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那些年那些大官人(上)

悠閒的趙主任 發佈 2024-04-30T13:49:06.544836+00:00

人傑與地靈有著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或雄竣或優美或險惡的山水,固然是孕育人傑的搖籃,正如詩曰:「山深地古自是有神物,不假靈真誰敢侮」、「漢門華表及千秋,怪石奔騰截河流。北辰鎮居水口處,五百年後出王侯」,而同樣,只有人傑才能讓山水的靈秀之氣更好地發散出來,否則,山水就是孤獨的存在,「宇宙有此水,萬古萬萬古」,就是充滿惆悵與寂寞的,「暗谷行雲度,蒼煙獨鳥還」,生活在那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們看似逍遙自在,無憂無慮,實則是精神上在逃避與拒絕,「婦姑澼纊欣同社,翁仲扶筇不出鄉」。

人傑與地靈有著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或雄竣或優美或險惡的山水,固然是孕育人傑的搖籃,正如詩曰:「山深地古自是有神物,不假靈真誰敢侮」(元好問《游承天懸泉》句)、「漢門華表及千秋,怪石奔騰截河流。北辰鎮居水口處,五百年後出王侯」(盂縣黑石頭寺寺壁元詩),而同樣,只有人傑才能讓山水的靈秀之氣更好地發散出來,否則,山水就是孤獨的存在,「宇宙有此水,萬古萬萬古」(元好問《游承天懸泉》句),就是充滿惆悵與寂寞的,「暗谷行雲度,蒼煙獨鳥還」(楊雲翼《大秦寺》句),生活在那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們看似逍遙自在,無憂無慮,實則是精神上在逃避與拒絕,「婦姑澼纊欣同社,翁仲扶筇不出鄉」(趙秉文《游郄家泊》句)。


晉東地處太行山西側的谷地、黃土高原的東緣,水土流失嚴重,地瘠高寒。宋仁宗時對西夏用兵頻繁,歐陽修曾奉使考察河東,對晉東有足夠的了解,故出任群牧使後就建言:「威勝以東及遼州、平定軍,其地率多閒曠。河東一路,水草甚佳,地勢高寒,必宜馬性。」由此可見,晉東雖地當晉冀門戶,並非人煙輻輳之處,反而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據宋徽宗崇寧年間(即公元1102-1106年)統計,平定軍含平定、樂平二縣,才有「戶九千三百六,口二萬八千六百七」,至少在宋朝,包括晉東在內的整個河東地區人民生活比較貧苦,故「其俗剛悍而樸直,勤農織之事業」,「多藏蓄,其靳嗇尤甚」(語出《宋史》)。


就是這樣一方水土,在宋、金、蒙元時期的三百年間,湧現出許多叱吒風雲的家族和俊秀子弟,有許多人走出鄉關,書寫輝煌的人生,也有許多風流人物到此停棲、工作、生活、戰鬥,都值得追記。


一、大家族

宋金時期晉東稱得上大家族的,主要是盂縣李氏、侯氏、張氏、吳氏和平定耿氏、呂氏,尤為顯榮的是盂縣烏河川侯氏、張氏、吳氏三大家。

盂縣西北方向,與壽陽、陽曲、定襄三縣交界有一條烏河,發源於陽曲兩嶺山,流入滹沱河,在縣境流長54公里,流域面積680平方公里,號稱二百萬畝「米糧川」,歷史上分為上川、中川和下川,統稱烏河川。盂縣侯氏、張氏、吳氏三大家族世居於此,傍河而棲。吳氏住在上川大方山村,張氏和侯氏住在下川上文村。


(一)盂縣李氏家族

盂縣李氏起於後唐(即公元923-936年)汝州魯山(即今河南魯山)縣令李蕘,其子李謙溥轉為武職,結親王室,遂為皇戚,家族迅速興旺,再到其孫李允則、李允正,出守邊地,為國立功,使家族發揚光大,走向鼎盛。李家歷仕五朝,發達近百年。因李家早年外遷,盂縣乃鄉籍。

1、李謙溥

李謙溥字德明,其父李蕘在後唐清泰年間(即公元934-936年)被鎮守并州(即今山西太原)的石敬瑭闢為幕府參謀,石敬瑭稱帝遷都開封(即今河南開封),李蕘隨之到開封,任開封府推官,後奉命出使契丹,返回開封,對石敬瑭說:「屈節外國,非久長策」,但石敬塘正依賴契丹維持政權,心下不喜,派他出任汝州魯山縣令,李蕘死在了任上。

李謙溥性格慷慨,注重承諾,自幼通曉《左氏春秋》,隨父出使契丹時,被補授為殿值官。石敬瑭死後,其侄石重貴繼位,轉授西頭供奉官。後晉(即公元936-947年)滅亡,劉知遠建立後漢(即公元947-950年)政權,李謙溥改任東頭供奉官。後周(即公元951-960年)太祖郭威領兵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以及鎮守鄴都(即今河南安陽)期間,李謙溥往來於朝廷和郭威之間傳送密令,郭威對其十分器重。廣順元年(即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任命李謙溥為供備庫副使。

周世宗柴榮率軍征討北漢,遼州(即今山西左權)刺史張乙堅守城池,周軍久攻不下,李謙溥單騎入遼說服張乙歸降,因功改授閒廄使。周世宗退兵,留任晉州(治山西絳縣,轄曲沃、絳縣、侯馬一帶)兵馬都監,曾率偏師襲取河東,所向披靡,捷報頻傳,周世宗下詔親予褒獎。周世宗率軍征討南唐,隰州(即今山西隰縣)刺史孫議病亡。李謙溥對建雄節度使楊廷璋說,隰州大寧(即今山西大寧)乃是咽喉要地,不可缺守。倘若奏報請示皇上等待回復,隰州這座孤城早就淪陷了。楊廷璋立即簽署書牒,命李謙溥代理隰州刺史。李謙溥到任後,立即修理城牆,整頓兵備。過了八天,北漢果然派遣數千騎兵來攻。時值盛暑,李謙溥單衣持扇,帶著兩個小吏登上城牆,徐步巡視戰鬥器械的準備情況。

