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再難,有兩彈一星難嗎?

鐵血軍事網 發佈 2021-08-11T21:33:19.739022+00:00

作者:袁嵐峰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ID:fyvoice)。開篇導語本文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知名科普達人袁嵐峰老師在觀傳媒舉辦的2020《答案》年終秀上的演講。中國晶片的正道何在?非常多的人低估了這個挑戰的難度,經常可以見到許多錯誤理解。

作者:袁嵐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ID:fyvoice)。

開篇導語

本文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知名科普達人袁嵐峰老師在觀傳媒舉辦的2020《答案》年終秀上的演講。

中國晶片的正道何在?非常多的人低估了這個挑戰的難度,經常可以見到許多錯誤理解。中國晶片業的落後,看似是一個點,其實反映的是一大片。所以唯一的正道,就是把所有這些門類的基礎都補上,都達到世界頂端。


人人都知道的,我國被卡脖子最嚴重的領域是晶片。我發現,非常多的人低估了這個挑戰的難度,經常可以見到許多錯誤理解。

例如,有人認為中國在兩年內就可以造出高端晶片

實際上,這是個大大過頭的估計。目前我們沒法給出個時間表。如果我們能在十年內造出現在最高水平的晶片,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又如,‍‍‍‍‍‍‍‍‍‍‍‍‍‍‍‍‍‍‍‍‍‍‍‍經常有人說「小小的晶片」,難道我們連小小的晶片都搞不定嗎?

對此的回答很簡單:新冠病毒也只是個「小小的病毒」,你覺得它容易搞定嗎?

再如,經常有人說,晶片再難,有兩彈一星難嗎?

實際上,這兩者的難度不是同一類的。 晶片的難度在於精密製造,而一個國家能不能造出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材料的生產。看一個國家有多少離心機就能判斷出他們離造出原子彈有多遠,所以你會看到各個大國三天兩頭跟伊朗的離心機扯皮。

還經常有人說,統一台灣,拿下台積電,就能解決晶片問題

在這些人的想法中,統一台灣這種國家大事居然成了解決一個技術問題的手段。這本身就是輕重不分,十分搞笑。另外,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荷蘭ASML公司不給台積電提供最先進的光刻機,你不還是被卡住嗎?

還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中國的晶片本來跟世界差距不大,甚至是先進的

實際上,當時我們的晶片水平絕不是領先,甚至也不是差距不大,而是差距非常大。

我看過一篇文章,紀念我國半導體科技的奠基人之一王守武院士,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 王守武院士

1977年,國際上開始工業生產16K的晶片,64K的晶片也已經做出樣品。同時中國只有少數單位仿照國外產品,做出了接近1K的晶片。但成品率極低,不能投入生產,只能作為樣品。1K對64K,這就是當時的差距。

然後,中國科學院提出,要在一年內拿下4K晶片。但經過一年的研究,成品率仍然很低。

1978年10月,中科院請王守武全面負責這一任務。他帶領團隊奮戰一年,到1979年9月,終於把4K晶片的成品率提高到了……20%以上。

這是什麼概念?量產的晶片成品率至少要達到90%以上,否則難以收回成本。可是當時王守武的這20%成品率就已經是重大進步了,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

在分析完這些錯誤理解後,我們來講正確的理解

最基本的問題是,晶片是什麼?

我來給大家出道題。下面這些哪些屬於晶片,哪些不屬於晶片:電腦處理器,手機處理器,機械硬碟,固態硬碟,電腦內存,手機存儲卡,U盤,液晶顯示器?

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你能答對,你的知識水平就超過了90%的人。

答案是:這些幾乎都屬於晶片,只有兩個不是。一個是液晶顯示器,另一個是電腦硬碟中的一類,機械硬碟。機械硬碟是用磁來存儲的,不是半導體。而電腦硬碟中的另一類,固態硬碟,卻屬於晶片。固態硬碟、電腦內存、手機存儲卡和U盤都是用半導體來存儲的,它們都屬於晶片。

其實,液晶顯示器跟晶片也是近親,因為它是用半導體元件控制的,而且它的製造過程與晶片也十分相似。因此,液晶顯示這個行業又被稱為半導體顯示。

晶片的力量何在?它實際上是來自半導體

知道這個,你的知識水平就超過了99%的人。

為什么半導體這麼神通廣大?

原因在於,只有半導體有變化。跟半導體相對的,導體永遠是導電的,絕緣體永遠是不導電的,它們都沒有變化。

只有半導體,可以在導電和不導電之間轉換。我們可以控制這種轉換,辦法有很多。用導電和不導電錶示0和1,就可以計算,可以存儲,產生無窮的變化。

那麼,半導體是怎樣在導電與不導電之間轉換的?

