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梁光華:尋宗問祖

上游新聞 發佈 2024-05-06T03:55:58.070360+00:00

尋宗問祖文/梁光華揭開歷史的層層迷霧,我們總是能夠感受血脈傳承的磅礴張力。華夏文明傳承了數千年,成為唯一沒有斷代的文明,其強悍的生命力自然有著諸多要素構成,比如地理位置、農耕文化、東方哲學……其中,家國情懷是華夏文化的根基所在,血脈宗親是國人繁衍生存的文化基因。

尋宗問祖

文/梁光華

揭開歷史的層層迷霧,我們總是能夠感受血脈傳承的磅礴張力。

華夏文明傳承了數千年,成為唯一沒有斷代的文明,其強悍的生命力自然有著諸多要素構成,比如地理位置、農耕文化、東方哲學……其中,家國情懷是華夏文化的根基所在,血脈宗親是國人繁衍生存的文化基因。

透過歷史車輪的蛛絲馬跡,紛繁經典的宗族發展,就會鮮活而奔放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中國歷史,就是由無數宗族繁衍構成的;家族發展,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細胞。時下興旺的尋根問祖文化之旅,就是華夏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探祭祖陵

因蔣成林老師相邀,2月9日一早,我與婁金權等人自駕游,前往桐梓縣獅溪鎮,探祭慕名多年的「婁梁二姓始祖陵園」(又稱「壁上掛燈婁梁祖陵」)。

一路車行,數百里婁山風情,處處高山峽谷、潺潺溪流。時而冬日暖陽,可瞭望層層疊疊的山巒,錯落有致的溝壑;時而冬雨細灑,飄忽不定的雲霧遮擋了近在咫尺的風景。那些散綴在大地上的羊腸小道、彎彎田土、村舍人家……都成為大地藝術的細節,讓我們賞心悅目,應接不暇。

從萬盛城區出發的時候,原本計劃從東林上黑山,過南天門,不料在奧陶紀遇上塌方,只得繞回萬盛,再取道石林,上南天門。這一耽誤,讓原本計劃中比較充裕的行程顯得十分倉促了。經過了桐梓縣坡渡、水壩塘、獅溪等地,我們一路顛簸,一路詢問,終於在下午四點左右到達了目的地——「婁梁二姓始祖陵園」。

陵園就坐落在一大山腳下。附近的村民告訴我們,遠處的大山叫「城隍山」,其溝底就是「黑沙垻」(小地名又叫「土基坪」),「壁上掛燈」就在溝底山腳處,每年都有好多人前來參觀和拜祭。

陵園左右各有一條小山溝,溪水從山溝流出後,在陵園前百餘米的地方匯流為一條小河。兩岸邊是幾灣幾地的冬水田和莊稼地。四周都是山,高低錯落有致;四野都是霧,飄來又散去。冬季的土地早烙上褐色的主調,瘋長的野草也變為枯黃。那些零散分布在山坳間的民居多為板牆、泥瓦結構。加上冬雨、雲霧和黃昏,祖陵顯得格外莊嚴,四野顯得格外空寂。只有那偶爾驚飛的小鳥,劃破了寧靜的曠野,讓土基坪顯得有一絲生機。

