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魔的一樹桃花

南陽翟船海 發佈 2024-05-01T00:20:56.640380+00:00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個暮春時節,一位貶官攜友登游廬山。一路走來,春花凋敝,百花無影。舉目四顧,又掃興又傷感。掃興傷感間,猛一抬頭驚訝不已:深山一處寺院火紅一片——一樹樹桃花正在熱烈地怒放著。一樹的粉紅,一樹的繁花,蓬蓬勃勃,燦若雲霞,搖搖曳曳,風情萬種。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個暮春時節,一位貶官攜友登游廬山。一路走來,春花凋敝,百花無影。舉目四顧,又掃興又傷感。

掃興傷感間,猛一抬頭驚訝不已:深山一處寺院火紅一片——一樹樹桃花正在熱烈地怒放著。一樹的粉紅,一樹的繁花,蓬蓬勃勃,燦若雲霞,搖搖曳曳,風情萬種。

於是乎,領頭的貶官驚喜過望,口占一絕: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自此,那一樹桃花,便在人們心間盛開千年而不衰。


賦詩的貶官叫白居易,人稱「詩魔」、「詩王」。

祖籍太原、生於河南新鄭的白居易,緣何跑到了江西九江的廬山。旅遊?度假?

非耶,他是被降職貶到江西九江的。話說,815年,當朝宰相武元衡、監察部副部長(御史中丞)裴度遭人刺殺。武當場被殺並取去頭顱,裴身受重傷(淮西節度使,吳少陽之子吳元濟,反叛後為擾亂人心而製造的恐怖事件)。

對如此大事,當權者竟然無動於衷。當時,因頻繁上書言事,並寫大量反應社會現實詩歌,而由左拾遺遷為東宮閒職(太子左贊善大夫)的白居易,卻氣憤難抑:宰相被殺並取其頭顱,是國家的奇恥大辱!由是,他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綱紀。


可恨、可笑、可悲的是,那些個掌權者(其中不乏因此事不敢上朝,為了掩飾自己的怯懦而心生嫉妒者),非但不予褒獎和支持,反說他這個東宮閒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僭越之舉。同時,藉助他母親看花時墜井而亡,及其所寫的有關賞花、觀井之作等。指責他有傷孝道,不配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

於是,那個後來暴死在長安的李純,就把他貶為江州刺史(江西九江的行政長官)。然而,詔書發出後,某些個「井下石」仍不肯罷休,致使其再貶為江州司馬(江州刺史的副官。當時是貶官的特殊官名,相當於降職觀察吧)。

表面上看,他的遭貶是越職言事。實際上,還是因為先前他的《新樂府》等,大量抨擊當時社會現實的詩篇,早就刺痛了朝中的某些個權貴。

「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言。」「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儘是非心。」貶謫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是個熱血青年;至此之後,他成了「獨善其身」者。


他「壯志空許國」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因為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李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由盛轉衰之時;是當時從中央到地方,政治上極其腐敗之時。宦官的權勢極大,連皇帝都要看他們的臉色行事,甚至有幾個皇帝,還不明不白地死在他們手裡;更有一批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長期享受高官厚祿,不僅不為國分憂,反而同宦官狼狽為奸,想盡辦法排斥和打擊正直之人。致使不少人需要投靠他們,或對他們巴結逢迎,方可安身或保命。

「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貶謫江州之後,積極向上、勇於挑戰的他,在政治思想上,開始打退堂鼓、走下坡路。其所寫的大量「閒適詩」,就是傾向「獨善之義」的。所謂「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觀,正是他思想上的矛盾反映。也正是這種思想上的矛盾,才使得他的晚年創作,走上了消極頹放之路。


不過,白居易在江州雖不得志,大體上仍能恬然自處。在此地,他訪陶潛故居,尋四時麗景,並於香爐峰(即大林峰)下,修建一所自己的房子:面朝瀑布,向內修身!

兩年後(817年)的暮春,白居易與友人再登廬山。當時,「人間」芳菲已盡。熟知,趕到深山寺院一看,此處確是桃花灼灼,春意正濃。


那盛開桃花的寺院叫大林寺,為四世紀僧曇詵所創建,位於廬山大林峰上(在唐代以後,於南宋、元、清等不同時期,曾5次被毀,毀後又重建。1961年,為興修水利,當地於此建如琴湖。蓄水淹沒了大林寺,水中的寺址即在吳照軒西偏湖心處)。


美好的事物總是易逝易去,美好的春光更是如此。人們總是惜春、戀春,不願負春。誰知,在惆悵嘆惋之際,才發現,春天卻像捉迷藏的頑童,悄悄地躲在這深山寺廟之中了……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一次意外成就一首佳作,一首佳作卻成了千年絕唱。詩魔的一樹桃花,不僅在世人心間盛開千年而不衰,而且將一直地盛開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