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北平1948》看「沉浸式」演出的未來之路|業內說

新京報 發佈 2024-05-10T03:55:46.053513+00:00

《北平1948》以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真實發生的文化國寶保衛戰為故事藍本的原創劇目,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精巧的舞台設計與充滿懸念的情節設置,打破觀演邊界,為現場觀眾營造出了身臨其境的觀劇體驗。

《北平1948》以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真實發生的文化國寶保衛戰為故事藍本的原創劇目,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精巧的舞台設計與充滿懸念的情節設置,打破觀演邊界,為現場觀眾營造出了身臨其境的觀劇體驗。這部作品也是北京演藝集團圍繞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推動「會館有戲」演藝新空間業態發展,以「一館一策」的策劃創作理念,推出的又一重要項目,量身定製的原創內容、沉浸式的表演方式,為「會館有戲」品牌拓展了新的空間。新京報專訪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暢談她個人對於推動演藝新空間發展與沉浸式演出心得。

《北平1948》是探索沉浸式演出過程中的一部作品。 張伯男 攝

「沉浸式」是一種生活方式

與大部分普通觀眾一樣,「沉浸式演出」對於董寧個人最大的觸動,莫過於多年前,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引進的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這麼多年過去,在董寧看來,這部作品依然算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舞台藝術革命,對「沉浸式」的概念,她也是從那時候才真正有所認識的。董寧回憶,剛接觸「沉浸式」的概念時大家都很興奮,一方面意在普及與學習,一方面也是在思考,為什麼這種形式能夠取得突破:「近幾年,當所有的人都在搞所謂的『沉浸式』的時候,其實對於我們藝術生產者或者項目策劃者而言,已經不太願意使用這個詞。而現在為什麼大家又會重新提及它,也是因為它已經漸漸成為人們生活體驗中的一種需求,這個時候再去分析它,是非常有價值的。」

「從集團藝術創作的角度,從來沒有刻意追求『沉浸式』這個概念。因為舞台藝術最重要的是要進行人與戲劇,人與舞台空間關係的解構,這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董寧坦言,在這個探討過程中,因為觀眾的需求不斷在改變,觀眾的年齡層不斷年輕化,對於體驗感與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為什麼要進劇場?為什麼要花時間看戲?這些要求變得越來越清晰。當觀眾的要求越明確,反過來對集團整體舞台藝術的發展和方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沉浸式這個概念無處不在,將來它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單指一個沉浸式戲劇,沉浸式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追求。」

話劇《北平1948》在一座千年古寺里表演。 張伯男 攝

希望觀眾可以鬆弛地感受藝術

無論此次推出沉浸式原創話劇《北平1948》,還是之前推進多項「會館有戲」系列演出,董寧認為,推行這些項目的終極目的是「探討演藝新空間的拓展性」。在她看來,如今演藝新空間之所以越來越流行,並非人們都在趕時髦,而是傳統的方式人們都有過很多體驗了,大家都希望生活中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尤其讓生活消費與藝術相融合。

董寧認為,除了要繼續堅守大劇場舞台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外,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也使得集團整體對於演藝新空間的布局和內容策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是一次從舞台藝術真正進入到沉浸式不同空間的創作,跟原來在劇場空間中的創作完全不一樣,因此創作過程比較具有挑戰性。」在董寧看來,因為導演與主創人員原來也是傳統戲劇出身,他們這次在打破固化創作觀念的同時,也要打破自己,這也是創作沉浸式原創內容必然要經過的一條路徑:「只有在不斷地創造和嘗試中,才能找到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目前國內做沉浸式內容的原創很少,一方面存在人才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所有人觀念的改變,同時也得有像我們現在推出《北平1948》,要在探索中不斷地積累與嘗試,任何藝術創作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

董寧希望創作團隊通過這次創作,能探索出沉浸式戲劇到底哪些方面不同於普通戲劇,「主創人員也研究過劇本殺的邏輯,分析過參與者的心理。尤其在創作之初,對於演出開始時的場景設計,他們想得非常繁複,恨不得讓進來的每個觀眾都有很多事要做,但隨著創作的深入,這些想法都在逐漸往外抽離,因為搞得太複雜有難度的話,觀眾會產生緊張感,我們還是希望大家鬆弛地感受藝術,身心能夠得到應有的放鬆。」

創作《北平1948》的過程中,主創盡力消除觀眾觀演時的緊張感。 張伯男 攝

從培養年輕觀眾的觀演習慣入手

通過近些年深化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董寧認為,某種程度上,她深感自己作為文化內容生產者,底氣越來越足,她認為在推進北京「演藝之都」的建設上,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年輕一代觀眾的觀演習慣,「如果一個城市想成為演藝之都,沒有觀念人群是不成立的。演藝之都要通過作品、通過打造形式多樣的演藝聚集地、通過相對穩定的觀眾群來進行架構」。通過年輕觀眾的養成,吸納專業人才到演藝之都來,在合適的土壤與環境下,藝術家才能夠發揮他的藝術暢想。「藝術家有了發揮空間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把自己的才華釋放出來,進而吸納人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植與培育的過程。」

「建設演藝之都還必須要通過優質的藝術作品,營造出活躍的演藝態勢與生態感,同時具有市場性。」董寧進一步解釋說,這不僅需要大量投資,還需要穩定的消費群體作為支撐:「不僅每天要有各種形式的演出,而且世界上最潮流的舞台樣式,全世界最大的賽事、藝術節以及展覽都應成為常態化。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政府在演藝之都中布局與投入,才有可能把整體的周邊消費環境統一完善,進而達到新場景、新內容、新方式、新觀眾。這是一個理想和遠景的目標,但隨著北京市一步步的規劃,我相信未來會越做越好。」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陳荻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