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OFILM「繪夢師」電影變焦鏡頭評測

newsshooter 發佈 2021-08-03T08:01:35.657773+00:00

採用齊焦設計的電影變焦鏡頭很貴,大多數人只能租來用,DZOFILM決定開發平價電影變焦鏡頭改變這種現狀。

採用齊焦設計的電影變焦鏡頭很貴,大多數人只能租來用,DZOFILM決定開發平價電影變焦鏡頭改變這種現狀。他們推出的第一套齊焦鏡頭是玲瓏系列10-24mm T2.9和20-70mm T2.9,面向M4/3攝影機,一套兩支2998美元。是的,你沒看錯,兩支齊焦設計電影變焦鏡頭還不到3000美元。我自己沒有親自試用,但聽到看到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尤其是它們的性價比。


今天讓我們把目光轉向DZOFILM針對S35攝影機開發的另一個系列:Pictor Zoom(中文名:繪夢師) 20-55mm T2.8和50-125mm T2.8。


「繪夢師」系列


Pictor Zoom演示片「匠心」


Pictor Zoom演示片2

第一次把Pictor Zoom握在手裡的感覺出乎我的預料。全金屬鏡身手感極好,阻尼紮實,沒有毛糙的手感,體現了很高的機械精度。我注意到在變焦環的起止兩個位置稍微有一點粘滯感,但對使用鏡頭馬達完全不構成影響。


兩支鏡頭的鏡頭環完全匹配,都設計在同一位置,方便換鏡頭。但50-125mm這支的整體長度多出1公分,所以擺動遮光斗的位置要稍微調一下。


包裝清單


Pictor Zoom套裝裝在一個精美的收納箱裡發貨,所有的附件也有對應的收納位置,套裝價格4499美元。兩支鏡頭可以單獨購買,20-55mm T2.8售價2289美元,50-125mm T2.8售價2489美元。



收納箱的開槽是根據設備外形尺寸,利用雷射切割出來的,運輸時保護十分到位。此外還切割出EF卡口、兩把螺絲刀、鏡頭支架和墊圈盒的位置,整個套裝展現出濃濃的工業之美。



PICTOR ZOOM主要特點

• 齊焦設計

• 呼吸效應難以察覺

• 外形緊湊

• 20-55mm重1520克 / 3.35lb.

• 50-125mm重1700克 / 3.74lb.

• 恆定T2.8

• 膚色渲染動人

• 標準0.8M齒輪

• 對焦行程270°

• 16片光圈圓潤散景

• 支持更換鏡頭卡口


PL和EF卡口



套裝包含PL和EF兩種卡口,但發貨狀態預裝PL卡口。由於我沒有PL卡口的攝影機,所以第一步是先動手換成EF卡口。很高興看到DZOFLIM主動提供了兩種卡口模塊,可想而知,租賃公司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機主/攝影師,在兩種卡口之間更換的頻率是相當高的。這是一種雙贏策略。


卡口模塊沒有電子觸點,因此與機身之間沒有數據通訊,光圈、焦段數據不會出現在監看信號或EVF上。


等焦後焦調整



為了獲得齊焦表現,Pictor Zoom的後焦需要用標配的墊圈進行相應調整。鏡頭後端有8顆T6螺絲,一顆一顆拆下來,裝上墊圈,再重新鎖緊8顆螺絲,有一點麻煩。


由於我是將PL換成EF,沒有參照標準,所以只能從0.30的墊圈開始慢慢試,逐漸加厚,找出最齊焦的選擇。你們在操作時務必小心,這些墊圈非常脆弱,別折壞了。


「繪夢師」的表現

我不是鏡頭專家,也不打算假裝自己很懂光學技術,我只是用一張圖表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看看這兩支鏡頭的素質如何。以下不是嚴謹的科學實驗,但是在一個可控環境中,在各種死板參數下進行試拍有助於我觀察它們的客觀表現,因此仍然是有必要的。


由於工作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拍人物,廣角在我的世界裡沒有太多用武之地,因此我最愛用的焦段大約在50mm到200mm範圍內。讓我們先從50-125mm開始,然後再看20-55mm,我知道你們等不及了!


