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山||巍峨壯觀鳳凰山

鹿城通 發佈 2021-08-05T17:12:02.497591+00:00

商南縣城,雅稱鹿城,位於縣河的西北部,東南的塔坡,西南的虎坡,西北的官坡,東北的鳳凰山,猶如四大金剛護佑著城區人民的安居樂業,幸福吉祥。

巍峨壯觀鳳凰山

文/朱峰山


商南縣城,雅稱鹿城,位於縣河的西北部,東南的塔坡,西南的虎坡,西北的官坡,東北的鳳凰山(原名鳳凰寨),猶如四大金剛護佑著城區人民的安居樂業,幸福吉祥。


鳳凰山海拔1073米,僅次於玉皇山、雙顛的第三高山。東、南、西3面山勢陡峭,北與群山相連,氣勢磅礴,巍峨壯觀。鳳凰山既是縣城的地標性山麓,又是一道天然綠色屏障,還是城區人民踏青登高,游山玩景的好去處。曾有詩讚云:「每日朝暮總相逢,半個世紀未動容。為何高居凌雲頂?靜納方圓百里風。」


鳳凰是歷史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名「鳳」,雌的名「凰」。其形象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紋龜背,燕頷雞喙。她生性高潔,「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鳳凰相似孔雀,但比孔雀體魄高大,氣宇軒昂,百鳥見之圍圈起立,呈「百鳥朝鳳」之勢。

鳳凰與龍均為神化動物,是尊貴吉祥的象徵,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用鳳凰打頭的地名,即有鳳凰寨、鳳凰嶺、鳳凰古城、鳳凰古寺、鳳凰公園、鳳凰山莊等。用「鳳凰」或「鳳」組成的文字,有鳳凰展翅,鳳凰來儀,龍鳳呈祥,鳳毛麟角等。就連香港電視台與網絡,也稱作鳳凰台、鳳凰網。


為觀察山的山形地貌,觀賞四周景色,弄清山頂有無山寨遺蹟,2008年農曆的「三月三」,時年78歲的我,與好友劉國良,徒步登上鳳凰山。


清晨,我們從城區出發,從頭道嶺下山過河,順著一住戶房後上山。在路過大窪之時,國家三年困難之時,縣政府機關在此開荒種地,渡過難關的情景,像演電影、電視劇那樣,一幕一幕展現在我的眼前。


那時幹部職工口糧每月只有27斤,食用油4兩,肉食糕點憑票供應。一些身體強壯的人,往往吃不飽肚子,不到下班就飢腸轆轆,心慌氣短。有的還因營養不良,皮膚發黃,全身浮腫,不能堅持工作。縣政府領導號召全體機關幹部,到大窪開荒種地,增加農產品收入,改善職工生活。春夏翻地、播種、鋤草,秋季搬包穀、扯黃豆、挖紅薯,全由幹部集體勞動。同時還抽調機關強壯勞力,去西北山泥鰍窪種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不足的困難。

我們稍作休息,又繼續上山。由此向上海拔高,坡度陡,人跡罕至,無路可走。我們以鳳凰山巔為奮鬥目標,手攀岩石或灌木荊棘,手腳並用,匍匐前進。畢竟都上了年紀,體力不支,每走幾步即氣喘吁吁,汗流不止,三步一行,五步一停。草叢中的小蒜、拳芽(商芝)俯首皆是,儘管愛吃,只圖趕路已顧不上采了。


至上午11時,用盡全身氣力,終於到達山頂,一屁股坐到岩石或草叢上,像泄了氣的皮球,動彈不得。歇息好一陣才喝幾口水,吃點副食,恢復體力。又因山頂風大,擔心傷風感冒,不敢多停,便起身活動四肢,放眼四周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


仰望藍天,艷陽高照,霞光萬道,白雲飄浮,如詩如畫。俯首大地,濱河流水潺潺,碧波蕩漾,宛如一條銀色玉帶,鑲嵌在城區之間。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機關、學校、公園、廣場星羅棋布,盛況空前。街道、公路、橋樑縱橫交錯,異彩紛呈。國道、高速像兩條長龍,疾馳而過,消失遠方。眼前的魁星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高聳入雲,直插藍天。青山文碧峰,曹營雙顛挺拔俊秀,像璀璨明珠放射迷人光芒。遠處的山嶺溝壑層層疊疊,時隱時現。江河溪流千迴百轉,銀光閃閃,川流不息。


