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放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歷史小霸王 發佈 2020-12-14T08:52:47+00:00

貨幣在中國變了又變,最早人們用貝殼交易,春秋戰國時期流行起刀幣、布幣等貨幣,由於各國都自己鑄造貨幣,導致貨幣形狀雜亂,重量懸殊,不利於管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統一了全國的貨幣,規定全國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半兩。

貨幣在中國變了又變,最早人們用貝殼交易,春秋戰國時期流行起刀幣、布幣等貨幣,由於各國都自己鑄造貨幣,導致貨幣形狀雜亂,重量懸殊,不利於管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統一了全國的貨幣,規定全國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半兩

宋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明朝對外貿易發達,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大量出口外國,導致大量白銀湧入中國,明朝貨幣開始以白銀作為主流,清朝貨幣流通的有銀兩、銅錢。清朝1912年滅亡後,袁世凱1914年頒布《國幣條例》,規定全國使用銀元,並規定「圓」為一個價格單位。

銀元就是我們常聽見的「大洋」,由於錢幣上面還有個大大的袁世凱頭像,銀元又被叫做「袁大頭」,1914年銀元在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每個重7錢2分,含銀量6錢4分8厘。

1915年,其他省份也開始鑄造,截止至1923年已經鑄造了7500萬枚。1933年,民國政府不准銀元與銀兩互換,銀元進入興盛時期,那麼你想不想知道當時的一塊銀元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我們接著往下看!

民國當時的大米,2斤才6-7分錢左右,2斤豬肉也就2.5毛,一個銀元就能吃一頓好飯,《駱駝祥子》,箱子就是花1個銀元請丈母娘吃了一頓飯。

從以上這些數據可以得出民國的一個銀元相當於現在的1、200人民幣,那時候靠手藝吃飯的人,一個月只能賺到幾個銀元,靠知識吃飯的就不同了,獲得的報酬多得多,像北大校長蔡元培月薪就有600個銀元。

魯迅先生也是土豪,他在北京大學當教授月薪有350個銀元,再加上平時寫稿接點外快,一個月加起來能賺400多個銀元,他要把其中的100個銀元寄回紹興老家,給朱安主持一家開支,魯迅平時還喜歡買書和吃好吃的,要花掉不少銀元,但他還是能攢出3500個銀元,1919年在北京買下一座450平方米的四合院!

民國的1銀元就能吃一頓雞鴨魚肉俱全的飯菜,3500銀元能買下北京四合院,放到現在來說,1、200人民幣不一定能吃一頓多好的飯菜,3500人民幣在北京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這就是時代的變化,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帶來的改變。

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民國政府簽訂了《皇室優待條款》,答應民國政府每年給溥儀400萬銀元生活費,這筆錢放在現在,我們就拿最低標準,1銀元值100人民幣,那麼400萬銀元也有4億人民幣,可是溥儀還是保持以前奢侈的皇室作風,一個月要用掉33.3萬銀元。

1922年12月大婚那個月因操辦婚禮,更是用掉40萬銀元,這400萬銀元竟然還不夠他花,還要把故宮文物四運出宮,拿出去賤賣換錢,清朝皇室的敗家程度真是讓人咋舌。

1935年11月3日,財政部長孔祥熙宣布全國實行紙幣政策,用法幣代替銀元,銀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現在已經不具備貨幣價值,最多就是收藏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