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考古項目探尋文明之源

山西新聞網 發佈 2024-04-30T14:40:46.304321+00:00

山西晚報訊(記者 孫軼瓊 南麗江)2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全省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以及2022年我省重要考古發現。

山西晚報訊(記者 孫軼瓊 南麗江)2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全省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以及2022年我省重要考古發現。此次獲評的考古項目,已率先於27日在山西省考古學會和山西晚報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進行了展示匯報,經過專家評審的投票後選出,分別是:運城夏縣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太原小店鄭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呂梁興縣碧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運城稷山東渠夏時期遺址、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臨汾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址。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于振龍在發布會上表示,山西是早期國家形成與治理實踐的關鍵區域,始終處於中原文化與北方文化互動交流的最前沿。晉西地區在整個晉陝高原政權興起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堯都平陽在陶寺」逐漸為學界所公認後,夏時期的山西呈現何種政治格局;鹽銅資源如何促進了夏商王朝的崛起。圍繞這些重大歷史問題,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五)」、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及山西省文物局「晉南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考古工作」框架下,文物工作者持續開展了夏縣師村、襄汾陶寺、夏縣東下馮、興縣碧村、沁水八里坪、絳縣西吳壁等十餘處重要遺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為深入研究中華文明起源、文明進程、文明交流互鑒等重大課題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

近年來,山西考古工作屢有創新,強化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辦了「大政之源」特展、「考古的溫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現山西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及最新考古成果,推出「考古雲講堂」系列講座、舉辦「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推動考古成果全社會共享,搭建「山西文物」「考古匯」網絡宣傳平台,宣傳展示山西考古成果,讓考古新發現、研究新成果走出庫房、走出實驗室,走進博物館、走近人民群眾,激發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2022年,山西各項考古工作有序推進,也取得許多重要成果。27日,在「第三屆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中,由全省各市選送的11個考古項目正式與公眾見面,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詳細匯報,將考古成果進行公布。經過投票評選,6個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省考古學會理事長王曉毅介紹,此次入選的考古項目,為本年度實施的重大課題及基本建設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涉及時代跨度大、地區多,反映出中華文明各個時期的豐富面貌和厚重歷史信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睹為快,去認知2022年度的六大考古新發現。

鹽池旁最早的居民——運城夏縣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這是近年來晉南地區發掘面積最大的仰韶文化晚期遺址,發現了大量遺蹟和遺物,是研究仰韶文化向廟底溝二期文化轉變的新材料。作為仰韶時期距鹽湖最近的核心聚落之一,出土獨具特色的長筒罐為探索鹽業資源的早期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線索。

布局完整要素齊備的史前村落——太原小店鄭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該遺址首次發現了山西境內相對完整的一處龍山時期地坑式院落,其建築布局完整、生活要素齊備,較為完整地展示了太原盆地龍山時期聚落的面貌,為深入研究晉中盆地龍山時期文化與北方石峁文化、晉南陶寺文化的聯繫提供了新的資料。

晉陝高原入黃河口的最大石城——呂梁興縣碧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該遺址是晉陝高原入黃河口處,史前時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遺址,擁有著雙重城垣和嚴密的城防系統。面積達75萬平方米。碧村遺址是河套石城文化圈面向中原地區的一座重要門戶,是黃河文化的重要標識,為揭示中國文明歷史進程中的山西貢獻增添了新的重要支點。

山西夏文化的新版圖——運城稷山東渠夏時期遺址

該遺址的發現填補了臨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是近年來晉南地區夏文化研究的重大發現。為探討夏時期晉南與豫西地區的關係、深入認識東下馮文化內涵,從考古學角度解讀晉南「大夏之墟」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撐,也為研究晉南地區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新的考古實證。

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商代初期墓葬——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

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因豐富的夏商冶銅遺存而聞名。2022年度,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在冶銅遺址分布區域發現商代墓地,為了解西吳壁遺址的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M16是迄今所知二里崗下層(商代初期)階段規模最大、內涵最為豐富的商系大型貴族墓葬。西吳壁商代墓地為探討晉南地區商代人群構成、禮制源流,以及商王朝國家形態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金元時期北方細白瓷窯場傑出代表——臨汾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址

該窯址是金元時期北方地區陶瓷手工業的標誌性窯場和傑出代表。自1975年發現以來,霍州窯一直沒有開展過考古發掘工作。2022年,霍州窯開展了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和勘探以及第一次考古工作,揭露出金、元、明時期的窯業遺存,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窯具標本,是研究霍州窯燒制歷史、工藝技術、生產面貌、經濟形態、傳播影響等問題的系統性基礎資料。

此外,「第三屆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還設置了公眾網絡投票環節,從2月22日至2月26日14:00結束,根據公眾票選數量,推出2022年度3項「最受公眾關注的山西考古新發現」:臨汾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址、大同平城智家堡唐代墓地、興縣碧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又訊 日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共22個考古發掘項目入圍終評,呂梁興縣碧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成功入圍。

1.山西省考古學會理事長、山西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在第三屆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上致辭。

2.山西晚報副總編輯呂國俊在第三屆山西考古新發現論壇上致辭。

3.臨汾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址項目負責人劉岩,介紹該遺址發掘情況。

寇寧 王樂攝

(責編:溫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