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與晉文公的不解之緣

運城之窗網 發佈 2024-05-06T10:57:07.848422+00:00

介子推與晉文公的不解之緣王志英 劉學基自古以來,河東一帶就流傳著介子推「割股奉君(晉文公)」的故事;晉文公又因介子推而演繹出中華民族的兩個傳統節日「寒食節」與「清明節」。為了紀念這兩個節日,歷代墨客文人又留下了不少吟詠緬懷的詩篇。追隨重耳介子推(?

介子推與晉文公的不解之緣

王志英 劉學基

自古以來,河東一帶就流傳著介子推「割股奉君(晉文公)」的故事;晉文公又因介子推而演繹出中華民族的兩個傳統節日「寒食節」與「清明節」。為了紀念這兩個節日,歷代墨客文人又留下了不少吟詠緬懷的詩篇。

追隨重耳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春秋時期晉國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於夏縣裴介村。晉國內亂時,隨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在外逃亡19年。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太子申生,改奚齊(驪姬之子)為太子,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內亂。

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後,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於翟,隨行賢士多人,主要有五個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介子推等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功不可沒。

割股奉君

重耳出逃期間,先是受父親晉獻公的追殺,後是受兄弟晉惠公的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稱,有一年逃到衛國時,一個叫作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進深山裡。重耳無糧,飢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時,田夫不但不給飯吃,反而把土塊當成飯戲謔重耳。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介子推便跑到山溝里,在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與採摘回來的野菜一起煮成湯給重耳喝。重耳品出有「肉」的味道,才知道是介子推從他的腿上割下來的,重耳大受感動,聲稱將來一旦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不食君祿

19年後,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君主。

重耳當了晉文公後,本應行賞有功之臣,誰知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

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壺叔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我們並不應該得到獎賞;但狐偃等卻認為,重耳能做晉文公,是他們的功勞,應該「論功行賞」。

介子推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行為給予鄙視,本應該受到人們尊敬,卻受到一些別有用心人的反對。就是一些未從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如:豎頭須)也千方百計找「理由」企求行賞,介子推非常生氣,便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抱柳而死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一條龍背井離鄉飛翔,行蹤不定游遍了四面八方。五條蛇追隨在左右,作為輔佐陪侍在它身旁。有一天龍飛回到故鄉,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合適地方。四條蛇追隨左右,得到了龍的雨露滋養。一條蛇羞於再與龍蛇相處,寧願乾死在荒涼的原野上。」

全詩自始至終以「龍」比喻晉文公,以蛇比喻追隨晉文公的臣子。前四句為第一部分,以龍飛天下,喻指晉文公前後19年的流亡生活;以五蛇追隨輔佐,喻指其追隨者的情況。據《史記》記載,重耳流亡,足跡遍及於狄、衛、齊、曹、宋、鄭、楚、秦等國,其追隨者中最著名的是趙衰、介子推等五位賢士。後六句為此詩的後一部分,說重耳返晉繼位後的事。詩中以龍施露雨於四蛇,喻指五賢士中四人得其封賞;羞於封賞而槁死於中野的「一蛇」,則是指介之推。

至於介之推「羞之」的原因,《左傳》與《史記》都講得清清楚楚。介之推認為,重耳之得以回國立為晉君,乃是天意,而趙衰等人「貪天之功以為己力」而竟獲得封賞,這是「上(指晉文公)下(指趙衰等人)相蒙」,對於這樣的君臣,是很難與他們和諧相處的。可見所謂「羞之」,就是羞於與這些人為伍。故歸隱綿山,至死不出。

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沒有封賞介子推,馬上就差人到綿山去請介子推上朝受封,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都推脫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但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東南。

晉文公便讓御林軍上綿山搜索,仍然沒有找到。有人便出了個主意,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大火起時,介子推必然會自己走出來。

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竟抱著一棵燒焦的柳樹死了。

哭拜介子推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許久,然後安葬遺體。這時,他才發現介子推脊梁背後堵著一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介休綿山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永世紀念

為了紀念介子推「割股奉君」和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代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並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融匯了寒食節的習俗。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就有嚴格的禁火與改火習俗,最多的禁火時期為105天,嚴重影響到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於是,漢代改禁火為一個月,唐代改禁火為三天。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宋元時期,清明節的地位已經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逐漸增加了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兩大主題。直到現在,清明節仍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於是,2008年被國家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

歷代墨客文人也留下了不朽篇章。如唐代·孟雲卿的《寒食》:「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又如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圖源網絡 謹致謝忱)

作者:王志英 劉學基

責編: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