北漢軍隊見狀不知虛實,只好退兵。又過了十多天準備攻城,此時李謙溥已派人密報楊廷璋,並各自招募敢死士百餘人,準備夜襲北漢軍。當夜隰州勇士手持短兵,身穿堅甲,口中銜枚,縋城而出,會同楊廷璋軍中的敢死隊,兩路夾擊,攻其不備。北漢軍睡夢中被驚醒,驚慌失措,紛紛潰逃。勇士們乘勝追擊數十里,斬首千餘人,大獲全勝。第二年李謙溥率軍攻破孝義(即今山西孝義)縣,因功實授隰州刺史、監軍。再一年,周世宗最後一次大舉北伐契丹,把他召到軍中隨行。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兵不血刃,直撲幽州(即今北京),不料周世宗染病而死。周恭帝即位,封李謙溥為澶州(即今河南濮陽)巡檢使,受命修築莫州城(即今河北任丘),城竣,改授丹州(即今陝西宜川)刺史。

趙匡胤陳橋兵變,肇建宋朝,李謙溥遷任慈州刺史(即今山西吉縣)兼晉隰緣邊都巡檢,行石州(即今山西離石)事,以興同砦為治所,這是防衛契丹入寇的前線。建隆四年(即公元963年),宋太祖命四路進兵北漢都城太原,以李謙溥為先鋒,與鄭州刺史孫延進、絳州刺史沈維深,協同通事舍人王睿等,率師會於霍邑(即今山西霍縣),攻取汾州(治所在今山西隰縣)。李謙溥籌劃攻取之策,沈繼深等人均不贊成。孫延進也沒有採用,導致師出無功。大軍回師時,出了白壁關(在今山西孝義),行至一個谷口間,李謙溥規勸諸將謹慎行軍,提防漢軍尾追截殺。諸將不以為然,李謙溥獨自率部披甲待戰。果然北漢追兵驟至,孫延進等倉惶逃跑,只有李謙溥率兵抵抗,北漢追兵見無機可乘才撤兵而去。此戰後,移任隰州刺史。

開寶元年(即今968年),宋太祖命李繼勛等再次征伐太原,李謙溥擔任汾州路都監,因遼國出兵援助,無功而返。第二年,太祖親征,李謙溥擔任東砦都監。前軍副部署党進派李謙溥帶人到西山伐木,以備攻城。李謙溥帶人還沒到西山,已聞戰鼓聲急,漢軍前來進攻西砦。守將趙贊揮軍抗禦,漢軍猛攻不退,李謙溥見狀率部增援,太祖前來臨陣觀戰,見援兵身上竟無精甲,待得知是李謙溥帶領伐木的士兵,非常高興。

李謙溥在隰州任職十年,契丹、北漢均不敢犯境。李謙溥曾招降北漢將領劉進,勇武過人,李謙溥待他極為友好,每逢戰鬥劉進都竭效死力,常能以少勝多。北漢十分憂懼,故意偽造一封蠟書丟棄在路上,被宋將趙贊得到,當即報知宋太祖,太祖令將劉進綁縛京城。李謙溥聽說後追問劉進,劉進無法自證清白,只好伏地請死。李謙溥寬慰道:「我以舉宗四十口保汝矣」,上奏說明恐是北漢的反間計,太祖立時醒悟,令釋放劉進,並賜他禁軍都校專用的戎帳、服具,以示補報。劉進為此更加感恩戴德,效忠大宋。

開寶三年(即公元970年),朝廷任李謙溥為濟州(即今山東巨野)團練使。後因北方形勢緊張,宋軍作戰不力,再次讓他回任晉、隰緣邊巡檢使。百姓聞之都感欣慰,爭先恐後去道邊迎接他。開寶六年(即公元973年),李謙溥再次隨軍征討太原,率部連拔七砦。

開寶八年(即公元975年),李謙溥病重,請求回朝,被從人用肩輿抬回了洛陽。宋太祖親派宦官領著太醫為他診治。及至開封,病情更重,連續上奏章請求致仕,宋太祖不許。第二年春李謙溥病逝,享年六十二歲。宋太祖十分痛惜,賞賜大量財物,下令辦理喪事的支出皆由朝廷負擔。

李謙溥與宋太祖的父親趙弘殷曾是同居街里的近鄰。他弟弟李謙升與宋太祖是布衣之交,每次見到宋太祖,母親閻氏都會熱情接待。宋太祖即位之後,曾數次將閻氏接入宮中敘舊,令宮女扶著老太太,不肯讓她下拜,相坐用餐,閒聊往昔的趣事,且每次都會給予優厚的賞賜。宋太宗雍熙二年(即公元985年),次子趙元僖任開封尹兼侍中,進封許王,加中書令,太宗為他迎娶了李謙溥的女兒為夫人,並對宰相說:「朕嘗語諸子,今姻偶皆將相大臣之家,六禮具備,得不自重乎?」宋太宗對趙元僖尤其喜愛,可惜27歲就死了,趙元僖死後,宋太宗對他思念不已,有時甚至悲傷哭泣到天亮,寫下《思亡子詩》給近臣觀看。

2、李謙升

李謙升雖不如乃兄李謙溥官職高、名氣大,但因與宋太祖是布衣之交,也具備較好的入仕條件。據南宋學者李攸所著《宋朝事實》記載:北宋初年,宋遼之間關係很緊張,民間邊境貿易未曾停止,但邊境時常發生局部衝突。宋太祖乾德三年(即公元965年)冬,契丹兵騷擾易州(即今河北易縣),掠走一些居民。太祖立令監軍李謙升率兵進入遼境,俘獲相同的人口,等契丹兵放還易州百姓,再予釋放。宋太宗為次子趙元僖迎娶了李謙溥的女兒為夫人後,任命李謙升為如京副使,為武臣例轉之官,十九級官階,相當於武略大夫,正七品。  

3、李允則

李允則字垂範,李謙溥之長子。以蔭補衙內指揮使,後改左班殿直。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即公元982年),宋軍從幽薊還師,在靜戎軍(即今河北徐水)設置榷場,二十九歲的李允則受命管理。回朝後,曾銜命巡訪河東路羈押囚犯久拖不決的問題;巡察荊湖路的吏治,檢視錢帛、器甲、刑獄;檢視西川築城禦寇情況。擢升閣門祗候。

宋真宗即位之初,累遷供備庫副使,潭州(在今湖南)知州。南楚(即公元907 -951年)國時,馬氏政權對民橫徵暴斂,潭州人稱之地稅;宋平定湖南,潘美執政期間按屋輸絹,人謂之屋稅;農民養牛,每年要輸米四斛,牛死仍要認輸,謂之枯骨稅;茶民輸茶稅,起初以九斤為一大斤,後來提高到三十五斤。