畸變、銳度和色散



Pictor Zoom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色彩偏暖,由於我大多數時候拍人物,正合我意。而且它們並非冷冰冰的銳利,有一點點軟,這兩點都是我喜歡的。


Pictor Zoom 50-125mm

50-125mm在廣角端的畸變肉眼可見,往長焦端有所減少,但到125mm依然存在。




下圖是125mm端的結果,可以看到角落有變形,中心有一些色散。




一旦收縮到T5.6,邊緣更加銳利,但始終無法趕上中心的銳度。我個人認為,50mm端畫質最優是在剛剛超過T4、低於T11之間。


Pictor Zoom 20-55mm






20-55mm這支鏡頭的最佳光圈在T8,角落變得更銳利,色散也少了。20mm端存在畸變,但整體表現好於55mm端。


關於畸變和銳度的一點想法



Pictor Zoom膚色還原樣本

從字面上理解,上述結論可能會讓你覺得不怎麼樣。然而,這是用世界上最乏味的東西——測試圖卡——得出的結論。如果你的職業是拍牆,那麼這套鏡頭確實不適合你。在真實應用環境中,主體在哪裡,視線的重心就在哪裡,場景有深度,有景深(取決於選擇的光圈和焦段)。總的來說,兩支鏡頭都偏軟,有時候可能會給跟焦帶來一點難度。Pictor Zoom不是刻板的鏡頭,如果你偏好老式鏡頭的風格,應該會喜歡Pictor Zoom。


全開T2.8時,Pictor 50-125mm的邊緣銳度下降得很快,收縮光圈有所改善,但依然偏軟。我認為畫面中心1/3的區域表現很穩定,但往四周去,軟化趨勢明顯。


後期很難修複色散瑕疵,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我確實在角落位置看到一些色散,收縮光圈有所改善。


以下是每支鏡頭廣角端和長焦端所有光圈檔位的試拍圖。


Pictor Zoom 50-125mm圖卡試拍


Pictor Zoom 20-55mm圖卡試拍


好了,我們看夠了!我討厭拍圖卡,但為了搞清一支鏡頭的表現,似乎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記住,單憑一張紙無法定義一支鏡頭,它只是技術層面的體現,立體的真實世界會改變一切。


重裝上陣

為了好好測試這套鏡頭,我在Z Cam E2 F6加裝了鐵頭Nucleus-M鏡頭控制系統,並將機身調為S35模式。你不得不誇讚E2 F6在全畫幅和S35畫幅模式之間切換的功能,不必擔心畫質下降,真正的合二為一。


Nucleus-M套裝包含兩支手柄,其中一支可同時控制變焦和對焦。我用了一個ARRI牙盤擴展轉接頭才能將手柄裝在Z Cam的鐵頭機籠上,固定在一個最舒服的位置。我必須得說,這套系統超酷!


將鏡頭馬達定位在機身空閒的一側,機身操作介面乾淨清爽,如有需要還能加裝EVF。Pictor Zoom配合馬達一點問題都沒有。馬達一鍵就能校正,我喜歡這種鏡頭環有止動位的鏡頭,校正起來輕鬆多了。


整體手感

Pictor Zoom的手感很好,鏡頭環阻尼不多不少。我注意到50-125mm在兩個變焦極限位置有點卡卡的,不知道什麼原因,希望用一段時間會變順滑。


齊焦設計和呼吸效應


Pictor Zoom呼吸效應和齊焦測試樣本


大多數人在電影攝影機上用相機鏡頭是出於成本考量,而且相機鏡頭隨處可見。我來自新聞業,ENG攝影機的標準配備是齊焦變焦鏡頭:推到底,對焦,拉回來重新構圖,焦點還在原來的位置,不用重新調。齊焦變焦鏡頭是快節奏內容采編的一大利器。


只要後焦調好了,Pictor Zoom也是齊焦變焦鏡頭。我想再強調一次,在這個價位區間,Pictor Zoom的表現可謂超值。但是由於鏡頭偏軟,我發現有時候找焦點有一點難。


呼吸效應

如果說有什麼能惹怒我,那就是控制不好呼吸效應的鏡頭。看起來太不自然,太影響觀感。我超喜歡適馬50-100mm/f1.8,銳得像把刀,還是大光圈,但是,那個畫面縮放起來太可怕了,根本不敢拉焦點。雖然如今已不像過去那麼流行,但拉焦依然是一種不錯的敘事手段。


在這個價位上,Pictor Zoom的呼吸效應表現好得稱奇。我覺得DZOFILM可能是將抑制呼吸效應放在了頭等大事的位置,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他們幹得不錯!


