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與金庸的「高手過招」:細讀王朔《我看金庸》一文

煮鶴仙人 發佈 2020-10-28T22:06:50+00:00

從王朔的《我看金庸》和金庸給文匯報對王朔的回覆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金庸和王朔對「通俗」這個詞的認識,其實有相當大的一致性。這種微妙的一致姓,恰似有人會一億為「小目標」,或對錢沒概念的人那種「月入百億」的苦惱。咱們這些平民老百姓,聽也聽的懂,看也看的懂。但仔細想想,除了一個「熱鬧」,還是啥都不懂。王朔「炮轟」的不僅是金庸。眾所眾知,王朔是北京「皇城根兒」下長大的人。幾代國都「四九城」里長大的人,大多把「講究」二字看的很重。別說幾十年前,即使現在比較有名的北京「大腕兒」,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們在「講究」上的高度一致性。比如近些年比較火的「馬爺」馬未都、李誠儒等北京「腕兒」。

二十多年前王朔的《我看金庸》,是一篇反金庸武俠小說的「重量級」文章,以至於直到現在還常常被很多攻擊金庸的人拿來引用。

其實說句實話,王朔的作品我挺喜歡,金庸的作品我也喜歡。

只是作為一個以「焚琴煮鶴煞風景」為樂的大俗人,我實在做不到像文化人那樣,對誰推崇到以「門下走狗」自居的地步。

以我的性格,看文化人的「熱鬧」向來都不嫌「事兒大」。

因為文化人們不屑於像街邊小流氓一樣,動不動就拔出「砂鍋大的拳頭」,他們之間只會「打嘴仗」,永遠不用擔心他們搞「白刀進紅刀子出」那種粗野的事情。

而且我不無偏激地認為,文化人通常只有在「互懟」的時候,才會暴露一些真性情。反而是他們在台上長篇大論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些像廟裡的泥胎木偶,歡笑或憤怒都有種令人難以描述的不自然。

王朔和金庸也不例外。

從王朔的《我看金庸》和金庸給文匯報對王朔的回覆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金庸和王朔對「通俗」這個詞的認識,其實有相當大的一致性。

這種微妙的一致姓,恰似有人會一億為「小目標」,或對錢沒概念的人那種「月入百億」的苦惱。

咱們這些平民老百姓,聽也聽的懂,看也看的懂。

但仔細想想,除了一個「熱鬧」,還是啥都不懂。

王朔「炮轟」的不僅是金庸

眾所眾知,王朔是北京「皇城根兒」下長大的人。

幾代國都「四九城」里長大的人,大多把「講究」二字看的很重。

別說幾十年前,即使現在比較有名的北京「大腕兒」,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們在「講究」上的高度一致性。

比如近些年比較火的「馬爺」馬未都、李誠儒等北京「腕兒」。

隨便吃個飯,遛個鳥,人家都能說出來一套套讓大家嘆為觀止的「講究」。

這個「講究」,不一定是「雅」,但是卻跟「雅」有相當大的共通性。

王朔作為一個「老北京」,批判金庸的主要方向,就是一個「俗」字兒。

而且他批判的也不僅是金庸,而是幾乎占據了國內文化市場大半壁江山的「流行文化」。

「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小說、金庸和武俠小說,這些當年風靡華語圈的東西,被王朔毫不客氣的稱之為「四大俗」。

王朔的「炮口」主要對準金庸,則是因為這「四大俗」里,只有金庸最接近文學的「大雅之堂」。

所以說,別看王朔行文「痞氣」十足,但他當時寫《我看金庸》這篇文章的目的,卻是為了捍衛「雅」的神聖高地。

看起來是不是很矛盾?

矛盾就對了!矛盾才是文化人的特色;直來直去,有一說一那是沒文化的「俗人」才幹的事兒。

文化人之所以是文化人,就是因為他們辦事兒夠矛盾,說話讓「俗人」特別「吃不准」,所以才顯得特別高深。

文化人們」懟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往往會有一群自己被懟了的人還不知道,在台下高呼「懟的好!」「懟的妙!」

而「俗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明明自己已經挨了「炮」,自己卻還懵懵懂懂的不知道。

《我看金庸》里金庸避無可避的「死穴」

像王朔和金庸那種級別的「大咖」,在「開炮」懟人之前,肯定要先檢查「炮彈」。

因為在有身份的「大咖」世界裡容不下「誤傷」,很難找到「二營長」拿「意大利麵」來圓場。

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大咖」的劍出鞘就必須「見血」才能結束。

沾不上別人的「血」,那就得拿自己「血祭」了。

所以他們不管「炮轟」誰,都會預先瞄準對方避無可避的「死穴」,再配合自己觀點「開炮」。「公理」結合「私理」,才是居家旅行,開炮轟人的好伴侶。

王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對金庸的批判,也是瞄準了金庸的「死穴」開懟的。

金庸的「死穴」之一:新形式,老觀念。

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大宗師,金庸在自己作品的形式上,幾乎進行了全面的創新,力圖衝破舊小說的藩籬。

