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小孩回答後,孔子當即拜他為師

逍遙歷史觀 發佈 2024-04-30T07:37:58.655801+00:00

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孔子在《論語》中教導世人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而他自己作為「至聖先師」,也是如此做到的。

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小孩回答後,孔子當即拜他為師

孔子在《論語》中教導世人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而他自己作為「至聖先師」,也是如此做到的。

「師項橐」,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孔子「師項橐」的故事,在《戰國策·秦策》中就有相關記載,在書中寫道:「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

而《三字經》中則寫道:「昔仲尼,師項橐。」

這些文書記載,側面證明了孔子「師項橐」的真實性。

那麼,孔子為何會拜7歲的項橐為師?

孔子東遊、遇到攔路的項橐

孔子前半生,曾以入仕為目的,但時代的動盪加上各國國君的愚昧自守,導致有著庇民之心的孔子「鬱郁不得志」。

一直到公元前500年,魯國國君魯定公任命孔子為宰相,讓孔子得以施展才學抱負。

在孔子的管理下,魯國政治出現短暫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實力得到加強。

孔子「墮三都」的做法,遭到魯國「季孟叔」三氏的嫉恨,而且魯國的變化也讓鄰國齊國感到畏懼。

於是,齊國黎組建議給季孫氏宗主季桓子以女樂,讓季桓子破壞魯定公與孔子之間的關係。

魯定公在女樂的誘惑下不理朝政,孔子直言進諫,但魯定公已經被季桓子等權貴說動,不理睬孔子,君臣開始不和。

那個年代,按照舊周禮的約定,大夫們在郊祭之後可以得到國君的祭肉,象徵著君臣一心。但主持祭典的季桓子卻不給孔子祭肉,這也讓孔子失望,從而選擇辭官在家。

這一年的孔子,已經五十五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在那之後,孔子就有了「東遊」的決定。

他東遊共用了14年,這期間可以說是孔子「落魄」的階段,但孔子的學問也在這一階段得到完善,回去後就作《春秋》。

而「師項橐」的故事,就發生在其中。

那是在公元前489年的秋天。

這天,孔子帶著子路、子貢等弟子在前往楚國的路上。

一路上,孔子坐在車上,看著外面的秋收季節不禁感慨,心情也難得舒暢。

但就在路過莒國的時候,在外面的子貢看到一群孩子在路上玩堆土遊戲——他們用泥巴壘了城牆,而且牆上的城垛、瞭望塔等一應俱全。

此時有一個小孩端坐在城牆之中,如一位君王一般。

子貢不忍馬車撞毀孩子們的「玩具」,於是就打算避開「城牆」。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城牆」中的孩子卻攔住了馬車。

子貢說:

「小孩,遇到車來,為何不躲反倒攔車?」

小孩說:

「你們太不懂禮貌了。」

作為一直以「禮」為人生準則的孔子,聽到小孩嘴裡蹦出「禮」這個字,他掀開車簾,看到了眼前的景象。

於是他下了車,向那小孩說道:

「你且說說看,我們如何不懂禮貌?」

那小孩一看到從車中探出身的孔子,一下子就認出了孔子這個人。

但他卻不徐不疾,緩緩說道:

「老先生,我問你,車遇到城,是繞開城走還是進入城裡?」

孔子聽到這話,回答道:「自然是進城。」

小孩聽到這話,眉頭一揚,之後說道:

「那為何你要避開,是覺得我的城有什麼問題嗎?」

孔子看到這一幕,對這小孩起了興趣,於是他對小孩說道:

「你說得對,是我們無禮。但這城這么小,我們的馬車怎麼進去?」

「這樣,那我給你重新造個大點的城門。」

說完,那小孩把手指比劃了一下,孔子順著他的手,就看到了遠方的城門。

他大為驚訝這個孩子的聰慧,於是笑道:

「多謝!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項橐。」

孔子項橐相問、智者的對話

孔子知曉了這個小孩的名字,頓時想到了關於項橐的事跡。

項橐,據傳出生於莒國袁家莊村後的一戶姓項人家,家中丈夫與懷孕妻子魏氏兩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魏氏雖然有孕在身,但卻堅持下地幹活。

