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未來走進現實,車聚君的無人駕駛網約車初體驗

車聚網 發佈 2020-08-04T11:52:30+00:00

但不同的是,這次的無人駕駛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正式落地上海安亭,面對公眾開放。車聚君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試乘體驗預約,順利感受了一把無人駕駛網約車。

引言 | 未來已來


前一段,央視名嘴朱廣權風趣橫生的一段話,將無人駕駛汽車推上風口浪尖。


但不同的是,這次的無人駕駛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正式落地上海安亭,面對公眾開放。車聚君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試乘體驗預約,順利感受了一把無人駕駛網約車。


1、自動駕駛眾多,為何滴滴後來者居上?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自動駕駛這個新潮詞彙的時候,都不是與滴滴聯繫在一起的。先不說全球範圍內Waymo、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有多成熟。就是國內,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也從未停下過對自動駕駛探索的腳步。


而滴滴自動駕駛部門,於2016年才正式成立,彼時的百度無人駕駛風頭正盛,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更是大放異彩。


因此,與駕駛息息相關的滴滴,只有儘早地加入,並且做出一定成果,才能夠參與到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之中,不至於在未來被這一技術所顛覆。


當然,滴滴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國內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每年能夠獲取數億公里數的真實路況信息,這些海量數據都是在每一筆真實用戶訂單上積累而來。再加上成熟的運營模式,背後金主軟銀的支持,無疑讓滴滴成為了國內自動駕駛最快孵化的溫床。


2、雷射雷達護航,這台XC60有點不一樣


進入會展中心之後,首先進入視線的就是一排T8版本的XC60。不過這些XC60和普通版可不一樣,除了身披橘黃色塗裝外,還進行了很多的適應性改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車頂的三個雷射雷達,車頂正上方有一個64線的雷射雷達不停旋轉,兩側各有一個16線雷射雷達。除此之外,相比普通版本XC60,試乘車還增加了7個攝像頭。


這些高精度的雷達、攝像頭在自動駕駛中,相當於車輛的一隻眼睛,幫助車輛能夠及時監測到外圍環境的變化。這些肉眼可見的硬體設備,也是實現從L2級別輔助駕駛到L4級別自動駕駛的一大主要原因。


那為什麼沃爾沃會和滴滴合作呢?實際上,不止滴滴,從國外的Waymo、英偉達、優步,再到國內的百度,除了自己有車的特斯拉,沃爾沃幾乎與國內外較大的自動駕駛公司都合作了個遍。


其目的就是通過自動駕駛技術,最大程度上降低由於人為操作而發生事故的機率,保護車內乘客安全。沃爾沃集團總裁兼CEO漢肯·賽繆爾森更是直言:自動駕駛是通往零事故的必經之路。


3操作順暢,行雲流水堪比老司機


前面說到,加裝的雷射雷達、攝像頭是自動駕駛的一隻眼睛,那麼另外一隻眼睛是什麼呢?如此先進而富科技感的自動駕駛應該不是幾個攝像頭和雷達就能完成的吧?


當然,除了這些外部的監測設備以外,自動駕駛還有另一隻眼,那就是高精地圖。與以往只能提供基本道路走向信息的地圖不同,高精地圖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道路交通信息。


普通地圖在行至上坡時,只會告訴你前方上坡路段。而高精地圖則會更精確的告訴你前方上坡路段的坡度,坡道具體長度,甚至直行路段的道路曲率等詳細信息。自動駕駛汽車在擁有了這些信息之後,再經過系統的計算,就會在行駛途中實時地對車身狀態進行調整。


體驗當中,車聚君也是真實的感受到了高精地圖對於自動駕駛的重要性。在經過掉頭、轉向路段的時候,試乘車能夠精準的判斷何時減速、何時轉向、何時回正方向,直行道路上,也能夠隨時微調方向,保持車輛一直在當前車道內行駛。而車身的這些精準的操作,都要歸功於高精地圖。


有了雙眼還遠遠不夠,自動駕駛汽車不僅要「看到」,「聽到」也同樣重要。


試乘車在行駛過程中,碰到了這樣的情況:路口被大車擋住視線,無法觀察到交通信號燈變化。這無疑是遮住了自動駕駛的眼睛。那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自動駕駛技術的「嘴巴」和「耳朵」——V2X(vehicle to everying)技術,意為汽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在V2X技術的加持下,汽車不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而更像是一部對講機,作為道路信息的接受源與發射源。它也讓車與車、車與其他交通參與者之間的實時交流成為現實。同時,5G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傳遞更加迅速,也是V2X技術得以一展身手的最大有利條件。


試乘車在被大車擋住視線的情況下,正是通過車輛與路口的網聯紅綠燈進行信息交互,從而獲得信號燈剩餘時間信息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信號燈發出信號,車輛則是信號的接收源;同樣,使用了V2X技術的車輛也可以作為信號發射源,在能見度差、或是在看不見前方來車的急轉彎處,提前發出我方車輛行駛信息,極大程度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雷射雷達、高精地圖、V2X三者的組合,再加上量產車上的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以及單目攝像頭,將以人為主的L2級別輔助駕駛,提高到了以電腦為主的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自動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特殊情況仍需接管,自動駕駛之路道阻且長


雖然滴滴自稱已經能夠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限定場景內,整個駕駛過程無需人工參與),但從工作人員處得知,這幾天的體驗活動中,還是出現了人工接管車輛的情況存在。面對一些特殊的突發情況(例如道路施工、行人突然出現)這樣的情況,車輛還是不能迅速做出反應。


滴滴的全國道路數據雖多,但其主要來源還是平台訂單,實際通過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累計的數據仍然遠不如特斯拉、Waymo這些大公司。


例如特斯拉,早在2018年時,就已經通過用戶車輛積累了16億公里的數據。這16億公里,是在用戶開啟Autopilot功能時收集的,到2020年四月,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48億公里。這些數據,都是真正可以作為測試數據來分析使用的。而馬斯克也表示,目前特斯拉的L5級別自動駕駛已無根本性問題,只是一些細節問題上需要解決。並且有望在一年內完成特斯拉L5級別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


根據馬斯克所說,目前的特斯拉車型所配備的硬體,已經能夠完成對信號燈、停車標誌等信號的識別。所剩餘的問題就是對障礙物的識別與預判。但在車聚君看來,L4級別尚且不能完全成熟,何談L5呢?國內乃至世界的自動駕駛之路,仍然道阻且長。


車聚小結


通過此次的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體驗,車聚君確實有一種「未來進入現實」的感覺。雖然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自動駕駛還不能完美應對,但整體上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結果。


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的程維在採訪中也說到談到,自動駕駛完全落地,投入運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技術成熟階段,二是商業成熟階段,三是法律法規成熟階段。目前國內外關於自動駕駛的探索,尚處在第一階段。而滴滴也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


車聚君也希望,滴滴能夠早日解決在自動駕駛中所碰到的問題,不斷優化,讓未來真正的進入現實。

關鍵字: