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承華蓋 芥納須彌

桂林生活網 發佈 2024-04-29T16:27:41.853475+00:00

圖①:1932年的山門與小橋 (五五旅行團 攝)圖②:今天的山門與小橋 (尹文軍 攝)圖③:30年代華蓋庵內部 (二我軒 攝)圖④:羅辰隱山六洞 (國圖影印件)圖⑤:大殿牆上的金剛經碑刻 (尹文軍 攝)□尹文軍 去年國際博物館日,資深文物專家林京海先生在桂海碑林博物館舉辦《西竺靈

圖①:1932年的山門與小橋 (五五旅行團 攝)

圖②:今天的山門與小橋 (尹文軍 攝)

圖③:30年代華蓋庵內部 (二我軒 攝)

圖④:羅辰隱山六洞 (國圖影印件)

圖⑤:大殿牆上的金剛經碑刻 (尹文軍 攝)

□尹文軍 去年國際博物館日,資深文物專家林京海先生在桂海碑林博物館舉辦《西竺靈鷲,識飛來此》講座,深入淺出地介紹桂林的一組重要文物——華蓋庵十六尊者像,我有幸聆聽,受教良多。原擬狗尾續貂,在講座結束後再向大家簡單展示華蓋庵的前世今生,匯報近年來我的調查發現,但由於時間關係未能進行。正好曉莉編輯約稿,我就想乾脆把PPT轉換成文字吧,這樣可以讓更多的讀者了解華蓋庵,這座桂林現存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小小寺廟。

歷史上的隱山

就像談到十六尊者像不能不談華蓋庵,談到華蓋庵則不能不談到隱山。十六尊者像依託的載體是華蓋庵,而華蓋庵依託的載體則是隱山。

從外觀看,隱山是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山,周不過一里,相對高度僅20餘米,可以說是桂林最矮的山之一,但這座外觀平平無奇的山卻是桂林最早開發的景點之一,唐寶曆元年(825),時桂管觀察使李渤開發隱山,並發出這樣的評論:「茲山之始,與天地並,而無能知者。揭於人寰,淪夫翳薈,又將與天地終。豈不以其內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進夫心達也。吾又捨去,是竟不得知於人矣。」(吳武陵《新開隱山記》)也就是說,隱山平平無奇的外表下,竟隱藏了與眾不同的豐富內涵。

其一是該山「一山盡空,六洞互透。」桂林號稱無山不洞,無洞不奇,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桂林岩深地貌與洞穴研究》一書中的資料,隱山有13個洞口,洞穴化程度達到22538.5m/km2,在桂林市區各山中排名第一!隱山溶洞不僅數量多,線路長,而且岩溶發育良好,石乳石筍千姿百態,玲瓏剔透,又有碧潭流水,清澈瀲灩。清人阮元在《隱山銘》中形容隱山:「一山盡空,六洞互透。」宋人呂願忠稱:「隱山六洞,乃八桂岩洞最奇絕處。」

「隱山六洞」早在唐代就成為知名景點,韋宗卿寫有《隱山六洞記》,記錄了隱山最主要的六個岩洞朝陽洞、白雀洞、嘉蓮洞、夕陽洞、南華洞、北牖洞的特徵。此後六洞之名,一直是隱山最大的招牌,宋代范成大全部收進《桂海虞衡志》,明代《海內奇觀》一書中的「桂海圖」,可以稱為桂林最早的旅遊地圖,隱山六洞赫然處於最醒目的位置;清代畫風大盛,張寶、羅辰、張祥河等人都紛紛為隱山作畫;直至民國,華蓋庵的山門上仍掛著「隱山六洞」這四個字,可見隱山六洞名氣之盛。

其二是隱山是湖中之山。李渤在開發隱山時,隱山「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畫鷁,渺然有江海趣。」其時隱山四周,蒙溪、潭池相繞。宋代張維復西湖,《方輿紀要》載「西湖環浸隱山六洞,闊七百餘畝。」元代郭思誠《新開西湖記》記載了元代重浚西湖的經過。隱山既以洞馳名,為何古人還這麼賣力地去營造這湖中之山?

原來,島在中國的傳統審美意向里,是有著或仙或隱的特殊意味,而隱逸又是儒釋道都肯定的生活態度,如白居易「海上有仙山」就凝聚了世人對島的嚮往。隱山這座沉浸於桂林西湖之間的小山,也被賦予了這樣的文化內涵。也許今天的我們無論如何馳騁想像,也無法腦補七百餘畝的茫茫西湖之中浮著一座小小隱山的美妙意境:山隱於湖,洞隱於山,遊人到此,樂而忘返,讓人頓生「茲山誠可隱」的嚮往。東南三賢之張栻所題「招隱」二字,意指招人歸隱,最得隱山精髓。