陵園共分為四級台階,最寬處達到57.4米,縱深11.8米。陵墓就在第四級台階上,墓高3.2米,長5.95米。整個陵園占地面積達到2730平方米……

墓碑上有墓主人簡單的家庭介紹:婁梁公 殿邦 宗理 之墓\男婁珊,媳楊氏、趙氏\男梁烈,媳高氏、陳氏\男梁炳,媳阿氏、胥氏……

墓前台階兩邊各有一長段石頭砌成的圍欄,內有立柱留下的對聯,文字還依稀可辨,特抄錄留存。

1907年6月第三次修繕陵園時,撰寫的對聯有三幅:威震江南裂土封侯,虎據黔北付將都堂;郎舅守關封疆固,嗣孫葺陵妥先靈;入播始祖名流千古,修葺陵園啟後萬年。

1995年3月第四次修繕陵園時,撰寫的對聯有兩幅:平播功勳光宇宙,安定邊疆耀後人;寶燈高照暖大地,燕翼貽謀子孫賢。

這裡還有獅溪鎮政府關於保護陵園的公告,以及石寶燈、石獅子、石碑林等,按照中國古代風水的說法,陵墓「兩邊有抱,後面有靠,前面有照」,術家封為「壁上掛燈」。自此,婁、梁後人皆稱「壁上掛燈祖陵」為入播始祖,婁、梁二姓世世代代也以兄弟姊妹相稱,親如一家。

站在陵園前,遙思先祖英姿。渝南黔北之地,狼煙滾滾,旌旗烈烈,戰馬嘶鳴,號角延綿。婁殿邦、梁宗理,兩位意氣風發的將軍,坐鎮中軍帳,沙場秋點兵,率麾下數萬兒郎千里轉戰,浴血奮戰黑神埡,將帥有謀,三軍搏命,終取得平播大捷,從此功成名就,青史留名。

小時候,無數次聽聞本家長輩口述傳承的祖陵,今天,終於清晰地嵌刻在我的閱歷中。

這裡的路況比較差,加之沿途時常遇上塌方,離祖陵最近的這段公路也才開始硬化。總的來看,交通仍處於欠發達狀態。散布在山麓間的民居大多也是板房結構,少有現代樓房,住所顯得古樸而落後。我在祖陵附近的一家小商店買香燭紙錢時,向賣東西的小女孩了解到:這裡的許多青壯年為了生計,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與孩子留守家園。她在大山外十幾公里遠的獅溪鎮就讀小學五年級,往來一次要花費十幾元的車費,一周回家一次,平常就留宿在學校。

這裡地勢海拔大多在1100米以上,常年涼風裊繞,風景秀美多姿。但因為處於雲貴高原落差地帶,山多關險,經濟主要以傳統的農業為主,少有像樣的工業,旅遊也處於待開發狀態。作為黔北唯一保存完好的千年將軍墓,作為平蠻入播八大姓將領中唯一保留完好的土司墓,作為婁、梁二姓千里南遷的祖宗墓,我想,打造「壁上掛燈婁梁祖陵」旅遊人文風景區,讓周邊鄉親脫貧致富,既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也是先祖的千年期望。

伴隨黃昏雨霧,陵園前響起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伴隨冷風煙火,我的思維天馬行空,穿越千年。

世居黔北

播州,這個今人已經十分陌生的名字,在一千多年前卻是唐朝西南邊境的軍事重鎮。特別是在唐朝中後期,國力日漸衰弱。而西南邊陲的南詔國則逐步強盛起來,常入侵畢節、播州等地,一時之間,渝南黔北大地烽煙四起,百姓顛沛流離。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以太原總戎楊端為總領,率領梁、婁等八大姓所屬的唐軍平定南詔。《遵義府志》記載:「南詔陷播州……太原人楊端應募,率其鄉人令狐、成、趙、猶、婁、梁、韋、謝八族復之」。

距今約1100年前後,婁殿邦、梁宗理兩位將軍,因為平蠻有功,受封於婁山關以北至南川、綦江南部廣大地區,名曰「歸化司」(後稱「婁化里」)。梁宗理官拜都堂大將軍,與婁殿邦鎮守婁山關長達五載,離任後遷業於榜山、下垻、大寨等地。其長子梁烈,與婁珊繼續鎮守婁山關長達八年。黑神埡因此改名「婁珊梁關」,後演繹為「婁山關」,四周百里群山也被稱為了大婁山。

受封歸化司後,梁氏族人及鄉人逐漸由原籍遷居到這裡,播州社會終於融入中原體系。兩位功勳將領為郎舅姻親,終老不祿後共葬。自此,壁上掛燈婁梁二姓枝繁葉茂、人丁大旺。經過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梁姓已成為渝南黔北大族,現生活在這一帶的梁姓人估計有數十萬之多,主要聚居在貴州的桐梓縣、正安縣、習水縣、綏陽縣、遵義縣、湄潭縣、餘慶縣,以及重慶南川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巴南區、江津區等地。另外,還有部分遷移他鄉,甚至海外。

