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人類卵子會特別中意某些精子,甚至為其「開後門」

薛定諤的科學 發佈 2020-08-24T04:09:58+00:00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卵子是被動的等待,等待著與精子的相遇,然後形成受精卵。但最新研究顯示,卵細胞可能會主動選擇精子。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卵子是被動的等待,等待著與精子的相遇,然後形成受精卵。但最新研究顯示,卵細胞可能會主動選擇精子。

卵細胞的選擇

達爾文在解釋生物進化時,除了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之外,還提出了生物的性選擇。即雌性挑選特定的雄性,導致雄性演化出和雌性不同的第二特徵。

比如:雌鹿更垂青於鹿角較大的雄鹿,這也意味著鹿角較大的雄鹿能夠與更多的雌性交配,以便產生更多的後代,因此該基因能被保留下來;反之沒有鹿角的雄鹿由於得不到雌鹿的垂青,所以留不下後代,因此該基因無法傳遞下去。

然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Joe Nadeau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些受精卵中的基因配對組合出現的機率要比其他組合高的多。排除了其他解釋之後,只能得到一個:受精並不是隨機的,除了雌性會挑選合適的伴侶之外,卵子也會挑選合適的伴侶。

這一研究內容《卵子的化學信號促進了人類神秘的雌性選擇》發布在著名的期刊《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上。

在我們的常識中,精子進入人體之後,會在人體內部經過多重競爭,其中宮腔之中會有粘液,這些粘液會粘住一些精子;還有一些運動能力弱的精子也會被淘汰;再加上人體內有細菌、微生物等,也會造成大量精子死亡。所以能夠順利到達卵細胞周圍的精子,一般都是經過重重選拔的相對優質精子。

然而卵細胞似乎對這些精子仍不滿意,它們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研究人員從16對接受過生育治療的夫妻,採集了相關的卵泡液以及精子,然後將這些卵泡液和精子進行兩兩組合,結果發現,有些精子被同一類的卵泡液更多的吸引,而有些則很難通過。

來自瑞典的教授介紹說,人類的卵細胞中會釋放一種化學引誘劑的物質,這些物質相當於為特定的精子留下的後門,幫助特定的精子快速尋找到卵細胞。也就是說,卵子並不是被動地等待,而是會主動尋找適宜自己的精子。

卵子的「後門」

神父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純種豌豆在雜交之後生育的第一代會產生雜合子,而雜合子再次交配之後,兩種性狀的比例分別是3:1。在中學時,有人創造了一個順口溜:種豆南山下,黃綠三比一;加上圓皺粒,九三三比一。

通過這個數據也可以發現,生物的演化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規律的。

但是,如果卵子對特定的精子「留後門」,豈不是意味著雜合子交配之後,一對相對形狀的比例並不是3:1?

其實並非如此,雖然卵子會挑選特定的精子,但這種情況是建立在雌性與多個雄性交配的情況下,而在自然界中,許多雌性在發情期時只會與同一個雄性交配。

比如:獅子,雄獅會霸占雌獅的發情期,以便讓雌獅產生的後代都是自己的。也就是說,即使卵細胞會對精子挑挑揀揀,但挑來挑去都是同一隻雄性的精子。

還有,卵子雖然會為特定的精子「留後門」,但該比例並不會很高,只有18%。如果在該精子未到達卵細胞之前,有別的精子率先與卵子結合,那麼卵子照樣會發育成受精卵。

因此,卵細胞雖然想要為特定的「情郎」結合,但在「情郎」進入到人體之前,要先經過女性的選擇,而女性的選擇有時和卵細胞的選擇不同,所以卵細胞想要尋找到「特定的情郎」困境重重。

總結

我們知道,自然選擇對生物演化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自然選擇又是通過繁衍後代來起作用,如果某一個基因可以讓後代存活率高,那麼該基因更容易被自然選擇所保留,由此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卵細胞會為特定的「情郎」留後門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