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林和李少紅都不熟悉《紅樓夢》,為何87版經典,新紅樓被吐槽

好奇文史談 發佈 2024-04-29T08:07:32.747176+00:00

87版《紅樓夢》已經播出30多年,《新紅樓夢》也已經播出10多年。兩部作品各具特色,87版經過時間的淘洗已成經典,《新紅樓夢》則年輕觀眾喜歡的比較多。

87版《紅樓夢》已經播出30多年,《新紅樓夢》也已經播出10多年。

兩部作品各具特色,87版經過時間的淘洗已成經典,《新紅樓夢》則年輕觀眾喜歡的比較多。

對比兩部作品的得失,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

01

原來,王扶林和李少紅當初都不熟悉《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自從問世後就形成了一門學問:紅學。也即專門研究《紅樓夢》的學問。紅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過程,最初主要研究《紅樓夢》的藝術特色,後來發展到研究《紅樓夢》的版本、批語,再到研究曹雪芹的家世,甚至連曹家的親友都考證出來,逐步形成了內涵豐富,外延寬泛的一種「綜合學問」:紅學或者曹學。

這方面的研究很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誰也不敢說已經完全弄懂了《紅樓夢》。

這也就決定了,當影視工作者們要把《紅樓夢》改編成影視劇時,其肩負的責任是多麼大!

換言之,工作人員首先要「懂」《紅樓夢》。

有一次,王扶林參加某電視台的「讀書品紅樓」活動,主持人問他:「在拍《紅樓夢》之前,您讀過多少遍《紅樓夢》?」

王扶林誠懇地回答說:

我《紅樓夢》都沒怎麼太讀過,也就是看看電影、越劇,什麼黛玉葬花這一類的片段,這個是知道的,但通讀全書可以說還沒有過。就這麼一個水平來拍《紅樓夢》,你怎麼拍呢?所以戰戰兢兢……

無獨有偶,有一次李少紅導演參加某電視台的訪談活動,主持人與她聊起《紅樓夢》的話題。主持人問她:「從小你對《紅樓夢》原著很熟悉嗎?」李少紅回答說:「不熟。」主持人問道:「不熟就敢接戲啊?」李少紅說:「對,你不熟的題材,不也接過嗎?《橘子紅了》我也不熟,那篇小說,人家給我了,我當時還覺得拍不了電視劇……」主持人又問道:「您總讀過《紅樓夢》吧以前?」

李少紅的回答頗耐人尋味:

那就不叫讀吧,那小時候那么小……然後就是感覺那什麼,那時候是為了看看封建社會什麼樣,然後滿篇都覺得是一些鬼話連篇的,覺得跟自己沒什麼關係……所以我覺得好像對我,不應該算是一個最大的影響……


從李少紅的話里可以知道,她對《紅樓夢》只是小時候「接觸」過,談不上什麼「讀不讀」的,因為那時候年齡小,覺得「鬼話連篇」,「跟自己沒關係」。在李少紅導演讀過的書中,《紅樓夢》對她也沒有太大影響。總之,李少紅導演與王扶林導演一樣,都對原著不熟悉。

這就很有意思了,王扶林和李少紅當初都不熟悉《紅樓夢》,怎麼敢拍戲呢?更有意思的是,王扶林導演的《紅樓夢》還成了經典,他是怎麼做到的?李少紅的《新紅樓夢》為何不盡如人意?

02

王扶林:拿出一年時間來讀《紅樓夢》,努力向專家學習

80年代央視決定拍攝《紅樓夢》後,就定了王扶林做導演。對他來說這是一副很重的擔子。

一個首要問題是:他沒有系統地閱讀過《紅樓夢》,對原著不熟悉,想拍好這部電視劇顯然是不可能的。

王扶林心裡有些打鼓,他請教了紅學家吳世昌,吳世昌建議他先召開一個座談會,聽聽紅學家們的意見。

1982年的冬天,在中國音樂學院一間屋子裡,坐滿了紅學家,眾人都對拍攝《紅樓夢》十分感興趣,討論熱烈。

眾人都覺得改編《紅樓夢》是一件好事,但也普遍擔心能否把《紅樓夢》改編好、拍攝好。

更要緊的是:誰來改編?怎麼改編?

有人熟悉影視編劇,但不懂《紅樓夢》;有人懂《紅樓夢》,但不懂得影視改編;兩者兼而有之的人很少。但王扶林覺得,條件不具備,創造條件也可以上。最後他出了個主意:不熟悉影視編導可以找人協助,但不懂《紅樓夢》就不好辦了,因為在短時間內很難學通!於是,紅學會推薦了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周雷,另外還有周嶺、劉耕路三人共同擔任編劇。根據王扶林的建議,又邀請了王崑崙、王朝聞、沈從文、周汝昌、吳祖光、曹禺等一批專家學者擔任顧問。

