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五幅書法藝術賞析

聽月工作室 發佈 2024-05-09T06:32:58.785962+00:00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五幅書法藝術賞析琴棋書畫,古代被稱作文房四藝,是文人墨客頗為稱許的娛樂活動,古人認為,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只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領會詩情畫意,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於健康和長壽。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五幅書法藝術賞析


琴棋書畫,古代被稱作文房四藝,是文人墨客頗為稱許的娛樂活動,古人認為,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只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領會詩情畫意,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於健康和長壽。東晉出現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結合字畫年代背景的記載,賞字更是別有一番趣味。

——題記

中國五代、宋、遼、金,是中國書法史上繼晉、唐之後的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戰亂和政局不穩,呈現出複雜局面。

「五代」又稱「五代十國」,是指唐朝滅亡後、宋朝建立前的歷史階段。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為五代,共53年。公元907年, 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又有吳、吳越、南唐、 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和北漢,稱「十國」。十國時間為(902年—979年)。五代十國持續了73年(907—979年)。

唐宋之間經歷了一個五代十國,雖然時間不算很長,只有短短七十三年,但這七十三年國家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其實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都多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五代十國書法,這一時期,朝代頻繁更替,戰亂不已,人們有一種不安的心緒,再加唐人已把書法上的法度發展到相當完善的境地,於是書法家們轉向以書法抒發個人意趣的軌道,在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楊凝式。

楊凝式,擅長楷、行、草書,具有奇險、雄傑的風格。他師法唐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諸人,並按唐代書法發展的脈絡上溯魏晉書法。他以破方為圓、削繁成簡的辦法,打破唐人的森嚴法度,兼融楷、行、草書與篆、隸二體的結構和筆法,創造出一種楷兼行、行兼草、並暗寓篆、隸遺意的新貌。從而使他的書法比較接近魏晉的書風。宋代書法家在他的基礎上,演化出具有時代特徵的尚意書風。

偏處於江南的南唐和川蜀的西蜀,都曾有過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條件優於中原。南唐後主李煜,亦擅長書法,相傳他能以戰筆作書,筆畫屈曲,謂之金錯刀。又傳說他寫大字不用筆,卷帛代筆書寫,稱撮襟書。西蜀的貫休,俗姓姜,工草書,號稱姜體。

下面我們一起分享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楊凝式書法作品

楊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號虛白。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唐末五代時期宰相、書法家,門下侍郎楊涉之子。楊凝式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因為對時局的混亂、政治的多變極為苦痛,楊凝式性格狂放不羈,故人稱「楊風子」(即「楊瘋子」)。久居洛陽,好游佛寺道觀,興起時常在粉壁上題字,當時洛陽寺觀隨處可見他的書跡。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 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

楊凝式把矛盾引入書法創作中,並取得了空前的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這除了他超凡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審美情趣之外,恐怕就是他現實心態的真實寫照。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楊凝式從唐昭宗朝進士及第,授度支巡官,遷秘書郎、直史館;及至五代,從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到集賢殿直學士、考功員外郎,又從比部郎中、知制誥、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等直至最後的左僕射、太子太保,死後詔贈太子太傅,歷仕五代。這之中,他幾次尋病辭官,又幾次入朝為官。從唐末到五代,短短的幾十年,朝代數次更迭,戰亂連年,社會矛盾尖銳複雜。可以說動盪貫穿了楊凝式的一生,註定了他的生活起伏跌宕、波瀾不盡。楊凝式無法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衝突。他希望國泰民安,因此他憑藉著自己的才俊積極入世。

代表作品有《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新步虛詞十九章》《夏熱帖》等。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楷書《韭花帖》賞析

楊凝式《韭花帖羅振玉藏本 見《百爵齋藏名人法書》》

楊凝式《韭花帖》,這本帖紙本,凡7行,63字,高26厘米,寬28厘米,是一張寫在白麻紙上的行書信札。其真跡,清末先為羅振玉所藏,曾被印人《百爵齋藏曆代名人法書》,已下落不明。無錫博物館和台灣蘭千山館所藏為摹本。