李允則到任時,人民苦不堪言,遂上奏朝廷免除三稅,茶稅改為以十三斤半為定製,得到百姓擁護。湖湘之地多山田,可以種粟,但百姓習性懶惰,不喜耕作。李允則乃下令每月所供給官府的馬料,都可輸粟的秸稈,從此山田都得到百姓開墾。湖南發生年饉,欲先開官倉賑濟百姓而後上奏,轉運使堅執不允,李允則據理力爭說,待得上奏允准需月余,受飢百姓就不計其數。次年再遭饑荒,李允則又欲先賑後奏,轉運使仍不同意,李允則只好用自己的家資為質押,才得以開倉賤糶。李允則藉此招募饑民投身行伍,擴軍上萬人。轉運使想調新募饑民征討邵州蠻夷,被李允則以無故征伐拒絕了。

李允則還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宋真宗咸平二年(即公元999年),興修嶽麓書院,擴增規模,並請宋真宗賜給諸多經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四方學者紛至沓來。嶽麓書院遂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名聞天下。翰林學士、著名文學家王禹偁專門寫文記敘其盛況。陳堯叟出任湖南安撫使,百姓上請願書,希望朝廷讓李允則留任,陳堯叟將此情況上報朝廷。宋真宗召還李允則,與其接連廷對三天,宋真宗感嘆道,當初宰相畢士安曾給我介紹你的家世和為人,真不愧知人善任啊!

  遷洛苑副使、知滄州,李允則巡視州境,疏浚了浮陽湖,修葺營壘,在官舍內鑿井。不久,契丹來攻,百姓湧入營堡用水不缺。契丹人攻城,就砸下冰塊當炮彈,契丹久攻不克只好退軍。宋真宗再次召見他,讚揚他能未雨綢繆,料敵於先。轉遷西上閣門副使、鎮定高陽三路行營兵馬都監,押於大陣東面。李允則請求入宮廷對,他對宋真宗說武藝非自己所長,不能勝任充當邊軍的職責。宋真宗說,你只管為我運籌帷幄,不必去當矢石。並賞白金二千兩,賜以幃幄、什器,詔諭凡制下諸路發布命令,必先經李允則同意才可施行。


宋真宗咸平六年(即公元1003年),契丹圍望都(即今河北望都),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王超指揮失誤,又不聽李允則之勸,導致副帥王繼忠失陷,全軍戰沒,軍心動搖,李允則勸王超穿上喪服動員三軍,激發鬥志,紓解全軍情緒。宋真宗聞報,對李允則的做法親書手詔予以褒獎。

  宋遼簽訂檀淵之盟後,李允則調任瀛州(即今河北滄州)知州,上奏,要選好邊將,謹守盟約,摒除一切不利兩國友好的言行,宋真宗深表贊同。遷西上閣門副使。河北緣邊安撫、提點榷場何承矩死後,李允則繼任,並知雄州(即今河北雄縣)。起初,榷場禁止交易各類特殊物品,巡邏人員接報有人交易珉玉帶,李允則說,以我無用之物交換有用之物,何樂而不為,大大放寬了交易標的。隨後,加封東上閣門使、遙領獎州刺史。河北之地既已罷兵,李允則仍在不停整修加固城壘營堡,遼國皇帝疑惑地問,南朝尚在修城備武,難道要違背誓約嗎?遼丞相張儉回答說,李允則是個寬厚的長者,其為安撫使,不必多疑。很快,宋真宗也下詔責問此事,李允則回奏說,兩國剛開始通好,如果不立即整治,恐怕他日頹圮,邊患就難以預測。宋真宗深以為然。

雄州城北舊有徹城,李允則想將它改建,與大城合為一體,又怕驚動契丹,驚擾百姓。於是,先建造了東嶽祠,出百兩黃金做供奉的器物,併到處宣揚,當地居民踴躍獻出金銀。過了一段時間,李允則秘密將這些器物撤走,對外聲稱北面來了盜匪,並多次下令捕盜,三次與遼國邊將交涉,揚言為保護東嶽祠,大修城牆。隨後以舊城牆為基礎深挖壕溝,修建月堤,終於把徹城納為一體。

雄州百姓原來大多用茅草苫蓋屋頂,李允則派人從西山采來木材,擴修倉庫營房。並教給百姓燒陶、制磚瓦,標設里巷,修穿廊,建市肆,築邸舍,添水磨。城牆上都用磚壘砌,下面則開挖壕溝,廣種桑麻,遍植楊柳。擴大了宋真宗景德初年(即公元1004年)閻承翰駐守期間所修的屯田,架設石橋,構築亭榭,建堤修路,至此雄州可直通安肅(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廣信(治所在今河北徐水西遂城)、順安軍(治所在今河北高陽),初具大邑的氣象。

李允則每年都要大行修禊等祭祀活動,召集界河的戰船舉辦競渡比賽,開放邊境人民來遊覽,藉此習練水戰。雄州以北打仗挖了很多陷馬坑,城上留有望樓斥堠,可看到十里之外的情況。自罷兵後,人們仍不敢登城瞭望。李允則說,既然兩國講和,何需這些?派人撤掉不必要的哨望,填平了陷馬坑,作為軍隊的菜園,挖井開溝,拓墾田土,修築短垣,在縱橫之間種植樹木荊棘,為這些地方設置了天然障礙。他又命令城內整治街巷,在北原上新修佛塔,人們可以每天登高望遠,三十里以內一目了然。又下令給安撫司,規定在所轄的境內凡有空隙的地方,都種上榆樹。一段時期後,榆樹布滿了邊塞。這時李允則才對左右官員說,現在到處布滿樹林荊棘,是步兵作戰的好地方,而不利於騎兵作戰,這些樹豈止只是建屋的材料?

