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國民待遇」VS「硬功夫」,特斯拉和埃安的巔峰對決

dearauto 發佈 2020-08-12T02:40:25+00:00

銷量的大幅下滑,表面上是補貼退坡、市場環境不景氣、新冠疫情等因素在影響,實際上,這是市場見頂後的自我調節——新能源市場經過了近10年的快速發展,是時候來一次大洗牌了。

傳統燃油車早已進入了優勝劣汰的階段,新能源車的洗牌也在進行中。

從乘聯會的數據可知,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1.3萬輛,同比跌幅達44%。銷量的大幅下滑,表面上是補貼退坡、市場環境不景氣、新冠疫情等因素在影響,實際上,這是市場見頂後的自我調節——新能源市場經過了近10年的快速發展,是時候來一次大洗牌了。

大部分低端產品被快速淘汰,真正優秀的產品在逐漸聚攏,市場正在向更健康、更優質的環境蛻變中。可是,這場蛻變才剛開始,特斯拉這隻「狼」就殺進來了。

憑藉國產Model 3一款車型,特斯拉在國內取得爆髮式的增長,自2月份開始,一直穩坐國內新能源市場頭把交椅。比這更讓人羨慕的,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國消費者的盲目崇拜,特斯拉在國內所獲得的「待遇」,遠超任何一家新能源車製造商。


很多本土車企都慌了,造車新勢力首當其衝。「看著特斯拉從所有人身上碾壓過去,大部分人還沒搞明白特斯拉到底怎麼贏。」這是理想汽車CEO李想對特斯拉6月銷量的感嘆——不服,卻又無能為力。

面對特斯拉的瘋狂收割,中國新能源車企真的沒有還手之力嗎?不,至少還有這麼一家在努力證明著自己。

那是自去年5月開始一直連續增長的廣汽新能源。在剛過去的7月份,他們取得5,009輛的成績,前7個月累計銷量25,440輛,同比猛增78%。

其中主力車型埃安S繼續穩居中國品牌新能源車銷冠,累計銷量突破2萬輛,緊追特斯拉Model 3。而7月中旬才開始交付的全新純電SUV埃安V,直接挺進了細分市場前三,待其產能完成爬坡,有望成為又一款「銷冠」車型。


作風一直低調的廣汽新能源,是如何在逆市中取得連續增長的?作為本土新能源車企的代表,它是否有能力挑戰特斯拉的霸主地位?

01,埃安S已取得市場和行業雙重認可

業界關於「誰能阻擋特斯拉」的討論從未停止過,蔚來和理想是「出鏡率」最多的兩位,最近狂刷熱度的恆馳汽車,說不定會成為一下個被熱議的對象。但在我看來,真正能與特斯拉正面PK的,不是上述的幾家,而是廣汽新能源。

今年1-6月,廣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為20,431輛,同比增幅高達87%!在一個半年跌幅達44%的細分市場裡,能止跌已經十分不容易,像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等起步較早的傳統新能源車企,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誕生至今僅三年時間,比很多「新勢力」還要年輕的廣汽新能源,卻能在逆市中取得接近翻倍的增長,這是上半年新能源市場中的最大亮點。


埃安S,是目前廣汽新能源的主力車型。該車於去年4月份上市,到了年底,累計銷量已超過3萬輛,是去年銷量排名第二的純電動轎車,表現堪稱黑馬。今年上半年,埃安S的累計上牌量達到15,593輛,在所有本土品牌新能源車中排名第一,與特斯拉Model 3分別位列上牌量榜單的冠亞軍位置。


市場所傳達的信息已十分明確,埃安S已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代表車型,與特斯拉Model 3分庭對抗。長遠來看,來自行業的認可,比銷量數據更有說服力。

去年,在埃安S基礎上打造的iA5,成功導入到廣汽豐田體系內進行生產、銷售,成為一款合資車企的產品。注意了,該車的技術架構完全來源於廣汽新能源,車頭掛著的,也是廣汽新能源的LOGO。

