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人講宣化故事 | 魏徵避嫌的傳說

張垣文化 發佈 2024-05-07T01:20:47.771629+00:00

宣化人講宣化故事 | 魏徵避嫌的傳說原創 顧建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民間文學的部分尤為重要,為此,特推出宣化民間故事有聲讀物,供大家欣賞。

宣化人講宣化故事 | 魏徵避嫌的傳說

原創 顧建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民間文學的部分尤為重要,為此,特推出宣化民間故事有聲讀物,供大家欣賞。傳說故事雖並非客觀事實,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產生時的社會意識,勾勒出了當時的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是民間智慧和信念的真實體現、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大唐貞觀年間,左丞相魏徵看見自個兒年事已高,耳聾眼花,有礙賢路,便向唐太宗李世民上了一本,要求辭官回鄉,到林下隱居。

唐太宗看了奏本,有些於心不忍,本不想放魏徵歸田,但看到他陳辭激烈,念魏徵老丞相一生耿直,性格剛烈,便准許了他的本章。又考慮老丞相家居在戰亂中遭了兵禍,特御批國庫銀兩三千,許可老丞相到各地選擇地勢任意建寺。

魏徵便帶了聖旨,四出尋訪。

一天,他走到文德縣王家灣地方,只見這裡前臨大河(桑乾河),後靠龍脈,山清水秀,是塊建寺的好地方,且村裡的一眼通海深井,水頭直接連著北海,在井裡還長有一種井朝木,不腐、不裂,十分珍貴。心中十分喜歡,忙請來工匠,擇吉日動工。好友程咬金聽說後,親自上奏唐太宗薦尉遲敬德監工營造。



經半年修建,寺院修得寬闊暢亮,富麗堂皇,十分提氣。魏徵忙和家小商議,準備即日搬進。唐太宗還親手為寺院題匾「清泉寺」。可是,一天後響,魏徵出去閒轉,忽然聽說蓋寺的村莊男有盜竊之名,女有五花之習,魏徵忙命手下人停止搬家,另擇新地。程咬金聽說後,忙跑來規勸說:」魏大哥,切不要胡來!皇上好容易批你紋銀三千,並親為你寫匾,你再擇新地可去哪兒取錢?再說,皇上怪罪下來,可夠你受的!」魏徵聽了,不禁大笑道:「賢弟差矣!常言說'李下不整冠,瓜田不提鞋』,我魏某怎能為了座寺院,壞了一世清名節操!」說罷,他推開程咬金,走過桑乾河,在深山的一個洞穴里鑿梯階,蓋了個小平房住下來修行養道,直到歸了天。這個洞就是現今的相國洞,那個房子就是魏徵閣。若不信,你可親去看看,那裡至今還有「相國洞的炕,不出聲只管上」的說法呢。




作者簡介:

顧建中 ,宣化上谷文化研究會會長。副編審。中國民協會員、中國旅遊文化學會民俗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