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之秦腔

南京學習在線 發佈 2024-04-30T07:14:11.229356+00:00

戲曲藝術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發展的結晶、文明積澱的碩果。它紮根於廣袤的華夏大地,競相綻放出百束燦爛的花朵,以供廣大戲迷憑興致挑選。

戲曲藝術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發展的結晶、文明積澱的碩果。它紮根於廣袤的華夏大地,競相綻放出百束燦爛的花朵,以供廣大戲迷憑興致挑選。想聽細膩婉轉的聲腔,便入江南水鄉,聽崑曲;想見「花招」多樣的戲曲,可入巴蜀之地,看川劇;若想全身心沉浸在粗獷豪放的曲調里,定要去黃土高坡,「吼」上一首秦腔,才能過足癮。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秦腔在古樸厚重的西北地區生長、壯大,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流傳至全國各地後,秦腔更是收穫了眾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的戲迷,頗受觀眾的認可。

秦腔,別稱「梆子腔」「陝西梆子」,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在快節奏的今天,它仍然是中國戲曲中獨樹一幟的藝術成果,向眾人展示著別樣的戲曲風情。

古老劇種

秦腔,發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漢族民間歌舞,經由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古時陝西、甘肅一帶屬秦國,被稱為「秦」,故稱之秦腔。在早期演出時,秦腔常以棗木梆子為伴奏樂器,又名「梆子腔」。

秦腔藝術源遠流長。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其中,梨園的樂師李龜年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在當時稱為「秦王腔」,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

宋代時期,秦腔受到詞的影響,在內容和形式上均做出了改變,藝術日臻完善。

到明朝中期,秦腔發展尤為迅速,漸漸形成規模。據記載,明代周至人所創辦的華慶班是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在陝、甘一帶甚是出名。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全國很多地區都出現了秦腔班社,僅西安一地就有三十六個,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乾隆、嘉慶年間,秦腔名角魏長生曾三次進京演出,以動人的腔調、精湛的演技轟動京城。京城內不少崑曲、京腔藝人就此改習秦腔,如今京劇的西皮流水唱段就來自於秦腔。

此後,秦腔一直是中國戲曲舞台上極為重要的劇種之一,流傳至京、津、冀、魯、豫、皖、浙等地,傳播範圍十分廣泛,影響深遠。

藝術精湛

中國戲曲有四大聲腔系統,分別為皮黃腔、梆子腔、高腔、崑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留存劇目最多的,當數梆子腔。

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戲曲音樂都以曲牌為其結構單位,這種結構形式稱為「曲牌體」。梆子腔形成後,它以一對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標誌著「板腔體」戲曲的正式形成。

作為梆子腔一脈相承的藝術表現形式,秦腔將梆子腔運用的尤為熟練,唱腔技藝更加精湛。

秦腔的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常用在人物情感飽滿與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

在這兩部分唱腔里,又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的唱音,可以表達悲憤、懷念、淒哀的感情;歡音腔則剛健有力、歡樂明快,擅長表現喜悅、明朗的感情。

除唱腔特色之外,秦腔的其他藝術表演形式和技藝手段也頗有看點。

從角色來看,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淨丑,各有千秋。秦腔有四生、六旦、二淨、一丑,共計十三門,又稱「十三頭網子」。角色在演唱時,鬚生、青衣、老旦、花臉可多角重唱,俗稱「唱亂彈」,這是秦腔表演的一大特色。

從絕活來看,秦腔的表演技藝非常豐富,身段和特技應有盡有,如趟馬、拉架子、吐火、咬牙轉椅等。在表演不同題材的劇目時,秦腔演員可充分利用道具,展示自身技藝,以契合相應的劇情發展。

從裝扮來看,秦腔臉譜與京劇臉譜、川劇臉譜並稱中國三大臉譜系統。秦腔臉譜的樣式眾多,有整臉、五花臉、旋臉、斜皮臉、通天柱臉、老臉等多種譜式。多樣的秦腔臉譜在數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古典獨特的繪製風格,體系完整,大大影響了京劇臉譜的形成與發展。

正如戲曲《大秦腔》「大秦腔里柔情斷腸,人生的舞台粉墨登場,生旦淨丑都是咱老百姓形象......」所言,秦腔樸實、豪放,生活氣息濃厚,一開嗓便唱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讓人淋漓酣暢。秦腔之風情,盡在此言中。

來源: 陝西文化概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本文部分圖文收集於網絡,如有侵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聯繫zhangcheng@jmtad.com,我們將在24小時內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