散景

有了圖卡測試的經驗,我意識到有兩個因素可能對Pictor Zoom的散景風格產生影響:畸變和色散。當光源出現在畫面中間,16片光圈葉片讓高光散景顯得圓潤。然而邊緣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高光散景被擠成了橢圓形,同時出現紫邊。



由於採用16片光圈葉片,50-125mm的散景圓潤,很好看。在離開中心的位置,散景形狀發生改變。50-125mm的散景高光紫邊不明顯。



20-55mm的表現和50-125mm差不多,但色散明顯得多。同樣的,由於畸變,畫面邊緣的散景也存在變形。



散景品質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所以我不能去定義它的品質「好」或「差」。但是我感覺焦外區域稍微有點亂,這可能是由於這套鏡頭成像較軟。軟的好處是皮膚柔和,人物上鏡,現在的數字攝影機特別銳利,搭配較軟的鏡頭也許是一個正負抵消,獲得一點復古膠片感的好辦法。


眩光



如果收縮光圈,Pictor Zoom會呈現星形眩光。星形眩光從T8開始出現,光圈越小,眩光越大。我一直挺喜歡這種風格,拉絲不明顯,重影不像沒鍍膜的鏡頭那麼嚴重。在現代和復古之間,平衡拿捏得不錯。



T2.8的眩光非常好看,重影控制得很好,可見這套鏡頭的鍍膜在壓制瑕疵和體現個性之間做得很不錯。


暗角

全開光圈,兩支Pictor Zoom都有十分輕微的暗角,收縮光圈後消失不見。我不太擔憂暗角,反而有點喜歡那種調調,甚至後期手動加一點進去,有助於將觀眾注意力引導到畫面中間,讓主體更突出。


搭配SpeedBooster?

既然是S35鏡頭,你可能想知道是否能夠搭配SpeedBooster?答案就是「不行」。鏡頭的後端組件太突出了,目前沒有任何一款SpeedBooster支持它。


其它選擇

在這個價位區間,Pictor Zoom系列基本上獨孤求敗。即便最接近它的Fujinon MK18-55mm和MK50-135mm T2.9(M4/3 或E卡口)雙鏡套裝,售價已經高達7798美元,而且礙於鏡頭設計,根本不會有EF或PL版本。


Duclos有一套針對MK鏡頭的RF卡口改裝方案,你可以直接跟Duclos買改造好的RF卡口MK系列,或是把現成的MK鏡頭交給Duclos替你改裝,工時和成本費是每支鏡頭495美元。


最後的想法

一個基本原則,選擇什麼鏡頭要視個人的具體需求。說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很複雜。比如說吧,佳能鏡頭偏暖,而蔡司偏冷,再加上還有銳利度這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呢。我自己比較傾向於現代鏡頭,因為復古鏡頭的色散通常不好控制。我認為Pictor Zoom是一套沒有過度銳化的、有特點的鏡頭,DZOFILM也確實是這樣宣傳的。官方明確Pictor Zoom的定位並誠實以告,我認為他們做得不錯。


50-125mm的畸變超過了我願意接受的程度,但除非你只拍圖卡,否則在真實世界中是不容易看出來的。全開光圈角落很軟,收縮光圈有所改善,但始終趕不上中心。呼吸效應非常非常小,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散景是主觀的,你們自己判斷。


兩支鏡頭裡面,我更偏愛50-125mm多一點。1.4x裁切變換後,大約等同於全畫幅70-175mm,是我工作中最常用的範圍。在我的系統中,佳能24-105mm上鏡率很高,那支鏡頭特點鮮明,銳度控制得好,成像自然柔和,拍人物非常上鏡。


如果你喜歡帶一點復古風的鏡頭,呼吸效應極小、做工紮實的Pictor Zoom是不錯的選擇。


DZOFILM在平易近人的價位上做出了不少特別的東西。Pictor Zoom雙鏡套裝不到4500美元,太划算了。


本文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