因為這個淵源,世人多認為梁宗理為梁姓入播始祖。但根據相關資料記載,事情遠不是如此簡單。梁宗理在梁氏族譜中被列為第九世,其前就有至少第七世梁家祖先在此耕耘。梁氏譜牒記載起始之祖為梁等天,入籍始祖為唐朝後期平播將軍梁成鸞。《梁氏祠譜》記載:「等天祖原任河南開封,居住江西吉安府。歷湖廣麻城幾世,經靖州會同有年……於乾符二年來到川黔接壤」。

這裡,我們必須梳理一下唐朝中後期的歷史格局。唐朝的發源地是太原,戍邊播州的多為太原民團。梁氏先祖從太原到播州,一個最根本的緣故就是戍邊。常年不斷的烽火,讓梁氏祖先前赴後繼來到渝南黔北之地。

唐大中23年(859年),南詔國攻陷畢節以東至播州等地。在此地領兵鎮守的是平播將軍梁成鸞,其兵敗後退至高岩山黑神埡(即婁山關),堅持為民守義,不幸戰死。其子建國、建邦敗散後不知所蹤,另外一個兒子建都退川落業於江津渡,播州遂被南詔國占領。從這段歷史推算,梁氏家族至少在南詔國入侵播州以前,就有人來到此地居住,其代表人物就是第七世梁成鸞將軍。

因此我認為,在唐朝時期,入播梁氏先祖的大本營在太原、開封等地,後逐漸遷移到江西吉安府、湖廣麻城等地,最後逐漸落腳生根於播州。

清道光年間的《梁氏祠譜》首頁明示:「欲高門第須為善,要振家聲只讀書」。可見,重視文化是梁氏先祖紮根播州的根基所在。他們千山萬水而來,努力傳播中原文化,起到了教化開邦的功能。

清朝中期梁化龍就是梁姓族人播撒文化的代表之一。據載,化龍引教時,桐梓、正安、南川毗鄰前來從學甚眾,遊學其門者亦多有成就,令梓里文教大開。清舉人曾沂元贊為「以其學教授鄉里,大小胥底於成,至今讀書種子,蔓延四布,皆其功矣」。再如民國後期,梁姓與當地望族婁、張、戴共同出資建立了貴州省第一所私立中學達昌中學,該中學至今仍引領桐梓教育,成為一段歷史佳話。

因戰爭而來,於和平居業,梁氏先祖紮根播州,世代繁衍,為當地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使貧瘠的渝南黔北大地逐漸演繹為和諧的農耕家園,成為華夏大地又一農耕文化傳承至今的活化石。

家族往事

在萬盛區紅岩煤礦工人村托兒所旁邊的梁家大院(小地名叫「方丘」),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追溯我們這一支居住的搬遷歷史,似乎很是繁瑣,加上年代久遠,許多老人也早逝去,現在要找一位說得清來龍去脈的人都很難了。儘管如此,從長輩斷斷續續的描述中,我大致知道一些往事,並嘗試梳理一下,看能否理出些頭緒。

父親給我的一本薄薄家譜中,記載著一些長輩的材料。

曾祖梁隆田:生於甲申年(1884年)全月二十七日子時,生系貴州桐梓縣夜裡十甲,地名花園。亡於公元1965年癸卯歲,陽命79歲。

爺爺梁正發:生於丙辰年(1916年)三月二十四日亥時,生系四川省南川縣豐里三甲,南桐礦區叢林公社紅岩大隊永紅生產隊,地名桃子坪。亡於公元1970年庚戌歲八月初五酉時……