正是由於隱山獨具外朴內妍的特質,又有湖心島「若隱若現」的加持,非常符合中國文人的審美需求,因此歷代讚譽不勝枚舉,宋代黃德琬的評語是:「招隱之勝,冠絕桂林。」方信孺雲「蒼崖玉立,澄潭環焉,枕漱其間,令人有蓬瀛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西湖之外,既有四山巉岩碧玉,千峰倒影水面,固已奇絕,而湖心又浸隱山,諸洞之外別有奇峰,繪畫所不及。」

在眾多佳譽中,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開發者李渤的《留別隱山》,因為只有他才最懂隱山。在詩中他自擬雲、雁,巧妙聯繫自然界規律,使山川人格化,以此突出對隱山的惜別之情,頗得李白《敬亭山》一詩的神韻:

如雲不厭蒼梧遠,似雁逢春又北歸。

唯有隱山溪上月,年年相望兩依依。

昨天的華蓋庵

廢這麼多話講隱山,其實就是想說,自古名剎出名山,華蓋庵同樣是外朴內妍,它跟隱山,般配。

華蓋庵的起興,沿革是非常清晰的,乾隆五十八年李宜民捐資起建,李宜民在《華蓋庵碑記》中說:「華蓋庵,何為而興也?隱山六洞為桂林奇勝,而朝陽、北牖又特著焉。距二洞不數武,聞舊有佛室僧舍,旋折煇煌,已化為坵墟隴畝,湮漶不可考矣。」李宜民認為華蓋庵是對舊有佛室僧舍「循襲遺蹟,擴而新之」,至於舊有佛室僧舍原來是啥,李宜民說「湮漶不可考」。不過嘉慶《臨桂縣誌》給了答案,說「華蓋庵在隱山朝陽洞前,舊有三清殿,久廢。臨川李宜民捐資㔙為佛堂。」說明華蓋庵是在道教三清殿的基礎上改建的,而三清殿應與旁邊的老君洞相關。至於三清殿或者前身可以上溯到什麼時候,現有的資料未形成足夠的支撐。劉克莊的《泛西湖》詩云「古洞半蕪廢,仙人今在亡」「延綠繚溪步,詰曲經禪房」,似乎隱山在南宋時就有佛寺存在了。

李宜民將錢塘聖因寺唐末畫僧貫休所畫《十六尊者像》摹刻於石,立於佛堂內左右壁,並請華亭人王鳳岡書《金剛經》《多心經》《大悲咒》等佛經刻石嵌於庵內四壁。華蓋庵經李宜民修建後,始在歷史上留下名號。嘉慶《臨桂縣誌》將其收錄。道光年間羅辰、張寶的畫作中可略見華蓋庵形象,與今天的布局相近。咸豐二年(1852)華蓋庵毀於太平天國兵燹,光緒十九年(1893)重修。至民國時期,桂林佛寺多挪作他用,華蓋庵卻依然有比丘尼維持。1934年《桂游鴻雪》記載:「隱山六洞,入門為華蓋庵……詢之庵尼,則指鄰近以對。」作者盧湘父曾與庵尼對話,可為實證。

當然,民國時期記錄華蓋庵最重要的載體是照片。作為知名景點隱山六洞的必經之處,華蓋庵頻繁出現在相機中。現在能找到的華蓋庵老照片不下十張,而且基本上各個角度都有,為我們呈現了這座清末小庵的樣貌:入門為一座小型石拱橋,這是佛寺營建的常見手法,即用橋來分隔佛界與凡世。過橋即山門,山門上方的匾額書「招隱」二字,取自張栻手書;山門兩邊牆體各開二孔,分別鑲嵌「隱」「山」「六」「洞」四個字。進山門數米為一道隔牆,開月洞門。進月洞門後,左為大殿和配殿,右為禪房。大殿、配殿並列,均為磚牆圍護的木結構三開間,抱頭梁與檐柱間雕有木獅斜撐;殿前有三足寶鼎香爐;禪房亦為兩組三間並列,中開八扇隔扇門,左右為支摘窗。建築風格頗具桂林傳統地方特色。寺後朝陽洞前建有兩座亭閣。

除建築以外,華蓋庵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與之相關的碑刻。如《桂游鴻雪》所述,「有石刻羅漢神佛像,大小二十四幅」,著名的十六尊者像碑刻就立於佛堂內左右壁,此外,華亭人王鳳岡書《金剛經》《多心經》《大悲咒》等三十餘方佛經刻石嵌於殿牆外壁,庵內庵外均為佛教石刻圍繞,形成了莊嚴神聖的氛圍。再加上庵後朝陽洞、北牖洞中燕山居士、毗陵居士、黃粹然、查淳、王鳳岡等人的詩刻畫刻,華蓋庵建築不過十二間,方寸之地其佛教文化意味不輸任何名剎。

1944年桂林保衛戰中,華蓋庵後的朝陽洞曾作為170師師部,華蓋庵亦受波及。《桂林市志·宗教志》中載:「桂林淪陷時毀壞,解放後改建。1966年後,市人防指揮部及隱山飲食店先後借用。1987年歸還市佛教協會,恢復為佛教寺院,1989年定名為法藏禪寺。」

