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茶文化與唯物主義

茶貴人頭條號 發佈 2024-05-01T09:05:26.996821+00:00

摘要:本文結合茶葉、中華茶文化與世界蘊味: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視域,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物質觀與認識論,分別從中國茶文化的定義、發展特點,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聯繫等方面進行闡述。

摘要:本文結合茶葉、中華茶文化與世界蘊味: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視域,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物質觀與認識論,分別從中國茶文化的定義、發展特點,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聯繫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1 中國茶文化定義

  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文化學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人類社會形成以後才出現的一種社會形態。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社會經濟政治、思想的反映。同時它反過來又為社會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服務。抽象地講,文化就是人類精神文明和意識形態的客觀表現,通常它要藉助物質形式來表示,或以物質為載體。

  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稱。

  但也有學者從「大文化」觀點出發,認為一切由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現象均稱為文化。而茶文化的含義應包括茶業的物質生產、流通活動和人類各種方式飲茶的精神內涵,包含了有關茶領域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也有學者認為,茶文化是以茶為題材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2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特點

我國茶文化的發展總體呈現整體性發展的特點。但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其發展又各具特色,因此可以說我國茶文化是一種文化綜合作用發展的結果。

2.1 茶文化的多樣性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茶文化具有多樣性。其多樣性主要表現為茶的種類和茶葉的種類較多、茶藝多樣化等方面。在我國,茶葉主要分為六大基本類型,但是具體的細分又可以形成不同品牌或者口感的茶葉系列。從普通到精品、從清淡到濃香,無論是質地還是口感都充滿了多樣性。茶藝和茶具在茶文化中也大有講究,不同的人對茶具的需求不同。喜歡喝茶的人總要擁有一套自己比較喜愛的茶具,而對於講究儀式感的飲茶者,對茶藝還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不同的泡茶和品茶方式在口感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每種茶的品味方式不同,其蘊含的人生哲理也各不相同。總的來說,茶文化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2.2 茶文化的區域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和東西跨度較大,同時我國地理分區較為明顯,由此形成四大自然地理區域。這四大區域中,有著明顯的氣候差別,這就造成了我國茶文化發展的差異性,每個區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華北地區的茶主要是綠茶,並且產地較少,經常喝茶的人也相對較少,茶通常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而在西南地區和青藏地區茶則作為一種日常飲料,他們對茶的需求等同於我們對食物的需求,是當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東南地區茶相對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茶也在這裡產出。南方地區的地形多丘陵,而且雨水於北方而言,相對較多,整體環境有利於茶樹的良好生長。同時當地土壤呈酸性,更加適合茶樹的種植。因此這裡是茶葉的重要產區,在這裡茶葉的種類也豐富了許多,並且茗茶也較多。總體來看,受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多角度的影響,茶文化呈現區域性的特點。

2.3 茶文化的包容性

茶作為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載體之一,體現出強大的包容性。茶文化的這種包容性,一方面體現在人和茶二者之間的文化;另一方面,茶文化還涵蓋了飲食、文學等多方面的東西。在我國,有許多關於茶文化的研究,也有許多關於茶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融合研究,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生根發芽也體現出我國茶文化的環境適應性較強。但是新時期茶文化必須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進行良性的發展,也就是說,並不是茶文化的融合度越高,茶文化的發展就越好。有時錯誤的融合會造成茶文化的發展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從而演變為一種畸形的茶文化,影響茶文化的獨立性。但是不可否認茶文化在許多領域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也都可以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對於茶文化而言,包容性是一個雙刃劍,因此必須合理運用。

3 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聯繫

3.1 哲學思想上的聯繫

茶文化可以和馬克思主義二者相互契合主要體現在哲學思想上具有聯繫。從茶文化的發展史可以看出,茶文化不論是在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還是在與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中,都體現出不同的茶文化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茶文

化,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才得以形成的,這與馬克思主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是一致的。同時茶文化充分吸收了儒家的「中庸和諧」學說,主張在飲茶過程中可以創設良好的環境,通過思想層面的深入交流,進而化解矛盾或進一步加深彼此的情誼。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踐,從而找尋合適的道路。因此,茶文化中體現的儒家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在哲學思想上的聯繫具有一致性。

3.2 哲學與文化的統一

在中國化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一直是指導性的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體現出的作用不同,發展方向也不同。但從總體的發展方向看,文化建設一直是其重點方向。從馬克思主義的初步運用到現在形成完善的指導思想體系,期間經歷了數代人的不斷努力與奮鬥。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新的實踐道路,讓指導思想有了實踐經驗,從而對社會的穩定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我國茶文化與儒釋道文化的發展具有一致性,同時兩者是協同發展的,所以茶文化也體現了更多的中和思想,這也是現代哲學研究中相對推崇的思想。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茶文化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具有哲學的統一性。兩者在這方面的結合也是一種優勢齊發的結果,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兩種文化的積極作用。同時將兩種不同的哲學思想進行統一,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完善茶文化的發展,不斷地促進茶文化的社會化進程,不斷地深化兩者的合作與聯繫,提升哲學思想的合理性,讓這些吸收更多的生活實踐。

3.3 馬克思主義能夠為茶文化帶來新的活力

文化的發展既需要不斷的交融與創新,同時也需要文化的魄力,也就是指在與其他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其接受程度有多高。對於文化而言,文化的創新面臨著很大的困三茶統籌難。文化的積澱有歷史因素和人為因素,只有適合於某一歷史時期的文化才會得到快速的發展。文化來自實踐,文化只有在實踐中持續創新,才能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新時期背景下的,茶文化的發展只有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可以實現茶文化的創新。目前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比較迅速,茶文化產業發展也已經具有較大的規模,同時茶文化對社會的指導作用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成功運用,激發了茶文化探索與創新的模式。所以在茶文化的發展中融合馬克思主義有利於加快我國茶文化創新發展的速度,有利於豐富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我國茶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應用優勢不斷凸顯,該哲學理念與我國傳統茶文化精神的融合機制不斷成熟。在當前對其進行研究時,可以從意識理念融合、生活習慣融合和文化思維融合三個角度出發。通過探究茶文化基礎,切實增強大眾的民族性認知,為傳統茶文化的全面轉型,以及推進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提供現實指導意義。(來源:茶約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