毫不誇張地說,這個陣容可以說很強大了。

為了拍好《紅樓夢》,王扶林向台里領導提出停止他日常錄播節目的任務,拿出一年時間閱讀《紅樓夢》。台里領導同意了他這種做法。於是,王扶林把自己關進房中閱讀《紅樓夢》。

在他看來,沒看過《紅樓夢》不要緊,每一位紅學家都是從「沒看過」到「看過」的過程,看多了,研究深入了,自然就對《紅樓夢》熟悉了。

在閱讀原著的過程中,《紅樓夢》劇組籌備和演員的選擇同時開始。劇組一方面在媒體上發布消息,一方面派出工作人員到全國各地去海選演員。隨著演員的到來,劇組在圓明園開了培訓班。

多年後王扶林回憶說,在開設培訓班的過程中,他與演員們一起讀書、學習,不懂的地方就向專家們請教。雖然他已經讀過《紅樓夢》,有了一定的紅學知識和基礎,但總歸還不深入。

王扶林認為,名著的改編不能瞎改,也不能戲說。《紅樓夢》裡是有許多學問、論點,這些只有在熟悉《紅樓夢》的基礎上才能理解。拍攝之初王扶林就定下一個基調:不苛求電視劇標新立異,只要能把曹雪芹的東西表達出來就不錯了:「曹雪芹這個人很有學問,你必須聽他的。」

當劇本的初稿寫出來後,王扶林與紅學家們一起討論劇本,照他的話說,那時候他雖然讀過《紅樓夢》,但還是不敢插嘴,害怕自己理解地太膚淺,「那時每天都像踩地雷,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

事實證明,王扶林的謙虛謹慎、小心翼翼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在《紅樓夢》第七回中,焦大喝醉了酒罵人,有一句「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的話,當時劇組有人提出這句話說錯了,應該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請教紅學家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焦大喝醉了,他說的話肯定顛三倒四。曹雪芹這樣寫是別有用意的。

還有一次搭建榮國府的外景,門樓上寫著「榮寧街」,搭景完成後,劇組請紅學家來把關,看看場景是否符合原著的描述,紅學家一看就指出道:錯了,榮國府是弟弟,寧國府是哥哥,應該是「寧榮街」。

多年後,王扶林回憶這些事情還是很感慨:如果細節上弄錯了,播出後會造成很多麻煩,因此不能放過每一個細節!

從以上看出,王扶林雖然一開始不懂《紅樓夢》,但他拿出一年時間閱讀《紅樓夢》,不懂的地方請教專家,這個認真勁頭對他的幫助是很大的,為拍好87版《紅樓夢》打下了堅實基礎。

03

李少紅:你們不要去看87版的《紅樓夢》

對於每一位導演,每一個劇組來說,接到一個劇本後都是為了把戲拍好。李少紅導演也不例外。

李少紅坦言對《紅樓夢》不熟悉,這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不熟悉的題材能否拍成電視劇?

回答當然是可以的。照李少紅導演的說法:她拍《橘子紅了》時,對原著小說就不熟悉,她原本以為這拍不成電視劇,誰想最後還是成功了,不但贏得觀眾的好評,還成為她的代表作。

在談到《新紅樓夢》時,李少紅導演明確表示,當時她要求演員要熟讀《紅樓夢》,編劇也必須熟悉《紅樓夢》。只有熟悉了《紅樓夢》才能做好編劇,演員才能演好裡面的人物。

但同時,李少紅也給演員們提出了一個要求:不要去看87版的《紅樓夢》!

曾在《新紅樓夢》中扮演晴雯的楊冪透露過:導演害怕演員去刻意模仿87版《紅樓夢》的表演方式,只看原著就好,畢竟87版《紅樓夢》已經是很多年前拍攝的,那時候的表演方式未必適合新版的《紅樓夢》!

應該說,李少紅導演的看法是不錯的,畢竟這是重拍的作品,要拍出新意就不能去模仿87版。

與87版《紅樓夢》一樣,《新紅樓夢》拍攝了很長時間,演員們也進行了專業培訓,投資方斥資2億,拍攝條件和技術都比87版好,楊冪曾說:無論導演還是演員,肯定都在努力拍攝,力求把《新紅樓夢》拍好,至於拍攝完成後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觀眾當然不會質疑導演和演員們付出的努力,但《新紅樓夢》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在哪裡呢?