這裡的基本元件是三極體。我見過的對三極體原理最好的描述,來自這本書《圖解晶片技術》,作者是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田民波教授。

三極體好比一個帶水閘的水路。左邊有個水源,右邊有個水泵在抽水。但中間有個水閘,在水閘關閉時,是沒有水流的。

然後我們逐漸把水閘升起。一開始,水閘的底部仍然在水槽里,所以還是沒有水流。當水閘底部升到水槽之上,就開始有水流了。水閘升得越高,水流就變得越大。

把水流換成電流,這就完全是對三極體的描述。左邊的水源、右邊的水泵和中間的水閘,就對應三極體的三個極,源極、漏極和柵極。水閘的高度,就對應柵極上的電壓。

【注釋:源極、漏極和柵極實際上是場效應管的三個極,三極體的三個極叫做發射極、集電極和基極。不過《圖解晶片技術》的原文就是如此,我理解這是因為場效應管和三極體在邏輯上的作用相同,都是通過某種方式控制導電與不導電之間的轉換,所以田民波教授採用了一種簡化的解釋,以方便初學者。】

晶片的28納米、14納米、7納米等等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就是柵極的厚度,專業的名稱叫「柵長」。如果你能記住這些多少納米是柵長,那麼你的知識水平就超過了99.9%的人。

納米成為常用單位,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一納米是10的-9次方米,大約只有10個原子的長度,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幾萬分之一。現在一粒芝麻的面積上(小於一平方毫米)能排列上億個三極體,這是多麼驚人的奇蹟!

由此就引出了晶片的一個特徵:它是目前人類精密製造的最高水平。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制定一個太樂觀的時間表,因為精密製造正是中國跟世界先進水平相差最遠的方向。有一句話很形象: 中國製造在西方的商場裡,德日製造在中國的工廠里,美國製造在中國的實驗室里。

晶片製造難在哪裡呢?

其實每一步都很難,沒有容易的。晶片製造分為五個階段。

▲ 晶片製造的五個階段

第一,把沙子,也就是二氧化矽,轉化成多晶矽

第二,把多晶矽提煉成單晶矽,再把單晶矽切成一個個圓盤,也就是晶圓

第三,在晶圓上製造各種器件。

第四,把晶片封裝起來。

第五,做最後的測試。

第二個階段,晶圓要做得非常平,連它自身的重量導致的彎曲,都是要控制的。如何控制這些晶體缺陷,是各個廠商從長期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是他們高度重視的技術秘密。

前兩個階段都很難,第三個階段又是難中之難。 光刻就是其中的核心技術。

光刻是什麼?

其實就好比傳統的膠片照相技術,包括曝光、顯影、定影等等。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

首先,在晶圓表面塗一層光刻膠

然後,在晶圓上面放一層掩膜,要刻的圖案就畫在掩膜上。

然後,用光通過掩膜去照射下面的晶圓。這裡的關鍵在於,光刻膠遇到光會發生化學反應。這樣,圖案就轉移到了光刻膠上。

然後,把光刻膠去掉。但發生過化學反應的地方,就留下了。

最後,對沒有光刻膠的地方進行刻蝕。這樣,圖案終於轉移到了晶圓上。真正在晶圓上刻出東西來,是在這一步。

大家可能聽說過,有個東西叫做刻蝕機,而且中國的中微半導體在刻蝕機方面是世界領先的。這當然很好,不過在很多其他步驟上我們就是落後的,就有非常多的缺陷。比如說,一般人都知道我們沒有高端的光刻機,其實剛才提到的那個光刻膠,我們也還沒有高質量的。

近年來,每當報導一個中國在晶片方面的技術進展,立刻就有很多人歡呼可以取代光刻了,可以擺脫卡脖子了。其實這完全是誤解。

光刻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保持這麼高精度的同時,還能有很高的生產效率

如果單說解析度能達到納米級的技術,那麼這樣的技術其實有很多。我發的論文里就有不少是關於這些技術的,例如我們實驗室2001年在《Nature》上的文章,那裡用到的技術叫做掃描隧道顯微鏡。

▲ 袁嵐峰等人2001年在《Nature》上的文章

但這些技術都是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去操作。它們跟光刻的對比,就好像抄書跟印刷術的對比,實在是太慢了。所以這些技術都是用於基礎研究的,而不是工業生產。

▲ 抄書對印刷術

現在製造一個晶片,需要經過300至500道工序,涉及精密工具機、精密化工、精密光學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尖端技術。如果說晶片是現代工業技術的皇冠,那麼它就是在其他好幾頂皇冠的基礎上累加起來的,是皇冠上的皇冠。

▲ 皇冠上的皇冠

中國晶片業的落後,看似是一個點,其實反映的是一大片。所以唯一的正道,就是把所有這些門類的基礎都補上,都達到世界頂端。

我們經常說危機既是危,也是機。每當美國打壓我們,都有人歡呼危要轉化成機了。 但這絕不是必然的。危轉化成機,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努力,要做出改革,包括科研體制、教育體制、市場機制、思想文化等很多層面的改革。

▲ 很多層面的改革

如果我們只是在嘴上說說,指望事情自動變好,老想著走捷徑,或者淡化困難,或者委過於人,那麼危就是危,不會轉化成機。我們該做的事情做夠了嗎?我看遠遠不夠。

這就是我希望傳遞給大家的最重要的信息。 我們要走正道,付出巨大的努力,做出巨大的改革。這不但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全人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