雄州舊俗上元節不燃燈,李允則扎燈山,搭彩棚,邀伶官表演,允許讓人們徹夜遊玩。第二天,探子報知遼國邊帥準備偷偷入城觀看。李允則就與同僚一起迎候在郊外,果然有紫衣人到了,相偕入城,同到一家旅舍,全程相互沒有說一句話,李允則派奴僕歌女服侍左右,相對而坐喝得酩酊大醉,才作罷。並把他所騎的騾子放在廊屋下,讓他自行離開。此人就是遼國的邊帥,可惜回去沒幾天,就被遼國偵知殺了。

李允則曾在軍中設宴,突報甲仗庫著了火。李允則依舊不停地喝酒作樂,副使請求去救火,也不回答。不多久火熄,他下令將所焚毀的東西埋掉。隔日暗派人拿著公文到瀛州,用裝茶葉的籠子運來新的武器甲冑,補充甲仗庫。不到十天,兵械已如數運完,卻無人知道內情。樞密院探知此事,要求彈劾李允則,宋真宗說,他這樣做,必有道理,何不先問一問呢?隨後,李允則具奏,甲仗庫一向戒備森嚴,為何剛好在宴會時燒起來?這一定是奸人有意所為。如果離開宴席去救火,說不定會發生什麼不測之事。

有一次捕獲一名遼國探子,李允則令予釋放,並好好地招待。探子受其感動,自承乃燕京大王派來的,還拿出了他所刺探到的宋軍沿邊錢糧、兵馬的數量。李允則說,你探知的這些情報不准。隨即叫來主管官員將實際數字抄給了他。探子要求在情報的封口處加上鈐印,李允則同意,並給了他一些金銀,然後放了。過不久,那個探子又回來歸還拿走的情報,鈐印仍然完好,他反而向李允則提供了遼軍的兵馬、錢糧和軍隊分布情況等,以為報答。

一天,有百姓訴告說被契丹人打傷了。李允則未予以追查,送給傷者二千錢,眾人都認為他害怕惹事。一個多月後,幽州的遼人來質詢,李允則回答並無此事。這大概是遼國探子想以打人這件事來證明自己深入了宋境,及至接到李允則的回覆,遼軍首領認為是探子撒謊妄報,就把他殺了。宋朝雲翼軍的戍守兵逃到了契丹,李允則去文要遼軍歸還逃兵,遼軍說不知道逃兵所在。李允則回說,就在某處。遼人很驚訝,不敢再隱瞞,遣返了逃兵,李允則當即把他斬了。

後來,李允則歷任四方館引進使、高州團練使。宋真宗天禧二年(即公元1018年),以客省使身份知鎮州(即今河北正定),又遷任知潞州(即今山西長治)。宋仁宗即位後,授康州(即今廣東德慶)防禦使。

李允則不喜歡端著官架子,有時外出散步,遇到百姓說得來的,就坐在一起閒聊,藉此了解民間實際情況。有人訟告,不管大小事,儘量當面問訊決斷。他能善待士卒,以為己用。有時出現盜案,幾乎很快都能破獲,人們也不知道有什麼門道。他身上所穿沒有一件備用的衣物,吃的也沒有豐盛佳肴,從不積畜財產。在河北二十餘年,做了大量具體事務,尤其是戰備性的基礎設施,更寓於可供遊人賞玩的樓亭館所之間,使人不敢損毀。至於兩國間書信往來、費用、儀式,大多親自裁定。晚年致仕後定居開封,有從契丹逃回的漢人,都安排住在自己家裡。李允則死後,才讓他們住到樞密院大程官營里。

宋仁宗天聖六年(即公元1028年),李允則去世,享年75歲。

4、李允正

李允正字修已,李謙溥次子,因恩蔭補授供奉官,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即公元976-984年),掌管左藏庫,有機會屢屢上殿奏事,宋太宗一見猶能記起他幼小時的模樣。後來李允正和太宗做京兆尹時的管事張平同時掌管宮中三班,不久任為閣門祗候,再升閣門通事舍人,備受太宗信賴。他的妹妹嫁給太宗次子許王趙元僖時,為了操辦嫁妝,把所居宅第抵押給了趙匡胤的岳丈、右衛上將軍宋偓,宋太宗知道後,責問,你父親為國家守衛邊境二十多年,只留下這一處宅第,你為什麼抵押給他人呢?李允正只好實話實說,宋太宗聽後很感慨,派宦官取宮中用度贖還其宅第,士大夫們聞知,紛紛賦詩讚美。


宋太宗淳化年間,朝廷平定四川戎州、瀘州叛亂的蠻夷,李允正隨軍出征,戰後升為西上閣門副使。宋太宗審知京城監獄囚犯長期羈押情況嚴重,任命李允正前往統管此事。李允正經調查後請得詔旨,命御史台給開封府司錄司、左右軍巡、四排岸司下發囚犯台帳簿,署明關押時間,條列囚犯罪狀,滿一年後排名,比較刑務官的優劣。第二年開封府上奏,京城人口眾多,拘禁在押人尤多,御史府考查時,小吏就需忙於應付,反而影響了審結效率。況且並沒有發現任何欺瞞的事實,毋需煩勞考校。朝廷審查後停止了這種做法。

之後,李允正出任提點左右藏,常出巡北方邊境,檢查管理邊防軍需軍用情況。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出任衛州(即今河南衛輝)修河部署,這年他34歲,第一次實授管理軍務之職。時值寧夏清遠軍修建積石寨,朝廷派他遠赴沙漠邊陲去完成這項工程。回朝後升為西上閣門使、并州駐泊鈐轄。不久代替張永德知代州(即今山西代縣)事,調任代州知州。宋真宗咸平元年(即公元998年),李允正曾被派往西蜀詢訪民事,回朝升任東上閣門使,先後出任鎮州、莫州二州知州。

咸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契丹侵擾邊境,宋真宗御駕親往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督戰。時任並、代馬步軍鈐轄李允正與並、代都部署高瓊率領太原軍出土門關前來會合。並、代軍有精銳騎兵幾百人,訓練有素,宋真宗檢閱後賞賜緡錢以示激勵。派遣李允正率部駐守邢州,與河北諸路行營都部署石保吉一起驅逐遼兵,遼軍見大軍已到,隨即撤退。宋軍大名合兵後,李允正也率軍退回并州、代州轄區。

咸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涇原儀渭、邠寧環慶兩路合併,朝廷任命王漢忠為都部署,傳召李允正為鈐轄兼安撫都監,即日上路。又命他與並、代經略史、知并州事錢若水同到今甘肅環縣城北的洪德堡、懷安沿邊各寨巡視邊事,加官遙領誠州刺史。隨後還任並、代鈐轄。此後,錢若水出去巡視邊防營寨,朝廷就下詔讓李允正代理統管州事。之後,李允正升為四方館使,代替馬知節任鄜延部署、兼延州(即今陝西延安)知州。再改任客省使、定州知州兼鎮定都鈐轄。

