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力竭」這個技巧你真會使用?掌握力竭使用,讓增肌更有效率

小方愛舉鐵 發佈 2020-08-24T04:02:26+00:00

力竭的意義莫過於對刺激肌肉增長有很大的幫助,善用力竭也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增肌目標,不過「力竭」你在字面上可能很好理解,但在實際運用到訓練中,往往很多人都做的不好。也可以這麼說或許力竭這個概念被過度的放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力竭」明白其中的運用,而不是一知半解的對力竭是一種模糊的概念。

「力竭」這個詞在健身中幾乎是所有健身者耳熟能詳的概念,許多健身老手在教導新手訓練的時候,常常就會建議你練到力竭,包括你看過的健身文章或者視頻也是如此。

力竭的意義莫過於對刺激肌肉增長有很大的幫助,善用力竭也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增肌目標,不過「力竭」你在字面上可能很好理解,但在實際運用到訓練中,往往很多人都做的不好。

也可以這麼說或許力竭這個概念被過度的放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力竭」明白其中的運用,而不是一知半解的對力竭是一種模糊的概念

本文要點速覽:

  • 力竭的各個階層是怎樣的?
  • 追求力竭真的可以幫助你增長肌肉嗎?實現最佳訓練效果?
  • 如何更合理的運用力竭?

一.力竭的各個階層

首先我們要明白力竭的明確定義,在《施瓦辛格健身全書》中對力竭的定義是:「力竭,是在不斷進行一組,直到最後不休息的話,目標肌肉再也不能多做一次反覆!」

而在訓練中我們對這句話的運用會有三種情況:

1.偽力

通常是:快接近力竭,肌肉中的乳酸堆積快要帶來不適感,就停止了訓練。

這個尤其是新手很常見,但這種偽力竭不能說就是錯的,畢竟新手首要的是掌握動作,力竭感適當的達到就好。

2.技術上力竭

這個指的是:在這一組動作中,假如你可以做10個就已經接近力竭的狀態,在做第11個的時候動作開始變形了,無法規範完成動作,就停止訓練了,這種就是技術上的力竭。

簡單一句話:做到最後不能用正確的動作形式完成動作,就停止了訓練。

3.深力竭

在技術上力竭的基礎上,再去多做那麼幾個,甚至自己知道要冒著受傷的風險,做到無法將目標重量能移動一點點。

你可以參考一下以上三種力竭的描述,你最常用到的是哪種力竭?其實在訓練安全的角度出發,技術上的力竭是最被推崇的;深層力竭雖說可以帶來更深的肌肉刺激,也符合書中的描述概念,但對於大多數健身者來說並不需要達到。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接下來就了解一下力竭對增肌來說真的是必要的東西嗎?

二.沒有練到力竭,肌肉就無法生長嗎?

這個顯然不是,實際訓練中即使是新手用偽力竭的訓練,也可以得到肌肉的增長,前提這個訓練強度要適合,

而我們對於力竭的運用,則是更多是檢驗是否刺激肌肉到位!

這對於新手來說力竭與否都可以得到肌肉增長,那對於老手來說呢?那這一點則是:如果遠離力竭的話,即剛剛感受到一些吃力,就停止訓練的話,那增肌的效果會有所降低,前提也是達到一個合適的訓練強度。

總結一句話:力竭一定意義上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好的增肌,但前提是訓練強度要達到,過低的力竭在訓練中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影響肌肉的增長。

三.力竭的利與弊

基於上述對力竭解釋,我們來簡單的說一下力竭的利與弊

1.力竭的優勢

一是幫助我們達到更多的刺激肌肉,實現更好的增肌效果;二是有一個標準可以幫助我們檢驗訓練是否到位,保證一定的訓練質量。

2.力竭的弊端

如果要達到力竭的狀態必然會帶來更多的訓練疲勞,可能第二天的恢復時間會延長,影響到第二天的訓練質量,要知道的是,健身訓練是持之以恆的一個過程,絕不是練一次休息好幾天,首先訓練量你要保證,這個是增肌的基礎。

過度的力竭導致動作變形,帶來一定的運動風險!

對於力竭的來說,絕不是每一組訓練都要運用到,力竭是一種訓練技巧,但也不一定是絕對的訓練標準,對力竭合理管控的運用,才可以達到更好的訓練質量,確保增肌效果,那接下來我們就講一講,如何合理的運用力竭?

四.如何合理的運用力竭

對於不同階段訓練者,力竭的運用也是不一樣的,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種標準:

1.新手

前面也說過,一開始的新手,可以不用追求力竭,對於動作掌握更為重要,先掌握動作,確保動作準確,做到接近力竭就可以。

2.進階

對於動作掌握沒問題,有一定訓練經驗的訓練者來說,選擇一些負重中等重量,進行技術上力竭是最好的,不建議採用大重量去進行力竭訓練。

3.老手

對於健身豐富的老手來說,可能你對力竭的理解有自己見解,可以應付訓練中大多數的突發情況,那對你力竭的運用自我感知就好,感覺自己已經訓練到力竭了,停下來即可。

另外說幾點力竭的運用原則:

1.大重量複合動作儘量不要做到力竭

這點當然是挑戰自己的極限重量除外(最好有保護),大重量的深蹲,硬拉,臥推,會給神經系統帶來更多的疲勞感,如果再加上力竭的話,那這個疲勞感會更加深,對於接下來的幾天訓練都會受到影響。

另外對於訓練經驗不足的健身者,也會增加一定的受傷風險。

如果你的訓練經驗豐富適當的運用即可,不建議頻繁的使用!

2.孤立動作做到力竭

像一些單關節的動作,如:啞鈴彎舉,側平舉,卷腹等等這些,可以充分的運用力竭,這些動作風險係數相對低一些,在力竭的運用上更加安全。

不過分組去進行,選擇進行一兩組力竭訓練即可,不建議每一組都完全力竭。

3.力竭安排到最後進行

也就是說你進行前幾組訓練的時候不力竭,在最後兩組的時候達到技術上的力竭,在最後一組可以視情況進行深層力竭訓練。

這樣下來訓練質量會得到很好的保證,也不會因為每一組都力竭導致後續的訓練質量下降。

最後推薦一種很好的力竭訓練法:進行遞減組

遞減組,顧名思義做的組數一組比一組輕,每一組都要做到力竭。

舉個例子:你進行啞鈴彎舉,第一組用10kg不論次數做到力竭,然後不休息,接下來換8kg的啞鈴做,不論次數做到力竭,還不休息,換6kg的啞鈴做,不論次數做到力竭,依次類推, 直到目標肌肉徹底力竭。

遞減組安排一般是有2-3個重量降級!

遞減組的優勢就是在於:較短的時間裡,可以帶來更多的代謝壓力,從而實現肌肉的增長。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遞減組靈活的運動到訓練中,各種孤立動作,或者是使用固定器械的訓練動作都可以進行。

有一定的訓練基礎,同時訓練時間較少,可以多多運用遞減組進行訓練,本身它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刺激更多的肌肉纖維。

總結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應該對力竭有了自己的了解,總的來說任何的訓練技巧或者是訓練方法,它都有不同的使用階段,使用目標,健身訓練絕不是一種練法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理想效果。

開拓自己思維,多學習不斷去優化你的訓練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現階段的訓練模式。健身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真相來了##好吃的健身零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