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句容》:江南文化始祖 泰伯奔吳

金陵句容 發佈 2024-04-30T02:18:13.844764+00:00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出。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同用,以避季歷。

泰伯奔吳


泰伯像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出。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同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吳太伯與其弟仲雍,均為周太王之子,王季歷之兄。季歷十分賢能,又有一個具有聖德的兒子昌,太王想立季歷以便傳位給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荊蠻,象當地蠻人一樣身上刺滿花紋、剪斷頭髮,以示不再繼位,把繼承權讓給季歷。季歷果然繼位,就是王季,昌後來也成為文王。太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gōu,勾)吳」。荊蠻人認為他很有節義,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尊立他為吳太伯。  太伯死,無子,其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簡繼位。季簡死,其子叔達繼位。叔達死,其子周章繼位。那時正值武王戰勝殷紂,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經是吳君,就此仍封於吳。又把泰伯之弟虞仲封在周北邊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諸侯。


江南地區的馬橋文化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由於周人的來到而加速進入文明社會和建立國家。春秋末期,長江下游出現了一個顯赫的國家,它就是始建於無錫梅里(今梅村一帶)的吳國。吳國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是整個先秦時代公認的資歷最深的姬姓諸侯國。西周《逸周書?世俘》記載,武王克殷,祭於周廟,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內,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在《史記》中,司馬遷也是這樣認為的。


商代後期,周開始強大的時候,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季歷的兄長。他倆為了成全父親想傳位於季歷的意願,就離開陝西岐山下的周原,經過了千山萬水來到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吳。當時的江南,舉目所見,茂密的森林覆蓋著起伏的丘陵,平原上湖盪棋布,河網稠密,華草搖曳,野獸出沒,一派原始荒古的景象。泰伯、仲雍與當地居民一起,共同自號勾吳,不再回去,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擁護。

史書記載和江南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都告訴我們,吳國從建立起就是周人和當地的土著相結合的,決定了吳國的文化具有不同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特性,這是與多數中原諸侯國不一樣的。吳國統治者一開始就「斷髮紋身」(剪斷頭髮並在身上刺花紋),在很大程度上採用了土著的文化習俗,到稱霸中原時也沒有改變。吳人一直被中原貶稱為蠻夷,原因就在於此。

泰伯以其帶來的周原先進文化,結合江南水鄉的特點,帶領當地居民開掘人工運河「泰伯瀆」,就是今天的伯瀆港。泰伯瀆東連漕湖,西接運河,流經吳國的發祥地梅里(今梅村)。它保證了兩岸農田的灌慨,便利了遠近的舟楫往來,對吳國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時至今日,伯瀆港仍是溝通梅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水道。傳說泰伯還建有「鴨城」、「麋城」飼養禽畜,還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等。這些開發都是適合江南地理特點的,為吳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據吳國早期青銅器銘文所載,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末,「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帶水網地區的吳國的立國規模已相當可觀。

【文化掌故】


泰伯三讓天下


在商朝末年的部落社會,按慣例王位都傳給長子,作為長子的泰伯是太王當然的接班人。但他很明智,覺得父親已經萌生滅商的念頭,希望有賢能的子孫繼承他的事業,自己就乾脆避讓。這是「三讓」中的首讓。吳泰伯到達江南後不久,父親周太王去世。他和居住在常熟的二弟仲雍回岐奔喪,其間,三弟和眾臣要求他繼承王位。泰伯堅決不從,料理完喪事後立即重返江南,王位仍由季歷繼承。季歷坐上王位後,花大力氣整肅朝政,討伐外賊,擴大領土,結果遭到商朝統治者的嫉恨,被暗害而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喪,群臣再次挽留要他繼位,泰伯依然不為所動,喪事結束後立馬返回,將王位傳給三弟之子姬昌,他就是後來顯赫一時的周文王,滅掉了商王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長達800年之久的周朝。

泰伯三讓天下的崇高德行,為歷代朝野文人學士、騷人墨客所景仰。孔子在《論語》中云:「泰伯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引用孔子的原話大加稱讚,並特意把吳泰伯排列為吳氏世家位次之首。