大中祥符三年(即公元1010年),李允正因病多次上表請求回朝。剛到京師,又逢宋真宗祭祀汾陰,無法隨行,遂被任命為河陽部署以養病。次年八月,鎮守西北的宦官昭宣使張崇貴去世,党項頭領李德明蠢蠢欲動,朝廷急詔調李允正任鄜延部署,期間,宋真宗還派遣宦官秘密傳詔慰問。祭祀汾陰禮成後,宋真宗大加封賞,李允正也被加授河州團練使。

李允正知書達理,性情剛毅,不愛錢財,內斂守德。因多病而身形佝僂,幾乎沒有在朝廷內任過要職,但長期執掌邊防重任,殺伐果決。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秋天,李允正調任永興軍知軍,當年去世,享年五十一歲。

另有,李謙溥遠房侄子李允恭,曾任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二)下川上文村侯氏家族

山西侯氏出自晉公室,為河東大姓。盂縣侯氏家族的先祖為五代時守護烏河川的將領,在朝代更迭中失去值守,遂定居於此,子孫逐漸由武轉儒。北宋初侯道濟進士及第,其子侯可、孫侯仲良俱為名儒,對關學的崛起做出重要貢獻,而其外孫程顥、程頤創立洛學,是北宋理學的奠基者,深刻影響了我國思想界。侯道濟之後,其家族漸向全國開枝散葉。

侯道濟墓在盂縣上文村。現今盂縣實驗小學原址為秀水書院,書院東北有侯子祠,即為祭祀侯道濟之孫侯仲良而建。在今盂縣北興道村東山上,有一岩名曰:程子岩,相傳因侯道濟外孫程顥、程頤講學於此而得名。

1、侯道濟

侯道濟的祖父侯元、父親侯嵩,皆以武勇而聞名一時,五代時期為劉知遠部將,鎮守盂縣烏河川,烏河是盂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滹沱河支流,乃是控制太原通往河北平原的重要咽喉。後因河東政治動盪,劉知遠所建後漢政權不到四年時間即滅亡,侯家無法與新的合法政權取得聯繫,其職守也就自然解除。到侯道濟這一代,已是北宋開國,社會漸趨穩定,故棄武從學,始登儒學科進士第,曾出任丹徒(即今江蘇鎮江)知縣,被授予尚書比部員外郎。其妻子刁氏被封為福昌縣太君。

事見程頤所著《伊川文集卷十二》之《上谷郡君家傳》。

2、侯可

侯可字無可,侯道濟之子,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少時倜儻不羈,喜好講義氣。成年後,盡棄前好,篤志力學,博覽群書,涉獵甚廣,諸如禮儀制度、音樂、詩詞歌賦、易象算數、天文地理、陰陽氣運、孫武之學、兵謀韜略,乃至醫藥等學問,無不推究其淵源,終成一位遠近聞名的飽學之士。入京赴試,鄉鄰給他湊錢送行,等到考完試回到家裡,他把所剩錢財都分送給了一起考舉子的,並說,這些錢是鄉里鄉親資助應詔入試者的,不能使作他用。他將要從京師出發,聽說一個同鄉病了就想,我離開後,他會不會因沒人照顧而死去?毅然留下來陪著同鄉,待其痊癒,方始上路,同鄉騎著他的馬,他跟著一路步行回到家。侯可曾中解試,後兩次參加科考,都沒有中進士。

宋仁宗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湖南、江西路安撫使兼廣南東、西路安撫使孫沔,參與鎮壓壯族人儂智高起事,請侯可為參軍事,因功得官,出任巴州化城(即今四川巴中)知縣。當地風俗迷信鬼神,而不就醫,只聽巫覡之言。娶媳婦必向女方家索要財禮,貧家之女竟有因此終身不嫁的。侯可到任始作改變,與民訂立制度,如有違者必予問罪,很快這種狀況得到了改善。


後調任華原(即今陝西耀縣)主簿。某富人將自己沒有田籍的土地,抵押了別人一萬畝的田券,每年強行索取地租。侯可一早騎馬直奔富人家,打開木匣拿出田券歸還原主。當地州府的衙役趙至誠狡詐凶蠻,掌握太守以下很多人的把柄,前前後後沒有人敢動他。侯可揭露其罪行,戴上重枷,投入大獄。向上一級官府稟報殺了他,聞者既高興又佩服。

出任簽書儀州(即今甘肅華亭縣)判官,西夏人經常入犯邊境,使臣派侯可前往巡視,他帶著數十騎兵卒來到西夏邊境,突與西夏人遭遇,侯可當即把人馬分為三四伙,命他們舉著旗子,繞著山慢慢地走。西夏人看見了,頻繁窺測,以為是誘兵,不敢出擊。韓琦任陝西宣撫使時,曾推薦侯可出任涇陽(即今陝西涇陽)知縣。侯可說服渭源當地羌族酋長獻納土地八千頃,用以建築熟羊城來安頓他們。韓琦非常認可他的作為,並將之上報朝廷,為他議功。後來,侯可又提議修復鄭白渠,被召回朝廷當面奏對。旋即因一個小小的罪名被罷免。

侯可輕財仗義,常急人之所急,憂人之所憂。他與田顏是好友,田顏病重,侯可去千里之外為其求醫,還沒返回田顏就死了。田顏死不瞑目,人們猜他是在等候可。將要入殮時,候可趕了回來,用手撫摸他的眼睛方才閉上。田顏無子,不能送葬,侯可前後奔波,賣掉衣物僱人為其安葬。天氣正冷,他只穿著單衣難以禦寒,有人給他送了些錢,他轉眼看到田顏的妹妹閨房裡一無所有,全都送她置辦嫁妝。有一天從遠處回來,家裡人向他訴苦,家境窮困舉步唯艱,恰此時,好友郭行來登門相央,因父病,延醫請藥需要一批錢,欲賣房相抵,孰料房子卻賣不出去。侯可聞言不禁惻然,算得自己囊中財物大致可抵其數,就全給了他。關中一帶的人都贊他是賢人。

侯可官至殿中丞,七十二歲,死於華陰(即今陝西華陰)家中,葬於華陰縣保德鄉。侯可晚年深究理學,從學者甚眾,自陝而西,多從其學習、鑽研學問,外甥程頤稱之「華學」,並寫下《聞舅氏侯無可應辟南征詩》贊道:「南垂凶寇陷州郡,久張螳臂抗天威。聖皇赫怒捷書渙,虎侯秉鉞驅熊羆。宏才未得天下宰,良謀且作軍中師。蕞爾小蠻何足殄,庶幾聊吐胸中奇」。

事見程顥《明道文集卷四》之《華陰侯先生墓志銘》。

3、上谷郡君

上谷郡君侯氏是侯道濟之女,生於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幼而聰悟過人,女紅之事無所不能,尤好讀書,通曉歷史,博知古今。侯道濟愛之甚過兒子,每每以政事相問,侯氏所言都能與自己的看法吻合,故常常嘆惜說,可惜你沒有生為男身!