有資料介紹,山頂曾修過山寨。寨牆總長約500米,最高4米,最低1米左右,寬1.5米至兩米。東西寨牆各建有3個瞭望台,寨中全是陡坡,呈多條溝壑狀向西北傾斜。經我們實地考察,山頂僅有岩石與草叢,沒有山寨的歷史遺蹟。可見從未建過山寨。但見峰頂偏北有一用青磚水泥建的小房,面積僅有三四平米,沒門沒窗,不知是建國後的瞭望哨所,還是人們歇息避雨之處。北部山埡有一南北走向,長約10米,高寬各約1米的石練,但看不出是做何用。


從整體山形地貌看,自馬槽溝向西一座山巒與峰頂東側相連,由曹營向南又一山巒與峰頂北側銜接;峰頂南部一座山樑向下延至高級中學後山,峰頂西部又一座山樑向下延至縣河水庫。可明顯看出山的頂峰是鳳凰之首,東北兩山是鳳凰雙翅,西南山樑是鳳凰兩爪,一個「鳳凰展翅」的精美圖案展現在人們面前。更名為「鳳凰山」恰到好處,妙不可言。

鳳凰山不僅是我縣一大自然景觀,供人們登高踏青,遊覽欣賞,還蘊藏著多種礦藏,為我縣一大財源。早在1958年,縣上就成立了礦產開採隊,在頂峰北端開採雲母、綠柱石、尼旦鐵等產品,經加工的雲母製品行銷全國。1990年,縣工商聯營公司同香港仁亞國際有限公司,簽訂開採鳳凰寨鉀長石礦30年的承包合同,修通礦區公路、電路、在水庫管理處南端建立廠房。可在礦石開採後不久,因為原礦石價格暴跌,香港老闆棄場逃跑,致開發項目擱淺。其遺棄廠房被秦東集團收購,改建成餐飲業的《鳳凰山莊》。


鳳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還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1945年日本侵占西峽馬鞍橋後,當地政府曾派民團在鳳凰山站崗放哨,掌握敵情。1968年5月一天晚間,一派群眾組織在鳳凰山頂放炸藥包,爆破聲驚天震地。城區及附近群眾以為要搞大型武鬥,驚慌失措,惶恐不安。另一派群眾組織化整為零,或回到家鄉,或逃到外地避難,直至大聯合時才回到單位,恢復正常工作。


中午12點左右,我們告別鳳凰山,沿著南坡山樑開始回程。由於長時間勞累奔波,口乾舌燥,腰酸腿軟,行至大山槐去一農民家飲水歇息。


大山槐地處鳳凰山南坡中段,農業學大寨時,這裡曾是城關鎮的一個生產隊,住著十多戶人家,數十口人。由於地勢向陽,耕地寬廣,土壤肥沃,社員們不畏艱苦,勤懇勞作,房前屋後樹木鬱鬱蔥蔥,農作物生長茂盛,糧食連年豐收,家家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被人們譽為「蔬菜隊里白菜心」。原縣委宣傳部長石允堂撰稿,《商洛報》將此經驗推廣全區,一時傳為佳話。實行土地承包後,農民們雖已陸續下山,但他們勞動致富的精神,則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此喝水歇息之後,繼續下山。由於下山勞動強度小,又有山路可行,僅用一個多小時即安全到家,愉快完成登臨鳳凰山的艱巨任務。

圖片來源作者與網絡



作者簡介:

朱峰山,90歲,小學文化,退休幹部,富水鎮油坊嶺社區人。一生喜愛文學,勤奮寫作。僅1997至2019年,在國、省、市、縣報刊上,發表作品526篇。在《網易博客》、《騰訊QQ》、《民情與法制網站》、《商南眼(停辦)》、《鹿城通(看商南、鹿城文苑)》等網絡,發表作品百餘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