泰伯三讓天下,不僅成全了父親的意願,最終為三弟和侄子推翻商朝奠定了基礎,而且以自己崇高的德行,得到了土著居民的擁戴,在江南成立了勾吳國,最終成就了自己的霸業。在泰伯的教化下,江南一代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人們喜氣洋洋,奔走相告,稱讚這是吳泰伯的功勞,越來越多的人相繼歸順他,等達到1000多戶規模時,大家一致擁立他做了君長,建立了一個號稱「勾吳」的蠻夷小國,江南第一個國家雛形形成。為了防禦強敵入侵,吳泰伯親自動員和率領當地老百姓硬是靠肩挑人抬,就地取土,在梅村一帶構築了一座周長為三里二百步(約1530米)、外廓三十餘里(約1.5萬米)的土城。也就是後人所稱的「吳城」。城內建有住宅,鑿有水井,居民生產生活無憂。泰伯95歲過世後,由於他沒有子孫,他的二弟仲雍從常熟過來繼承了君位。周滅商後,封仲雍後代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泰伯為吳伯。

泰伯之死誕生「披麻戴孝」

泰伯墓是江南最古老、規模最宏大、最具影響力的名人墓葬之一,位於梅村風景秀麗的鴻山,占地3畝,整座墓依山而建,現存月牙池、欞星門、享堂、祭台、四陵牌及塋域羅城。

據說,當年泰伯去世後,吳人哭聲震天。他們念及泰伯德行高尚,潔白無暇,紛紛上山採集白色鮮花敬獻到泰伯墓前,又因泰伯生前酷愛種麻,腰束絲麻以示哀悼。這一習俗沿襲至今。中國人流傳甚廣的晚輩子孫為去世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禮俗即源自於此。後人為了緬懷吳泰伯的豐功偉績,東漢永興二年(154年),桓帝派人把他的故居改建成廟,把他的墓地擴建成大型墓葬。

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泰伯的誕辰之日和農曆三月初三、後來改為清明節的泰伯忌日,一些帝王將相和八方人士紛紛擁到泰伯廟、泰伯墓朝拜、祭弔。孔子在祭祀泰伯廟時手書的「至德名邦」四個大字被刻在石牌坊上,至今清晰可見。歷來人們習慣把山東的「孔廟」稱為北方第一府,而把無錫的「泰伯廟」稱之為南方第一家。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對屢經戰火,破敗不堪的泰伯廟、泰伯墓進行大規模整修,恢復了往日的容貌。1982年,江蘇省政府把兩者同時列為重點文物嚴加保護。

【地名故事】


吳國城址城上村


城上村是原大卓鎮、現華陽街道的一自然村。

句容原有兩個城上村:一個在句容城南,一個在城北。為了便於稱呼,民間叫「南城上」和「北城上」。兩個城上村得名於東晉所建的南北二城。《弘治句容縣誌》載,「北城在縣治八里許移風鄉」。北城上坐落於句容城北。句容方言「城上」叫「神上」:「上」表示方位,意思為「城」那個地方。


城上自然村是大村,分東頭、西頭, 以前有五個隊,五六百人口。村里兩大姓一半人姓王, 一半人姓胡;東頭的姓胡,西頭的姓王。城上村西邊是河, 村前小土山叫「神人山」或「聖人山」 。

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了村南古城遺址。考古人員對城上村南面的遺址進行了勘察及考古發掘,發現自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的土層堆積。裡面有古代築城的夯土層和環壕(護城河)設施;遺址中部有豐富的周代遺存,出土了眾多西周時期的陶片及一些完整的石器。遺址就在村前「神人山」,面積一百多畝,最高處高出地面10米,當地群眾還稱它為「王上墩」「老虎墩」。考古專家論證,此處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遺址,極有可能是一處重要的吳國城址一一最早的吳國都城,曾經的「泰伯城」。


歷史記載,泰伯亦為「太伯」。商朝末年,岐山(在今陝西)周部落首領、周朝的開國君主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個兒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歷。泰伯為了滿足父親將王位傳給老三季歷兒子姬昌的意願,三讓王位,從陝西一路向東,來到勾曲。歷史上,句容屬「吳頭楚尾」,被稱為「荊蠻之地」。經過考古人員實測,城上村遺址周長和太伯城周長相當。能容納住戶大約在千戶左右,正好印證了《史記·吳太伯世家》上「歸之千餘家」的記載。


2008年,城上村遺址入編國家文物局主編的《2008年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2011年,被江蘇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國城址在句容是首次發現,也是一次重要的發現,將改寫吳文化發展的走向。2014年,城上村拆遷。這裡正在打造句容北部新城,並擬建城上村遺址公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