04

紅學家周嶺:《新紅樓夢》犯了6個失誤

紅學家、同時也是87版《紅樓夢》編劇之一的周嶺在談到《新紅樓夢》的失誤時,指出它的6個失誤。

第一:劇本,未將原文進行藝術轉換。

第二:選角,脫離了書中的具象描寫。

第三:造型,戲裝與生活實景格格不入。

第四:音樂,崑曲風與原著的設定不符。

第五:道具,精緻卻違背了作者原意。

第六:態度,不重視紅學顧問的建議。


劇本是拍好影視劇的保證。王扶林說過:「沒有高質量的劇本,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紅樓夢》的劇本是忠實於原著的,裡面有大量旁白,但這種旁白破壞了電視劇「講故事」的特徵,也就是周嶺指出的:沒有將原文進行藝術轉換,結果鏡頭與旁白產生「割裂」。反觀87《紅樓夢》就做得很專業,原著是原著,電視劇是電視劇,需要把原著里的情節轉換成鏡頭語言。

選角脫離書中具象的描寫,這一方面觀眾已經吐槽地很多。周嶺談到角色時表達過這樣的意見: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紅樓夢》與《哈姆雷特》不同,哈姆雷特沒有具象的描寫,《紅樓夢》裡的角色大多有具象描寫。以林黛玉和薛寶釵為例,林黛玉瘦而薛寶釵微胖,但《新紅樓夢》選了個「嬰兒肥」的林黛玉和臉型顯瘦的薛寶釵,這就令人感到跳戲了。

造型的失誤主要表現在「銅錢頭」和服裝上。葉錦添的造型觀眾吐槽地也很多,這種戲曲裝與生活不搭配。

《新紅樓夢》的音樂比較雜亂,選擇了崑曲和西洋式的配樂,縹縹緲緲的,給人一種《聊齋》的感覺。

《新紅樓夢》的道具很精緻,所有東西看起來都是嶄新的,可以看出劇組人員的用心。但這種精緻恰恰背離了原著。賈家富貴不假,但不是暴發戶的富貴,而是「貴族」的富貴,曹雪芹描寫的賈家是「現實主義」風格的,比如在他寫賈政的書房時,對裡面用具的描寫用了「半舊」兩個字,其用意在說明賈家富貴的時間久了,習以為常,並不是必須用全新的才顯富貴。

電視劇是劇本、角色、化妝、音樂、道具、攝像等多種藝術形式綜合運用的結果。一部電視劇的成功不能都歸功於導演,出現失誤也不能都歸罪於導演。但毫無疑問,作為「總指揮」的導演肩負很大責任。《新紅樓夢》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導演李少紅的態度頗耐人尋味。

有一次李少紅接受訪談,當問到她給《新紅樓夢》的演員打多少分時,李少紅說:「我覺得是10分的話,我就給12分。」可以看出導演對演員們的厚愛,其「護犢子」的心態可嘉,但這種過於自負的評價令人難以信服。

不要說《新紅樓夢》,就是87版《紅樓夢》的導演王扶林也不敢這麼評價自己的作品,當年《紅樓夢》拍攝完畢讓專家試看,王扶林特意躲到一邊,他不敢看自己的作品,感覺沒自信。

李少紅是個很有才華的導演,她的《橘子紅了》和《大明宮詞》很成功,受到觀眾的喜愛。她坦言拍《橘子紅了》時也不熟悉原著,為何《橘子紅了》能成功而《新紅樓夢》則不行呢?

主要原因在於觀眾對《橘子紅了》的故事感到陌生,只要按照正常水平拍出來觀眾就能接受,《紅樓夢》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觀眾對裡面的人物和故事已經產生固化認知,假如拍出來的效果與觀眾的認知不符,觀眾就很難認可。

很顯然,李少紅導演對自己的才華過於自信,在不熟悉這個題材的情況下,用拍《橘子紅了》的方式拍《紅樓夢》顯然是不合適的。

結語

對比兩部作品,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

87《紅樓夢》和《新紅樓夢》都是《紅樓夢》改編領域的重要作品。二者都有優點,也有不足之處。

87《紅樓夢》的優點在於「忠於原著」,不僅故事情節忠於原著,人物造型也忠於原著,尤其是演員的選擇很經典:陳曉旭、歐陽奮強、鄧婕、張莉與書中人物的外形很匹配,標誌感強。

87《紅樓夢》的不足之處在於做了大量「剪裁」,很多故事情節沒有表現出來,比如「太虛幻境」。

另外比如在建築布景方面,因為資金的原因顯得不夠精緻。

《新紅樓夢》的優點在於畫面精美,道具、建築布景、特效等方面都比87版要美觀很多。

不足之處在於,各個職能部門沒有很好的融合起來:

劇本雖然忠實於原著,但沒有進行電視劇的藝術轉換;選擇角色太一般,演員的標誌感不強,以楊冪扮演的晴雯為例,看過之後仍然令人感覺面目模糊;造型和服裝太戲曲化,造型師葉錦添固執於自己的創意;音樂與《紅樓夢》的意境不匹配;道具是全新的。

總而言之,《新紅樓夢》的各個方面雖然很努力,但都在「自說自話」。

比較兩部作品的優缺點,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不僅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是如此,對於其他工作者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不同的題材需要不同的處理手法,王扶林導演拍87《紅樓夢》時「戰戰兢兢」,唯恐把戲拍砸了,很重視紅學家的意見;反觀李少紅導演,就過於相信自己的才華了。

其次,各個不同的方面要勁往一處使,相互搭配起來,《新紅樓夢》的各個方面很努力,但為何努力而沒有收穫應有效果?就在於努力的方向不對,你往東我往西,怎能達到目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