一直到陰曆四月初八之一天,她與鄰居一起到山上挖藥材,突感腹中疼痛傳來。

身邊的鄰居一下子就知道魏氏這是要生了,於是慌忙放下手中的工具。

但要將魏氏送回家中生子已經不可能,於是魏氏當即決定,在山上產子。

在鄰居的幫助下,魏氏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腹中胎兒生下,是個男孩子。

小孩生出來後,與母體還用臍帶連著,於是鄰居就拿過割藥材的刀子,打算將臍帶割斷。

但令人驚訝的是,臍帶在刀子的切割下居然紋絲不動。

他們用盡力氣,都沒能將臍帶剪斷。

這時候,魏氏看到身邊的茅草,想到平時走過茅草叢,身上會被茅草割傷,於是她決定用茅草試試。

沒想到,這一試之下,臍帶終於被茅草割斷。

丈夫聽說了妻子產子,於是趕緊上山照顧,就遇到了抱著孩子往山下走的魏氏。

他接過孩子,看到這孩子額頭就像個口袋一樣。

古代口袋稱為「橐」,於是夫妻倆人決定給孩子取名「橐」,因姓項,於是叫「項橐」。

項橐自小極為聰慧,他觀察入微,對周圍事物他有著強大的好奇心。

有一年夏天遇到打雷,他就問父親:

「天怎麼會打雷呢?」

他的父親想了想回答說:

「那是老天爺想打死壞人和妖怪。」

父親的話明顯是希望教育小孩不要做壞事,但項橐想了想,卻說:

「那難道只有夏天有壞人嗎?還是冬天老天爺就不會生氣?」

項橐的話讓父親無言以對。

舅舅聽說了項橐的事,於是就打算「為難」一下這個「神童」。

舅舅問:

「天上的星星有幾顆?」

項橐回答說:

「跟地上的人一樣多。舅舅我問你,你的頭上有多少頭髮?」

舅舅笑了笑,回答:

「跟你頭上的一樣多。不信,你來數數。」

說著,就把頭伸向項橐,項橐就說:

「行,你把頭拔下來我就數。」

舅舅聽到這話,急忙告饒。

而這,也成就了項橐的「神童」之名。

對於這些,孔子自然略有耳聞。

於是在知道面前的小孩就是「神童」項橐後,他決定「考考」項橐。

他看到在一旁的農夫正在鋤地,於是問道:

「你看這農夫,每日都在鋤地,你可算過每日共鋤了多少次?」

項橐聽到這話,一下子就知道孔子這是在問自己話,於是反問道:

「老先生您每日坐馬車出遊,可曾算過馬蹄每天抬多少次?」

孔子聽到這回答,一下子就被項橐的敏捷應變震驚,須知,這時候的項橐才七歲。

孔子收起輕視之心,他邀請項橐上車同游。

項橐也不懼怕,與孔子一起上了車。

孔子拜師、項橐的後來

一路上,孔子知趣大開,他又問身邊的項橐:

「你看這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又有多少顆五穀?」

這個問題,不要說在兩千多年前,就算是如今也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

但孔子不知道,這個問題是當初項橐的舅舅問他的,而項橐這次也不用之前的答案。

他略一思索,回答道:

「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

孔子聽到這話,頓時眼前一亮。

眼前的項橐思維之機敏、對事物觀察之細微,都讓孔子非常欣賞。

而項橐也沒有隻答不問,他說道:

「先生,你看這松柏,為何能夠冬夏常青?」

孔子略一思索,回答道:

「因為他內心充實堅定,所以可以冬夏常青。」

孔子本想以此教育項橐一些意志堅定的道理,但沒想到項橐聽完說道:

「那竹子也四季常青,為何是空心的?」

孔子聽完,有些窘迫,但他還想看看這位「神童」還能給他多少驚喜,於是說:

「那依你之見,這是為何?」

項橐回答道:

「竹子所以常青,因為它虛心,而松柏之常青,在於它堅實。」

這樣的為人道理,孔子也沒想到居然能從七歲的項橐口中聽到,他不禁正襟危坐,以弟子禮說:

