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掛畫、焚香、點茶,榮寶齋廣州「復活」花朝節民俗之美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4-04-29T13:37:16.743483+00:00

最是一年春好處,古人在春天的儀式感可以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至十五花朝節的民俗活動中窺見。

最是一年春好處,古人在春天的儀式感可以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至十五花朝節的民俗活動中窺見。2月21日-3月6日正是癸卯花朝節,榮寶齋廣州因此舉辦傳統文化交流活動「花朝雅集」,集齊中國文人墨客四般傳統雅事——插花、掛畫、焚香、點茶,並邀請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分享其中蘊藏的中式生活美學,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前往現場親身感受華夏傳統生活文化之美。

中國傳統插花傳承人孫可認為中式插花要先有思想,以天理之意插花。

花朝時節,百花齊放。中國傳統插花傳承人孫可應花朝之意,造萬物之景。孫可自幼受家學影響,研習中式插花文化三十餘年,結合嶺南文化與地域特色,研究出嶺南花事教學體系,每每作品皆直抵人心。

他對南都記者表示,中國傳統插花來源於中國的祭祀文化融入文人文化,是很特殊的文化產物。距今至少有五六千年的歷史,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風貌特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定要把花插在器皿里,所謂「器以載道」。他說:「花器代表了大地,也代表了『器以載道』的禮儀。而花代表了道,也就是大自然運行的規律。我們在二月初二花神誕生之日,以插花作品祭拜花神祈福。」據悉,現場插花創作皆使用任氏鈞瓷第十代傳承人任英歌的鈞瓷花器,花與器在孫可手中契合一體。「不同於西式插花風格,中式插花先有思想,以天理之意插花,中國哲學之道於花上表達。」孫可認為,中式插花並不止講述眼前一景,它呈現的是天地萬物,人生百態,沒有窮盡。

藝術家武藝的紙本水墨作品《春》與孫可的中式插花相得益彰。

與孫可的中式插花相得益彰的是室內懸掛的應景畫作。畫即無聲的詩,藝術家丘挺的《桃花源》中滿山的桃花不禁想到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畫中淡粉淺綠,煙雨初晴,顯爛漫春色,與一旁孫可的桃枝插花作品相映成趣,生機勃勃。花朝節離不開春的溫度,藝術家武藝的《春》為紙本水墨作品,畫面簡潔,色彩素雅,但靈動的線條增添無限趣味。起霧是早春的特點,山上小樹已有綠意。薄霧青山,是別樣的春景。還有兩幅木版水印作品,陳半丁的《瓶菊》和夏圭的《遙岑煙藹》,遠山、古樹、清霧、小橋、流水、人家,小小畫面,閒雅精緻,清心樂志。

「莞香製作技藝」傳承人黃歐現場講解演示焚香、品鑑。

焚香之香取自「莞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莞香製作技藝」傳承人黃歐現場講解演示焚香、品鑑。黃歐的祖輩世代皆為東莞香農,心懷傳承信念的他一生不斷為復興莞香文化努力,完善並保護完整的莞香製作技藝工序,使幾近失傳的莞香製作恢復生機。

中國傳統香較沉香為佳,沉香中又以莞香為佳。在現場,黃歐在八種老香料中取二三種,放入明制四方香爐中,熏制合香。區別於普通木料的油脂,在講究的火候下散發出延綿香氣,靜心,安神,穿透力強,高低變化,靈動自然。現場成品香展示中有女兒香、紫雲香、東莞八景香等等。黃歐講道,制香要與環境相適,最重要的是理氣通竅,就如與人相處之道,順心即可。

潮州功夫茶是國內唯一具有完整沖泡儀式的傳統茶藝項目。

茶為國飲,承載禮儀與文化。潮州功夫茶傳承人陳香白的弟子陳銳彬為大家講解與演示潮州功夫茶的沖泡、品鑑。陳銳彬從小在潮州長大,將愛好與事業寫成一本「茶經」,致力「以茶演易,以易解茶」,通過勤懇努力,以現代語言講述傳統人文精神。

潮州功夫茶傳承於唐代陸羽的《茶經》,是國內唯一具有完整沖泡儀式的傳統茶藝項目。現場泡製選用半發酵的烏龍茶——烏崬山的鳳凰單叢。同一座山各區有不同海拔氣候,火山土的礦物成分也不盡相同,產出的茶葉品種不一,茶湯香氣、顏色、口味千變萬化,或是蜜香,或是奶香,或是花香。

榮寶齋廣州負責人陳目對南都記者表示,這次「花朝雅集」嘗試以活躍的美學方式復活漸漸消失的傳統民俗節日,將藝術與生活融合成有溫度的人文活動,希望讓中華引以為豪的優秀文化以傳承創新的方式活起來。

采寫:南都記者周佩文

視頻:南都記者鄒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