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馮志亮先生解析閻姓的前世今生與歷史傳承

華陽文學社總編 發佈 2024-05-09T03:48:04.269693+00:00

馮志亮,筆名禾子尼,號渤海居士,北京大學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廣人、姓氏文化學者、姓名學專家、當代著名詩人、修譜師、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

馮志亮,筆名禾子尼,號渤海居士,北京大學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廣人、姓氏文化學者、姓名學專家、當代著名詩人、修譜師、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

馮志亮先生是中國易經文化館館長,中華百家姓博物館館長,中華姓氏研究院院長,北京姓氏文化館館長,北京風水博物館館長。馮志亮先生現擔任華夏易經研究會副會長兼北京分會會長,中華儒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文學藝術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發展促進會榮譽會長,東方孝道文學院榮譽院長。

馮志亮先生還同時擔任時代文學雜誌社總編,中國名家雜誌社榮譽總編,中國炎黃文化報文學總顧問,中國文化新聞報編委會副主席。馮志亮先生兼任中國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華北歷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傳統禮儀促進會理事。馮志亮先生同時兼任北京漢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燕南藝術學院終身教授,北京海圖書畫苑首席文化顧問,中國詩詞協會終身會員,中國詩歌協會會員。

馮志亮先生還是挪威國立藝術家協會外籍會員,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荷蘭皇家文學院高級學術顧問。馮志亮先生的歷史文學作品曾多次刊載於中國文聯創辦的《神州》《中國魂當代名人專訪特刊》《中國當代文學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聯合會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AAAA級宣講人」榮譽稱號。

2013年馮志亮先生受聘為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哲學系特聘教授,曾提出關於網絡廣告價值排斥論的「藍海觀點」。馮志亮先生涉獵廣泛,書法繪畫造詣深厚,並痴迷於文學歷史,著有《渤海詩詞集》《姓氏溯源與民俗探究》《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易經新解》《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尋根手冊》五百零四部,《中華姓氏家譜》三百餘部。

姓氏是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在姓氏出現之前,人們用什麼來標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在《獻給神話學》中說: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後是部族的名字,而後是部族祖先的名字。這裡的「名字」,其實就是「姓」。

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獻佐證了這一觀點。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閻姓是中國第七十七位姓氏,河南、山東,河北、山西是閻姓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當今姓人口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7%,總人口大約有360萬。

得姓始祖泰伯。閻姓出自姬姓,商末時,周族首領古公亶父(又稱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頗得太王歡心,並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泰伯為了讓父親的願望實現,於是就攜二弟仲雍逃避於江南吳地,建立國家號勾吳。周武王滅商後,除了把仲雍之後封於吳外,又把泰伯的曾孫仲奕封於閻鄉,至此仲奕的後代就以封邑為氏。因封仲奕是為了奉祀泰伯,所以閻姓後人奉泰伯為始祖。異體字「閆」。

一、姓氏意義與原始圖騰

《說文》:閻,本義為里巷中的門,引申有巷裡、胡同之義。後來成為地名,居於閻地的遂以此為姓。

二、姓氏起源與發展傳承

閻姓的淵源主要有兩大支:姬姓和羋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相傳有三個分支,第一分支是周武王滅商後,尋找泰伯和仲雍後裔,獲仲雍曾孫仲奕,封於閻鄉,子孫以鄉名為氏。第二分支是西周初,周康王封其孫於閻邑,子孫以邑名為氏。第三分支是春秋時晉成公之子公子懿食采於閻邑,後來為晉所滅,子孫散處河洛,遂以邑名為氏。三支閻氏均出自周先祖古公父之後,春秋時魯昭公九年,晉閻嘉與甘人爭閻田。晉人閻嘉食邑於閻,閻在河陽解邑內,解在周京畿內,鄰近春秋時甘國,閻、解、甘等地處河洛,河洛指黃河和洛水之間的地方,所以閣的故址在今河南洛陽西南。姬姓閻氏當以地名為氏,其歷史至少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羋姓。楚大夫食采於閻,因氏、楚武王滅權後,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閻敖,又叫高敖,乃楚武王時重臣,是羋姓分支,即楚之旁支。閻敖是楚公族,為閻氏族的豪酋,系楚王族中擔任國家燒制高陶窯的官長羋姓閻氏的歷史大約有2700年。

三、民族融合與基因融入

我國的閻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歷史上外族改姓閻的事件發生在南北朝以後,主要的有河南河陰的閻氏出自鮮卑族,清滿洲八旗布雅穆齊氏族集體改姓間,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混居後,最終被同化成當地的閻姓漢民。

四、歷史遷移與人口繁衍

先秦時期,閻氏一直活動在河南、山西、湖北。秦漢時,閻姓西遷陝西、甘肅,進而入四川,向東抵達山東,北移河北、內蒙古,在唐朝,閻姓在山西發展迅速,成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唐宋以後閻姓開始在江南出現。

宋朝時期,閻姓大約有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5%,排在第七十四位。四川為閻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閻姓人口的18%主要分布於四川、山東、河南、陝西,這四省間姓占閻姓總人口的66%:其次分布於河北,山西,這兩省集中了閻姓總人口的16%。閻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全國形成了西部川秦、東部豫魯兩大閻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閻姓大約有1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後。宋元明600餘年間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閻姓人口的增長是負值。這與北方地區長期戰亂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治有密切關係。山西為閻姓第一大省,約占閻姓總人口的49%。主要分布於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這四省閻姓大約占閻姓總人口的95%。宋元明時期,閻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西向東遷移,全國閻姓的分布集中向晉魯冀豫地區收縮。

