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1/50000的概率與你無關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發佈 2024-04-29T05:13:03.957694+00:00

「好在目前病因已明確。還有希望的,我們可以試試脫脂奶粉、補充線粒體能量等綜合治療方案。此前,成功救治過一例同樣病症的患兒並順利出院」。

「好在目前病因已明確。還有希望的,我們可以試試脫脂奶粉、補充線粒體能量等綜合治療方案。此前,成功救治過一例同樣病症的患兒並順利出院」。拿著確診為「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的基因檢測報告,我院兒科副主任郝虎主任醫師婉言勸慰這對中年夫妻。


這是他們第五個夭折的孩子。



基因檢測結果確診為

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


相關數據提示,小嬰兒在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致病基因SLC25A20上存在c.199-10T>G純合突變(一個已知的致病突變),家系驗證結果表明,此純合突變分別來自於小嬰兒的父親和母親。據此,郝虎推測,之前夭折的四個新生兒大概率同樣患有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


排除染色體疾病後,早在了解這對夫婦的生育史及4個夭折新生兒的簡略臨床描述時,我院兒科肖昕教授、郝虎主任曾高度懷疑是先天性代謝類疾病。於是建議這位母親在我院產科待產,胎兒出生後立即進入新生兒科觀察治療。


呱呱墜地時,嬰兒各項生命體徵的表現都還正常;大約72小時後,反應開始欠佳;入院第四天,又出現血氧下降、呼吸不規律、心率下降等症狀;在接下來的十五六個小時內,嬰兒被連續搶救了五次。


這時,一份關於小嬰兒的重要檢測報告加急送至醫生手中:血檢串聯質譜MS-MS結果高度提示脂肪酸氧化障礙(如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肉鹼棕櫚醯轉移酶Ⅱ缺乏症、線粒體三功能蛋白缺乏症)。沒能等到各位醫生緊急討論出治療方案,警報再次響起,這次病情來勢洶洶,四十分鐘後搶救無果,小嬰兒憾然離世。



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缺乏症是由於肉鹼醯基肉鹼移位酶功能缺陷,長鏈醯基肉鹼不能進入線粒體內膜參與β氧化導致的疾病,發病率約1/50000,死亡率高達90%以上。


什麼是遺傳代謝病?


遺傳代謝病是由遺傳性代謝途徑的缺陷,引起異常代謝物的蓄積或重要生理活動物質的缺乏,而導致相應臨床症狀的疾病。



遺傳代謝病發病機制


遺傳代謝病涉及胺基酸、有機酸、脂肪酸、尿素循環、碳水化合物、類固醇、金屬、維生素等多種物質的代謝異常,可導致多個系統受損。


遺傳代謝病單個病種的發生率不高,但由於涉及的代謝物質種類繁多,總體發病率並不低。


遺傳代謝病總體發病率


如何避免遺傳代謝病?



1. 遺傳代謝病防治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 預防先天遺傳代謝病,代謝篩查、產前診斷是關鍵。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很有必要。它能夠對危及兒童生命、危害兒童生長發育或導致兒童智力障礙的一些先天性、遺傳學疾病進行篩查,以便對疾病做出早期篩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對於已經生育過遺傳代謝病寶寶的父母,再生育指導、產前診斷是減少遺傳代謝病患者出生的重要措施。在先證者病因確鑿、基因診斷明確的前提下,通過生化或基因分析可進行胎兒診斷。



本文指導專家

兒科 肖昕 主任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擅長兒科、新生兒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對小兒遺傳代謝病、新生兒重症監護、新生兒窒息復甦、新生兒機械通氣、新生兒全腸道外營養,等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學分會遺傳代謝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遺傳性代謝病學組組長、廣東省優生優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常委、廣州市新生兒學分會常委、國家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廣東省和廣州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委員等,《中華圍產醫學雜誌》、《中華實用臨床兒科雜誌》、《中國小兒急救醫學》、《中國當代兒科雜誌》等雜誌編委。


科研教學:

主要從事新生兒危重症和遺傳代謝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教育部回國博士科研啟動基金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和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6篇高水平論文收錄);


主編《新生兒機械通氣治療學》、《新生兒危重症監護治療學》、《實用兒童危重症醫學》和《實用新生兒危重症醫學》,參與全國普通高等院校 「十二五規劃」兒科專業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兒科學》編寫。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周三下午名優門診。


兒科 郝虎 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學術任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兒科副主任、新生兒科主任、遺傳代謝病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實力中青年醫生。


學術專長:長期從事新生兒危重症搶救,遺傳代謝病的診療工作。開展了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免疫機制、遺傳代謝病基因編輯治療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十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


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出生缺陷防控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新生兒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會新生兒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醫學會新生兒科學分會常委。擔任《Frontiers in Genetics》雜誌客座副主編,《中國當代兒科雜誌》編委,《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國際兒科學》雜誌通訊編委。


出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責任編輯:張源泉、唐小雨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

終審:朱昌平

審定發布: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圖:圖蝸創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