抗戰時的毀壞和解放後的改建,使華蓋庵一度湮沒,並不為人所重視,在歷次文物普查中都沒有列入文物。其最負盛名的十六尊者像,則被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幾經輾轉,現收藏於桂海碑林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今天的華蓋庵

5年前,我曾對華蓋庵舊址進行過專項調查。在法藏禪寺住持正慈師父的引領下,我見到了鑲嵌在大殿山牆上的金剛經碑刻,並找到了一段暴露的、可以清晰展現青磚石灰工藝做法的清代牆體,以及地面上的柱頂石組成的柱網。作為華蓋庵主體建築的大殿和配殿,其牆體和柱網尚存,為法藏禪寺定性為華蓋庵舊址而非遺址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支撐。

除了大殿及配殿的青磚牆體及柱礎,華蓋庵遺留的古蹟還有山門前的石拱橋、古井、院牆條石基礎、清代經文碑刻三十餘方以及十六尊者像。可以說華蓋庵是桂林現存歷史最悠久、發展脈絡最清晰、文化遺存最豐富的佛寺,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山門前的石拱橋,其上方被填高約1米作為通道,不仔細看難以發現。拱橋為縱聯方式砌築,拱高2米,拱跨3.1米,橋面寬1.8米,橋面上欄板、望柱、抱鼓石保存完好,在桂林比較罕見。橋頭望柱頂端前為兩隻小獅子,低調地守護著寺院,後為兩個壽桃,寓意不言自明。古井位於石拱橋旁,是當年寺院取水之處,至今井水清冽不竭。山門已經改建,原來刻於兩側的隱山六洞四字被移到山門正上方,成為匾額。院牆東面和南面的條石基礎完整保存,與歷史照片吻合一致。清代王鳳岡所書小楷《金剛經》碑刻20方(其中8方嵌於配殿後山牆上),《多心經》《大悲咒》2方,《勸世文》6方,這些二百多年前的佛經石刻書法秀麗,鐫刻精美,能完好保存至今殊為難得。大殿及配殿通寬26.7米,通深11米,通高7.2米,尤為難得的是,儘管經過多次修繕,大殿及配殿仍保存了完整的清代牆體、柱礎、匾額以及柱網。利用這些現有信息,並參考多張老照片,對於維修文物搬磚多年的我來說,復原出華蓋庵主體建築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根據《臨桂縣誌》《重修華蓋庵記》等史料,以及上世紀多張華蓋庵的歷史老照片,經過現場勘察測繪及歷史照片比對,可以確定現在的法藏禪寺與歷史上華蓋庵相比,除了禪房拆除,山門改建,基本上保留了該寺的外觀和布局。

經過多次調查,華蓋庵舊址的價值被發掘出來,在2022年4月公布的《桂林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華蓋庵舊址榜上有名。

華蓋庵保護利用隨想

桂林歷史上寺廟眾多,名剎如雲。西慶林寺、開元寺、棲霞寺、定粵寺等都聞名遐邇,可以說,佛教文化是桂林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然而現存寺廟已然不多,開元寺僅存舍利塔,西慶林寺、定粵寺僅存遺址,棲霞寺和雲峰寺則完全重建,已非原物。華蓋庵舊址保存至今,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直至今日,寺院的格局沒有遭到大的破壞,地理環境相對僻靜獨立,寺院也依然供比丘尼修行,佛教文化與當年一脈相承。華蓋庵可以說是桂林現存寺廟中,佛教歷史文化信息保存最完整最豐富的一座,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首屈一指。

既然華蓋庵舊址這麼重要,理應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日前,我專程去拜會正慈師父,告訴她華蓋庵已經被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希望一起保護好這一佛教文物,並詢問現在的使用狀況。事實上,禪房由於歷史原因消失後,這麼多年法藏禪寺的比丘尼都是住在大殿配殿上半部分隔出的空間裡,在這個幾乎可以伸手觸摸瓦面的低矮的空間裡,漏雨和炎熱是家常便飯,條件的確艱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文物原狀。正慈說寺方及信士也在想辦法改善辦教和生活條件,這是可以理解的。華蓋庵舊址今後的保護和利用,應在儘量恢復華蓋庵文物原狀與改善比丘尼生活條件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華蓋庵占地面積並不大,不到1000平方米,保護方面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金,希望園林、文化文物、民宗局、佛教協會等相關單位能一起調研,讓文化遺存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文化內涵得到充分的發掘,使這一處重要佛教文物的價值重新煥發光彩。

出了華蓋庵,正慈送至山門。我回身揮手作別,見冬天的夕照灑在小橋上溫暖和煦,成為背景的小寺青煙依稀,禪樂低沉,那一刻忽然特別有畫面感。誰能想到這么小的一處寺院,居然裡面大有文章,就如隱山如此不起眼,可蘊藏的文化內涵卻極為豐富。《維摩經·不可思議品》云:「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這句經文投射到人生也有積極意義:個人於天地間固然渺小卑微,但如果致力提高修養,做一個有內涵的人,一粒芥子,也能容納須彌之山。

來源:桂林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