「如此道理,令我受教,甘為弟子。」

說完,孔子以拜師禮向項橐拜下。

後世,也因為這件事一直稱項橐為「聖公」。

但孔子「敏而好學」的謙虛,卻讓項橐的後半生遭遇無妄之災。

作為當世名人,孔子可謂「名揚」諸侯國,而七歲的項橐能夠成為孔子的老師,這樣的才能,讓諸侯國都起了讓項橐到朝中當官的想法。

首先就是莒國國君,他讓人找到項橐一家,希望項橐能拜官,為莒國所用。

但項橐一家習慣了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願進入官場,於是就拒絕了莒國國君的邀請。

遠在齊國的齊國國君也聽聞了項橐的事跡,於是也派使臣上門請項橐當官,但也被拒絕。

這兩國都被拒絕,他們擔心項橐去了其他國家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派人監視項橐一家。

項橐得知了自己被監視,與父母商議搬家。

而兩個國家監視的隊伍又碰到邂逅,他們都以為對方是來請項橐的使臣,趕緊回去報告給自家國君。

齊國國君得知後,本著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下令格殺項橐。

儘管項橐聰明機警,躲過了幾次追捕,但最終還是落入了敵人手中。

敵人在動手時發現,刀劍居然無法傷害到項橐,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時候,他們想起項橐的臍帶是被茅草割斷的,於是就想到用茅草來殺害項橐。

就這樣,躲過了刀劍之害的項橐,死在了茅草之下,一代「神童」,就此落幕。

對「師項橐」的考究、歷史真相?

孔子「師項橐」一事,被廣而傳頌孔子的「好學」。

這一篇與《兩小兒辯日》相近的文章,在一些史籍中都有相關記載。

而近些年,隨著敦煌遺書中《孔子項橐相問書》的出世,這篇文章的真偽論證更是達到了頂峰。

關於「孔子項橐」事跡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戰國時期縱橫家流派的《戰國策》中,但當中孔子與項橐兩人的具體事跡,以及孔子為何會拜項橐為師並沒有交代。

而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著與《戰國策》中相似的記載。

這是因為,《史記》本就是搜集先秦時期的相關典籍加以考究,從而著成的一本書。

而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在《孔子世家》與《論語》中,關於這件事的事情隻字未提。

須知,《論語》是孔子門生根據孔子的人生經歷著作的一本書。

其中沒有記載相關事跡,也讓人對這件事的真偽存疑。

不過,在《論語·子罕第九》中,有這樣一句話: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在漢代儒家學者的記載中,也提到了「項橐,達巷黨人者也」。

「達巷黨」是一個以「美孔子」為目的的黨派。

根據這些記載,或許我們可以了解到,項橐的身世或與以上所講的相左:

項橐是達巷黨人,他與孔子之間或有交集,且兩人之間發生過一些關係——這也是這個故事在當時可以流傳起來的關鍵。

但關於孔子與項橐「相問」的事情,則可能與《兩小兒辯日》一樣,是後人為謳歌孔子之好學、謙虛而杜撰的一些事跡。

孔子在生之年,雖然其聖名流傳於各國,但他的主張卻並不適用於那個「爭霸」的年代,所以他並不為國君、時政器重。

而在他身死之後,儒家在孔子門生的發揚下得以光大,並逐漸成為主流思想。

尤其是在漢代,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下,孔子的地位被後人「追認」,成為萬世聖人。

到了這一步,後世人在研究儒家經典之時,需要以「實際」事例教化世人,於是就有了諸多類似於寓言的孔子「小故事」。

不管是《兩小兒辯日》還是《孔子項橐相問書》,其傳播的思想都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相符。

綜上,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一是項橐確有其人;二則是孔子師項橐之事真偽難辨。

歷史的真假有時就是這樣,其真假難以最終蓋棺定論。

但不管如何,孔子在儒家、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貢獻都是毋庸置疑的。

儒家經典鑄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也讓中華民族從精神內涵上完成了統一,匯聚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身為後人的我們,當銘記「聖人」之教誨。端正身心,以國為家,以民為本。

參考文獻:

敦煌寫卷《孔子項橐相問書》研究綜述 王珣 童蒙文化研究(第六卷)——童蒙文化專業委員會2021年專題論文集

鬼聖項橐考 姜生 敦煌學輯刊

孔子拜師 人生十六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