父親梁大均:生於甲申年(1944年)四月初七戌時,生系四川省南川縣豐里三甲,南桐礦區叢林公社紅岩大隊永紅生產隊,地名長土。

從文字中分析,曾祖出生在花園,此地當年屬桐梓縣管轄。祖父出生在桃子坪(即萬盛紅岩煤礦工人村纜車坡),當年屬南川縣管轄。而父親出生在長土(即工人村水塔下)。從中傳遞出一個信息,曾祖、爺爺、父親,他們在不同年份是搬過家的。根據老人回憶,高祖娶李氏為妻,並在曾祖出生後不久,因為家裡土地少,難以養活全家,不得不搬遷到桃子坪(離妻子娘家很近),那次搬遷距今至少在120年前。曾祖成年後生育了九個子女,四男五女(有一個女兒幼年夭折),爺爺是家中長子。

而爺爺搬遷到長土距今也在一百年前了。1949年夏季,爺爺又搬遷到一個地名叫「馬房嘴」的地方(老地名叫「尖岩」,又叫「寨子山」)。關於這次為何搬家?因為爺爺知道全國要解放了,苦勸曾祖放棄多年積攢的土地,被曾祖痛罵為敗家子後,果斷背叛家庭,來到寨子山下(離長土約兩里)安身立命。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因為南桐礦務局建設紅岩煤礦,馬房嘴成為採煤沉陷區,在礦上領導建議下,大約在1969年前後搬遷到高粱杆(又叫「新塘灣」,此處介於長土與寨子山之間)。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老宅後面修建了紅岩煤礦托兒所,所以我們一直習慣稱居住在工人村托兒所後面,而礦山工人村的家屬們則戲稱為「梁家大院」。

這就是幾次搬遷的大致脈絡。

據《梁氏通譜 西南卷》第五節「子德世系」記載看,我們這一支梁氏屬於「子德桂洪世系青山 宗舜支系圖牒」。桐梓的梁正乾宗親在QQ群寄給我一份家族史料文字《壁上掛燈梁氏芭蕉鎮油村溝分支世系列表》,從文字記載看,梁子德為第13世,梁桂洪為第17世,梁宗舜為第27世。從梁宗舜開始,基本形成梁氏萬盛青山一支:宗舜娶王氏生一子為啟彥,啟彥娶高氏生三子為後永、後享、後遐,後永娶張氏生二子為永顯、永棟,永棟娶熊氏生二子為昌彬、昌彭,昌彭娶李氏生四子為隆中、隆田、隆勤、(另外一子早年夭折,姓名不詳),隆田娶鄧氏生四子為正發、正興、正祿、正合,正發娶金氏生一子為大均,也就是我父親。至此,基本理出了頭緒。

回到爺爺所處的年代,搬家是時局的需要,是生存的法則。

爺爺的木工手藝非常好,在十里八鄉比較知名,在小煤窯找份工作不成問題。他當時在峽口垻(即紅岩垮岩)煤窯打工,工作主要是製作拉煤的滾架,一個滾架換一升米,這樣可以填飽一家人的肚子。

1949年,其二弟梁正興新婚,還沒有洞房花燭夜,國民黨軍隊某部將之拉壯丁,並關押在南川縣的軍營。據老人們回憶,新娘子在家人的陪伴下,還到南川兵站去看了新郎官。當時站崗的國民黨士兵見到新娘子就開起了玩笑,說要怎麼怎麼就放新郎官回家。可新娘子害羞,加上要交錢才放人,高祖梁隆田拒絕出錢贖人,梁正興最終被編入國民黨軍隊某部,後傳來消息說死於前線,被部隊草草埋葬在貴州某地,從此成為流落他鄉的孤魂野鬼。也有人說他沒有死,被國民黨軍隊裹夾去了台灣。至少,新媳婦一直抱著這樣的希望,直到赴黃泉路上前還淚流滿面:希望他好好活著,希望有人能夠照顧他,自己命苦,沒有盡到媳婦的責任……