十九歲嫁與吏部尚書程遹之子太中大夫程珦。侯氏謹奉公婆,與丈夫相親如賓。無論品德、還是、儀容都被眾親友推崇和敬愛。程珦引為賢內助,對之禮敬有加,而侯氏亦謙恭內斂,即便在一些小事上也從不擅自做主,必稟明公婆或夫婿而後行。
  程家有個堂弟從小失去父母,侯氏視同己出,悉心照料。她治家有方,無需嚴苛即井井有條。她不喜歡懲罰家僕,把小家奴當作自己的兒女一樣看待。兒子們有時呵斥他們,夫人總是告誡他們,貴賤雖然不同,但大家都一樣是人。路上遇到被遺棄的小孩,侯氏不忍,屢屢予以收養。侯氏還喜歡自己調製藥物,用來救濟病人。
  程珦生氣時,侯氏總會溫婉勸解。而兒子們有了過錯,卻從不掩飾,常說:「予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過而父不知也。」

侯氏曾生育六個兒子,活下來的只有程顥、程頤,故對其慈愛至極,但在教育方法上,卻一點也不寬容。程顥、程頤才幾歲,走路跌倒,侯氏必教之,你若安安穩穩,如何能跌倒?侯家常吃鹹粥,遇有二子挑剔,侯氏亦教之,少時挑食以飽口腹,長大怎麼寒窗苦讀呢?兄弟倆從小養成不擇衣食、不惡語相向等良好習慣,這並非全然出自天性,實乃後天教育的結果。

程珦解除廬陵(即今江西吉安)縣尉職務,未領新職前,寄居在歷陽(即今安徽和縣)。恰巧其弟也解除毗陵(即今江蘇常州)椽吏之職,兩家住在一起人口很多,家資不足。侯氏巧為騰挪,措置有方,使兩家衣食不致於缺乏。程珦打趣她說,你真是個轉運使的良才!剛開始寓居丹陽(即今江蘇鎮江),曾借住葛氏的房子,看房子的王氏老太太讓前後賃居的人沒有不苦惱的。侯氏待之有道,王老太太竟而變得很溫馴。等到全家將要搬走,王老太太仍戀戀不捨。

侯氏安於貧窮簡樸的生活,用度節儉,衣服、器用均很樸素。看到親族之間競尚奢華,視如不見。小女兒剛幾歲時,忽然走失,乳母、從傭悲痛哭泣,大呼小叫。夫人喝止說,設若沒走失,自然能找到,果真走丟,你們這樣哭嚎有什麼用?在廬陵時,官署住處常有怪事發生,有家人說,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揮扇子。侯氏說,天熱罷了。又有家人說,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擊鼓。侯氏說,有鼓椎嗎?找了給它。後來家人不敢再說有什麼古怪,而古怪的事兒也沒有再發生,一家遂安居於此。

侯氏頗有知人之能。有個叫姜應明的神童中第,人們競相去觀瞻。侯氏相見之下說,恐怕走不遠。後來此人果然因獲罪再無長進。程顥、程頤兄弟倆幼時,侯氏勉勵他們認真讀書,並親手在書線貼上寫下:「我惜勤讀書兒」,又並排寫了兩行字,一行寫「殿前及第程延壽」,程延壽即程顥幼時曾用名;一行寫「處士」二字。等到程顥進士及第,而程頤放棄科舉考試,此時才看出來侯氏對自己的兩個兒子知之甚深。

侯氏喜歡文史,卻沒有寫下任何辭章,她對婦女以文章、筆札留傳於世,頗不以為然。平生所寫詩歌不過三十篇,惜無存。只有程頤記得在歷陽時,父親回鄉省親,母親夜聞鳴雁,曾寫下一首詩,其詩曰:「何處驚飛起,雝雝過草堂。早是愁無寐,忽聞意轉傷。良人沙塞外,覉妾守空房。欲寄回文信,誰能付汝將。」

侯氏每讀史書,看到奸邪逆亂之事,常掩卷憤嘆;而看到忠孝節之士,則欽慕不已。曾經說,唐太宗得御戎之道,其識慮高遠,有英雄之氣。

侯氏從小多病,喜歡方餌修養之術,很有效驗。跟隨程珦在嶺南做官時,偶因露天乘涼睡覺,染上瘴癘。等返回北方時,路上病情加重。叫來醫生把脈,說可以治好。侯氏自感不適,對兩個兒子說,這是醫生有意騙你們的。臨終前一天叮囑程頤,今天是冬至,再過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節,你要記得替我祭祀父母,我明年不能再去祭拜他們了。遂於宋仁宗皇祐四年(即公元1052年)二月二十八日在江寧(即今江蘇南京)去世,享年四十九歲。起初,朝廷賜封為壽安縣君,後來追封為上谷郡君。

事見程頤《上谷郡君家傳》。

4、侯仲良

侯仲良,字師聖,侯可之次子,程顥、程頤的表弟,祖籍盂縣,生於華陰(即今陝西華陰)。侯仲良是兩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學者,後人尊稱為「侯子」。年少時受其父「華學」理論啟蒙,及長,從學於二程,是「洛學」思想的重要傳承人之一。他對二程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和領悟,被兩宋之交著名儒學家、寶文閣直學士胡安國稱為「講論經術則通貫不究,商略時事則纖微皆察」,胡安國的兒子胡宏,本受教於程門四弟子之一的楊時,遂命加拜侯仲良為師。後胡安國、胡宏父子創立和形成了南宋湖湘學派,再經由胡宏的弟子張栻,竟而影響到朱熹,理學思想一脈相承。隨著程朱理學體系逐步完善、發展、壯大,在此後七百餘年,牢牢占據了官方哲學的首位,對宋元明清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侯仲良晚年經歷了兩宋間戰亂,在戰爭中顛沛流離,從湖北荊門一路南下講學,據載,後漂泊到福建沙縣,貧病交加,終老於福建。其著述有《論語說》和《雅言》。《雅言》主要記載二程事跡和學說思想,後人熟知的楊時「程門立雪」和朱光庭「坐沐春風」等經典故事皆出於此。

