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茶坊得名的茶坊橋

呼和浩特日報 發佈 2024-05-09T16:12:40.194397+00:00

呼和浩特市又叫歸綏,因由歸化城(舊城)與綏遠城(新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時合併而成得名。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歸化城外被潺潺流水縈繞,所以橋就不在少數,有的橋高大結實,有的橋簡單大方,有的橋樸素委婉,每座橋樑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

呼和浩特市又叫歸綏,因由歸化城(舊城)與綏遠城(新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時合併而成得名。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歸化城外被潺潺流水縈繞,所以橋就不在少數,有的橋高大結實,有的橋簡單大方,有的橋樸素委婉,每座橋樑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人們修建它、使用它、維護它,也會時不時地回憶它、紀念它。今天說說茶坊橋。

歸化城本是塞外草原上的一塊風水寶地,山泉遍地,河流眾多。隨著三娘子建城的歷史開篇,歸化城的範圍越來越大,居民也越來越多,從原來的召廟寺院開始,商鋪、酒樓、飯館等等不斷在這座城池中出現,隨之山西、河北等地的移民湧入,歸化城變得越來越熱鬧,於是茶葉便順理成章地進入歸化城人的生活,人們利用城中遍地的泉水來沏泡茶葉,並且在城池東南西北四個拐角分別設立了品茗休息的茶坊,於是在歸化城的歷史上就分別有了東、南、西、北四個茶坊。

那麼,茶坊橋和哪個茶坊有關呢?據史料記載:茶坊橋,在呂祖廟街東口外。根據這一信息,茶坊橋自然和東茶坊的關係最大,而之所以被叫做茶坊橋,也是因東茶坊而來。

據傳,因東茶坊周圍沒什麼集市,所以人們很少到此。但既然有東茶坊存在,人們也自然會來回行走,出城遇到河流阻擋,自然也會修橋建路,於是茶坊橋就這樣出現了。

因為東茶坊幾乎無人,茶坊橋又是百姓們為了過河臨時修建的,所以這座橋在剛開始時是簡易的,人們總是在春天建橋,夏季走橋,而在夏末、秋冬時無人問津。因為每到夏末秋初時,歸化城的雨水增多,河流量增加,因此,簡易的茶坊橋常常被洪水沖毀,於是茶坊橋幾乎是年年修年年建。

東茶坊雖然過往人流不是很多,但從郎神廟、東茶坊、臥龍崗等地路經此橋入歸化城的人也離不開此橋,這座橋年年建年年毀,既不方便也耗時耗財,於是清嘉慶22年(公元1817年),由東茶坊關帝廟主持募捐,山西人蘭葆光撰書,將木橋改成了石橋。

山西商人蘭葆光捐款出資,把這座木製的茶坊橋修建成為結實耐用的石頭橋,並取名為「得勝橋」,蘭葆光不光出資,還事無巨細,全權負責了建橋建工、組織人員等一系列事宜,於是人們為了感謝他在橋頭處立了一塊功德碑,記載了他所付出的一切,後來,人們覺得橋的造型奇特,橋拱特別的高,從遠處看去就像一個駝背老者,得勝橋便又有了「羅鍋橋」的別稱。

到民國時期,因綏遠城護城河水西流、臥龍崗修建龍泉公園等因素影響,橋下的水流漸漸減少,乃至此橋下無水。水河漸漸乾涸,石橋也就被拆除了。因年代久遠,所以見到這座橋真實樣貌的人幾乎已經沒有了。

解放以後,東茶坊附近開始修建起房屋和工廠。再後來,建築物越來越多,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熱鬧的早市、花卉市場出現在這裡,成為城市中的一部分,茶坊橋也就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人們忘記這裡曾經的河流,曾經的泉水,曾經的木橋和那形若羅鍋的石拱橋。

這就是歸化城的茶坊橋,因茶坊得名,因河水而生,因河水而滅,為了服務歸化城的百姓默默服務並在時光的流逝中漸行漸遠。(記者 楊彩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