爺爺作為家裡的長子,聽聞二弟被埋葬在貴州某地時,自然想著要接二弟魂歸故里。他立即趕到萬盛場找到一位開汽車的好友(也是爺爺的汽車師傅),他們駕駛著汽車,沿著川湘公路到了一處叫「吊屍岩」的地方(估計是即將到湖南花桓前的那一段盤山公路),突遇國民黨軍隊的殘兵十多人強行徵車,要求把他們拉到南川、綦江,或者重慶其他安全地方,並用槍威脅,不送就打死他倆。原來,解放軍已經打過來了,國民黨軍隊白馬山防線一戰即潰,軍官士兵紛紛倉皇逃命。

帶頭的一個國民黨軍官就擠坐在駕駛室二人中間,並拿出手槍監督。伴隨車輛顛簸不停,疲憊的國民黨軍隊士兵們早早進入夢鄉。此時,正是師傅在開車,他使了個眼色,爺爺悄悄拿出扳手,將酣睡的國民黨軍官打昏,然後拉開車門,跳下車去。緊接著,師傅也迅速拉開車門,一邊加大油門將汽車駛向萬丈懸崖,並在汽車即將墜崖前的那一瞬間跳車保命。

為此,爺爺的師傅一條腿終身殘疾。

我該喊二婆的那位新娘子,後來含淚改嫁到胡家。但她始終認為是梁家媳婦,每年都要回梁家,與三婆、么婆,以及我媽媽聊,想必她們那一代的閨房話特別的動人和辛酸,她每次離開時都是淚流滿面,依依不捨。因為這種緣分,她的兒子與梁家一直往來著,大家按照相應的輩分稱呼,幾十年從未中斷。

我已跨入不惑之年,對長輩們的感情能夠深情體會。為此,我一直慶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種多麼奢侈的幸福時光。

遙思上古

從族牒入播始祖梁等天開始往上溯源,一般認定是陝西安定堂梁氏傳人。

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封贏康在黃河西岸的夏陽梁山建立梁國,為梁姓始祖;公元前641年秦滅梁國,康伯後人遷居黃河東岸晉國,這支則稱為河東梁氏,始祖為晉國大夫梁益耳;公元前60年前後,梁康伯23世孫梁子都在安定郡苦心經營,成為西北巨商大賈;公元7年,梁橋、梁溥父子不滿王莽篡漢,帶領族人從長安遷移回安定郡。之後,從安定郡向外遷移的梁氏後人均尊稱梁橋為安定梁氏始祖,其祖祠堂號均為「安定堂」,宗祠內一般都要高懸「霸陵亮節,安定名宗」,意思就是梁氏忠於漢室,不屑與王莽為伍。

根據現有的資料考證,梁姓人口來源渠道十分繁複。

出自「贏」姓,為少昊後裔。《元和姓纂》記載為伯益後人非子善於牧馬恢復贏姓,曾孫秦仲爭伐西戎被殺,秦仲的五個兒子繼續爭伐西戎並取得完勝。周宣王為秦仲的五個兒子一一加封,其中封少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縣南)立國,史稱梁康伯,其子孫從此以國為姓,是為陝西梁姓。

出自「姬」姓,為黃帝後裔。據《路史》記載,東周平王有兒子唐被封在南梁(今河南汝州市),其子孫以國為姓,是為河東梁氏。

出自魏國。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河南開封),從此魏國又稱梁國,是為開封梁氏。

還有出自少數民族,如匈奴族、鮮卑族、朝鮮族、蒙古族、羌族、回族等,這些也均有一定的文史佐證。

還有就是以職業為姓,如《國語》中記載「九月除道,十月成梁」。這裡的「梁」就是橋樑,或者也可以為河提、圍堰。居住在近河、湖泊、澤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許多人以「梁」為姓氏,繁衍至今……

綜上所述,遠古姓氏來源複雜,無法具體考證。很多梁氏家族的家譜都為斷代家史,而這也是其他所有姓氏共同的問題。但是,不管是陝西梁姓,河南梁姓,還是以職業為姓,朝廷賜姓……最終都融入到華夏這個大家庭中。