楊凝式《韭花帖清乾隆內府藏本 26×28.5 無錫博物院藏》

釋文:晝寢乍興, 輖飢正甚 忽蒙簡翰 猥賜盤飧 當一葉報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 實謂珍羞 充腹之餘 銘肌載切 謹修狀陳謝 伏惟鑑察 謹狀 七月十一日 狀。

《韭花帖》的內容屬日賞瑣事,敘述午睡醒來,腹味舒適,恰逢人饋贈韭花,頗覺可口,遂執筆以示謝意,愉悅之情頓注筆端,成就這一傳世傑作, 頗具自然之美。唐人書以法度森嚴著稱,筆畫挺勁,轉折峭拔,嚴密規謹,力度拓拔,此帖雖然筆畫沉實,功力深厚,但瀟灑之態躍然紙上。它並不用常規的行氣之法,而是佯狂裝痴,閒庭信步,率性而為,字與字、行與行拉開了不等的距離,造成了章法上的奇態。此帖曠淡抒情,一改唐人森嚴氣象,筆墨含蓄而開闊蕭散,開宋人「此意」書風之先河。楊守敬《學書邇言》費此書「醇古淡雅,實足為三唐之殿」。該帖被推崇「尚意」的蘇軾奉為至寶,他說:「仆書作意便仿佛似蔡君談得意便似楊風子。」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行草《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賞析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圖跋》之一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圖跋》之二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墨跡本,紙本,8行,77字,鈐有「項墨林鑑賞章」「張則之」、「士士奇圖書」、「 乾隆」、「嘉慶」、「宜統御覽之寶」等鑑藏印,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延光室有影印本。此跋結體清晰,意態超過《韭花帖》,行中含草,特別是字體大小不等,錯落有致,布局時疏時密,完全擺脫唐書尚法之規矩。點畫左右開張,相互呼應,濃纖相間,極富運動感,極具生命力。此帖雖存《韭花帖》之雅逸情趣,但星一派「瘋癲」之態,處於有理性與無理性的中間狀態。

楊凝式晚年生活在寺觀之中,老莊、玄學之審美情趣已納心中,特別是自己的佯狂與佛教的狂禪相吻合,「我心即佛」成為書法創作上不加雕飾、純任天性的市物美基礎。他創造出這樣美中求丑、巧中求拙、雅中求狂的傑出藝術成就,是其藝術實踐的必然成果。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釋文:右覽前晉留書記左郎中家舊傳盧浩然隱君嵩山十志。盧本名鴻。高士也。能八分書。善制山水樹木。隱於嵩山。唐開元初征為諫議大夫。不受。此畫可珍重也。丁未歲前七月十八日。老少傳弘農人題。晉後頭是否是留。樹後頭是否是木。叫不太準。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草書《神仙起居法》賞析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寫的古代醫學上一種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

釋文:「神仙起居法。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干祐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下一草押)。」

後紙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項元汴「摩」字編號。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紹興」、「內府書印」,明楊士奇、陳淳、項元汴,清張孝思、陳定、清內府等鑑藏印。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後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勢於攲側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此書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都穆《寓意編》、張丑《清河書畫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三編》、胡敬《西清札記》等書有著錄。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行草《新步虛詞十九章》賞析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一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二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三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四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五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六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七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八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九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之十

楊凝式《新步虛詞十九章》五代 楊凝式 《新步虛詞》草書刻本又名大仙帖,草書,原跡已佚,明代董其昌刻入戲鴻堂法帖中。

釋文如下:新步虛詞十九章

玉簡真文降,金書(道錄通)。(煙)霞方蔽日,雲(雨已)生氣。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一章)

(羽駕正翩翩),雲鴻最自然。霞冠將月曉,珠佩與星連。鏤玉留新訣,雕金得舊編。不知飛鸞鶴,更有幾人仙。 二章

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閒布象,二景鬰生光。騎吏排龍虎,笙歌走(鳳凰)。天高人不見,暗入白雲鄉。三章