在此之前,廣汽新能源已採用同樣的模式將旗下純電動SUV GE3導入到廣汽三菱體系內。

合資車企導入中方產品,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產品和技術話語權都掌握在外方手裡。廣汽新能源能將產品導入到廣豐、廣三當中,意味著其技術實力已得到豐田、三菱等世界級汽車製造商的認可。對於整個合資領域,乃至對於整個中國汽車產業,都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目前,廣汽新能源已與上汽集團、騰訊集團、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多方位的深度合作,這是外界對廣汽新能源發展方向以及體系實力的認可,同時也讓廣汽新能源具備更豐富的發展資源。

02,追求極致,是廣汽新能源和特斯拉共同成功的原因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持續火爆,固然少不了各種營銷手段的功勞,但在核心技術方面,不可否認,特斯拉還是有著相當突出的優勢。

以Model 3為例,即便是國產版本,其在動態性能、能效水平、軟體算法等層面上,在整個電動車領域中依然處於一線水平。就算你對特斯拉的品牌完全不了解,也會被其駕駛性能和車機系統所吸引,他們所營造出的,是一種「極致」的用戶體驗。


是的,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純電動車用戶,相對於燃油車,他們把純電動車視為一種消費升級,他們追求的是各方面性能都做到「極致」,而不是剛剛好「夠用」。

打造極致的產品,是當下新能源車企的生存法則。特斯拉做到了,廣汽新能源同樣做到。

在埃安S所處的14-21萬價格區間裡,有相當一部分純電動車還是採用油電共用平台打造,即便他們的三電系統再好,也難以發揮出全部性能。這就是產品不夠極致的表現。

埃安S基於廣汽新能源第二代GEP純電專屬平台打造,其軸占比能夠達到64%,高於普通燃油車平台的58%。更高的軸占比,意味著在車身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能擁有更好的乘坐空間和電池布局空間。隨之而來的,是更為規整的電池包布局,這不光能有效提高續航能力,對車輛重心和前後配重也有顯著的優化作用。


同樣基於第二代GEP純電專屬平台打造的埃安LX,其底盤關鍵部位都採用了鋁合金材質打造,綜合性能表現更為極致,也更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埃安LX長續航版(80車型)的續航距離達到650km,是目前續航能力最強的國產純電SUV,它的整備質量不到2.2噸,比很多尺寸更小、續航更短的純電動車SUV都要輕。而埃安LX的高性能版(80D車型)更是成為了國內首款3.9秒「破百」的純電SUV,加速性能優於百萬級的特斯拉Model X,且舒適性更優。



在年輕用戶最為關注科技智能技術方面,廣汽新能源同樣做到了極致。在其最新的純電SUV埃安V身上,搭載了能達到L3級駕駛輔助水平的ADiGO 3.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配有高精度地圖定位模塊,能實現智能全自動泊車和AR導航功能。對汽車來說,智能遠不止是可以用車機替代手機,更在於能讓車輛更安全,更好用。


「打造極致的產品」,是每個車企都能喊的口號,但真正實踐起來並不容易。面對技術和成本兩大難題,不少車企都選擇簡單易行的老套路,比如繼續走「油改電」的道路。

但市場是殘酷的,沒有技術革新,就談不上極致,也就得不到市場的肯定,最終只會被淘汰。只有那些不走捷徑,堅持攻克技術難關的,才能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回報。這就是廣汽新能源與特斯拉目前共同取得市場成功的原因。

03,「超國民待遇」VS硬功夫,從分庭對抗到此消彼長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廣汽新能源在市場、技術、產品上,均具備與特斯拉平起平坐的實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更有優勢。由此也引申出一個更耐人尋味的問題——他們能超越特斯拉嗎?

