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讀書會|寸縷寸金,感受緙絲如畫之美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5-01T20:06:00.869562+00:00

緙絲,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織中之聖」之稱。緙絲書畫藝術是由從古絲路緙毛傳入技藝引進,慢慢發展到緙絲品種,然後於宋代藝術大時代背景下獨樹一幟的過程,到明清再興高潮並商品化,這門技藝隨時代發展而風格流派多變,見證絲織技藝發展的最獨特的藝術風貌,至今未能被現代化機械所替代。

緙絲,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織中之聖」之稱。緙絲書畫藝術是由從古絲路緙毛傳入技藝引進,慢慢發展到緙絲品種,然後於宋代藝術大時代背景下獨樹一幟的過程,到明清再興高潮並商品化,這門技藝隨時代發展而風格流派多變,見證絲織技藝發展的最獨特的藝術風貌,至今未能被現代化機械所替代。

行知讀書會國風國潮第三期聚焦了江南絲綢,請到了上海博物館館員、《江南染織繡》作者於穎,與讀者們共話絲綢里的文化。

於穎做客行知讀書會

江南地區自古因水系發達,水質和土壤皆優,因而種植的桑葉肥厚營養豐富,所產蠶絲性優而質白,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絲綢產地,絲織業因此而繁榮興盛,商賈不斷。其中特別以五彩斑斕、造價不菲的緙絲為名貴。

緙絲技藝最初並非起源於東方,「通經斷緯」的織法首先從西方傳入,最初以亞麻、麻毛為材料。在我國,西域地區有不少緙毛織物的出土,公元7世紀左右,該技術被引入到絲織物生產中。隨著絲綢之路的聯通,以及西部少數民族的遷徙,緙織技術在唐代傳入了中原地區。

緙絲邊飾綠絹棉袍(北宋)喀什地區博物館藏

於穎介紹,目前最早關於緙絲的出土文物是唐代女俑服飾上的緙絲腰帶,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合葬墓,被發現時纏在一個女舞俑的腰上,腰帶寬度僅1公分左右。後來出土的再寬一點的緙絲則是衣服上的裝飾條,是來自胡人的服飾。

到了北宋,官設「克絲作」,專門負責織作緙絲,作為書畫精品裝幀所用之包首。初時多見吉瑞花鳥式樣,圖案構成如織錦,通稱「錦褾」。用緙絲做成的包首專門用於高級的晉唐書畫精品,如《女史箴圖》的包首就是牡丹圖案的緙絲畫。由此,緙絲逐漸和繪畫產生了關聯,繪畫藝術潛移默化地對緙絲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徽宗皇帝的畫稿也開始被織成緙絲,宋徽宗的畫押也是用緙絲製成的,非常精細。但起初的緙絲作品偏向圖案化,較為古板,合色不夠流暢。

宋 緙絲《趙佶花鳥圖》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時期,江南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盛產生絲,其絲線韌性好、強度高,是製作緙絲的上好材料。在富庶的經濟、文人文化與民間技藝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緙絲在江南迎來了黃金時代。

清代沈初在《西清筆記》中提到:「宋刻絲畫有絕佳者,全不失筆意,余嘗得萱花一軸,以進花光石,色黯而愈鮮,位置之雅,定出名手。」緙絲書畫在南宋作為獨立的藝術已然日臻佳境,出現的名家有朱克柔和沈子蕃,兩者花鳥主題緙絲畫風格鮮明,各有千秋。在工藝上追求繪畫的效果,山水題材往往比花鳥難很多,它的意境和色彩的過渡更加複雜,所以沈子蕃為了追求最佳效果,曾用相似的底稿緙了三幅山水,反覆實踐和總結。沈子蕃的緙絲畫大氣磅礴,蒼勁有力,花鳥山水皆可,不拘於細節,大而化之。

南宋 沈子蕃 緙絲《梅鵲圖》

朱克柔的緙絲畫則以花鳥見長,所緙之花鳥、湖石坡地等無不真實細膩,惟妙惟肖。畫面在絲光變化之下,意境更為雋永秀逸,氣韻靈動,讓觀者真切地感受到絲之魅力,畫之精神。朱克柔留有傳世品7件,上海博物館藏《蓮塘乳鴨圖》是唯一一件尺幅寬闊的巨幅作品。

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

《蓮塘乳鴨圖》尺幅極大,受院體畫派影響,以春夏間生趣盎然的蓮塘實景繪成緙絲底稿。圖中綠頭雙鴨浮游於萍草間,尾有乳鴨相隨,旁有白鷺一對。翠鳥、紅蜻蜓和水黽點綴其間。青石,質感凝重。周圍荷花、芙蓉、百合、慈菇、白蓮、營草、玉簪、蘆葦等花草環繞,色彩雅麗,線條精謹。

受宋徽宗推崇的院體畫影響,緙絲技法由唐時紋樣圖案主用平緙、勾緙技法,轉向與繪畫生趣和意境相融的多種戧緙技法方向發展,形成不同流派,朱克柔便是其一代表。朱克柔融合院體畫藝於緙絲技藝,以纖細的合色花線(合花線)作調色,以緙絲技法來摹畫水墨筆意,暈色效果自然天成,精工細作,後世贊其名為「朱緙」。

和繪畫相比,緙絲又費時又費工,它到底好在哪裡?於穎從蠶絲的特性出發,和大家分享了其中奧妙。蠶絲是半透明狀的三角形橫截面,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接近三稜鏡的半透明的東西,它對於光就有一種不同於一般的反射。

於穎介紹,緙絲織造技術所做出的難以辨認的繪畫效果甚至是比繪畫更具有一種意猶未盡的體驗,「當你織成了一個畫面的時候,觀察者通過移動和角度的切換,會觀察到不同的色相跟色調,跟繪畫就有所區別。它有絲絲光澤,畫面在絲光變化之下,意境更為雋永秀逸,氣韻靈動,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絲之魅力,畫之精神。」

「織造比繪畫更難的地方在於,繪畫可以整體布局,畫好之後,根據顏色的感覺層層復染,每次復染基本上都可以全局考慮,但緙絲不行,只能一點一點從底下往上織,而且不可以改,一旦拆線整個面就毛躁了,光線的質感也會完全被打亂,顯得很粗糙,緙絲工藝之複雜可見一斑。」

元、明、清時期實用性緙絲與觀賞性緙絲齊頭並進。實用性緙絲主要為宮廷和貴族享用;觀賞性緙絲題材更加廣泛,產量逐漸增多,並形成了以蘇州為代表的緙絲產銷中心。曹雪芹《紅樓夢》中就多次提到購自蘇州的「刻絲彈墨」。

了解完緙絲後,於穎又為大家講解了明代晚期誕生於上海的藝術性畫繡——顧繡。名聞海內外的「非遺」顧繡,又稱「露香園顧繡」。在中國刺繡工藝的歷史上,真正以畫繡聞名於世的當屬顧繡。顧繡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就起源於明代上海老城廂的顧氏家族。

顧繡深受宋代刺繡書畫藝術影響,也受同時代宮廷內院宗教畫繡藝術的啟發。早期顧繡具有以繡補畫的特點。上海博物館藏明晚期顧繡《東山圖》卷、《十六應真圖》冊、《鍾馗像》都屬於此類。畫中僅刺繡勾勒輪廓線條,運針如筆墨地將針法結合絲理來琢磨筆法線條。一筆線條中會出現幾種針法的組合,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力。

明晚期 顧繡《東山圖》卷畫心部分,上海博物館藏

明晚期 顧繡《十六應真圖》冊之一,上海博物館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