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宋朝簡史》:對宋史的7個感悟

勞月夜聊 發佈 2024-05-04T15:21:07.495045+00:00

昏君有徽宗、欽宗、高宗,奸相有蔡京、張邦昌、秦檜、史彌遠、賈似道。後來,我們又知道,宋朝的GDP占到當時全世界一半以上,「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出現在宋朝,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的朝代和第一個市民社會,宋朝的城市化程度遠超過後來的元、明、清諸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朝代。

我們曾經把宋朝當做一個不堪的時代。先敗於金國,後亡於蒙古。昏君有徽宗、欽宗、高宗,奸相有蔡京、張邦昌、秦檜、史彌遠、賈似道。政治昏庸,積貧積弱,是對宋朝的傳統評價。

後來,我們又知道,宋朝的GDP占到當時全世界一半以上,「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出現在宋朝,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的朝代和第一個市民社會,宋朝的城市化程度遠超過後來的元、明、清諸朝。尤其是兩位中外名人的評價,令我們對宋朝刮目相看。國學大師陳寅恪稱:「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有機會,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

那麼,究竟哪一個宋朝才是真實的呢?

於是乎,我和文瀾讀書島的書友像盲人摸象一樣,找了10本關於宋朝的好書,前前後後做了11場宋韻文化閱讀分享活動。這些書是:夏堅勇的《紹興十二年》、吳鉤的《風雅宋》和《宋仁宗:共治時代》、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陳華勝的《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姜青青的《遇見宋版書》、趙冬梅的《大宋之變》、張煒的《斑斕志》、孫善春的《見東坡》和吳錚強的《北宋的十一張面孔》。

雖然這些書涉及宋朝的方方面面,但都是對宋朝歷史的切片:或涉及宋朝的皇帝、大臣,如太祖、太宗、仁宗、英宗、神宗,如王安石、司馬光、蘇軾;或涉及宋朝的某一段歷史、某一個片面,如宋仁宗時代、宋神宗時代,如宋朝的畫、宋朝的書。我們依舊難以從宏觀的、全面的高度去清晰地觀照宋朝。所以,我希望有一本高屋建瓴全面介紹宋朝歷史的書,能夠讓我把此前的那些片段閱讀串聯起來,構建一個完整的宋朝形象。於是,我找到了這本包偉明和吳錚強撰寫的《宋朝簡史》。

正如《宋朝簡史》的作者包偉民教授在「再版說明」中寫的,這只是「薄薄的一本小冊子」。在歷史著作中,22萬字實在很不起眼。但是,《宋朝簡史》卻讓我解開了很多閱讀宋史時的困惑,明白了宋朝在中國古代史中的地位。這裡,我寫下閱讀《宋朝簡史》的7個感悟,與喜歡宋朝的書友共享。

一、中國封建帝制的新局面

《宋朝簡史》「引言」援引陳寅恪先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的觀點,從宋朝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諸層面和傳統經濟文化布局兩個方面,論證了宋朝是中國封建帝制最為重要的轉折時期,開創了中華民族文明進化的新局面。尤其是關於宋代長江流域經濟文化發展全面超越黃河流域,奠定此後千年中國社會發展基本格局的論斷,令人耳目一新。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直到宋朝之前,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主要的生活地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人煙稀少,經濟落後,文化蒙昧,一直被視為蠻夷之地。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連年戰亂,南方相對和平,修生養息,使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於是才有了始於宋代的長江以南地區的全面繁榮,在經濟與文化各方面開始超越黃河流域,使長三角地區成為中國經濟與文化的重心,從而奠定了此後千年內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格局。

據統計,西漢元始年間南方人口約占全國的19%,西晉太康年間升至45.7%,隋朝大業年間降至28.4%,唐朝天寶年間又升至45.2%,宋朝開始,南方人口超越北方,比重在60%左右。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天。人口比重增加的背後,則是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心的南移。所以,才有那句著名的「蘇湖熟天下足」的宋代民謠。

二、封建王朝政治穩定的兩大敏感問題

中國封建王朝延續幾千年,形成了超穩固的政治結構,其中一定有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讀宋史,可以看到兩個有趣的敏感問題,那就是皇帝兄終弟及和太后垂簾聽政問題。

眾所周知,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的。歷史上有一個趙匡胤對母親杜太后承諾「兄終弟及」的傳說。不管這個傳說有多少真實性,但「兄終弟及」確實給皇位繼承造成了很大的危機。趙光義憑藉「兄終弟及」登基,但轉手就在趙普的幫助下,否決了「兄終弟及」,逼死了弟弟趙廷美和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把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恆,是為真宗。

有趣的是,有宋一朝,並非只有這一個「兄終弟及」。因宋哲宗趙煦無子,遂傳位給弟弟趙佶,是為徽宗。後金國兵臨城下,徽宗將皇位禪讓給兒子趙桓,是為欽宗。不料次年徽欽二宗均被俘。後來即位的高宗趙構是欽宗之弟。

從趙光義廢除「兄終弟及」可以看出,皇位的嫡長子繼承才是保證封建皇位正常延續的可靠制度,對於封建王朝的政治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趙光義再三考慮之後,接受了曾經反對過自己即位的趙普的建議,廢除「兄終弟及」,改為嫡長子繼承。後來,嫡長子繼承成為中國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不可改變的重大原則。

另一個有趣的敏感問題是太后垂簾聽政。北宋真宗皇后劉娥、仁宗皇后曹氏、英宗皇后高氏、神宗皇后向氏都曾垂簾聽政過。除了曹太后因英宗瘋癲病重親政之外,其他的皇后親政都因為皇帝年幼,不得不由太后臨朝。但後來無一例外都被成年後的皇帝趕了下台。原因很明顯,哪個皇帝願意被你搶了大權呢?