五、當代分布與姓氏圖譜

當代閻姓人口已達360萬,為全國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從明朝至今600餘年中,閻姓人口由12萬激增到近360萬,增長了30倍之多,增加速度遠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餘年,閻姓人口增加率呈Ⅴ形,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省,大約占閻姓總人口的53.6%;其次分布於陝西、黑龍江、遼寧、安徽、內蒙古,這五省區集中了24.6%的閻姓人口。河南占閻姓總人口的18.1%,為閻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豫冀魯晉為高比率分布區,並向西北和東北方向逐漸擴散的分布狀。在近600年間,閻姓人口主要的流動方向是由中原向西部,東部的回遷,向南方的移民較少。

六、郡望堂號與楹聯家訓

1、郡望堂號

閻姓的郡望主要有天水、河南、樂安、太原等。閻姓的堂號主要有丹青、右相等。「丹青」和「右相」堂號均典出唐朝閻立本。閻立本善畫畫,拜右丞相,當時姜恪因戰功封左丞相,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讚嘆。

2、宗祠楹聯

禮讓化民:清平裁士。撫士得死力;諫役慰民心。

右相馳譽丹青;洪都棨戟遙臨。

右相丹青盛譽;山人詩作清名。

3、族規家訓

閻氏列祖,源遠流長。國法家規,緊記心上。

遵紀守法,莫亂朝綱。愛國愛家,忠孝莫忘。

孝敬父母,長幼相幫。禮義廉恥,四維必張。

君子風範,能忍謙讓。為官為吏,惡懲善揚。

夫妻平等,禍福共當。兄弟姐妹,互謙互讓。

鄉鄰四黨,和諧至上。鄰里有事,竭力相幫。

為人處世,自立自強。光明磊落,胸襟坦蕩。

戒斗戒訟,為善為良。戒賭戒淫,身心健康。

耕讀並進,振興家綱。扶貧幫困,共奔小康。

興我族門,為祖爭光。先祖有靈,佑爾後昌。

目前國內外的圖書館和其他單位正式公布收藏了閻姓族譜29部。

七、姓氏名人與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人閻姓歷代名人69名,占總名人數的0.15%,並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二十位。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1%,並列排在第一百四十二位:閻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13%,並列排在第一百一十二位;閻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一位。

閻姓歷代重要人物

東漢尚書閻章,車騎將軍閻顯;三國魏平樂鄉侯閻甫:西晉漢中太守閻贊;隋唐之際集工藝、建築和繪畫於一身的閻毗,閻立德父子;唐朝宰相、書畫家閻立本:南宋畫家閻次平;南明抗清義軍首領閻應元;清朝詩人閻爾梅,經學家閻若璩,甘肅提督閻相師;民國政府行政院長閻錫山。

八、尋根探源與宗族名勝

游線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發源地)——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閻錫山故居)

(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閻姓發源地之一—公子懿的封地閻鄉

夏縣原名安邑,在歷史上是晉成公之子公子懿的采邑,為閻姓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關於夏縣發源地的遺蹟了。境內還有宋代著名想家、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光的墓地、祖陵和一些上古時期的文化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參考:在運城五洲汽車站搭乘到夏縣的直達客運車,8分鐘一班,需要40分鐘、車票4元左右。

(二)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閻錫山故居

閻錫山故居位於山西定襄縣河邊鎮,它的主人閻錫山是解放前長期統治山西的獨裁者,也是個封建軍閥,早年投機革命,取得了山西的軍政大權,統治山西近40年之久。在風雲變幻的民國歷史中,閻錫山複雜的個人奮鬥史和自成一體的思想歷來就被人褒貶不一,他的聯共與反共更是飽受各方爭議。

故居建於1931年前後,長達14年之久,耗資140萬兩白銀,建有近千間房屋(現存700餘間),氣勢恢弘而格局變幻譎奇,曾是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地方,也記錄下了閻錫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歷史。而今,它又以鮮明的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築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

交通參考:太原火車站的長途汽車站12:15有發往定襄的大巴,車票約16元,在河邊鎮下車後乘當地的機動三輪車即到,三輪車需3元。門票:45元。順道游:河邊鎮北有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

游線二:江西省玉山市(閻立本墓)

閻立本是唐朝的大畫家,繪畫是閻家祖傳的看家本領。他的畫即使在當時也被譽為「神品」。據說唐太宗李世民的標準像就是出自這位官居右宰相之職的閻家老兄之手。流傳至今的大作有《步輦圖》、《孔子弟子像》。

閻立本墓位於玉山市的武安山東北面山坡上,距普寧寺100米左右。閻立本在武則天參政時,因被貶職來到玉山隱居。後來捐出住宅改建為普寧寺,捐出讀書之處改建為智門寺,將南莊改為普圓禪院。公元673年,閻立本病逝,普寧寺僧將墓築於寺後。墓地現遺存清乾隆年間重立的墓碑一塊,墓前林木青蔥,溪水橫流,環境幽雅,古樸莊嚴。玉山縣城有一種恬淡清雅的水鄉風光,城裡的大街小巷纖塵不染,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陽台上都擺著一盆盆鮮花綠卉。這裡有我國儀存的保護完好的古代考棚之一的清代科舉試院,還有清代徽商所建的旌德會館。

交通參考:從上饒乘汽車或火車到玉山都很方便,汽車車票需8元左右,到玉山後乘三輪車1元即可到武安山腳下,火車10:30發車,票價8元,車程1個小時。順道游:玉山縣北部的國家級風景區三清山是道教的發源地,非常值得一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