但是,形式可以創新,不少觀念上卻很難有所寸進。

王朔批判金庸的重點之一,就是金庸作品中「善惡到頭終有報」式情節安排。

以王朔那代人的思想觀念,「因果報應」實屬麻痹人民精神的「封建迷信」。

倘若有人跟王朔他們那代人講,「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那麼他們大半會毫不猶豫的,寫出來一大張「蒼天饒過者名單」來。

王朔他們那一代人,是反傳統的一代人。

金庸的「死穴」之二:道德泛濫。

武俠小說里的主角是「俠客」。

他們行事本身就是依靠自身的「正義感」行事,而「正義感」這個東西,更多是來自於道德倫理,而不是法律法規。

「俠客」們本身也只是一群沒有官方背景的「布衣」,並沒有審判處決他人的權力。

如果他們立志「為國為民」,那麼最好的途徑是參政從軍,而不是帶著強烈「道德感」自行其是的浪蕩江湖。

正因為這個「死穴」,金庸作品裡的主角往往都只能「退隱」,空有一身本事而不能有所作為。

金庸的「死穴」之三:人性缺失。

王朔評論金庸筆下的人物時說:「他的書我沒有產生任何有關人、人群的聯想,有如在看一堆機器人作業……」

金庸和王朔最大的不同,是王朔作品側重的重點,是現實社會中複雜的人性。

大約王朔作品中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他不必擔心在現實社會中立不起來。

而金庸寫的是武俠小說,更加側重在想像條件下的人性,因此他的小說里,不會有完整的人物原型。因此,金庸筆下的人物,精彩歸精彩,但在現實社會中卻未必能立的起來。

王朔的這「三板斧」確實夠狠,也的確「砍」到了金庸的「痛處」。

但金庸也是高手。

「無招勝有招」的高手。

金庸「綿里藏針」的回覆

也許是年齡的原因。

比王朔大了三十多歲的金庸,在得知自己被王朔「炮轟」以後的反應,堪稱「老辣沉穩,綿里藏針」。

金庸回應王朔的專函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金庸先以佛教徒的身份說自己本想「八風不動」的,但又自覺做不到。

因此在表示了國內外頂尖大學對自己作品的重視程度以後,表示王朔對自己要求的太多太高了,限於才力他做不到。

這一部分其實是金庸回復王朔的重點,他以自己的宗教信仰,解釋了自己在小說中「舊思想」部分的起因,又「傲嬌」的表示自己的小說太被文化界「看的起」,自己也很苦惱。

老實說,看到這裡的時候我都已經被金老逗笑了!

人說「氣死人不償命」,我毫不懷疑金老絕對有這本領。

第二部分,金庸認為能夠和「四大天王」、成龍、瓊瑤並列,深感慚愧。並說「不稱之為「四大寇」和「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筆下留情。」

這一部分金庸不但提醒了王朔要認清現實,而且還損了一把王朔的出身。

第三部分,金庸說他沒見過王朔,但讀過王朔的作品,對王朔的作品評價是正面的 。以後有機會,他還想認識一下王朔。

這一部分金庸主要是表現自己的胸懷,反襯一下王朔這個「」年輕人」太過衝動,有些不知好歹的嫌疑。

最後一部分,也是經常被大家提起的一部分:《天龍八部》沒有王朔所說的七冊版,只有五冊版。

言下之意就是王朔大約看了「盜版書」。

其實四個部分合起來,金庸也只能「避重就輕」的對《我看金庸》進行簡單的回覆。

雖然從形式上來講,這一輪交鋒,「無招勝有招」的金庸勝過了王朔,應該並無太大爭議。

但是金庸同時也以「才力有限」,迴避掉了王朔對於通俗文化提出的實質問題。

王朔的苦悶和迷茫

其實細看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

他所表達的與其說是對金庸作品的不滿,不如說是對通俗文化的憤慨。

在這篇文章里,王朔表現出來更多的,是對當時中國文化界「低俗」泛濫的不滿。

在當時的王朔看來,這些「低俗」的東西,可以算得上是腐朽的「資產階級文化」的復興,人們對文藝作品的欣賞口味,不是在「進步」,而是在不停的「退步」。

在批判「四大俗」的同時,王朔更是在批判口味日漸「庸俗化」的粉絲和觀眾。

從方向上來看,王朔批判的倒也不無道理。

因為即使是讓仙人這樣看書「不分香臭」的人來評判,也不好意思說流行了二十來年的網絡小說,有比金庸更加優秀的「新秀」。

從「新派武俠」到「修真爽文」,從瓊瑤到「霸道總裁」、「贅婿文」,大家的閱讀口味確實是一降再降。

所以王朔在《我看金庸》的結尾處,道出了自己的迷茫和苦悶:我們自己的那些藝術家呢,莫非他們也在努力證明他們都是短命的?有時,我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進化論。

王朔的這個問題當年金庸沒有回答。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金庸老先生已然離世,不知道這個問題還有誰能回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