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擅長五言詩,這首蘭花詩,最後一句還是千古名句

讀書工 發佈 2024-05-02T01:45:17.188986+00:00

張九齡我們都不陌生,因為每年中秋的時候,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歌名句,就會廣泛應用。無論是在手機微信上,還是在紙質名片上,都是作為節日祝福語傳來傳去。如果是愛好文史的人,特別是愛好古典詩詞的,那麼可能對他就更加熟悉了。

張九齡我們都不陌生,因為每年中秋的時候,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歌名句,就會廣泛應用。無論是在手機微信上,還是在紙質名片上,都是作為節日祝福語傳來傳去。

如果是愛好文史的人,特別是愛好古典詩詞的,那麼可能對他就更加熟悉了。張九齡擔任過盛唐時期唐玄宗的宰相,他的文學天賦很高,老家又是廣東韶關,因此還被人們稱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對初盛唐時期的詩壇有著重要影響。他創作了不少的五言體詩歌,有《曲江集》傳世。詩風清新淡雅,語言質樸素練,詩意超逸閒適。其中有不少的名篇佳作。

現在是春天,到處鶯歌燕舞,奼紫嫣紅。公園裡和山野上的蘭花也陸續開放了。正好我們來欣賞一組張九齡的感遇詩,其中一首就是寫蘭花的。大家在春遊賞花的時候,可以比對著來體會。

《感遇》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詩歌題目的感遇,就是隨筆,就是談自己的感受。張九齡因為直言進諫得罪了唐玄宗,再加上李林甫等人的排擠,他被貶出了京城。這首詩就是在被貶的途中所寫。

他自己忠心耿耿,卻受到迫害,這是多麼冤枉。但是當他看到路途中的景色,聞到蘭花飄來的香氣,又想到故鄉曲江那高潔的桂花時,於是又淡定了許多。

你看詩歌的第一句就是寫的蘭花和桂花。蘭花寫葉子纖細悠長,青蔥茂盛。桂花寫花粒飽滿金黃,晶瑩剔透。實際上這裡寫葉子和花朵,採用的是互文見義的手法。

詩歌的第二句緊承第一句詩意,蘭花和桂花之所以能夠這樣地欣欣向榮,生機勃勃,是因為它們不受外界的影響,按照各自的習性生長在合適的季節里。

但是第三句由物到人詩意來了一個大轉折。誰知道那些棲息在山林里的隱士高人,他們聞到蘭花桂花的香氣,就喜形於色,都紛紛地跑過來欣賞。

第四句是點睛之筆,在前三句寫景的基礎上進行議論和抒情。原來蘭花桂花開得這麼旺盛,這麼芳香,完全是它的自然本性所決定,並不是希望有人來欣賞來採摘自己。

詩中的美人並不是指女子,而是運用楚辭中香花美人以喻君子的手法,指山林中隱居的人,即那些高人處士,還有那些朝廷上的權貴和執政者。

張九齡此詩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懷。他以蘭花和桂花不畏風霜雨雪的適時生長來自比,不想被別人所左右,只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雖然自己一片赤城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是也要像春蘭秋桂一樣,保持崇高的氣節。絕不會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意願,去趨炎附勢,去巴結奉承,去求人欣賞和任用。

人活一輩子,雖然想切入仕途,想進入社會政治,建功立業。但也不能忘了本性和良知。張九齡這首詩就是既表達了政治上的失意,也表達了失意後那種獨善其身的錚錚情懷。

詩中詠蘭花,最後一句還是千古名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個名句影響了後來無數的文人士大夫。他們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下,能夠警醒和激勵自己保持一種堅定的操守。

張九齡這首五言詩形式上也非常成熟,運用比興手法,詩風清淡雅正,詩意含蓄蘊藉,語言細膩優美。欣賞起來,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