神宗皇后向氏的垂簾聽政最典型。哲宗即位時年僅10歲,所以由高太后臨朝稱制。高太后臨朝8年,啟用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官員,盡廢神宗與王安石的改革新政,恢復舊法。哲宗眼看父親的新政被高太后一一推翻,卻又無可奈何,怨恨越積越深。直至高太后駕崩,哲宗才得以親政,立即重用新黨人士,恢復新法。

所以,垂簾聽政在歷朝歷代都成為政治忌諱,主要不是因為歧視婦女,實在是教訓深刻,太容易造成政治「翻燒餅」了。

三、岳飛之死的深刻原因

讀完這本《宋朝簡史》,對岳飛之死有了全面的認識。

明面上,岳飛之死的原因是宋高宗削奪兵權。遷都臨安之後,宋高宗下決心削奪兵權,不僅害死了岳飛,還削奪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的軍事指揮權。削奪兵權,主要出於兩個考慮:一是宋金之戰和平定內亂使武將勢力壯大,引發文官不滿,要求按照祖訓削奪兵權;二是建炎三年苗傅和劉正彥發動的「苗劉兵變」,使宋高宗看到武將勢大的現實危險。於是,他鐵心對武將開刀,而勢力最大且又耿直不馴的岳飛首當其衝。

根子上,岳飛之死的原因則是宋高宗自身地位受到威脅。在宋金戰場上,岳飛和劉錡率領大軍屢建奇功,逼近開封城下。但宋高宗卻無意北伐,再三派人與金國和談,實質上就是不願意看到徽欽二宗歸來。父親和哥哥回來,趙構還怎麼當皇帝?紹興十一年末,宋金達成和議。次年,金國歸還趙構生母韋後和徽宗遺體梓宮,卻不讓還活著的欽宗回來,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所以,殺害岳飛的主謀並非秦檜,而是宋高宗趙構。如此看來,岳飛是何其愚鈍!光復中原,迎回徽欽二宗,你置當今皇上於何地?

四、科舉制度影響巨大

科舉制度的緣起頗有爭議,但科舉制度盛於唐宋,卻是毫無疑義的。《宋朝簡史》記載,兩宋時期,約有10餘萬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北宋71位宰相中,進士出身65人,其餘宰執大臣153人,進士出身139人。南宋的比例還要再高。宋代科舉制度的完善至少帶來了兩個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改變。

一是湧現出以范仲淹為代表的一批「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優秀士大夫,創造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宋儒精神和高遠人格。沒有這樣一大批志於古道,以名節自勵,以天下為己任的讀書人,宋朝「抑武重文」的施政方略就無法實施,「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為政之道就缺乏基礎。

二是為後世提供了公平選拔人才的有效制度。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世祿世卿貴族政治制度,到漢代選賢任能的察舉制度,再到魏晉南北朝的世襲門蔭制度,最後到唐初的「投牒自進」自由投考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才選拔制度經歷了巨大變革。科舉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一直影響到今天的高考制度。不能不說,這是迄今為止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即便西方,現在也不得不認可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五、理學興盛的啟示

程朱理學盛於南宋理宗朝。宋理宗趙昀與宰相史彌遠,雖然是公認的昏君奸相,但他們極力提倡理學,使理學在理宗朝開始獲得政治上的正統地位,程顥、程頤和朱熹成為孔孟以來儒家道統的繼承人。因之可以看到,人的兩面性不可忽略。昏君奸相亦有其可取之處,他們對儒家道統之傳承確有作用。

不過,元代理學信徒編撰的《宋史》讚揚趙昀「後世有以理學復古帝王之治者,考論匡直輔翼之功,實自帝始也」,未把史彌遠列入《奸臣傳》,又顯示出理學之虛偽。

六、城市的飛速發展和

市民階層的迅速形成

《宋朝簡史》用了第六章一個章節來介紹宋代的城市、商業與手工業,讓我們看到了宋代城市發展給社會形態帶來的巨大變化。

宋代之前,城市是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所在地,決策和行政中心的政治意義遠超過商業意義。宋代的城市數量激增,城市人口膨脹,城市性質及其風貌發生重大改觀,城市的經濟意義明顯增強。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大城市繁華的商業氛圍撲面而來。南宋皇城臨安不僅白天有市場,還有夜市和鬼市,幾乎24小時不間斷都有買賣交易。城市的發展帶動了商業、手工業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形成,這幾乎已經是現代經濟模式的萌芽。可以說,宋代奠定了此後千年中國傳統社會城市的基本格局,標誌著中國古代城市一個新發展階段的開端。


七、宋代經濟繁榮、文人地位高企

造成教育與文化的興盛

有宋一代,文人輩出,經典頻現,在中國古代史上絕無僅有。宋詞宋詩是中國詩歌天花板一般的存在。宋代的繪畫和書法至今無人能及。宋代的教育普及令後人羨慕不已。《資治通鑑》證明了宋代史學研究的水平。「一頁宋版一兩金」是宋代刻書出版業的寫照。理學的興盛成為儒學發展的新階段。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的發明和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的發展更使宋代具備了後世難以企及的科學技術高度。

所有的這一切,皆源自於宋代的經濟繁榮和文人地位高企。沒有這個經濟和社會基礎,教育與文化絕不會有如此全面和突飛猛進的發展。

讀完《宋朝簡史》,忍不住掩卷深思。一個初看起來積貧積弱,後來又被外族滅亡的朝代,竟然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具有那麼多重大的意義,實在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片面地評價一個朝代,而需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從而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

讀歷史,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啟示現在。宋朝,對於今日中國,實在有著太多的啟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