現階段而言,特斯拉的整體優勢確實更為明顯——除了產品和技術之外,更多體現在其軟實力方面。

從進入中國市場開始,特斯拉就以高端且科技范十足的調性示人,同時輔以各種激進的技術概念,再加上其CEO馬斯克高超的自我營銷能力,在中國新能源車高速發展的時期,特斯拉的品牌形象被徹底神化。不光消費者對其崇拜,不少新能源車企也視其為「精神領袖」。


為了進一步刺激新能源市場,政府還對特斯拉的國產項目大開綠燈,國產Model 3的出現,特斯拉在中國正式開啟了「收割模式」。

可見,由消費者崇拜和政府支持所構成的「超國民待遇」,成為目前特斯拉手上最有殺傷力的王牌。

論品牌形象,論營銷造勢的水平,廣汽新能源和特斯拉還有著一定的距離。他們手握的,只有三張「不起眼」的牌。

第一張,是傳統汽車製造商獨有的高品質製造工藝。

長續航、高性能、高智能化等,是當下新能源車企都會追求的指標,但隨著產業技術的共同進步,不同車企在三電系統和智能化技術方面的差距會不斷縮小,新能源車的比拼,會逐漸回歸到最基礎的整車製造水平上。

對此,廣汽新能源旗下的每一款車型,都對特斯拉形成了碾壓性的優勢。與其說這是製造技術的差異,不如說是發展側重點的不同。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要做好電動車,必須先把「車」做好,而品質和工藝,則是一款「好車」的前提。廣汽新能源在這方面早已過關了,但特斯拉似乎還沒弄明白這道理。

放心,消費者都懂。


第二張牌,是母公司強大的體系實力。

脫胎於傳統車企的廣汽新能源,繼承了母公司廣汽集團的強大體系實力。從研發、製造、供應鏈以及營銷服務,每一個環節的運作都十分成熟,且具備強大的行業資源作支撐。在產業集群效應的推動下,廣汽新能源能以更低的成本,打造出技術含量更高、品質水準更好的產品。從下表可以清楚看出,價格相近的情況下,埃安LX的綜合性能都超過了Model 3。


最後一張牌,是對本土消費者的了解和尊重——這是特斯拉最大的短板。

與10年前相比,如今的新能源市場已發生巨變。產業技術越來越先進,市場上可選的車型也不斷增加,人們對新能源車的認知,也變得更為專業和理性。強勢品牌唯我獨尊的日子過去了,市場的主導權逐漸從品牌方轉移消費者手裡。

車企必須主動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要求消費者跟著自己走。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特斯拉是目前技術指標最高、策略最為激進的一家車企,全自動無人駕駛,是他們的終極目標。但一次又一次自動駕駛事故已表明,特斯拉的策略並不適合當前的道路環境,當然也不是消費者最需要的。

相較之下,廣汽新能源在智能駕駛方面的技術儲備不輸特斯拉,但實施策略更為理性。他們不盲目追求徹底的無人化,而是以輔助駕駛為主,一切以人為核心,目的是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駕駛環境。顯然,這才是一個理解消費者,尊重消費者的車企該做的事情。

總結:

特斯拉和廣汽新能源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個車企,一個高調張揚,一個低調沉穩。前者的品牌IP和技術概念確實強大,但廣汽新能源的後發優勢也不容忽視。

目前,廣汽新能源已打造出涵蓋轎車和SUV的埃安家族,為不同用戶提供最合適的純電動產品。作為主力的埃安S,具備高品質和高質價比的特點,已獲得市場的充分認可;埃安LX則以強勁的性能和百萬級豪車的體驗,塑造出品牌的高端形象;最新推出的埃安V,結合了前兩者的優勢,並以更鮮明的產品力和更精準的定位進軍市場。


▲埃安V身上同樣繼承了長續航、高品質的優勢,主打16-23萬的電動車SUV市場,將成為繼埃安S後的又一款爆款產品。

從產品的進化步伐可以看出,廣汽新能源在品質、技術等硬實力方面厚積薄發,發展步伐更為理性理性,且更加符合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它們是一個不斷拼搏向上的車企,是本土品牌踏實耕耘的踐行者。

在這兩家車企之間,一種此消彼長的趨勢已逐漸顯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斯拉的「超國民待遇」優勢或會被逐漸稀釋,而一直穩健發展的廣汽新能源,將以從容不迫的姿態,成為新能源市場的真正主宰。


文 | 青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