安史之亂後期有擁兵自重的想法,被代宗召回長安不久被賜死,家人被流放。安史之亂後期很多將領因為經年累月的征戰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部隊私兵化。中層軍官只認老領導不認長安的天子。

代宗李豫可能是想殺雞儆猴,但是下手太重行事又太突然起了反效果。此時手握重兵的朔方系將領被這一刀嚇醒了。此後不論是僕固懷恩還是李光弼或是其他低階一點的將領再也不敢奉旨回京。來瑱的部下樑崇義乾脆窩在南陽自立。僕固懷恩後來莫名其妙的反叛也和這次代宗擅殺大將有很大關係。

安史之亂最後李光弼還是聽從調遣完成了對浙東起義的鎮壓。幫朝廷保住了東南的財稅供應。但長安和洛陽他已經不敢回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他這個契丹人最後能做的只是問心無愧罷了。

765年,李光弼病逝於徐州,死後被加封為司空、太子太保。諡號「武穆」。加上生前就已經位列凌煙閣。這已是大唐對一個藩將最大的認可。

青蠅紛營營,風雨秋一葉,

內省未入朝,死淚終映睫。

這是杜甫所寫的《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詩中對李光弼是滿滿地同情,杜甫哀嘆何止是這位名將何嘗不是哀嘆那個海納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唐一去不復返了。

千年後回看這段歷史更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王朝的轉折點也是古代中華文明的轉折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