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高估了魯迅?李敖:他享受著不該享受的榮譽,甚至被我甩在身後

君王不留行 發佈 2020-08-13T20:39:01+00:00

中國近代史中,整個國家經歷怎麼樣的磨難與蛻變至今都是讓人倍感觸目驚心的,就是那樣的時代,很多人因此脫胎換骨,很多人因此成就,即便最終葬身於此,在這些有著民族氣節的人們看來都是死得其所的,而魯迅先生就是他們其中最為耀眼的一位。

從古至今,在各個領域取得超凡成就的人士數不勝數,然而,越是功成名就,他們就越發懂得謙遜的人生智慧,就如清代鄭板橋所說:「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只有如竹子般心懷若谷的謙遜,我們的人生才會不斷走向全新的巔峰。

中國近代史中,整個國家經歷怎麼樣的磨難與蛻變至今都是讓人倍感觸目驚心的,就是那樣的時代,很多人因此脫胎換骨,很多人因此成就,即便最終葬身於此,在這些有著民族氣節的人們看來都是死得其所的,而魯迅先生就是他們其中最為耀眼的一位

說起魯迅先生,為人坦蕩有目共睹,有了他的存在,對於中國近代開啟民智的道路不知道加速了多少倍,一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很多人魯迅先生都進行過不留情面的抨擊,然而,他卻從未因此結下私仇,相反,眾人哪怕在魯迅先生離世後對其評價都是相當敬仰的。

無人可以否認當年的魯迅先生身為文學家、思想家以及民主戰士做出的諸多努力,他本可以選擇更加安逸的生活,本可以不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但面對國家的內憂外患,魯迅先生扛起的不單單是中國文壇的未來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

可無論是曾經還是現代,文壇也好、政界也罷,跳樑小丑總會存在,在世人對於魯迅先生都表現出高度敬仰之時,就有這樣一位奇葩的作家出現,他自詡魯迅先生早已被自己甩在身後,更調侃著世人不該給魯迅先生如此高的評價,而他同樣曾活躍於當代文壇,就是台灣作家李敖

就如曾經很多文壇巨匠認為的那樣,即便他人的觀點與我們不相一致,他人依舊值得尊重,所以,李敖作家的言論我們保持敬畏的同時,依舊需要從中找到原因所在,如若他真的如自詡般超凡更是我們敬仰的對象,如若不然,我們同樣需要保持警惕

一、「叛逆」作家自命不凡的成名路

1935年,李敖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後人對其評價也很高,他是近現代思想家、中國近代史學者、台灣作家等等。1949年,李敖一家遷居台灣,從此,他的生活軌跡也主要在台灣那裡展開。

可以這樣講,魯迅先生與李敖從出生年月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然而,他們都處在中國歷史最為關鍵的時期,人們的意識形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魯迅先生當年經歷的風波對於李敖來講,也是無法親身經歷的

當然,李敖在當年台灣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也的確付出了自己的血淚代價,在台灣讀大學畢業之後,公開積極反對國民黨獨裁還為爭取言論自由付出努力,即便曾遭到牢獄之災也從未停止推動台灣政治發展。從這一點來看,李敖的確值得世人尊重,他有著一身傲骨也敢於和強權爭鬥

用李敖自己的話說,他的一生就是「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的過程,而他也自詡是一位批判性極強的「叛逆」作家。與魯迅先生當年一樣,李敖對於周遭的事物多半都是批判的態度,而他對於魯迅先生從來也是帶有批判性的評價,甚至,在他的批判中有著一些「瞧不起」的意味

可就是如此,這位自命不凡的「叛逆」作家李敖也一直在台灣享有著很高的聲望,在2018年以83歲高齡離世。

二、抨擊魯迅背後卻是藉機上位的居心叵測

還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哪怕李敖當年出言不遜時魯迅先生還在世,對於李敖的抨擊,魯迅先生也一定還會給予他最大程度的理解,畢竟,觀點不同是每一個人的權力

可在李敖看來,魯迅先生當年的身份、地位、榮譽都是名不副實的,甚至,在李敖看來,世人往往高估了魯迅先生,如若拿自己與魯迅先生相比,自己才是更勝一籌的。一時間,如此言論真的是備受矚目,要知道,魯迅死後敢於如此赤裸裸的抨擊他的文人,還真的只有李敖一人存在

在很多人看來,之所以認為李敖的所作所為是藉機上位而表現出的居心叵測,從諸多細節中的確有跡可循。對於魯迅先生留下的著作,李敖從來都是忽視的態度,而他也從未正面認可過魯迅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推動貢獻,相反,因為魯迅先生未曾出版過長篇小說,在李敖看來,這更是寫作能力不強的表現,在他看來,這一點足以評定魯迅先生不是一位真正的文學家。

是不是感覺如此評價真的很避重就輕,要說魯迅先生是純粹的文學家並以此來評判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有失偏頗,要知道,與其稱其為文學家還不如稱之為將筆桿子當做槍炮的戰士,魯迅先生在中國近代革命的推動上所做的努力註定高於他的文學成就,所以,李敖的評價不但偏激更是極度的誹謗。

可如此一來,藉助魯迅先生的名氣吸引公眾眼球,李敖藉機上位的目的卻真的實現了

三、世人高估魯迅又是否真的低估李敖,兩者註定沒有可比性

不可否認的是,李敖在近現代文壇也是地位斐然的巨匠,而到底世人是不是如他所說高估了魯迅先生而低估了他呢?很多後人也給出了很理想的答案。

要知道,兩人都是極具批判色彩的文學家,不同的是,魯迅先生批判的是他所在的舊社會,而李敖批判的則是現代台灣社會,然而,雖同為「批判界」文人,李敖註定是開荒者魯迅先生的後輩,而且,如若沒有魯迅先生的存在,之後的文人們無論如何都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批判境界,而且,魯迅的存在對於所有之後文人的心智啟迪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所以,一位是當之無愧的開荒者,一位只是後續的跟隨者,暫且不論他們各自達到的文學造詣高度,單憑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一點上,魯迅不屑千夫指就註定了李敖與他相比根本是絲毫沒有可比性的

結語

兩位文壇巨匠都已離我們遠去,他們的諸多言論與理念也僅僅只能作為參考來照亮我們未來前行的路,然而,在很多人看來,李敖對於魯迅的出言不遜的確不值得認可,相反,身為後人的我們,更是應該從這一反面例子中懂得敬畏的道理

第一,魯迅先生的功績的確經得起推敲更值得永世敬仰;第二,抬高自己的方式一定不是居心叵測地依靠踩低他人上位,這與自毀毫無差別;第三,如若我們都懂得彼此成就的道理,無論在各個領域,一群人都註定會取得一個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