5、程顥、程頤

程顥、程頤,世稱「二程」,侯道濟之外孫,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是我國儒學第二次復興的主要骨幹人物。二程所創建的「天理」學說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我國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受到後世歷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並逐步演變成為占有統治地位的思想。

程顥,字伯淳,學者稱之明道先生,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即公元1032年),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中進士,歷任鄠縣(即今陝西西安鄠邑)主簿、上元縣(即今南京)主簿、澤州晉城(即今山西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等職。宋理宗淳佑元年(即公元1241年),追封河南伯,從祀孔廟。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

程頤,字正叔,學者稱之伊川先生。生於宋仁宗明道二年(即公元1033年),曾任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後遭削籍貶竄涪州(今四川綿陽市),徙峽州(即今湖北宜昌),卒於宋徽宗大觀元年(即公元1107年)。宋理宗淳佑元年(即公元1241年),追封為伊川伯,從祀孔廟。著有《周易程氏傳》、《遺書》、《易傳》、《經說》等。

另有,侯士魁,宋代,翰林學士,其墓在上文村西。


(三)上川大方山吳氏家族

吳氏家族在宋代科舉起家,據族譜記,從北宋哲宗元祐年間至紹聖年間(即公元1086-1097年),先後有吳居正、吳開、吳孝明三人中進士,到宋徽宗政和二年(即公元1112年),又有五人進士及第。北宋覆亡後,南遷的支脈有六人在南宋進士及第;而留在北方的支脈,金元兩朝有四人進士及第,元代後餘緒不絕,累朝簪纓,入仕者上至正一品太師、少師,下至從八品縣令,多達百餘人。

今墓葬在大方山村,可考的計有:

吳溫,金代,行樞宻使。
吳曼,金代,左監門大將軍。

吳儀,吳曼之子,金代,三班借職。

吳震,吳曼之子,金代,承制。

(四)下川上文村張氏家族

張氏家族相傳為唐代名將張士貴之後裔,至今村里尚有其衣冠冢。石晉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九世孫張崇嗣進士及第,其後張家日益顯達,至宋高宗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的190年間,中進士者共20人,金代又有八人進士及第,賡續至今,代有人才,家族赫赫。張崇嗣死後歸葬盂縣西北八十里上文村,其子孫世嗣簪纓不絕,多祔葬於此地。

1、張崇嗣

張崇嗣祖籍山西盂縣,據族譜記載為唐代名將張士貴第九世孫。後晉高祖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桑維翰榜進士及第,天福七年(即公元942年)石重貴登極,張崇嗣授奉祥府主,其時後晉國事唯艱,內外交困,人才緊缺,張崇嗣累擢升至樞密承宣,檢校兵部尚書。後周太祖郭威時,由侍中出任河北軍節度使,剛正不阿,門無私謁。宋太祖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得宰相韓令坤推薦,遷成德軍節度使,授爵金紫光祿大夫、司徒、上國柱,賜金魚袋。

2、張崇彬,張崇嗣弟,曾官拜山西澤州(即今山西晉城)推官。

3、張崇晏,張崇嗣弟,曾官拜青州(即今山東青州)節度使。

4、張昭懿,張崇嗣子,大中祥符年間(即公元1008-1016年)中進士,授右班殿直。

5、張嵩,張昭懿長子,宋真宗天禧二年(即公元1018年)中進士。

6、張巍,張昭懿次子,與兄張嵩同榜進士,授秘書監監正。

7、張象賢

張象賢,張巍長子,宋仁宗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進士,授工部主事,累遷集賢院學士、兼尚書僕射,性剛毅,凡有私謁必嚴斥之。

8、張象儀

張象儀,張巍次子,與兄長張象賢為同榜進士,對上孝順,對下友愛,曾訓導子女說,我最感憂慮的是,從祖先起就不分遠近厚薄把我們視為一體,一旦薄於族誼,於祖為不孝,於族為不仁,我們還有何面目見先人於地下呢?曾官拜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貴,轉遷朝請大夫、吏部考功司郎中,太常卿,至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特進、左僕射,卒於官守。

9、張象仁

張象仁,張巍三子(亦稱是張嵩之幼子),宋神宗熙寧六年(即公元1073年)癸丑科佘中榜進士,授校書郎。時值王安石變法給社會帶來動盪之際,上書言事,杵逆朝廷而罷職,隱居白鹿山,與世人不來往有五十多年,卒於家中。

10、張文德

張文德,張象賢子,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7年)進士。官拜右正言,轉光祿卿,工部侍郎,至禮部尚書卒。持身清正、耿介,身居高位常自警省,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不敢私下勾兌。他常教育子女說,我家世代崇敬儒學,深受國恩,從未有人因貪墨受賄而累及自己和家庭。我見到許多不能清廉自守的官員,很快就敗落了,都是生子不肖,家產盪盡,貪墨有何意義呢?希望我的子孫以此為鑑。

11、張文華,張象儀子,元豐五年(即公元1082年)中進士,任御史里行。

12、張文萃,張象仁子,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中進士,將作監少監。

13、張文輝,張象仁子,與兄張文萃同榜進士,監察御史。

14、張紹先,張文萃子,宋哲宗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中進士,授將作少監,轉集賢院學士,翰林承旨。讀書每天都有進度計劃,寒暑不廢,博覽群書,致仕後,仍日夕以讀書為樂。文才遠揚。

15、張紹祖,張文萃子,張紹先弟,宋徽宗崇寧二年( 即公元1103年)中進士。

16、張紹光,張文輝子,宋徽宗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進士,集賢院學士。

17、張紹宗,張文輝子,與兄張紹光同榜進士,給事中。

18、張科,張紹先子;張穩,張紹光子;張秘,張紹祖子,三兄弟隨南宋南遷,據族譜記,均為宋高宗建炎初年(即公元1128年)中進士,無考。張穩據族譜記,兩宋之交授孟州判官,累擢至蔡州節度使,劾執政落職歸,歸隱盂縣,亦無考。

