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味*食苦瓜小記

雨中木槿 發佈 2020-08-30T08:48:20+00:00

比如,清炒糖醋包菜,手撕成塊,才顯高級感,水靈肥嫩,裝盤錯落有致。比如,空心菜,買的扎把整齊,若刀切,樣子死踏踏,無新鮮氣,看著就不舒服,需得一節一節掐,炒出來才好看,有生氣。

很多菜的色味不僅與烹飪有關,切法也很講究的。比如,清炒糖醋包菜,手撕成塊,才顯高級感,水靈肥嫩,裝盤錯落有致。比如,空心菜,買的扎把整齊,若刀切,樣子死踏踏,無新鮮氣,看著就不舒服,需得一節一節掐,炒出來才好看,有生氣。特別是園子裡剛采的空心菜,坐下來,耐心地掐,有種「浮生偷得半日閒」的愜意。葉掐了,與莖分開,莖先入鍋炒,快起鍋時葉入鍋,這樣莖葉方可恰好熟度同步,鮮綠翠嫩,莖脆葉軟,清香可口。

而我發現苦瓜的切法,甚是迥然。多數人切苦瓜,直接把苦瓜劃開,扒掉瓤,切各種形狀,即可。

我初食苦瓜也如此,苦瓜嚼起來,質感不是太好,肥厚的肉質裹著硬生生的白色瓜芯,嚼著硌牙,有渣。後來我再吃苦瓜,不是切,而是pie(斜著削),只吃一層極薄的皮肉,瓜瓤與瓜芯棄了,這樣的苦瓜吃起來,肉乎乎,水潤潤,口感柔軟舒適,甘苦無渣。

苦瓜的吃法頗多,不難搭配。炒肉,炒雞蛋,炒青豆,做湯,等等。

我則喜歡苦瓜炒青椒,少不得大蒜瓣熗鍋,pie好的碧色苦瓜肉入鍋翻翻,撒入青椒絲,翻幾鏟裝碟,碧翠盈碟,就米飯,卷餅,都很下飯。只要有這道菜,我的食慾大振,吃相也粗俗,幾乎是飯菜一起吞。先是味蕾覺察到肉質柔軟的苦瓜蔓延隱隱的青苦,使人不歡的苦味,接著青椒絲的青辣味猛竄出來,苦瓜味甘拜下風,只在痛快的辣味里千迴百轉地潛伏著絲絲甘味,最後勾引出淡淡的蒜香。植物各自純粹的味道在舌尖纏綿,瀰漫。

後來,我喜歡上了涼拌冰鎮苦瓜

修長翠綠的苦瓜,若圖省事,可用瓜刨,刨成薄皮狀,滲著綠汁,清新明麗,像濃綠的夏天。起初,刨好直接用白糖或者蜂蜜拌拌,即可食。現在喜歡放開水裡焯,苦味減弱,且不變色,綠瑩瑩,水汪汪,涼爽爽,十分迷人。

入盤,撒白糖,或澆蜂蜜,擺冰箱冷凍,極為簡單。片刻端出來,盈盈綠,泛著涼氣,像一陣涼風颳來。似吃零食甜品,不需酒,不要飯,敞開心胸,大口嚼咽,驅熱消暑,苦過甘來,別有滋味。

這個夏天,我每天都pie一根苦瓜,涼拌冰鎮,等老趙下班回來。

他下班到家,直奔冰箱端出苦瓜,吹著空調,吃著玉翠的冰鎮苦瓜,看著視頻,偶爾被視頻逗樂,嘿嘿發笑,似乎一天的勞累被一碟苦瓜消解,瑣碎平庸的日子像苦瓜一樣,雖苦,卻綠意盎然。

夏天變得可愛,溫馨起來了。

其實古人也愛苦瓜,苦瓜也很古老,有詩曰: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北宋 蘇軾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題小松

唐 李商隱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

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後始青蔥。

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

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這是削過廢棄的苦瓜,依舊完整翠綠,汁水豐盈,惹捨不得仍,可用來泡茶,或者打碎做苦瓜飲,有輕身減脂,清熱解毒之功效。

夏日,有苦瓜,才沒白過夏天呀。但是苦瓜一定要耐心地pie,方能盡享苦瓜之苦盡甘來的風骨與美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