由於缺乏更多的史料,上古歷史顯得虛幻、簡單、神秘,甚至缺乏邏輯。不過,這並不重要,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從盤古開天到三皇五帝,通過原始的傳唱約定俗成……在生產力及其低下的遠古時代,生存為人類第一要素,血脈宗親還沒有上升為文化觀念。我想,上古時代即使有血脈宗親的概念,也是相當的膚淺。部落群居,抱團求生,才是上古繁衍的要義。

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血緣宗親有了更多的文化意識,混沌的華夏民族逐漸走向燦爛的文明。感謝歷代先賢,遺留下豐富的梁氏宗族文獻,使之成為我們尋宗問祖的文化依據,成為愛國護家的精神內涵。

遷移之路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人口不斷遷移的歷史。

因為生存的需要,居無定所的個人遷移必然皈依到部落遷移。從現存的歷史文獻分析,最初的遷移集中在黃河以北廣大地區。遷移方向呈放射狀,如有以「燕」為代表的北地開拓,有以「楚」為代表的南地擴張……但西遷特別明顯,重要代表為東夷贏族部落從山東開始的千里西遷,並在其後來不斷的西部擴張中持續發展。秦贏西遷後,加速了農耕文化在西北大地的進程。宗族、血脈等宗親文化,也在這一漫長的遷移歷史中逐步完善。

上古時代,以黃河、長江為中心,祖先創造了斑斕的文化:青銅文化、三星文化、紅山文化……一茬又一茬的文化在世界的東方競相燦爛。這些燦爛文化的背後,凝聚著無數先人的絕世才華,並在不斷的遷移過程中得到繼承、傳播和創新。

漢唐以來,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台灣等逐漸納入中華版圖,人們南遷也逐漸興旺起來。為什麼南遷成為千年文明的首選,原因之一是南方土地富饒,氣候溫暖,特別適合農耕文化。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對立,需要戰爭來決斷,客觀上也造成人口南遷。

南宋開始,西遷再次成為遷移的主流。八百年前的南宋時期,大批江西人開始從長江中下游向中上游遷移。六百年前的明洪武年間,大批江西人被整村整族地強制遷移。康熙十年開始,至乾隆四十一年,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涉及到湖北、湖南、陝西、江西、福建、廣東、貴州等省……現在西部多數梁姓人的祖先都是那時遷移過來的。

縱觀中國歷史,人民為了生存常處於遷移狀態,從混沌、迷濛的上古時代,直到今天,一直就沒有間斷。唐朝以後移民主流是南下,宋以後移民主流是西遷。江西作為南下和西遷的樞紐地帶,在中國移民文化中意義深遠。南下使中國的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徹底融合;而千年不斷的西遷歷史,則逐漸形成了中國人口今天的格局。

遷移,一直就是華夏文化永恆的話題。

回望歷史,我仿佛看見,無數先人拖老攜幼,在密林中前行,在黃沙中期望,在烈風中回望,在戰火中淬鍊。飄過江海與湖泊,攀越高山與峽谷,到達海角天涯,穿越地老天荒。

珍藏一本家族的族牒,帶上故鄉全部的寄託,一路遷移,信念不滅。

手掬一捧老家的泥沙,裝滿家園滿滿的思念,一路繁衍,香火不斷。

後記

關於獅溪「壁上掛燈婁梁祖陵」的話題,一直有諸多的傳聞。特別是婁、梁先人為何共墓,話題竟然五花八門,不著邊際。2011年我擁有了小車後,曾帶家人到婁山關一游,發現婁山關與梁家先祖淵源頗深,因此對於獅溪的神往更盛。

今年寒假,因蔣成林老師的邀請,來回十分匆忙,以至於位於獅溪的梁氏祠堂也沒有時間前去參觀,使這趟遠行留下許多遺憾。儘管如此,通過實地了解,仍使我興趣猶濃。後惡補歷史,越覺故事多多。加上聽聞長輩有著被國民黨軍隊拉壯丁的往事,有著機智面對國民黨軍隊殘部的往事,也早想將之寫成文字。

於是,抽得閒暇,斷斷續續,終於成文。

(作者系萬盛經開區作協主席,供職於重慶市第49中學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