19、張國正,張穩子,據族譜記為金朝進士,無考。

20、張道,張國正子,金章宗明昌五年(即公元1194年)中進士,任平章事。

21、張安,張道子,金宣宗興定三年(即公元1219年)中進士,戶部尚書。

22、張以智,張安子,金朝常山府尹。

23、張以誠,張安子,與兄張以智同榜進士,金朝禮部侍郎。

24、張志尹,張以智子,正大四年(即公元1227年)中進士,禮部尚書。

25、張易張書,張以智子,父子三人同榜登科,張易任吏部尚書,張書任河南節度使。



(五)平定呂氏、耿氏家族

呂氏家族金代之前已世居平定,耿氏則在金代由河北遷居於平定,到元、明朝,兩家子孫更為顯達。

1、呂宗禮

呂宗禮,平定人,天性穎悟,有才辨,德行功業勝過常人。金太宗天會九年(即公元1131年)下詔要求州縣舉薦吏員,鄉里以呂宗禮厚重樸實推薦了他,經吏部考試,拔撰為律科進士第一名。授權本州事、充某州知縣,遷權防禦判官,轉文林郎,出任遼州(即今山西和順)司候判官。去世後入祀鄉賢祠。著有《沾山集》。其墓在平定州北二里處。

2、呂宗智,呂宗禮弟,金世宗大定年間(即公元1161-1189年)中進士。

3、呂時敏,呂宗禮子,金章宗明昌年間(即公元1190 - 1196年)中進士。

4、呂仲堪,呂時敏子,金代中進士。

5、呂允,呂宗禮五世孫。金元之交入仕,性格剛直耿介,初任燕南按察司奏差,有個正定(即今河北正定)籍士兵賄賂主吏,以避征戍,呂允查訪真相後正之以法。像這樣的事被諫官聽說,官員們都能增加俸祿,呂允卻沒有去宣揚,也有人勸他向上級主官自陳,呂允也沒有照辦。後因上書陳言,切中時病,得到朝廷肯定,遷漢中道(即今陝西漢中)肅政廉訪司僉事,請求致仕,詔令授平定州知事,並作封蔭。

其子呂思誠在元代進士及第,累任朝廷監察御史、中書參知政事、左丞轉御史中丞、集賢院侍講學士兼國子祭酒,擔任宋、遼、金三史總裁,一代名臣。

6、耿昉

耿昉,束鹿人,金代,授平定軍宣武指揮使。性格儒雅、沉穩,大才遠略,善待百姓,體恤士卒,崇學重教,撫育士子,造福一方平安。去世後入鄉祀。葬於今平定城南廟溝村,即明代南京刑部尚書、清惠公耿九疇祖塋。

7、耿升

耿升,耿昉之遠房孫子,金代,襲封宣武郎,死節後,為平定邢晉等州長官聶珪具禮安塟。墓在今平定城南廟溝村。

8、耿守直

耿守直,金朝進士及第,授總帥府教授。金亡不仕,隱居鄉里,自號「方山居士」。

(六)其他一些家族

1、盂縣高氏

盂縣東鄉仙仁村高氏,始祖高厚,系出北宋西北軍將領高永能之後,從今陝西米脂輾轉遷徙於此。生子高泰,高泰生四子:長子高溱、次子高清、三子高津、四子高浩。皆有才能,豪俠行義。白天務農,晚上則講習經史,深曉君子修身正心之道,不欲刻意追逐功名利祿。

到金朝末年,時局衰頹,因是西北望族子弟,高溱多次被贈官,累次舉孝廉,拔撰同知太原府事;高清授同知保德(即今山西保德)州事;高津授樂平(即今山西昔陽)縣尹;高浩授獲鹿(即今河北石家莊鹿泉)縣尹。高清、高津、高浩都是掛銜的虛職,每逢危亂之際,都會主動向地方官署報備,聽候調遣。只有高溱領受實職,由太原府直屬調遣,蒙古軍南下,高溱領職從兵,歿於戰陣。朝廷嘉其忠節,賜軍地三頃六十畝,隨帶大糧九石六斗,又有四十里長山之地等。

高溱之子高宣,因傷其父陣亡,且自家人丁單薄,又擔心攤派差役累及己身,故放棄軍地,捨棄了封蔭的官職,約於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挾宗譜攜妻帶子,避居於盂縣東延壽鄉西南舁,不復入仕。

事見《前隱士高君墓志銘》。該碑為元惠宗至正七年(即公元1347年)刊成。

2、平定楊家

楊肇,崞縣(即今山西原平崞陽)人,宋初為平定州判官,後移居平定郭村。

及至到了金代,楊肇第五世孫楊景雄字漢臣,更名茂才,曾中鄉舉,金宣宗興定中(即公元 1217 -1222年)為平定縣丞。

楊景雄之孫楊觀謙,元世祖至元年間(即公元1264-1294年)中丙子科舉人,授翰林院判;另一孫楊觀晉,也在至元年間中舉,任絳州教授。

3、冉鐸之家,據傳為「孔門十哲」冉子之後,值宋太祖平定河東,時年五穀不豐,冉鐸舉家從河北平山遷居盂縣萇池。其五世孫冉備冉新曾在村里立石為記。

4、段德之家,平定軍人,五世同居,宋真宗咸平年間(即公元998年-1003年),應地方之請,因孝行詔令予以旌表獎勵,並豁免其家課稅。

5、李志學之家,盂縣人,宋代,性至孝,母親去世,在墳墓前住了三年,早晚號泣不已。後其長子李福、次子李壽,高中同榜進士,張榜後,當地人都稱讚,這是李志學孝行感動天地所致。

6、趙瑛之家,盂縣人,金代,父卒後,哀戚不已,甚於常禮,其子趙世林任百夫長,孫子趙大為任祁縣某鄉的百戶,都以孝行稱譽鄉里。

7、劉義之家,盂縣人,金代,性至孝,父卒後,多日內湯水不進,幾乎死去,入葬,又搭廬守墓三年,即便家人也見不到面,只有一隻家犬揮之不去,他有什麼舉動,家犬都能理解其意,連兒子劉正、孫子劉允、次孫劉輔都不能靠近。劉家相傳已有十五代,世世同居在一起,相互間無一點閒言碎語。金世宗大定年間(即公元1161-1189年)特賜封進義校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