鸞鶴共徘徊,仙官使者催。香花三洞啟,風雨百神來。

鳳篆文初定,龍泥印已開。何鬚生羽翼,始得上瑤台。 四章

羽節忽緋煙,蘇君已得仙。命風驅日月,縮地走山川。

幾處留丹竈,何時種玉田。一朝騎白鹿,直上紫微天。 五章

靜發降靈香,思神意短長。虎存時促步,龍想更成章。

扣齒風雷響,挑燈日月光。仙雲在何處,髣髴滿空堂。 六章

幾度(逰三)洞,何方召百(神)。風雲皆守一,龍虎亦全真。

執節仙童小,燒香玉女春。應須絕巖內,委曲問皇人。 七章

上法杳無營,玄修似有情。道宮瓊作想,真帝玉為名。

召岳驅旌節,馳雷發吏兵。雲車降何處,齊室有仙卿。 八章

(羽)衛一何(鮮),香雲起暮煙。方朝太素帝,更向玉清天。

鳳曲凝猶(吹),龍驂儼欲前。真文幾時降,(知)在永和年。 九章

大道何年學,真符此日催。遠持金作印,未(要玉)(以下及十一章缺)

道學已通神,香花會女真。霞床珠斗帳,金薦玉輿輪。

一室心偏靜,三天夜正香。靈官竟誰降,仙相有夫人。 十二章

上界有黃房,仙家道路長。神來知位次,樂變葉宮商。

晝把琉璃盞,都傾白玉漿。霞衣最芬馥,蘇和是靈香。 十三章

珠珮紫霞纓,夫人會八靈。太霄猶有觀,絕宅豈無形。

暮雨徘徊降,仙歌婉轉聽。誰逢玉妃輦,應檢九真經。 十四章

西海辭金母,東方拜木翁。雲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

羽袖揮丹鳳,霞巾曳彩虹。飄飄九霄(外),下視(望)仙宮。 十五章

玉(樹)雜金花,天河織女家。月邀鳳凰鳥,風送紫鸞車。

霧轂籠綃帶,雲屏列錦霞。瑤台千萬里,不覺往來賒。 十六章

舞鳳凌天出,歌麟日夜聽。雲容衣眇眇,風韻曲泠泠。

扣齒端金簡,焚香檢玉經。仙宮知不遠,祗近太微星。 十七章

紫府與玄州,誰來物外逰。無煩騎白鹿,不用駕青牛。

金花(顏)應駐,雲飛鬢不秋。仍聞碧海(上,更用)玉為樓。 十八章

(轡鶴復驂)鸞,全家去不難。雞聲隨羽化,犬影入雲看。

釀玉當成酒,燒金且轉丹。何方五色綬,次第給仙官。 十九章

 戶部侍郎楊凝式書寄

 通玄大師董上人清泰三年

  三月廿六日記

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楊凝式草書《夏熱帖》賞析

楊凝式書《夏熱帖》。紙本草書,縱23.8厘米,橫33厘米,書八行,每行六字不等,共32字。現藏故宮博物院。卷後有宋王欽若,元鮮于樞、趙孟頫,清張照等四家題跋及乾隆皇帝的釋文。卷前後及隔水上鈐有宋「賢志堂印」,元趙孟頫,明項元汴,清曹溶、納蘭成德、清內府等鑑藏印。另有數方古印不辨。

此帖為信札,筆勢飛動,渾然一體,凝重之中有瀟灑氣象,雄健縱逸,鋒芒灼耀,極富大氣。米芾贊:「楊凝式如橫風斜雨,落紙雲煙,淋漓快目。

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數字殘損難識)病?(下二行殘損)。

綜上來看,《韭花帖》與《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新步虛詞十九章》《夏熱帖》是學習楊凝式書法必須要了解的書法作品,而且這五幅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時也希望你可以讀懂他在藝術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